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投行,对中国的投行业而言是一个新鲜人,是一场经营理念的冲击,更是契合了市场客户独立性的需求。
华利安 (Houlihan Lokey),一家总部在美国洛杉矶的国际精品投行,主要提供并购、资本市场融资、财务重整及估值等业务。这家投行被汤森路透(Thomson Reuters)评为全球*的财务重整顾问,过去10年*的并购公平性意见顾问,美国10亿美元以下并购交易顾问*名。
刚刚走马上任一个月的华利安董事总经理兼中国区总裁陈为民,将负责中国市场的投资银行业务。从星展银行、荷兰银行到巴克莱资本等国际投行,陈为民已经有20年的从业经验。
9月26日下午,在北京王府井希尔顿酒店举办完主题为“中国在美上市公司的市场战略”论坛后,陈为民接受了本报的专访,阐释华利安的中国战略和自己对中国并购市场的理解。
经济观察报:在中国,还没有精品投行的概念,华利安是一家什么样的投行,靠什么取胜?
陈为民:华利安是以咨询顾问型为主的投行,以独立性取胜。金融危机之后,很多人对投行的利益冲突造成的客户损失有所诟病,但是我们这种投行因为独立性、业务简单,不会跟客户产生利益矛盾、冲突。独立性的概念会越来越重要,中国投行也会往这个方向发展。
客户请你当顾问,首先要确定你是为了客户自身的利益,而不是为了你投行赚钱。比如说并购,一般是成功收费,收购完成后收取佣金,但是项目做不成可能就收不了太多钱。因此,投行的利益就体现在成功上。但作为客户的财务顾问,应从客户根本利益出发,有的时候客户*的利益不一定是把这个项目做成,甚至有的可能是不做成。
华利安这种独立投行,有些项目提供给客户的是独立性估值意见、公平性意见,供客户来参考。在金融危机之后,这种需求特别明显。
经济观察报:你们一直说你们是独立的投行,是独立的中介机构,国内很多中介机构都说自己独立,但独立性却很难保证。你们的独立性和一般投行有什么区别?
陈为民:投行都说自己是独立的,说有防火墙,但是通过金融危机中出现的一些事例,很多人以为,有些防火墙的有效性值得怀疑。
目前有很多复杂性的并购交易,包括私有化退市、关联方收购或资产注入及一些在市场公开交易的衍生工具证券有关的投行业务。在这些复杂交易中,华利安作为独立投行,经常担任董事会特别委员会的财务顾问,起到的作用是代表少数、公共股东的利益,来发表独立估值和公平意见,往往不以交易成功与否来收费。大投行也做,但由于其业务链上还有对冲基金等机构投资者客户,发表意见时,客户可能会觉得有潜在的冲突。作为业务较为单一的精品投行,这种冲突就不存在。很多时候我们是同大投行在同一个项目上,只是角色不同而异。
经济观察报:中国的并购市场还是一个初级阶段,这些业务需求会否难以维持你们的业绩需求?
陈为民:在美国我们优势很明显,但在中国我们还得闯出一条路子来。国外有很多基金是通过并购来退出,但中国的基金退出绝大多数还是靠上市。很多中国的PE*选择是喜欢做上市。原因有很多种,有的是因为企业主或者是创始人还在,他们可能不愿意卖;还有一个主要是市场问题和观念问题,很多人觉得并购不是卖掉了吗,卖掉不是证明我输了吗。其实公司换手这是保持企业活力的一个很好的做法。不是任何公司都是适合做上市公司。有很多企业家主业做得很认真、很好但也很辛苦,积极参与整合,对员工、对行业发展和股东长期价值,不妨是个选择。
中国并购市场,我觉得刚刚开始,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并购的重要性。并购不仅是在企业退出领域,很多的是企业的战略发展需要去收购一些东西,还有就是资产太多,为了突出核心业务,有些业务要退出。中国现在开始处于财富隔代继承的阶段,可能“富二代”对经营企业的看法也不一样,愿意考虑出售。
目前,本土证券公司的并购业务其实在整个业务额中占比很小,而且对客户收取咨询费也不高。谁要是能光靠这块业务能够养活自己,那是很了不起的,我希望华利安在中国能做到。
经济观察报:如果是市场总体规模小的话,对你们来说是个挑战。你们的客户战略是瞄准哪些方向?
陈为民:我们要挑复杂的交易,一般是跨境的、交易结构复杂的、需要发挥海外行业和客户资源的,纯国内的项目可能就不去追了,尽量去发挥我们作为机构和团队的优势。
这个市场基数小,很多人都在做,竞争激烈。在中国,很多国内的券商不积极做并购咨询,因为收费低或者收不到钱。对于中国企业有没有支付这种高昂的顾问费的意愿,我自己的体会是,一年比一年好,最有钱的机构以前是最抠的,现在好多在海外投资并购有成功经验和失败教训的企业,往往非常理解一分钱一分货的道理。这在投行顾问费上也是一样。
现在的客户重点就是中国在海外的上市企业,私有化、融资和海外收购及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