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十年前3月份进入这个行业的,对我来说正好是十年,当然我当时比较运气,起点比较高,我进入这个行业不是帮哪一家VC做,当然那时候可以选择加入的也不多,所以我10年前的3月份自己从来没做过就成立了*家VC,当时的名字也不叫德同,叫龙科,就这样做起来。当时我记得做基金首先要写文件,当时在香港都找不到律师这些文件,只能选一个稍微有一点经验的,我跟律师两个人坐在办公室写文件,现在十年以来,从细节就可以看到,整个这个行业周边的配套服务设施已经不能同日而语的。
历史是未来*的一面镜子。我路上想挺有意思的,过去十年几乎就是一个轮回,有些方面乍一看又从重点回到起点,十年前我刚成立的时候,当时有一个非常有影响力的活动,就是深圳的高交会,我当时住在香港,跑到深圳开高交会,当时跟证监会一位高官零距离接触,信誓旦旦跟我们说中国的创业板马上出来了,我记得有一批比较敏感的拼命拿了所谓的名单,去撒钱,不做任何的工作,投给所谓的预上市的名单,结果可想而知。十年之后的今天,市场上最热的话题或者资本市场最关注的焦点正是创业板,正好是一个轮回,简单来看是又回到了当时的热点。
十年之前中国和美国学习,要分业经营,我记得当时有个团队靠在中近公司下面,结果一个指令下来,说银行不能做VC/PE,就强迫扔到市场上及当时很惨,要找新的投资人,也不知道命运怎么样。但是今天已经是中国*的之一的团队,也是最成功的,那就是鼎晖。
还有很有意思的是,十年前当时大的基金,我的记忆中大的基金是国有的、人民币的,深创投当时是大的,我住在上海,当时*的是上海创投,在十年中整个情况发生了变化,上海创投当时的模式也跟当时整个的资本市场各方面都有关,后来渐渐地在市场上的影响衰退了。十年的过程中,外资的基金占到了主导地位,但是这几年,我看清科的报道,去年人民币基金无论在数量还是在总量上都*次超过了美元基金。所以,十年看起来又是回到了起点上。
我当时*个基金叫龙科,当时我记得很清楚,基金名字里没有一个科字,融资是很困难的,有“科”字才能融到资。后来见到“科”就怕,大家纷纷转到越传统越好,首先要有“医”的,第二是越传统的,农业、矿业、餐饮成为了热门的焦点。但是最近我感觉到热点又重新回到了TMT,尤其是电子商务、互联网。表面上乍一看是十年黄粱一梦,又由终点回到了起点,这叫螺旋式的上升,现在从本质上讲已经和当时的情况不同了。十年前如果草率推出创业板的话,当然对人民币基金来讲,可能更早进入收获期,但是从整体的环境和监管水平,我觉得很大的可能就会成为香港的创业板。香港创业板大家知道,是一个很失败的反面的教训,2000天之前我在香港上海实业的时候,我们是*批被港交所忽悠的,明明有条件上主板的,我们却上了香港创业板,结果大前年我们宣布退市,从香港退出来,因为整个香港创业板完全是废的,没有再融资的渠道,退市之后装到了中国的壳里面。当时缺少美元基金,现在又回到人民币基金,这是非常不同的,除了深创投之外,它坚持下来,以市场化经营,当时纯政府行为的人民币基金现在完全没有了,现在又出来很多政府的基金,他们已经从经验教训中总结出来,他们改变了模式,已经做LP了,各地出来的叫引导基金,不是单纯跟市场基金一起抢项目、一起做,它换了一个身份,所以它的本质都在悄悄发生了很多的改变。即使我说的从科技到传统再到科技,科技与科技之间也已经是本质内涵都不一样了,而且它的环境也不一样了。比如说十年以前,如果做电子商务,我觉得还是概念居多,因为整个的配套,从物流、支付、接受度来讲,都还没到那个份上,但是现在整个的环境配套设施就完全不一样了,像国内比较有名的当当,十年前就已经存在了,但是今天经过十年之后,有一批新的当当,或者当当本身也在迎接第二次的挑战或者第二次的飞跃。乍一看怎么又回来了,但实际上这十年有很多的内炼、很多的积累在里面。在这个基础上,我对未来的十年还是非常充满信心,非常正面。
我们要把大的形势看清楚,找到大的机会。至少有两个大的形势是非常明显的,*个是结构转型、结构调整,由一个简单粗放的出口型经济向内需比较平衡健康的经济发展,这里我想会产生非常大的投资机会。第二块是大家看得非常清楚的,就是在环保、节能、新能源这块,哥本哈根这是一场闹剧,但是大家不要被这个简单的现象所掩盖而对此失去信心。因为哥本哈根是要通过某种形式,由某个势力来主导世界新能源的格局,这个命题就是错的,不可能实现。但实际上各个国家、政府、地区都在这方面做很大的努力。所以我想这块在未来十天只会越来越多的机会,*也是毋庸置疑的。
回过头来我也想提一下风险,不是螺旋式的上升,真的回到原点,也是很悲惨的事情。*个是大家要非常理性地做价值型的发掘或者价值型的投资者,不但是不差钱,而且是钱太多,而且是很多新进入市场的钱,对这个市场造成了一些的困惑、困扰和冲击,这里很多人最终是要付学费的。第二,在中国现在有一个现象,我做了十年都分不清楚我的同行谁到底是PE,谁是VC?因为PE都在做VC的事,VC也做PE的事,在中国都混为一谈了。我觉得未来事情很多事情都要回归本质,不是说去抄袭国外简单的模式,但是毕竟国外在VC/PE这块历史比我们悠久很多,他们很多事情我们目前或者过去不明白,将来渐渐都会明白,为什么人家投很早期的,为什么人家团队里有很多是有运营经验的,我们觉得不需要,我们算一个PE进去,短平快,我们的内部收益率比美国还要高。所谓“低垂的果实”,你干吗还要这么辛苦,摘低垂的果实就可以了,未来十年我想有一个比较肯定的判断,就是低垂的果实不但越来越少,而且会消失,最终大家还是要回归到做VC/PE的本质,就是你要种树、种苗、浇花,而且做很多增值的服务,最终才能得到满意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