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中经合张颖:投资没有公式VC是高境界的赌博

美国中经合集团(WI Harper Group)董事总经理张颖做客新浪财经中心“VC人生”栏目,就自己的发展经历与广大新浪网友做了深入的沟通,在聊天中他还就中经合投资策略、国内风险投资发展现状以及海外创投发展趋势与新浪广大网友分享观点。

  美国中经合集团(WI Harper Group)董事总经理张颖做客新浪财经中心“VC人生”栏目,就自己的发展经历与广大新浪网友做了深入的沟通,在聊天中他还就中经合投资策略、国内风险投资发展现状以及海外创投发展趋势与新浪广大网友分享观点。

  以下为本次聊天精彩观点

  我觉得找工作方面,不需要按照很正规的思路做一件事情,你要想找的只是一份工作,只要去努力,只要去争取,我觉得都是有可能的。

  我重复一下,不是我们投海归,我们只投回来三年到四年以上,在这边吃过亏,真正做过一段事的海归。

  你在第二轮第三轮哪怕我会争取到十倍以上的价钱我们还会跟投,如果不跟投其他的风险投资公司不会有很大的信心,你本来*轮的风投不投了,我们怎么有信心。只要公司做得好我们每一轮都会跟投。

  VC要跟创业者一起走下去,哪怕这个路再艰难,在他们有点太得意的意思,我们拿个棍子敲他一下,在他觉得公司运作不太好的时候,我们在旁边做一个听众、朋友帮助他度过难关,这样才是好的VC.

  投资永远不是一个很科学性的东西,是一个非常艺术化的东西,里面有很多东西要自己去揣摩的,所以没有一个很正规的一个模式或者公式。

  我觉得做VC其实就是一个最高境界的赌博,我再说一句,成功的一个VC,我觉得50%是一个积累的经验的一种直觉,判断人的直觉,40%是运气,10%是自己的努力包括智商或者怎么样。

  以下为本次聊天实录:

  各位新浪网友,大家好!

  主持人:各位网友,大家好,欢迎大家来到新浪财经中心“VC人生”的现场,我是北京电视台财经节目中心的潘槿瑜,今天来到演播室嘉宾是在创投界称为领军人物的、美国中经合集团的董事总经理张颖先生。

  张颖:你好,大家好。

  主持人:各位除了通过电脑参与,您还可以通过手机访问新浪网,在移动中关注聊天全程,手机新浪网的网址是:sina.cn.

  偶然回到中国就不走了

  我们知道你14岁的时候去了美国,你们为什么会举家迁去美国,那段生活对你的人生经历有什么影响呢?

  张颖:我们全家移民到美国其实跟我一点关系都没有,那个时候我还是比较小,他们那时候主要还是为了我的原因,以后一些衍生的教育还有其他考虑的因素。那时候决定去美国,是1987年,刚开始去的时候蛮辛苦的,我父亲是一个内科医生,我妈妈是清华的高材生,读化学的,那时候都是有很安逸的工作,也算是知识分子,为了出去,去的时候有一段时间很苦,我想主要的原因也是为了我。

  现在回头看看,我觉得对我的人生,走到今天还是有很大的帮助,因为虽然刚开始的时候有点不接受,但是去了之后慢慢了解他们也是用心良苦的,因为给我一个很好的环境去读书,*的好处,我觉得美国是一个大链炉,让人在待人处世世界观方面有很大的优势,从小的时候可以接触很多人,回来中国也有四年半了,我觉得非常开心,能参与中国这种快速的发展,又有一份自己特别喜欢的工作,觉得还是蛮幸运的。

  主持人:那你在美国的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和美国西北大学分别获得了硕士学位,后来为什么会突然去了花旗银行呢?

  张颖:是这样子的,我人比较笨,也不是太喜欢读书,但是小时候父母又望子成龙,毕竟我爸妈读的是中国最小的学校,他们觉得自己的儿子应该也可以青出于蓝胜于蓝,但是没想到我不喜欢读书,我小时候也皮,这当然也是去美国综合的因素吧,觉得去美国比较自然的环境中,有可能我发挥得比较好一些,大概也是对的。

  从小他们对我有很高的期望,想让我做医生,那时候读的本科,读完之后也参与了很多基因研究,在斯坦福大学在一个很有名的医学院做了大概两年多,那时候很自然地要考研,走下一步,那时候只有几条路选择,再去读医学院学研究生,考博,在美国还是比较随意的,哪怕本科的时候没有读过一天的商学,如果想考MBA也是有可能的,只要把基础的课事读完就可以申请MBA或者跟商务有关的,我综合地考虑了一下,觉得自己的性格和一些商业这边的理解,觉得自己比较适合在商务这一块,所以我就偷偷地申请了西北大学,那时候我父母还不是太了解,最终我几个选择,几个学校都有收我,最终考虑还是去西北,去一个综合性的,又有商务又有科学性的硕士,从那以后加入了投行,刚开始父母不开心、不理解,觉得你可以去医学院,可以去读很好的博士学位,为什么要重新再走这条路,但是现在看起来,我觉得这个选择还是对的,他们也很开心。

  而且我觉得最重要的是,我要给大家意见,做自己想做的事情,有可能这条路比较漫长、比较曲折,你有可能刚出来读完硕士比较迷盲,找不到自己合适的工作,但是我觉得坚持自己的理念,努力地做自己想做的事情,总是时间的问题,有一天会做到喜欢的工作,那才是真正的开始,才会发生自己的真正优点,不要放弃。

  比如说我是毕业之后,也是过了,加上我在本科和硕士之间的工作经验,我觉得也是过了六年之后才真正摸到自己接触到风险投资,在真正地开始喜欢、了解这个行业,所以说大家要给自己一些时间。

  我们现在中国有个很大的问题,因为经济发展那么快,有那么多的诱惑,我觉得很多人还是比较浮、心很急,我觉得静下来,慢慢把事情想清楚,努力追求自己喜欢的东西,这样才会有一定的成功。

  主持人:后来什么时候加入中经合?然后再决定回到中国做投资的呢?

  张颖:很多的媒体采访,都把一个人的,比如说不管是VC还是企业家,把他们的经历非常地传奇性或者是戏剧化,其实我觉得我自己这么一条路走过来,也蛮自然的,很多都是随缘的,比如我加入中经合没有什么富丽堂皇的话,我是硕士毕业之后参加了花旗银行的投资银行,做完两年,主要是做高科技的投资银行,比如说像高盛、摩根斯坦利。

  两年之后我觉得学到了我自己想学的东西,就是加入了荷兰银行的直接投资部,就是荷兰银行的内部风投机构,你可以这么想。在那儿待了大概一年半左右,薪水特别高,什么事情都不做,荷兰银行的时候还是一个比较保守的,那时候对高科技风投还是观望的状态,后来互联网泡沫,荷兰银行裁员,那个时候给我的选择是我可以去欧洲,参加荷兰银行在欧洲的创投部,或者是拿一笔产权费。

  那时候想都没想,我觉得中国人去欧洲对我发展不是特别有利,我就自己在圈子里面找一些新的机会,那个时候很偶然接触中经合,我听过公司的名字,但是不认识任何人,发了一份简历,很巧的机会参加进了中经合。

  这一点我有自己的观点,我觉得找工作方面,不需要按照很正规的思路做一件事情,你要想找的只是一份工作,只要去努力,只要去争取,我觉得都是有可能的。

  我举一个例子,我们公司大概超过半年前,我们那时候想招两个分析师,就有一个小伙子发给我们简历,他对VC没有任何经济,他的简历比较特别,觉得这个小伙子不错,跟他联系了一下,最终参加了我们的团队,现在回想一下,觉得很有幸,他现在做得很好,南开大学的,梁热,这是一个机遇,蛮好的。

  到中经合到现在为止五年半了,我来中国非常偶然,我们中国的团队那时候不够强,他们准备从美国派一个人过来加强内部的桥梁作用,先让我过来半年,半年半年就留在中国不走了。

成功一个分众就有一百个失败

  主持人:你到了中国以后,2003年的时候,你当时作为中经合集团的执行副总裁,那时候你主要负责中国的业务,当时怎么发现分众传媒,并且决定投资呢?

  张颖:我是2002年回来的,刚回来的时候只是三四个副总之一,执行副总等等没有意义的头衔,分众2003年11月开始接触,2004年5月有幸参与他们*轮,我觉得最有意义的投资,那算是第二轮,*轮是软银中国,我们是一个比较活跃的参与的VC,2004年5月份结束那轮投资。

  主持人:其实每一个主动选择做VC这个行业的人,可能他的内心里都有很多不安定的成分,但往往也由于这种不安定,才能让他们创造一个一个传奇故事,你曾经说过一句名言,“如果给我一个支点,我可以翘起一个地球”,你所掌握的资金杠杆跟可以让你翘动什么呢?

  张颖:*,我没有说过这种话。

  主持人:对,是阿基米德说过的话。但是我们可以把资本比喻成杠杆的作用。

  张颖:是是,我其实非常喜欢我这份工作,我在很多公开的场合说过,我觉得自己有幸参与VC这个行业,*实际一点,做得好可以赚很多钱,这个方面没有什么可以隐瞒的,我觉得大家努力都是对以后的生活或者其他方面财富的递增。

  第二,风险投资如果做得好的话,可以帮助一个社会,产生很多就业机会,把高科技或者其他的一些领域快速地带起来,因为毕竟是市场的竞争,其实*的一个导向,所以我坚信风险投资其实是一个很好的推动力量。

  主持人:我们还是可以拿分众传媒举例,中经合集团赚去了26倍的回报,几千万的美金,我们都很好奇的是,这些资本究竟经历了什么样的程序,发挥了如此喘气的力量?

  张颖:我在很多场合也提过分众传媒这个投资的案例,我再重新声明一下,我觉得分众传媒今天的成功,95%以上都是因为江南春跟他的团队,在真正的所有投资分众传媒的VC或者个人投资者里面,只有极少数的人发挥了一定的作用,比如说软银中国的于蔚,在后期沈南鹏,其他的我觉得都是顺风车,它的成功完全取决于他们自己团队的销售能力,对市场的敏锐度,那个时候所谓的蓝海战术,我们很有幸参与这个投资,我觉得对我来说是一个现代生涯的推动左右。到今天为止我们跟分众所有管理团队都保持着紧密的关系。

  当然我们也有很多自己的股票也退出了,到今天为止中经合的回报26倍左右,很开心的过程,但是想跟大家说,这个过程可能三年五年十年一个人不会经历到,有一个分众就有一百个失败,所以这种东西蛮有运气的。

本土创业团队的优势大于海归

  主持人:但是你本身是海归,但为什么中经合的投资理念却偏向于本土的团队呢?

  张颖:是,我两个礼拜前在清科大会上有讲到这个观点,很多人后来发短信、邮件打电话给我,说你为什么有这种观点,为什么那么直接,为什么那么冲?

  我觉得是这样子,自己坚信的东西那就表达出来,我们真的是这么做的,对我们来说这是我们的投资理念,我觉得一个公司如果要成功,在某种程度上要有自己的风格,有自己想做敢做的事情,我们就觉得在中国十年、十二年的经验的积累,我们觉得今天在这个端口上,从中经合或者再深一步从我个人的角度来说,本土的团队优势要远远比刚回来的海归要强。

  我重复一下,不是我们投海归,我们只投回来三年到四年以上,在这边吃过亏,真正做过一段事的海归。

  主持人:但是有一点,刚回来的海归,可能对中国的市场,对中国的国情并不那么了解,他的成本可能会相对比较高,但是他们的视野会更广阔,并且他们的英文都比较好,他们进行融资和国际者进行交流的时候,成本会比较低,并且信息的损失会比较小,为什么不看好他们呢?

  张颖:我也不同意,他们沟通得容易但不一定理解他自己做的事情,因为他在中国的市场还没有真正吃过亏,中国的发展现在太快了,哪怕离开一年两年,等于变成半个老外,很多事情都不一样了,我要再重复一下,我们说的是只投本土团队,我希望创业者,新公司的主导者,刚开始的时候是本土团队,我们投资了他们,在中国一起发展,在适当的情况下,当公司的规模起来,对公司的成长非常有利的。在这种情况下我们要融一个很大的一轮,在这种情况下,我们不排除去请一些海归去做CFO,去做市场总监,他们可以在创业者的领导下去跟海外的投资者打交道。

  主持人:我同意你的观点,我也能够理解,但是你有没有想过,当一个本土的团队发展壮大的时候,你请一个海归做CFO或者做CO,这个海归通常会出现两个情况,*个对企业的文化历史的不了解,他们跟本土的创业团队和沟通会有问题,第二点,你请进来的职业经理人,能不能像创业者一样对这个企业有忠诚度和责任感,这也是值得考虑的问题。

  张颖:对,所以做风险投资是一个艺术,不是很科学,没有方程式的问题解决,你说的是实际的顾虑,但是我们觉得,当一个本土团队创业的公司达到一定的规模情况下,那个时候你再去容纳一些非常优秀的海归,在一定比较适当很重要的职位,大家一起发展,其实是一个比较适合的事情,而且我们投资理念,*是本土团队,第二我们希望创业者永远是占大股份,我们超过两个创业者以上,我们一般不会考虑投资。就是因为我们希望股东结构可以非常简单,当你以后的CFO或者总监一批过来的时候,我希望他们也有股份,但是他会起到一个推动和辅助的作用,在公司股份结构太分散,对公司以后的发展我觉得是非常不好。

  你看现在所有的在纳斯达克或者比较成功的公司,百度分众传媒一系列的公司,他们都是因为有一个灵魂人物在后面推动。我觉得这一点我们还是非常看重的。但是我刚才也说过了,我要重复一下,要不然又会得罪很多人。

  我们会考虑海归的团队,但是在中国一定要有三年到四年以上工作经验,最近大家知道我们投了麦霸,这两位创业者都是海归,都是在中国读完书之后去国外留学、考研、工作一段时间,但是我们投资它,因为他们对本土的市场也已经非常了解,回来也三四年,想法都非常实际,公司发展非常好,我建议大家可以去看看。

  主持人:业界有很多的投资者提起张颖的时候,都觉得你的投资风格有突袭的艺术,你在投资的时候会做突然袭击去做调查,比如你们投资全景网络的时候,没多久,中经合就给全景网几百美金,你认为这种投资方式会不会成为有效的价值呢?

  张颖:这完全是媒体炒作,我们从来没有突击过任何公司,全景是非常优秀的公司,李全跟我关系也非常好,我觉得跟很多创业者打交道都是一个博弈的过程,从我们的角度我们永远保护我们基金的利益,争取*的利益为我们的团队和合伙人,创业者也是争取最高的价格,这是一个磨合过程。

  比如说一般你来中经合,如果你想从我们这边拿大*轮的投资,我们会说你不要指望从我们这里拿到很高的价格,但是如果有我们的参与,一般在第二轮,第三轮,我们都会一鼓作气,完全站在一条战线上,帮你拿到最高的价格,如果看我们中经合一系列的投资,从傲游、到全景,到最近的爱康、到家居驿站,不久的未来都是这样的案子,我们*轮参与大多是*的投资者,第二轮地三轮我们一起合作,找到更合适的海外或者美国投资者一起合资,我们一步一步都会跟投,哪怕价钱再贵,我觉得这一点是非常重要的。

  你在第二轮第三轮哪怕我会争取到十倍以上的价钱我们还会跟投,如果不跟投其他的风险投资公司不会有很大的信心,你本来*轮的风投不投了,我们怎么有信心。

  只要公司做得好我们每一轮都会跟投。

  主持人:中经合给企业投资的时候,通常是资金上的投资还是战略上的投资呢?

  张颖:你就把我们想成雪中送炭,我们希望在公司最需要资金、最需要帮助的情况下参与这个公司的发展,大家也知道我们的风格,投资非常谨慎,我们最近也是融了一个比较大的基金,1亿5千万以上,在资金方面还是非常宽松的,你也知道我们是桥梁作用的基金,70%到80%的钱都是投到中国,但是在这种情况下,我们投资了三家。

  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就觉得自己有能力去多帮助公司,但是我想讲的是,帮助跟干涉是有区别的,做一个好的VC,你一定不能干涉太多的公司的内部的运作,其实你可以这么想,如果你是一个好的创业者,你一天到晚让一个VC,一个投资人说服你做一些新的东西,那可能性是没有的,如果是江南春李彦宏他们这些人,一天到晚让投资者改变方向他们今天是不能成功的。

  所以我们在不了解的范围内,比如说资本运作,跟海外的公司打交道,以后退出给他们一些辅导,而不能主导他们的一些发展,你VC能想出来的,如果一个创业者想不出来,那你这个公司是不会成功的,这点我坚信。

  主持人:但是现在也有一种现象,很多的VC其实本身并不是做企业出身的,但他当一个资本方的角色进入企业以后,经常会对企业内政指手划脚,因为他要保证自己的利益,他怕企业的管理者经营的时候觉得跟自己的方向不一样,他会进行这种干涉。

  张颖:我觉得这是错误的,我自己本身没有企业运营的经验,我们知道在这方面经验不够,但是我觉得我们能起的作用,帮助他在资本市场、谈判、退出做一些考虑,在董事会的层面听纳他战略方面的集合,从一个局外人的角度提一些建议,这是非常重要的。

  另外一块很简单,就是跟创业者一起走下去,哪怕这个路再艰难,在他们有点太得意的意思,我们拿个棍子敲他一下,在他觉得公司运作不太好的时候,我们在旁边做一个听众、朋友帮助他度过难关,这样才是好的VC.

  你问得很对,我个人的观点也是,中国现在有很多VC,有很多新的VC,都是有自己很强势的做一些事情,我觉得今天的风投这个行业,在中国还是比较年轻的,再给我们三年、五年、十年你会慢慢看到哪些VC会沉淀下去变成一个很好的VC.

  哪些VC或者个人机构会慢慢退出去,我觉得像IDG这种,他们今天的成功,我觉得在短期之内是不可取代的,没有任何一家早期的风险投资,在今天可以取代IDG的地位,为什么?就是因为他们在没有人敢投的情况下,努力地,很执着地一直在做投资,99年、2000年、2001年,那个时候除了IDG,还有哪几家做大规模的投资?中经合那时候也在中国,但是因为种种原因我们没有做太多的投资,我们结果失去了很多机会。

 投资没有公式

  主持人:其实现在在企业和VC之间也还存在一种现象,很多企业尤其是一些股权比较分散的企业,当VC进入因为,他们的股东都希望能够拉拢VC,让VC平衡他们之间的内部关系,遇到这种情况你怎么处理?

  张颖:我们不投这种公司,刚才讲了几点,我们中经合的投资,我觉得我们投资理念,也恰恰地把那些公司挡在门外,本土团队只有两个创业者。

  主持人:当这两个创业者出现这种情况的时候呢。

  张颖:那就是协调了,那就是人跟人之间的沟通。讲到这一点,我讲一下做VC的观念,我觉得任何人都可以做VC,不管你以前的职业是什么,哪怕是医生、工人,任何的职业,你只要能想得出来的,我觉得都可以,你只要符合两个条件,*有比较好的商业的敏锐度,第二会跟人打交道,还有第三是你有没有机遇,在这种情况下,我觉得你一个VC你不会跟人打交道,那你就*不会成功的,这个方面很多的协调工作,真正要把这个事情给了解清楚,去跟他们沟通。

  主持人:就是有人说到中经合的一个投资风格的时候,就会觉得中经合是一个不喜欢跟风的VC,我们看到的分众传媒也好,3G也好,中经合也不是*轮投资,你怎么看待这个问题?

  张颖:这是一个很好问题,我们把投资理念延伸地考虑一下,我们希望每年大概投四到八个案子,60%我们希望是我们自己发掘出来的,我们是*的参与者,只要他们需要的资金那个时候是500万以下,40%我们希望是跟一个不是很长的,我们非常了解的,觉得这个VC非常好的合作,我觉得在中国你不合作是不可能的,而且这种VC,我们跟很多VC的关系都是一般,有时候竞争有时候合作,但是在几年的积累和沉淀下,我们发现有一些VC跟我们理念比较符合,比较谈得来的,这种情况下大家一起发展是一个非常好的事情。

  而且我刚才也说过,投资永远不是一个很科学性的东西,是一个非常艺术化的东西,里面有很多东西要自己去揣摩的,所以没有一个很正规的一个模式或者公式,比如说像3G门户,像分众这些很优秀的案子,我们有机遇去参与,当我们发现这个很优秀的团队很优秀的案子为什么不做第二轮,有时候做第二轮反而省很多经历,*轮回到第二轮,又回到我们的遨游、全景,凭什么拿四倍到十倍的跳跃式的增长,就因为你们中间有很多的发展,帮助他们做一些事情,我们希望60%的投资范围,对我们来说在中国比较好的VC也就那么几家。

  主持人:那么你前面也谈到,你需要让中经合的资本利益*化,作为VC来说,很多企业家,他们谈起你们的时候既爱又恨,当他们需要资金的时候你们进去的时候你们像天使一样可爱,但当他们做到一定程度的时候,你们为了保全自己的利益都会退出,你怎么看待这个问题?

  张颖:你们说中经合还是所有的VC?

  主持人:所有的VC.

  张颖:作为一个创业者你要理解风险投资的过程,或者它是怎么运作的,任何风险投资基金的钱98%以上都是机构投资人退休基金或者是战略投资伙伴投给我们的,我们只是代管他们的钱,作为职业经理的角色帮他们投,在利益上一定的分红,当一个公司有了很成功的上市,是我们的职责把眼前的回报还给投资人,我们新的投资西门子、北电等这些是我们的战略投资人,在另外一块我们有很多机构合资人,公司只要有退出,我们一定会非常积极地把手上赚来的钱还给投资人,这种方面有没有跟创业家一定的冲突,我觉得有这个可能,但是一个好的创业者也能够理解这个过程,而且我们的利益其实是捆绑到上市之后的,比如说我们分众现在上市了,我们股份慢慢退出,我们现在还有一点,但是退出了很多,你说江南春会介意吗?不会介意,因为他了解这个程序,我觉得作为一个好的创业者需要理解这一点,我们中经合一般做得比较人性化。

  主持人:你认为陈天桥是一个好的创业者吗?

  张颖:是。

  主持人:为什么软银赛富退出盛大的时候,陈天桥为什么还会骂软银呢?

  张颖:我觉得今天来看软银做的是对,从陈天桥的角度我也理解,你一口气全部卖掉了对我有一定的压力,我觉得这种东西在商场上利益还是为上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观点和角度,两边都可以理解,但细节我不知道,我也很难去评论。

  主持人:我们知道在以前你特别喜欢摩托车和帆船这样的运动,或许你的性格里面就有这种爱挑战和冒险的成分在里面。这种性格的话,对于你做投资来说,你在投资一个项目和团队的时候,会不会选择富有挑战性和冒险的?

  张颖:我觉得这个肯定是有的,我把自己在性格方面,跟江南春我觉得我们是同类的,在一般的情况下是极其保守,但是在自己比较了解的行业或者觉得自己能起到一定作用的行业里面,我们比较敢冒险,我觉得也是一个性格,如果自己本身是一个极其保守而且不敢去挑战一些事情或者一些冒险,我觉得VC也不太适合你,有可能是一个VC的参与者但不可能是主导者,我觉得在这方面一定的风险还是需要的。

  我觉得做VC其实就是一个最高境界的赌博,我再说一句,成功的一个VC,我觉得50%是一个积累的经验的一种直觉,判断人的直觉,40%是运气,10%是自己的努力包括智商或者怎么样。

想多花时间做慈善事业

  主持人:那么你个人对做慈善事业是情有独钟的,为什么呢?

  张颖:对,我就觉得,很简单,中国的贫富差距太大,像我们这种医生经历、从教育、从就业,从现在的位置,我觉得都是蛮幸运的,今天在这个位置上能做这些事情,我觉得我就好好把这个做好。在以后我不知道多少年,五年、十年,告一段落,我想多花点儿时间在中国做一些慈善。

  主持人:你主要关注五年十年以后的慈善?

  张颖:对,我现在没有做任何慈善,我现在只是关注,我觉得做事情要专一,而且有阶段性,如果现在什么事情想做都做不好,我努力把中经合做好,在以后,五年十年,我不知道多少年,达到一定成绩的情况下,有可能会急流勇退,跟风投一点关系都没有,希望能在中国做一些慈善方面的工作。

  主持人:我前段时间在一本杂志上看到有这么一段话,关于对慈善事业的说法,一个人如果你没有足够的积累财富的能力,你想做慈善事业的话,你就应该关注眼下的,那么就是说当你财富积累到一定程度的时候,你应该关注五年十年二十年以后的慈善事业,我们可不可以理解你的财富积累到一定程度,你已经拥有一定的财富了?

  张颖:我没有足够的财富,我觉得这个过程是五年十年,我不需要太多的钱,像江总、陈天桥、李彦宏,他们财富我自己永远达不到,但是我觉得心里有一个目标,达到这个目标应该全心全意做一些慈善方面的事情,时间多久很难说。

  主持人:前端时间我们知道中经合投资的另一个案例,也在美国上市了,专门做视频压缩的,能谈谈吗?

  张颖:这个项目是我们在2000年投的一个视频压缩的公司,DIVX,我觉得网上的观众只要用视频压缩都听过这个公司,到现在为止综合下载量超过了3亿,现在11亿美金,我们今天为止还是*的投资者,我们大概投了300多万美金,到今天从我们的股票到部分的退出1.4亿,超过40倍的回报,我在这里面的参与是极其少,这个案子完全是我的老板刘宇环主导的一个案子,我自己大概10%的参与都没有。但是我目睹的所有的过程,而且我觉得也给大家分享一下,我们投的时候,*轮,我觉得在价钱也不是太便宜,它的技术发展好了之后在美国没有市场,一年之后他出去融第二个,那个时候正好是互联网泡沫,市场发展不但没有快反而越来越慢,这种情况下没有人给他们钱,非常痛苦,公司差不多面临倒闭了,那时候找到已经投资他的两个投资人,他说你给我们贷款,刘宇环说没问题,但是你一定要跟我去亚洲一趟,我们去三个礼拜,我带你见一些厂商和有潜力的合作伙伴,回来之后就商业模式非常清晰了,从那天开始就变成了一个很明显的转折点,我们是在那轮,也就是在很低的价钱重新再投了它,而且投的比*轮还多,这样保证了我们很大的股份,一步一步管理团队自己做出来,很成功地上市。

  主持人:我们今天的时间也快到了,还有一个问题可能大家都比较关心,也会比较关注,有一种说法说做VC的人其实是最不负责任的人,因为他们投的不是自己的钱,但是也有一种说法,为是最负责任的人,因为他们对自己的案子负责。你怎么理解这句话?你对自己的生活和人生态度是什么样?

  张颖:我这么总结,在VC行业里面有很多非常不负责任的人,也有很多非常负责任的人,有些人把钱当成人家的钱,我这么投,中间很多自己的利益,能赚就赚,有些人说这是我的信誉,这是我的品牌,每分钱不是我的钱,但是我当成我的钱,对所有的事情都负责,一辈子这么走下去,这种人都有。

  其实我奉劝大家不要把VC当成一个跟神秘,很高深的,非常聪明的那种资本大颚,把我们想成很平常的人,现在有那么多人在中国做风险投资,你可以把它想成好的社会,里面有高有瘦,有好的有坏的,各个形形色色的人都有,你把它想成一个小的社会,我们希望在五年、十年,这种积累,这种发展,我们中国的VC会越做越好,当然我自己觉得,很多人会慢慢地被淘汰,我自己会不会淘汰,我当然说我不知道,完全是你要看业绩,完全你到时候看你的运气。

  主持人:其实你自己认为,你自己还是一个比较负责任的投资人是吧?你对自己的生活态度,你觉得在生活中你是一个负责任的好男人吗?

  张颖:这种东西都很难讲,*,我们先讲工作方面,我觉得自己还是比较负责任的投资者,个人方面,我觉得应该也是,因为这种东西是一个延伸,当然每个人评判的标准不一样,如果我们投了一些案子因为某种情况,他的公司做得不好,到时候没有成功,有可能我们跟老总有些冲突,有很多个人得感情因素在里面,我希望往负责任的方面走。

  主持人:因为在媒体的报道里面,我们看到有这么一段话,说张颖现在还没有结婚,目前有没有这个打算,因为工作很忙,我们很想知道,是不是那种稳定的婚姻生活会对你所从事的富有挑战的冒险投资,这个事业会发生一些冲突。

  张颖:我觉得这是今年最有挑战的问题,每个成功的人,背后都会有一个比他更成功的人帮助他,我对旺夫的概念非常相信,我看很多的朋友,他们的成功,跟他后面帮助他的夫人有很大的关系,所以我也非常希望自己也能像这样子。

  主持人:你会选择什么样的女孩子呢?

  张颖:这是个人问题,无可奉告。

  主持人:有一些网友比较关心一个话题,你对海外创投的发展趋势是怎么样的?

  张颖:其实我已经很久没有回美国,而且每次回美国一年回两三次,也是很短的时间,我觉得我自己提出来的观点,有可能已经不是很新了,但是我觉得现在海外风投竞争越来越大的,品牌性、差异化也越来越大,这种情况下,好的风险投资拿到很多好案子,所以这是一个以前人家说80、20,80%的公司赚20%的钱,在这个方面,我觉得很多的公司在中国还要付一定的学费。

  主持人:好,我们今天的聊天时间也到了,非常感谢各位网友的参与,也非常感谢美国中经合集团的董事总经理张颖先生,谢谢你。

  张颖:谢谢。

【本文由投资界合作伙伴新浪科技授权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有任何疑问题,请联系(editor@zero2ipo.com.cn)投资界处理。

相关资讯

最新资讯

热门TOP5热门机构|VC情报局

去投资界看更多精彩内容
【声明:本页面数据来源于公开收集,未经核实,仅供展示和参考。本页面展示的数据信息不代表投资界观点,本页面数据不构成任何对于投资的建议。特别提示:投资有风险,决策请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