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硅谷重现泡沫10大迹象:记者开公司 风投开博客

最近业界有大量关于第二次互联网泡沫的讨论。批评者指出,高估值的社交媒体,如Groupon、Zynga、Twitter 和Facebook等都是金矿中的金丝雀。Twitter这样一个盈利模式相对不成熟的公司的估值是否应该达到100亿美元?即使Facebook用户超过6亿,它的估值是否就应该比福特的更高?一些传言甚至暗示,Quora这样一家2010年6月才向公众开放的公司估值已达到10亿美元。

  据国外媒体报道,科技圈重现巨大泡沫,以下是10个迹象:

  1.记者辞职开办公司。

  2.VC支持的公司出现在华尔街日报的排行榜上。

  3.热门的科技公司IPO消息成为头条。

  4.商业电视奉承硅谷。

  5.私有公司估值接近上市公司。

  6.哈佛MBA追逐热门项目。

  7.哈佛MBA成为CEO。

  8.你知道每个人都开创业公司。

  9. 风险投资家开设博客。

  10. 行业会议红火。

  最近业界有大量关于第二次互联网泡沫的讨论。批评者指出,高估值的社交媒体,如Groupon、Zynga、Twitter 和Facebook等都是金矿中的金丝雀。Twitter这样一个盈利模式相对不成熟的公司的估值是否应该达到100亿美元?即使Facebook用户超过6亿,它的估值是否就应该比福特的更高?一些传言甚至暗示,Quora这样一家2010年6月才向公众开放的公司估值已达到10亿美元。

  备受尊敬的业界人士也表达了他们对该现象的关注。风险投资机构Union Square Ventures的VC Fred Wilson称,“当我环顾我们目前的处境,让我想起了1999年的许多情形,坦白地说这让我害怕。”前IAC CEO Barry Diller提到最近的估值称之为“疯狂的数字”。

  但并不是每个人如此恐惧。三位经历了*次互联网泡沫的纽约企业家认为,现在与上世纪90年代的互联网泡沫的比较本身就夸大了。

  Jeff Stewart、Steve Krein和Andrew Weinreich这三位企业家表示,目前科技业的现象与上世纪90年代有根本的不同,以下是4点原因:

  1.创业成本

  Mimeo.com创始人Jeff Stewart称,在上世纪90年代,开一家公司更多的钱是用来租办公室、服务器和设备。现在创业可以不用服务器,甚至可以移动办公。有如此多的云基础设施,企业家可以更专注在产品上。相对以前而言,投资者不需要投入很多,风险也较小。结论是,今天创业成本低。

  2.公共VS私有

  上世纪90年代,科技企业竞相IPO。当2000年3月互联网泡沫破灭,焦头烂额的不只是天使投资人和VC,还有赶科技股流行的经验欠缺的投资者。

  今日,年轻的公司不急于上市。想想Facebook与高盛的资本合作。更何况今日额科技企业已成为市场的中坚分子。Organized Wisdom CEO Steve Krein表示,“现在你不能说亚马逊、谷歌、苹果估值过高。但在上世纪90年代,你可以说DoubleClick、亚马逊和雅虎估值过高。”

  Krein同意Wilson的说法,认为创业公司界开始有些泡沫化或者资本过剩,但相比之下,上世纪90年代甚至不考虑投资者从何而来。

  3.新老公司的差别

  上世纪90年代和今日创业公司一个细小的差别是后起之秀与老牌巨头的心态。MeetMoi.com CEO Andrew Weinreich称,早期有一种新公司将打败老公司的自信的氛围。想想当时最值得尊敬的媒体公司时代华纳与AOL这样一家互联网创业公司合并。如果你那时在一家创业公司,你真的会认为能打败现有的巨头。而今日,大公司都是.com时代的幸存者。

  4.侧面检验器

  2000年,企业家Philip Kaplan创立了讽刺网站FuckedCompany.com,专门讽刺创业圈里的荒谬现象。Stewart称,“当你可以靠开泡沫的玩笑建立一个有利可图的业务时,它就成为了一个指标现象。”在.com一片愁云惨淡之际该网站却挣到了钱。

  今日,讽刺类的博客和社交账户很多,但没有人靠讽刺这次的泡沫实现盈利。

【本文由投资界合作伙伴TechWeb授权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有任何疑问题,请联系(editor@zero2ipo.com.cn)投资界处理。

相关资讯

最新资讯

热门TOP5热门机构|VC情报局

去投资界看更多精彩内容
【声明:本页面数据来源于公开收集,未经核实,仅供展示和参考。本页面展示的数据信息不代表投资界观点,本页面数据不构成任何对于投资的建议。特别提示:投资有风险,决策请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