打开APP

信托理论争鸣(一):“账期资产服务”与“平台裸退”

2024-07-09 11:39 互联网

在业务“三分类”转型背景下,信托行业深刻体会到“资产管理到资产服务”的本源回归势在必行,更加重视严格按照监管要求展业,实现社会责任和服务普惠化。随着“转型债”等工具的释放,部分信托公司根据业务指引开始研究一项边界相对宽泛的业务,即“其他行政管理服务信托”,并探索出“账期资产服务信托”这一创新子门类:

1:什么是账期资产服务信托

从顶层设计上看,“其他行政管理服务信托”是载体,内涵广泛,包括了财产保管、执行监督、清算分配、信息披露等行政管理服务内容。

从技术路径上看,“账期资产服务信托”主要是对相关债权的梳理、回收、分配、信披等环节提供全流程服务。

从效果预期上看,“账期资产服务信托”的目标是通过专业化的服务,提升企业、自然人在债权管理方面的效率。

从监管目标上看,“账期资产服务信托”不存在投融资行为,不涉及信用风险。

从风险控制上看,“账期资产服务信托”展业成本低、易上手、无负担,既不需要发行集合信托计划,也不会对信托公司风控体系产生额外压力。

从功能技术上看,“账期资产服务信托”是服务企业的起点,类似银行基础结算功能,成为连接信托公司与客户之间的桥梁纽带。

在目前的实践中,由于此类业务资产规模往往较大且提供的服务相对简单,账期资产服务信托通常收取1‰以下的受托人报酬,甚至是不收费。

2:为什么与平台转型紧密挂钩?

账期资产服务信托,自然包括了应收与应付,也包括央国企、民营企业甚至是个人。从一定意义上说,这应该是一个海量市场。但在中央金融工作会议提出“建立防范化解地方债务风险长效机制”的背景下,已经在事实上确定了账期资产服务信托的“优先级对象”——中国各地普遍存在的融资平台,尤其是捉襟见肘的高负债平台。

从城投概念出现之后,融资平台伴随地方政府已超过30年,近期一系列爆雷事件也让公众意识到“平台缺钱”的后果非常严重。但可以确认的是,在清理地方债务“动真格”的要求之下,平台转型已进入深水期,并有可能在未来取得非常大的突破。

例如“市管县”模式,实现了不同层级平台资产的整合,放大的安全垫,为长期廉价资金的进场提供了空间。

例如“大置换”模式,在区域金融稳定基金、债券增信等方式的帮助下,部分融资平台正在推进“非银高成本资金”的退出。

最为重要的变化是“大整合”模式,部分地市将国企改革与平台整合融于一体,为卖地平台注入了市场化资产,坚定推动融资平台向产业集团转型,这就意味着纯粹的融资平台将退出中国历史,大量拥有稳定现金流、健康财务结构的国有产业集团将批量出现。

从时间概念上看,平台转型的深水期其实也是一个窗口期,一方面是当前的“负债累累”,一方面是未来的“如期转型”。从金融业提供高质量服务的需求端来说,信托行业如果放弃此一领域,实在是大为可惜。

因为在长达30年的周期里,信托公司与地方平台是“老朋友”,虽然过往出现了一系列痛点,但基本可以说“信托是最了解平台的金融供给者之一”。尤其需要强调的是,双方基本在同一时期进入了“深刻转型期”,从规范行业发展的角度讲,信托公司也应该抓住这一艰苦业务,助力自身真正深耕服务、回归本源。

3:信托公司可能“要赚明天的钱”

对于信托公司而言,开展账期资产服务信托“瞄准”的是后续一系列创新增值服务。

如前文所述,目前很多信托公司开展“账期资产服务信托”只收1‰服务费,甚至是不收钱,基本是想走“稳朋友”“陪朋友”“交朋友”的新路。

基于客观事实,信托公司长期聚焦房地产、政府平台、同业市场,也就是俗称的“三板斧”,产业类“朋友圈”严重匮乏。但真正的龙头企业,基于自身相对强大的融资能力,已经实现了利率招标。尤其是在账期管理上,更多的中心企业面对的是强调应收、淡化应付,其强势地位并不适合信托行业进入。

因此,信托行业对“平台转型”的重视程度是非常高的,在普遍降低成本的背景下,先要把“老朋友”稳住,虽然不能提供新增融资,但在存量融资的支持之下,能够实现优先级合作商已是可能。而在“老朋友”谋求转型的艰难时期,信托行业用“新工具”雪中送炭,为客户提供专业财务顾问服务,帮助客户精益管理,远比日后的锦上添花要记忆深刻。

最重要的是,“融资平台老朋友”一定会变成“产业集团新朋友”,账期资产服务只是一个敲门砖,在平台转型的过程中,一定会对产业研究、招商引资、基金驱动、投行思维、新型园区、多元融资、链式集群产业产生一系列需求,在这个过程中,信托公司就有望将“账期资产服务信托”扩容至“其他信托服务”中来。

在“其他”项下,内容其实非常庞大。

例如信托公司必然充分掌握企业存量资产情况,能否通过资产证券化服务信托帮助企业盘活存量变流量?

例如信托公司必然及时掌握企业流动性风险,能否开展风险处置服务信托,协助平台穿越多个周期?

例如信托公司必然清晰预期平台转型的产业目标,能否通过股权投资信托为区域引入优质制造业企业?

4:能力重构:对信托行业自身的挑战

如何通过账期资产服务信托实现信托行业的创新,是我们研究的重心。

最为基本的判断是,信托公司应该清醒地认识到,账期资产管理本身远非创新发展的终点,如何实现“债权管理”到“服务支撑”,就是对全行业的能力建设提出的考验与挑战。

首先,变惯性思维为长效思维是重要起点。

不可否认,目前有部分信托公司开展账期资产服务信托存在“先做再说”的思维惯性,缺乏顶层设计。但是,这一创新业务与信托公司传统的融资功能大相径庭,要求信托公司具备产业研究、财税管理、信息科技等新本领,不断强化人才培育,提升专业能力,奉行长期主义,通过合理的激励机制实现能力培育的战略定力,以专业能力作为“账期资产管理”向“创新业务利润”转化的核心竞争力。

其次,盈利闭环的形成关键在于能力的支撑。

信托公司要落实“以提供价值为盈利核心”闭环思维,不断探索如何帮助企业提升资产价值、盘活存量资产、协同产业投资、转型产业集团等综合性附加服务。把账期资产管理作为基础,通过后期为企业创造更大的价值实现利润的分成,最终的盈利能力才是检验创新成效的必要指标。

最后,信托公司的业务指引需要聚焦优势。

由于历史原因,我国的信托公司具有很明显的差异化特色。部分信托公司有强大的产业背景;部分信托公司有金融集团支持;部分信托公司具有区域优势。信托公司要立足自身比较优势规划产业服务的场景,聚焦重点企业拓展业务,这就意味着在探索从“账期资产服务信托”到“其他行政管理服务信托”的过程中,仍然要牢牢锁定“立足资源禀赋”的追求。

(免责声明:本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请读者仅做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相关资讯

【声明:本页面数据来源于公开收集,未经核实,仅供展示和参考。本页面展示的数据信息不代表投资界观点,本页面数据不构成任何对于投资的建议。特别提示:投资有风险,决策请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