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创业邦南立新:创业者与投资人的博弈

在谈到创业者如何慎重选择投资者时,南立新称,选好创业项目,找好创业团队,保持创业人才稳定性,不被流失,初期股权分配问题,投资者持有20—30%的股份比较合理。对眼下互联网创业环境,南立新称,电子商务已经被投资者“扫”了一圈,投资机会已经不太大了,而移动互联网绝对领先的公司还未出现,所以往往被大家都看好的领域更需要慎重。

  10月26日消息,《创业邦》杂志、CEO兼出版人南立新做客109期IT龙门阵谈创业投资博弈。在谈到创业者如何慎重选择投资者时,南立新称,选好创业项目,找好创业团队,保持创业人才稳定性,不被流失,初期股权分配问题,投资者持有20—30%的股份比较合理。对眼下互联网创业环境,南立新称,电子商务已经被投资者“扫”了一圈,投资机会已经不太大了,而移动互联网**的公司还未出现,所以往往被大家都看好的领域更需要慎重。

  以下为演讲实录:

  尊敬的各位来宾,晚上好,今天非常荣幸,能够参加今天晚上的活动、分享一些我的个人经验,故事要从我们在清科那段时间来讲,因为在清科之前,我在另外一家投资公司工作,它是最早投资于亚信的一家投资公司,在2001年的时候,国内没有几家风投机构,最活跃的也就是二三十家,我算是进入这个行业比较早的几位人士之一。当时我在清华读一个MBA学位,在学校我写了一个论文《创业者与投资人之间的委托代理关系》,那时候做了一些系统的梳理,进行了很多的总结,在清科,很多企业融资的时候,也帮他们做了一些初级的辅导工作。

  我们在整个清科的时间里,大概从2004开始,大家可以看到,随着携程的上市之后,国内掀起了新的一拨创业和投资的高潮,我们当时帮助了天涯、赶集的融资,天涯和赶集,他们现在也是清科帮助他们完成了第二轮融资,进入了更高的发展阶段,我们也是目睹了这轮互联网企业发展的轨迹,所以我们当时想,可以跟很多人分享这些结果。

  我今天跟大家分享我的观点和看法。我们当时还有一个想法,一对一的服务是有限的,比如说我们一个顾问的话,一年其实可以帮助的企业是非常有限的,其实中国的创业人士非常多,他们所需要的知识和辅导,实际上需要一些更广阔的平台来帮忙和服务,这也诞生了《创业邦》的想法,因此在2007年,清科和IDG共同投资了《创业邦》这样一个新的品牌,我们先从网站开始做,当时我们推出了杂志。也是希望通过这样一些媒体平台,把我们当时看到的一些情况可以跟大家通过媒介的形式,做更多的传播。

  然而在很多媒体上,我们看到了很多事实和真相,其实都感觉离我们见到的实际情况差得很远,我们也不敢说《创业邦》现在做的逼近事实真相,只是说我们力图能够传播一些理念给大家,告诉大家真实的情况是什么。我想这也是我们信奉的理念。

  谈到创业者和投资者,我不太了解今天晚上创业人士的情况,自己创业的请举手,数量也不是很多,在创业企业工作的人士呢?大家也是胸怀创业梦想的人,这也代表了大多数人,其实在我们整个的环境里,真正创业的人可能是千分之五、千分之一的人,实际上更多是胸怀创业梦想的人,我们希望通过我们做的初级知识的普及,能够帮助更多的人启动你心中的创业梦想。

  说到今天的题目,创业者和投资者的博弈,很多人都知道博弈的理论,应用到创业和投资这块,很多人认为,有几种故事,一种故事,是创业者跟投资者之间闹了很多笑话,包括最后分手,闹得非常不愉快,比较经典的,我记得前几年,《中国企业家》写过一篇文章,讲的是国内一个比较*的做家具和家居的行业,他们和投资公司闹,最后投资公司退出。我们更早的故事其实可以追溯到很远,像这个PPG的故事,大家也看得到,投资者被创业者骗了,我自己对PPG的投资者很熟悉,他们明明知道PPG的CEO住在旧金山的某个地方,但是也没有办法去抓他,但是已经跟国内的公安局讲好,他一旦回来,就把他诉诸于法律,实际在创业和投资过程中,创业者和投资者好象有一些环节,尤其在董事会上,有很多不愉快的现象,这些道理有什么故事呢?我今天跟大家分享我自己的观点和看法。

  其实所谓的博弈,英文的翻译是游戏的理论,但是我们翻译的非常巧妙,就是博弈,比较典型的就是,它有个经典的故事,就是囚徒的困境,讲了两个在监狱的人,在审讯他们的时候,如果两个人都坦白的话,两个人可以各判两年,如果一个人坦白,另外一个人不坦白的话,坦白的那个人可能会是无罪释放,另外一个人是十年,如果都不坦白,两个人会各判半年,可见,如果两个人合作的话,会达到*的结果,其实关于博弈的理论,网上有一些细节的判断,当时的理论说,每个囚徒都会从自己的利益*化,做出自己的判断,所以大部分囚徒会选择自己坦白,他们最终得到的结果就是两年,就是每个人各判两年的结果。

  这个故事不像理论这么容易被判断,可以参与的游戏很多,有一个人可能会先知道,先做决断,后面的人会根据前面的人来做判断。

  我不想讲理论,所有的博弈都是有参与两方,我们的创业和投资,看上去其实也是一个游戏,其实也有两方,规则也有静态和动态两种,一个是两个人同时做决策,一个是一个人先做决策,后面的人再做决策,到我们自己创业和投资的环节,很多创业者都想融资,融资之前,其实和投资者两个人之间是信息不对称的,但是这个事怎么解决?投资前和投资后,我后面会做讲解。

  大部分参与游戏的人希望自己赢,都是从自己利益*化的角度。

  我们在未来做一些决策的时候,要从对方的角度考虑问题,回到创业者和投资者的游戏,这永远不是一个融合的游戏,而是一个希望共鸣的游戏,尤其是在投资以后,投资以后,大部分创业者和投资者会成为公司的一体,双方都是公司的股东,创业者还要承担着公司运营的任务,所以大家的利益是绑在一起的,他们需要合作,做出最有利于自己的选择,但是也要考虑到对方的结果。

  另外一点在游戏过程中,创业者和投资者和所有的游戏一样,一定要有相应的规则保护自己的利益,这是避免很多矛盾产生的原因,回到我们具体的故事,投资之前,双方博弈最重要的问题就是一个交易的价格,就是我能不能拿到投资,包括我可以拿到什么样的投资价格,其实现在和十年前、五年前不一样,好项目少,投资者多,但是早期的创业者基本上不太了解投资人,包括专注投资早期的机构其实也不是特别多。大家在投资前后有不同的想法,投资前,大家基本讨论比较多的是公司的估值,公司具体价格是多少,投资人投多少,占多少股份,这个是最明显的道理,而早期投资中,在公司没有收入、没有盈利的情况下,基本上投资的估值基本上是一个艺术了,实际上大部分早期投资一般不会超过40%,最多也不会超过50%,就是为了保证创业者一定的主动性,在这里努力工作,但是这么一个简单的游戏规则,其实大部分创业者也不是很了解。

  对于投资者,在投资之前,其实并不是特别了解这个公司具体的财务信息,包括这个公司具体的所处的行业的风险,只有当他投资之后,他才能够了解到这个具体的细节,因此,我想讲的是,在投资前创业者要想找投资者,你必须要充分了解他的心理,在早期投资的时候,大家只要掌握自己的原则,自己在每一轮出让的时候,一般会出让20%—40%的股份,只要掌握这样一个基本原则,更多是谈判的结果,谈判因为最终大家还是会成为一家人,一个艺术的环节,大家可以来找。

  所有的核心,一定要建立起比较良好的信任和沟通的基础,这样也会使大家未来有更好的沟通的方式,包括P1和P2这些比较专业的词汇,我想大部分人也比较了解,早期的投资中,这两个并不是特别的合适,因为可能没有利润,甚至没有收入。

  在投资前,一般投资者会做什么事情?大部分会做一些尽职调查,这个是为了保证自己得到的信息是足够充分,包括市场财务和法律等等,如果从一些大的公司,包括从大的互联网公司出来,你创业的时候,对市场的了解往往会更清楚一些,投资者在现在比较热的情况,在尽职调查中时间会比较短,此前,从尽职调查到最后,最少需要2—3个月的时间,现在早期投资,包括P1阶段的晚期投资,可能有一个月或者半个月就做决定的过程,但是对大部分企业来讲,这部分是必须的。

  投资的时候有投资协议保证股东和创业者的基本利益,大家常听说的故事,大家一般会找一个财务总监,让创业者和投资者共同认同的人来看,也会梳理一部分财务报表,今天我遇到一位创业者,他讲他的公司有十年了,如果这样的话,投资者一定要看报表,有一位的公司上市了,财务报表原来有不规范的地方,但是为了达到上市,就把原来的财务重新整理,甚至要求原来的股东把拿去的钱拿回来还给公司,这是一个很大的挑战,如果处理不好的话,创业者和投资者会产生很大的分歧,最常见有一定规模的企业,之前收入的统计方法和投资者的财务确认不一样,产生的大分歧,大家做尽职调查,会对公司实际的收入做一些降低,包括利润。

  这种情况下,投资者会把价格再降低,或者根据你的业绩,做对赌条款,就是把企业的估值和你未来的业绩进行挂钩,这是大部分企业为了保证估值的合理,也是投资者保护自己的一个方式。

  亚信当年和华立之间签约,亚信算是中国最早成功融资上市的企业,他在拿华立钱前,实际上有一个对赌条款,是设计了三个企业的估值,说如果达到这样的业绩,公司的估值是多少,投资者会占多少股份,希望大家读一些文章细节的时候,不要产生误解,觉得这样的条款是不是不合理。

  还有我们国内的法律架构,实际上投资者还是小股东,小股东很多优先权,包括一些小细节得不到保障,所以大部分投资者会做很多的要求,即使这样的情况,PPG的投资者说,他们后来发现,PPG之前有很多钱已经转出去了,他们的投资者也不知道,我想投资者对公司的监管也不合理,他没有做到尽职调查,包括投资以后的不得当,所以会导致事情的发生,还有大部分投资在投资协议里都会要求他投一定钱以后,会占一定董事会的席位,以保证在公司的重大决策上,有一票否决权。

  同时,以前在外资的企业,有所谓的同售条款,就是当有一个并购机会来的时候,并购机制出现的时候,当投资者决定出售手中的股份,如果对方要求控股的话,他们必须协同出售自己手中的一部分股份,以满足未来并购者的要求,因为大部分并购者会要求51%的股份,那么其实大部分创业者不愿意这么做,但是如果投资者要这么做,这样的条款是为了保证投资者的利益。这都是投资者在投资协议或者投资条款清单里会做的一些要求。

  大家如果仔细分析新闻的话,会发现,很多新闻讲的也并不是那么一回事,如果有基本的财务知识,包括基本的对这些理论的理解,大家对新闻不会有那么多的误解,包括最近也有一些公司,讲被某些公司控股,大家可以仔细的分析后面的因素,创业者多半不是在公司作为主导地位了,即使并购,也会把小公司的创业者给他。

  投资者会做一系列的行动,保证他在投资前后的一些利益,对创业者来说,我觉得也是一样的,创业者应该有自己相应的地方来保护自己的利益,投资失败的故事,大家最近听说的比较多的就是PPG了,其实还有很多故事,只是没有被媒体曝光,这里面失败的有很多故事,有行业的问题,也有董事会的问题,董事会的问题,就是刚才讲,一个创业企业在初期,尤其早期的时候,不让投资者过多,或者董事会上,投资者的席位过多,这样导致的结果,公司在重大战略方向和一些问题上,董事会容易人多嘴杂,不会有更好的效率,早期,3—5人够了,如果7—9人的董事会,效率会非常低。

  当公司遇到困难的时候,投资者是不是能够跟你站在一条战线上,也是很多投资者要避免的问题,关于信息不对称的问题,喷施宝的故事,大家也许不记得了,喷施宝是广西一家做化肥的企业,当时拿了香港一个团队的投资,当年它的创始人和财务总监闹得轰轰烈烈,因为财务总监发现它的财务有很多问题,投资者有时候很弱小,创业者遇到行业的问题和市场的问题,自己要多想想,我们自己身边的故事,很尤其2005年以后,互联网经过一拨从博客到播客,除了*的视频网站,更多的视频网站已经悄无声息了,2005年比较火的,只有赶集和58,大部分销声匿迹了,团购网站,几年后,也只会剩两三家,他们今天所做的决策,其实包括他们对投资者的选择,他们做很多事情,都会影响他们未来的成绩。

  刚才讲了创业者的诚信的问题,有些投资者也有诚信的问题,比如红鼎创投的股市,也有一些创始人和投资者没有办法处理好一些关键的问题,比如黄光裕和贝恩的问题,大家看合同和投资条款的时候,自己一定要认真和仔细,尤其在一些法律文本上,我曾经看过一个故事,可能是在一家报纸上,广东一个做地产的公司,和国外非常有名的一家公司谈的时候,最后,上市不但没有上成,还让公司压了很多资金在里面,老板认为自己对投资者没有考虑清晰,他认为投资者对一些问题也不是特别的了解,这个一旦走错的话,对创业者往往是致命的打击。

  不管是团购,还是说未来在市场不好的时候,创业者和投资者虽然在同一条船上,大家会为了自己的利益做出自己有利的选择,所以创业者在启动之初就要想好这个问题,金融危机的时候,有很多投资者要求创业者回购股份,也有一些企业要求创业者进行清算,从投资者来讲,这肯定是最有利于他们的做法,所以这个是要做的一件事情。从创业者来讲,开始的时候就要想怎么保护自己。

  还有更换CEO的问题,在中国更换CEO的比例很低,因为我们很难找到一个优秀素质的职业经理人的团队,也很少有职业经理人能够像创始人一样,对这个企业能够充满热情,能够帮助这个企业继续成长,我也听一些人讲过,如果长期的更换CEO,往往造成的结果是,这个CEO可能会另起炉灶,做一个同样的公司,今年海信是一个非常好的企业,它能够上市,但是CEO已经不是原来的创始人,我觉得这样成功的上市例子是非常少的。

  创业者要注意怎么样能够保持自己在董事会跟投资者充分的沟通,另外,如果遇到自己不是特别擅长坐CEO的位子的时候,怎么能够跟企业家、投资者共同找一个对公司最有利的CEO,比较经典的就是国外的故事,像谷歌的CEO,换了好多个CEO,其实有很多这样的故事。

  还有一类创业投资者会投资你的竞争对手,这令创业者非常令人反感,现在的投资者非常多,给了大家选择的空间,你可以不选择这样的投资者,但是需要对他做充分的理解。

  刚才讲了一些创业者应该怎么办,合作之初,要看看大家双方的气场是不是一类的人,他是不是我的投资者,我也遇到这样的故事,创业者选择了国内一家投资机构,这个投资机构并不是专业的投资机构,当时他们行业三家公司同时拿了钱,最后的结果,他选的投资者不对,后来这个公司的发展受到很大的阻碍,创业者不要因为价格的关系而选择投资者,一定要选择一个信任了解你的投资者,你也要了解投资者,了解这个投资人的前生和后世,要找准这个投资者,现在做投资人太多了,随便几个有钱的人就可以做一个投资公司,这不一定是一件很好的事情,也要了解这个人的个性和口碑,看他是不是把全部的身价都给你了。

  我认识一个朋友,2000年泡沫之后,也有一些他的投资者追着他,他也被人砍了一刀,这样的故事在市场上也是有的。所以一个合适的投资者,往往不是出价最高的,最重要的是投资者,一旦投资投进去,价格往往不是最重要的。你要理解投资者,不要隐瞒信心,这是合作成功的前提,跟婚姻关系一样,信任很重要,一旦失去了信任,对合作也会埋下不好的伏笔。

  另外,了解相应的法律和财务知识,也是非常必要的,CEO是没有借口的,你必须和公司一起成长,如果你跟不上公司的成长,你只能选择退出这个游戏,也要求在规则制定的时候,来确定规则,所有的投资协议都是一些游戏的规则,你在游戏之初,必须了解这些规则,而且要认同这个规则,一旦认同这个规则,一旦游戏进行下去,必须遵循这个规则。

  朋友和家人是所有创业者和投资者要共同寻求的目标,要努力成为一个行业的翘楚,双方获得更多的利益。

  总之,创业者和创业者本身,更多和投资者面临的是行业的竞争,甚至是非行业跟其他行业的竞争,所以创业者与创业之间也是一场游戏,我们看乳业的竞争,国内的战争根本没有规则,其实不是做大行业,往往是相互拆台。所以做大行业,保持良性的竞争,应该是所有的游戏参与人应该遵从参与的规则,另外,游戏始终是游戏,人生起点和终点差不多,所有人都是一样,当游戏终结的时候,大家都应该是朋友,我特别喜欢看花朵和僵尸一块唱歌,这个是挺好的游戏,虽然之前,他们一直是打打打,但是最后是一起唱歌,这个非常有意思。

  不管是知识产权,还是行业里面的竞争对手,我觉得在游戏结束的时候,都应该是朋友,互联网这两天有其他的故事在发生,我觉得这个都是同一个规则的。

  最后我讲一下《创业邦》,很多人不太了解《创业邦》,《创业邦》是个杂志?网站?还是就是一个办活动的公司?《创业邦》是给创业者提供创业资讯和服务的平台,我们的杂志是大家可以用手触摸到的,我们的网站是大家在晚上和其他的时间内,你在创业路上,不知道去哪里寻求信息的时候,《创业邦》的网站会给你一些心灵的家园,可以在上面进行交流互动,《创业邦》有一些非常经典的活动,比如创新中国的活动,我们办了四年了,今年我们走了十个城市,在那里寻找中国非常优秀的创业者和创业的企业,把他们的故事展现给我们的投资者,这个活动今年的决赛在苏州举办,引起的很大的反响。

  去年有很多企业集团拿到了投资,虽然投资不是举办这个活动的主要目的。《创业邦》能实实在在帮助大家,很多人问《创业邦》做不做融资顾问了?我说做融资顾问是我们清科在做的事情,这些地方,我们会有专业的人为您服务,《创业邦》目标是帮助更多的人,更多胸怀创业梦想的人,点燃你心中的创业梦想,我想,《创业邦》应该起到这样一个作用,推动更多人加入创业的队伍,《创业邦》还有一个非常好的活动,我们年底,12月1—2号在北京举办《创业邦》年会,我们会推出中国新兴一百家创业公司,《创业邦》已经举办了两年,今年是第二次,我相信会给更多新公司一些机会,这也是《创业邦》的心愿和希望,清科和IDG,还有一些是国际上非常有名的VC,我们做一些事情的时候,本着非常长远和战略的目的,不是急功近利,而是真真切切想把这个《创业邦》做好,希望有更多更优秀的人加入《创业邦》的团队,也希望《创业邦》队伍壮大后,能够帮助更多的创业者。

  我们也是跟海外的ENTREPRENEUR合作,我们把国内的创业模式和创业公司介绍给大家,这期杂志,我们介绍了美国一家奢侈品售卖的网站,是一个新的网站,在网上卖一些二三线的贵的品牌,这样一些网站,我们的杂志都有介绍,也希望给未来想创业的人找一些创业的机会。

  这是《创业邦》杂志的顾问,这是国内国际*的投资者,有邓锋江南春,马未都等等。

  《创业邦》LOGO的来历,这是时尚传媒以前的吴泓先生亲自题写,我们在这个基础上,做了一些美术的总结,《创业邦》希望在我们涉及的领域里,力求往一流的品质去做,也不辜负吴泓先生的期许。

  还有像马未都先生,也是文化界著名的人士,大家可以在我们的杂志看到他的博客,还有季琦先生,他们都是值得我们尊重的,他们给了我们很多很好的建议。

  杂志的内容,希望成为大家创业路上一个好伙伴,我们的网站,除了资讯,还有创业吧,上面有很多创业者,我们希望变成创业者心路的驿站,在上面可以交流很多创业的想法,还有创业过程中的管理、营销和一系列的实际中遇到的问题,我想你总能找到你创业路上的好伙伴。

  我们一些有特色的活动,大家可以看到,这是《创业邦》的2010年活动。

  最后预祝大家:有创业梦想的人能够最后实现你的创业梦想,创业路上的人能够成功,如果你在创业团队中,希望你能够成为这个创业团队的中流砥柱。

  谢谢大家。

【提问】南总您好,现在互联网的行业里面,很多人很看好电子商务、团购,有人看好移动互联网。你看好哪些领域?

  南立新:我认为各行各业你钻进去,都有创业机会,大家都看好的行业,未必适合你,大部分创业者,创业的时候,还是要选择自己熟悉的领域,和自己在团队方面具有优势的领域,上半年最热的肯定是电子商务,但是电子商务,一些投资的机会基本被投资机构扫过一圈了,这个机会大家可以自己分析。

  移动互联网,是所有人看好的行业,移动互联网的大会非常火爆,我想这个会持续几年,因为是新兴的行业,先进的公司还需要时日,也可能会死掉很多的企业,大家选的时候,要做好准备和分析。

  【主持人】你可以排个名吗?

  南立新:我个人看好的,没有特别多的行业,无所谓*第二第三,最近比较热一个是移动互联网,所有机构关心是消费品和服务,还有医疗,包括医疗服务、医疗健康、医疗器械,这都是多的机会,清洁能源,包括一些节能减排方面,也是有很多机会的,只是有一些领域,未必适合初创者,我认为刚才几个行业都有很多机会,从创业角度,大家要分析自己的优势这些,这些都是可以选择的领域。

  【提问】您怎么看阿里马云和雅虎的并购案交易条例?怎样才能规避和保障创始人不被出局?

  南立新:阿里巴巴和雅虎的并购条款,我不太了解,我觉得创始人保证自己不被出局的一个最重要的方法,还是要保证自己相对的控股,保证自己在董事会的席位,这个要坚持好,大部分创业者也是明白这个道理,只是企业为了自己的成长,在当时资金缺乏的情况下,大部分企业会选择出让更多的股份,以换取投资,包括出售董事会的席位,我想是不得已的选择。

  【提问】南总,《创业邦》盈利点和商业模式是什么?是媒体广告,还是路演?还是清科的一些投资?

  南立新:我们是媒体公司,和所有的媒体公司一样所有的盈利模式相同,作为媒体公司都是一样的,这个不是一个新的行业,我们不是靠投资生活的公司,必须自身造血,跟所有的企业是一样的道路,否则这个就是不长久的。

  【提问】南总,我们是做教育类的网站,是小公司,有一些资源,我们做网络推广方面的话,*的媒介,现在有QQ,论坛,博客,都是做推广的,您觉得哪种方式更好?在什么地方发软文?或者做一个什么样的活动,能把网络推广做得更好一些?

  【主持人】多参加IT龙门阵。

  南立新:我不是网络的专家,我个人在我杂志上写过一篇文章《QQ里的茶叶经》,是QQ里做营销卖茶叶的公司,我看了特别的有趣,因为我并不是了解QQ群,国外现在有很多在twitter的营销,国内微博的平台,口碑营销的话,这个是相对一些论坛里,还有教育行业的论坛,对类似的这些,细节的我不太理解,这个是初创企业应该利用的平台。

  【提问】如果以技术入股的方式加入别人刚刚起步的创业公司,负责产品和推广,该如何和创始人协商占股比例呢? 现在首批投资人已有45%的股份了,跟怎么跟创业者分比例的问题。

  南立新:所有的博弈和所有的游戏都是这样,*求供应,另外取决你的谈判程度,通常比较成功的创业公司的股份,首先包括你们将来的团队,投资者是另外一个阵营,有几位加起来的投资要比投资者大,这是一个比例,通常三个人是比较合适的团队,CEO或者某一个人的股份比另外两个大一些,这样保证他投入这个精力,带领这个团队向前,这个是一个合理的分配。

  我曾经看过一个失败的案例,这个CEO也蛮失败的,他团队下面几个同事,集体去跟他的投资者谈,说我们的CEO太糟糕了,我们现在想把CEO踢出局,他们要争取更多的股份,当然这个投资者坚定的站在创业者这边,结果是团队离开了公司,这个公司也没有做大。我只是讲一些故事给大家听。就是一些成功和不成功的案例。

  【提问】南总您好,您刚才讲到交流的时候,要借助一些财务报表的工具,对创业者来说,财务分析做好哪几点比较重要?

  南立新:我觉得通常,你要做三年的财务预测,*年花多少钱,什么时候有收入,这个要做实际的分析,但是没有一家公司能够完全按照你的规划走,通常都是你的费用要比你的预期超过两三倍,你的收入比你的预期少两三倍,你要做明确的预测,做财务预测,很多MBA课程都有,比较简单,CEO还是要分析财务报表,有助于你对企业的管理。

  【提问】怎样的股份结构对投资者更有利?例如,1999年的时候,一个年轻人在深圳创办一家公司,他拉了几个朋友入伙,他自己持股47%,另外人少,但是他们加起来,比他多1%。

  南立新:他指他跟团队的比例,而不是跟投资者,投资者是外来的,他找外来人入伙,是管理者?还是投资者?这个不清楚,我不敢给特别多的故事。但是这种故事大家都知道很多了,也不是说这个股东越多越好,有可能有一些时候,在中国的情况下,一定要有一个*主导的人,否则没有人对最终的结果负责。

  刚才的股份结果,有可能的情况下,有可能这个CEO是轮流做的,我听了一个故事,一家已经过会的企业,他们的CEO每两年换一换,有些人觉得其中某一个人不是特别的合适,会跟老同事谈,说你已经不太适合公司发展,如果现在公司清盘的话,估值是多少,你要出局,他们解决了这个问题,但是未必对公司的发展有利。

  还有累士光电,如果处理不好创始团队的关系,大家不能达成一致,其他人出去另起炉灶,和你做一样的事情。

  清华的永新同方就是特别好的故事,他是两个创始人,腾讯也是比较好的故事,这几个创始人处理问题非常漂亮,永新同方有两个创始人,两个人一个做董事长,一个做总裁,配合非常好,两个人在关键问题上做得比较好,腾讯也是比较好的例子。

  【提问】南总您好,我是一个传统行业的创业者,平常听到都是IT行业的融资案例,我想问一下,传统行业找投资,是不是挺困难的,请给一些建议。谢谢。我是做服装面料的。

  南立新:现在投资于传统行业的公司也不少,尤其是做到一定规模的企业,上市前后,一些公司也会进行投资,但是他们所处的行业,相对来说是符合中国经济发展大的背景,另外本身已经达到了一定规模,我听说有些公司也在看,国内服装的企业,这些企业可能在未来中国会建立起自己的品牌,不管在股市融资,还是做VC、PE融资的时候都是一样,你要让投资者看到未来有广阔的市场空间,要么建立品牌,要么扩大规模。

  传统行业拿到投资有新的概念,可能跟电子商务的结合,也可能在技术有突破,才有一些投资的故事可讲。现在这样的故事越来越多。

  【提问】南总,您可不可以对创新工厂的模式做一个评论?你看好这个模式吗?还是觉得可以做得更好?

  南立新:这个问题网上已经有了很多的争论和评论,我觉得创新工厂还是有非常优秀的人,至于前景如何,所有人要等待,时间可以*的证明一个模式是否成功,所有的经济学家都在总结过去,所以做预期准确的人比较少,我觉得对于这个创新工厂,这个理论也是一样的,我们其实要真正知道,需要3—4年,才能知道他们能不能做成,从李开复到下面团队的。

  【提问】你觉得这个适合中国的环境发展吗?因为我自己觉得,目前,创新工厂可能是一个突破,它的模式可能会培养出好的创业团队,您经验多,能不能从模式上说说?

  【主持人】你的问题就是,中国需要创新工厂这样的企业吗?

  南立新:中国需要,创新工厂从历史的角度讲,可以启迪一大批人,点燃他们的创业梦想,现在创业的成本越来越高,很多人是不敢开始自己创业的*步,我们不评判这个模式会不会成功,但是中国目前肯定需要更多人关注创业这个事情,然后让更多的创业者,或者有创业梦想的人有那么一个渠道,让他们需要,让他们得到更专业的辅导,这是非常必须的。

  【提问】企业经营与融资之间的精力应该怎么分配?

  南立新:这个是所有的创业者和CEO必须面对的问题,一个公司真要融资成功的话,CEO一定要亲自出马,亲自来做这个事情,其实一个CEO,我觉得最重要的就两件事情,也是我的股东和我的团队跟我讲的,一个CEO主要的责任是找钱和找人,只要把这两件事情做好,就做好了大半工作,这是根据企业在一定阶段的时候,要分配出一定的时间,来给融资这件事情,但是具体到具体的事情上,大家要看,目标是阶段性的,任务也是阶段性的,这段时间,可能融资占40%的时间,可能下一段时间,融资这个问题解决的时候,可能只需要占10%或者5%,我维护投资者的关系就可以了。找钱对创业者是非常重要,因为有钱就有人了。

  另外一个工作就是找人,团队有人,特别擅长跟投资者打交道,那就把这个任务交给他,也是一件非常好的事情,你不再需要那么多的精力了,只需要10%—20%时间就够了。

  初始的时候,产品没有,肯定要先做产品,我说的是企业不同阶段,要做不同的事情,但是融资,一定要在相对一段时间,要放在重要的关头。

  【提问】南总您好,我有两个问题,*,早期公司什么时候找投资比较好?

  南立新:我觉得投融资分不同的阶段,最开始创办的时候,种子期的时候,这个阶段只合适天使投资,你的亲戚朋友,熟悉的人给你一些资金的支持,当你的产品做出来,有一定的市场反馈,你才能获得投资,我做的最快一个案例,2005年,公司大概三月份成立,他是12月份回多北京,是三月把网站推出来,我们在六月的时候,帮他拿到*份业务,他的模式是国内*的模式,这个有不同,通常情况,应该按我说的,如果拿了A类融资,一两年后会拿到B类融资。

  天使阶段,这个会比较少,VC进来的时候,会有10—15%的比例,因为企业在不同的阶段,需要的人不同,需要有上市经验的员工,这个不太好讲,具体我觉得会有一些律师给你讲。

  【提问】南总您好,我比较喜欢通过纸媒获得信息,但是您的纸媒定价20块钱,是走高端资讯媒体的道路吗?而且您的杂志广告业很多。

  南立新:具体产品的定价,我们是一个市场标准的价格,这个纸张跟印刷成本,跟市面的主流价格,都有一定的道理,其实杂志是一个非常奢侈的事情,但是从资讯的获得角度讲,我们杂志的内容在互联网上也可以获得,包括我们的网站,杂志是件奢侈品,相对来说,有一些差旅人士,更喜欢在飞机上阅读纸媒,年轻人喜欢在我们的网站读文章,你可以利用自己的方式获取,我们《创业邦》有不同的产品满足你的需求。

  【提问】南总,作为一个创业者,写商业计划书的时候,有一些关于创业计划核心的内容,如果暴露出来,大家都知道了。

  还有一个问题,风投经常说,如何防止其他两家进行竞争?一个是小盾牌,还有小企鹅。如果他们两家也做我的项目,该怎么去防止呢?

  南立新:商业计划书,我帮别人总结了很多商业计划书的模板,*,别乱发你的商业计划书,如果乱发,投资者会觉得你不是一个很认真的对待你的事业的人。

  还有,发是有技巧的,前期的介绍,一两页纸足够了,谈深的时候,可以细一点。

  看计划商业书,别人会不会偷我的想法,关键是谁能够做出来,另外做这个事情的时候,你是不是有资源,跟小企鹅、盾牌竞争,有一个创业者说,要做大公司看不懂的,大公司不屑于做的,这个很多,尤其在某一些行业上,垄断的公司出现的时候,小公司必须从这里做起,看不懂、看不起,否则你跟别人硬碰硬的时候,一定要有*的希望才打,否则不要打,小公司一定要做适合自己做的,短时间能够做成规模的。

  我一直觉得,摩尔庄园是非常好的公司,腾讯也可以做,但是腾讯发现的时候,摩尔庄园已经做到一定规模了,我觉得小公司是可以学习和仿照的一个非常经典的对象。

  【提问】南总,我是一个大四的学生,我在门户网站做实习,我在学校的时候,李开复带着他们的创新工厂去我们学校做讲座,我很多同学都写了商业计划书,试图想办法递给他,他讲座的时候,现场非常火爆,都没地方站了。您如何看待大学生创业这个事情?对我这种初入职场或者还没有进入职场的人,如何积累这方面的素质,为以后的创业打下一些基础?

  南立新:李开复是创业的布道者。大学生创业失败的比例还是比较高的,这个毋庸置疑,如果大家本着赚钱的目的,创业是一个非常辛苦的事,大学生必须正视这个问题,创业成功机率很低,加入一个团队是一个好的过程,我有一个朋友,在国内做一些大学的巡讲,他讲,一个非常不好的现象,大部分学生*国企,然后是外企,然后是民企等等,然后才轮到创业公司和团队。如果你抓住创业公司和团队,是非常好的事。

  当年新浪和腾讯、搜狐,因为互联网公司有很多创业故事,他们当年核心的主要创始人,包括一些核心团队的高管,都是很早就加入了这个创业公司,也许在学生时代就加入了,跟他一块奋斗成长,本身这个公司,我觉得一个是所在的行业,另外有经验,这些人目睹了一个创业公司整个的成长过程,为自己的创业也打下了一个非常好的基础,我个人觉得这是非常好的一件事。

  学生一毕业就步入创业公司,很有挑战,因为有些创业公司没有章法,因此你先到大公司,先有一两年的经验,也不错,然后再到小公司,也非常有潜力。

  所有的故事都有例外,海外有一些创业成功的故事,像五分钟这样的团队,选择的领域也是从学校开始,校园创业,伴随着我们的技术和校园的开放程度,校园有很多有潜力的公司会出现,包括一些应用上好的公司、好的创业,都是有机会的,如果选择几家正在成长期和创业期的公司,跟这些公司一起成长,也是非常好的方式,同学要么技术好,要么自我管理强。有人说,他们在学校里招聘的有潜力的学生,到大公司以后,也会非常好,加入大团队,也会积累很好的经验。

  我觉得所有公司的竞争,实际是人才的竞争,我之所以这么说,是我站在创业者的角度讲,我希望更多人才进入创业者的领域,这是大家未来必须做的事情,否则你想想,再过几年,如果大家都在国企过安逸的生活,这个国家是没有活力的,创新也无从谈起,有几个创新是从大国企产生的?而年轻人的创造力是最强的,20—30岁,技术、很多创新都是在这个阶段产生的,我希望有更多的年轻人加入到创业团队中。

  【提问】南总,我想问一下,创业过程中,融资有哪几种方式?私募、IPO,天使、投资人、亲戚关系朋友?能否罗列一下?在融资中,不同阶段找哪几类人比较好一点?

  南立新:最开始是朋友、亲人,后来有VC的介入,成长到一定阶段,会有PE投资者的介入,至于投资的分类,有人民币的基金、海外的基金。我们的副主编方平潮在后面,大家可以切磋一下,他有很多专业的意见。其实我们《创业邦》也有很多很优秀的记者,包括我们的网站上有很多很好的链接,希望可以跟大家更好的交流。

  我们还有一个优秀的同事桂曙光,他是VC投资方面的专家,翻译了很多文章,大家可以找他提建议。

  【主持人】感谢南总,感谢在座的朋友参加IT龙门阵,我们下周二再见!

【本文由投资界合作伙伴TechWeb授权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有任何疑问题,请联系(editor@zero2ipo.com.cn)投资界处理。

相关资讯

相关企业

最新资讯

热门TOP5热门机构|VC情报局

去投资界看更多精彩内容
【声明:本页面数据来源于公开收集,未经核实,仅供展示和参考。本页面展示的数据信息不代表投资界观点,本页面数据不构成任何对于投资的建议。特别提示:投资有风险,决策请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