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海外基金魅影浮现 本土PE绸缪扬帆出航

一边是积极东进的海外机构,谋划着如何跨过外币基金的界限,变成本土化的人民币基金,而另一边则是希望走向西方的本土投资机构,希望扩张海外市场,获取拥有海外市场资源与技术优势,合作显然是双方共同利益的契合点。

  一边是积极东进的海外机构,谋划着如何跨过外币基金的界限,变成本土化的人民币基金,而另一边则是希望走向西方的本土投资机构,希望扩张海外市场,获取拥有海外市场资源与技术优势,合作显然是双方共同利益的契合点。

  2月24日,中国民营企业复星集团与凯雷投资集团在上海联合宣布,共同组建一只联合品牌的人民币基金,首期资金规模为1亿美元,将投资于高成长型企业。

  复星与凯雷的合作只是一个序幕,更多本土投资机构正在寻求机会扬帆出海。

复星式国际化

  实际上,在此次合作之前,双方就因共同投资了广东雅士利集团而备受关注。去年9月20日,雅士利宣布获得凯雷和复星的注资,其中凯雷投资集团通过旗下的并购基金出资约1亿美元购得17.3%股份,而复星集团则购得6%的股份。

  雅士利方面表示,双方并非同一时间来公司进行考察,但最终都看中了其在婴幼儿奶粉市场上的实力,分别决定出资。

  不过,这次偶然的合作为早已有意寻求市场突破的双方提供了交集。在2009年7月和9月,凯雷和复星分别派人作为董事和监事,更是为雅士利在战略、管理、渠道支持等方面实现资源共享。

  复星集团谱润股权投资企业(下称复星谱润)常务副总裁金重仁表示,投资雅士利之后双方的顺利合作,让复星看到其国际化战略的实现路径,他认为这是一种“基于中国市场的国际化”。

  “中国市场的发展引人瞩目,在发展的同时也会有越来越多企业有向外扩张的需求,而凯雷对全球经济的理解有助于实现复星的国际化战略。”金重仁称。

  对于复星来说,其对国际化已有一定摸索。

  相关资料显示,复星国际已成为中国*的综合类民营企业之一,连续四年名列中国民营企业纳税总额首位。旗下拥有医药房地产开发、钢铁、矿业、零售及战略投资等业务,而凯雷集团是全球*的私募股权企业之一,旗下管理四大类共60多只基金,资产规模超过879亿美元。

  复星产品销售在医药和钢铁领域已经进入海外市场。下属企业复地等通过香港和美国上市,复星国际本身也登陆了香港资本市场。之后复星开始投资分众、同济堂这类在海外上市的中国公司。

  在这基础上,纯正的海外公司开始进入复星视野,而这类投资相比以往挑战性大为增加。因此,目前管理资产达到千亿级别的复星集团豪言未来十年将管理“万亿资产”,与凯雷合作的1亿美元基金被视为这一宏伟计划的开端。

  “预计1亿美元基金完成投资后,复星凯雷会寻求募集更多资金。”已在中国投资了包括阿里巴巴金风科技、新浪等公司SBI日本控股株式会社北京处负责人李沛伦称。

本土PE出海

  “其实深圳这边早就有很多本土创投在谋划国际化路线。”深圳创业投资公会会长王守仁称。事实上,在创业投资最为发达的深圳,许多创投机构都在积极谋划着出海,无论大小,都怀揣着国际化的理想。

深圳力合创业投资有限公司(下称力合创投)就是其中活跃的一个。

力合创投成立于1999年8月,是由深圳清华大学研究院控股的高科技创业投资企业,其注册资本为人民币3.3亿元,资产管理规模近15亿元。其主要投资还是国内科技项目,但一个特别值得关注的要点是,有占1/10左右属于海外项目,且投资的海外项目都是国内欠缺的高新技术,大多出于产业布局的需要。

  据悉,力合创投早在2004年,就在开曼群岛注册成立了一个200万美元的国际投资基金,希望通过该基金投资美国、日本的高科技企业。

  力合创投总经理朱方说,当时这个国际基金是通过商务部直接办的手续,很快就批下来了,说明国家对此还是很支持。经过一年多的考察,力合在硅谷投资了凌讯科技,陆续投入了336.85万美元,约占该公司6%的股份。

  这是深圳当地创投机构将触角伸向海外的最早范本之一。

  朱方认为,目前创投机构投资海外面临阶段性机会。“首先是中国经济持续增长,外汇储备高,资金充裕;其次是海外留学生渐成气候,掌握了很多高科技技术;三是本土创投机构已积累一定投资经验,可以出去尝试。”朱方称。

  国内*的本土创投机构深创投在国内进行了大量的布局外,其海外新路线也逐渐浮出水面。深创投首先是希望能够在海外募集到资金,而为了能够达成所愿,深创投的方式也别出心裁。

  据悉,深创投有意去日本募集针对中国新能源、节能、环保领域创投基金。去年初,深创投精心准备,承办了一场名为 “中日产业科技研讨会——新能源、节能、环保、通讯产业技术合作与投融资”的会议,这也是专为该公司募集基金做铺垫。

  深创投与会议的另一日本主办方结成了合作伙伴关系,邀请了日本国会众议员、前金融担当大臣山本有二率领由日本国际协力银行、三井住友金融集团、大和SMBC投资公司、菱日(亚洲)罗斯福投资基金和日本创业投资协会组成的金融投资小组参会,与其洽谈基金合作事宜。

  另一个明确布局海外的创投机构则是达晨创投达晨创投投资总监傅仲宏去年底表示,公司正在积极筹备募集一只美元基金,该基金的额度不超过一亿美元。

  达晨募集美元基金也是源于该公司近年来也经常接触到的某些案子是境外机构,而随着公司与外资机构的合作增加,达晨也有机会能从外资机构手中拿到一些项目,获取更多的投资机会。

海外魅惑

  对于本土投资机构绸缪出海,达晨创投合伙人傅哲宽表示:“目前国内的市场火热,给的估值很高,投资机构和企业都更倾向在国内上市。但在随着国外金融环境回暖,其市场吸引力也将越来越大,现在走出去的本土PE也是在试水,为以后积累经验。”

  同时,国外成熟的LP(投资人)无疑也是本土投资机构的目标之一。

  另一方面,李沛伦则认为,不仅是考虑到以后海外市场将回暖的因素,更重要的是海外企业仍拥有技术优势。“比如韩国、日本,其资本市场不如国内火爆,但仍在电子产品、汽车等多领域拥有技术优势,有许多良好的投资标的。”李沛伦表示,希望扩张海外市场的本土企业可以通过兼并来获取先进企业的研究、管理优势,这也促使本土投资机构将目光投向海外市场。

  对于有意出海的本土PE或者有意进入中国的外资PE而言,复星与凯雷的共同出资只是一个开端,之后他们如何进行合作、磨合已被列为持续观察对象。

  3月2日传出美国私募基金巨头贝恩资本(BainCapital)考虑募集人民币基金之后,其执行董事MarkNunnelly就明确表示不会在中国市场“带头冲锋”。

  他表示:“这很明显会伴随权衡问题:如果同时投资于人民币基金和外资基金,显然需要想清楚中国有限合伙人和全球有限合伙人之间的各种冲突非常重要。”

王守仁表示,现在业界有一种机构,如弘毅投资般由中国机构和人员注册在海外的机构,业界俗称“两栖动物”。一方面,他们占据了本土机构的天时地利人和,而另一方面,这样的架构又往往能够更贴近国际资本市场。

  “尤其是在本土资本市场不发达的时候,很好地利用了境外资本市场的优势,实现了募集资金和项目退出。”王守仁认为,这类机构更能够结合境内和境外两个资本市场的资源优势。

  根据复星和凯雷发布的信息,双方将各自出资5千万美元,各占50%的股权进行管理。对此,业内人士直言,以过往在中国的中外合资企业来讲,完全对等的50比50的合资鲜有成功案例;不论中方或外方,当一方占控股地位,反而合作的时间比较长久。“平等听起来很美妙,但日常管理如何处理、遇到分歧如何处理?”

  李沛伦也表示,合资资金的管理需要经历一个磨合过程。“国内外企业在投资文化、理念、方式、机制上都有不同,需要互相适应。”以过往的投资经验看,复星集团更倾向于实业,而凯雷则没有固定的行业偏好。

  不过,复星和凯雷的合作无疑是一次强强联手,复星集团对此并不担心,也抱有很高的期望。

  “虽然是平等出资,投资决策委员会由双方共同派出,任何一方都有否决权,双方都在多领域具有强大的实力和经验,这可以保证我们的风险控制,也提高项目的成功率。”金重仁表示。

【本文由投资界合作伙伴经济观察报授权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有任何疑问题,请联系(editor@zero2ipo.com.cn)投资界处理。

相关资讯

最新资讯

热门TOP5热门机构|VC情报局

去投资界看更多精彩内容
【声明:本页面数据来源于公开收集,未经核实,仅供展示和参考。本页面展示的数据信息不代表投资界观点,本页面数据不构成任何对于投资的建议。特别提示:投资有风险,决策请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