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2日15时,北极光创投基金创始合伙人邓锋做客新浪财经中心VC人生,就企业家向风风险投资转型、国内风险投资市场状况和自己的发展经历与广大新浪网友做了深入的交流。
以下为本次聊天实录:
做风险投资是跑马拉松,不是跑百米
邓锋:我先说,我很高兴到新浪财经中心做客,中关村是我真正自己创业开始的地方,我在你们这里看到清华、北大,86年开始创业的时候,就从中关村开始的。我在国内做过企业,跑到国外留学,很多人知道我在INTEL公司做过,去年开始,去年下半年回国,作为海归,做的事情变了,做风险投资,成立了北极光创投基金,募集资金1.2亿美元,主要投早期的成长型的企业,主要是TMT这部分,我们也投中期的和晚期的,也投传统行业的,包括能源,我们所说的消费者的服务,包括一些新的教育、健康等等方面都投。基本上来说还是比较宽的一个投资的范围。
主持人:北极光创投基因是05年募集资金?
邓锋:我真正开始从05年底开始,我们做的*个案子是我们自己投进去,我们有两个美国的搭档,由美国的NEA和Greylok Partners,06年5月的时候,我们从美国的机构投资人拿到了剩下的投资,做了两次,今年五月份融资完毕。
我现在开始建立了一个团队,我一直说在过去这一年,别人要做投资,而我要做四件事,*件要回国之后了解国内的情况,因为在国外待了15年了,回来要重新建立,要建立自己的关系网,要花很多时间。
第二件事,我要建立自己的团队,北极光是一个团队,包括甚至找办公室。
主持人:完全是一个新的环境。
邓锋:新的环境,第三要做投资,还有一件事是融资,融资速度很快,整个加起来是四大件事,特别前面三件工作量上比别人多一些。
主持人:刚才您提到北极光和其他风投机构不太一样的地方,北极光比较侧重于项目的早期和成长期,应该来讲这个好像是比较独特的一点,这会不会和您整个的投资团队,都是创业家出身,有运营背景的有关系呢?
邓锋:没错,我们团队跟中国的很多风投比有很多自己的特色,当然也有不足的地方,坦率说,我们对中国本土投资的经验跟中国的VC比起来我们还有很多东西学习,这也是我们团队里面为什么不断补充新的本土经验的,但总的来说,团队到现在为止基本上有几条特色的地方,*我们有创业和运营的经验,把公司从*个人一直带到上市,包括收购、并购这些方面,公司在每一个成长期间都有不一样的地方,IPO什么问题,并购是什么问题,我们有这个经验。
第二就是有些技术背景,因为我觉得跟过去的经历相关,我们几个团队合伙人都是有技术背景的,做技术出身的,第三在国内和国外都有的,特别是国外有做产业和投资的经验,在国外不单单做过产业还做过投资,像我在国内做过投资这种经验。这三点,国内国际的结合,还有运营的经验还有技术方面的经验,使得我们这个团队和别人不太一样。这种的话,我们更适合投早期和成长期。
因为这种东西,我可以帮助,我一直想,投资的话,我希望能够对投资的公司有帮助,如果不能给投资的公司带来价值的话,可能像买股票一样,我们做风投不希望这样,还是希望过去的经验、经历能够带给你所投的公司一个新的价值,刚才我提的价值,对于早期的公司是非常有帮助的。
主持人:不过一般来讲基金更偏重于早期和成长期的项目,对您来说风险也是比较高的,您怎么平衡短期的收益和长期的收益?
邓锋:这是个问题,我首先觉得是这样,我们做早期的,也不是说晚期的不做,晚期有很好的回报的时候也做一些,但早期的占多数,从公司的数目70%、80%是早期的,投资的数目是50%以上,我们有很晚期的,觉得比较安全一些,能够有很快回报的。
第二是心态,做早期公司要有好的心态,你现在跑马拉松不是百米短跑,早期我觉得风险大,早期其实你做成的话,回报会大,一般投款期一般十倍一百倍的回报,这个很少,我做早期的话,大家想投资的时候,希望能够有十倍回报或者十倍以上的回报,因为风险比较大,中国的变化很多,风险很大,但是一旦做成回报率会很高,补偿了你的风险问题。
主持人:实际上做早期和成长期的项目需要更多的耐心了。心态很重要。
主持人:刚才您提到了,您的投资理念是像跑马拉松一样,不是短跑这样的,但您06年投了6个项目,实际上是比较快的速度了,未来我还保持这样快速的投资速度?还是您认为怎么样的投资节奏是比较合适的?
邓锋:我们实际上你要用硅谷的方式来看确实不慢,但你要用中国的方式来看,我们投得还是比较快的。
主持人:中国06年达到很火爆的。
邓锋:很火爆,从数目上我们算快,不算慢,我刚回国对国内的情况不是很了解,所以数量上有时候还是比较慎重一点,以后在投资的数量上,每一个案子投资数量上会大一些,但是从投资的数目上我觉得基本上可能比今年要多一些,因为我真正融完资大概四五月份,明年可能投资数量还会增加一些,投资的总的金额上会增加不少。这是肯定的。
主持人:大概这个投资的金额和投资的规模会控制在什么样的范畴?北极光有个什么样的原则呢?
邓锋:很难具体说是这样,我觉得一般来说,基金的主要投资期,新的投资期大概在两年半到三年左右,我看现在的风险投资一年就投完了,或者一年半投完了,我觉得我们说得宽一些,两年到三年。
主持人:相对来说比较长线一些。因为我知道您是有高科技的背景,您在美国曾经创办过一家非常成功的企业,“911”之后*家在美国上市的高科技企业就是Netscreen,后来又被全球排名第二的公司Juniper收购,我想了解一下,当您转型从事风险投资的时候,您更青睐什么样的行业?
邓锋:*个我要回来做是对中国的,我青睐投资的行业,*,在中国是一个高速发展的行业,第二是我自己比较有把握、熟悉的行业,我自己比较有把握的是高科技的,通讯的、网络的、半导体的行业,中国现在*的机会的行业,发展最快的行业,也许不是这些行业,也许有些重叠但没那么多,这个要结合来看。我们不能只投我熟悉的行业,因为风险投资来说,我现在不是说在做一个案子,我是做一个公司,因为风险投资可能生命有几十年的历史,这几十年当中,今年可能这个行业热,过几年可能另外一个行业发展快一些,所以要跟着行业的变化变化。比如新能源,比如说跟健康相关的产业,十年前可能不是那么热。不能什么都去投,重点就是熟悉的行业。
主持人:目前投资的这些案子里面,侧重于哪些行业?
邓锋:我投资的比较宽泛了,现在有9个了,纯粹高科技半导体的,投了两个,有互联网的,还有红孩子、连连科技,我们在北极光来说,这方面我们比起中国其他的VC来说,经验多一些,现在看不是中国投资市场的主流,但是未来的趋势会越来越好。热起来可能就晚了,我们可能就提前做这个事,像当年IDG做风投,今天热的时候,IDG做得很好,作为风险投资你要有前瞻性,我们也投这种技术导向的,国际市场、国内市场相结合的企业,我们也投了两个。
风险投资不能喧宾夺主
主持人:您刚才提到从硅谷的创业家转型成为国内的风险投资家之后,一下子面临复杂的中国国内市场,您当时感觉到,刚刚回来的时候,觉得最不适应的是什么?或者在您转型的过程中,需要经过一个什么样的过程?
邓锋:其实我本人对大陆的了解还是挺多的,在过去我做Netscreen的时候,最后在大陆的销售都是几亿人民币的销售额,我经常回来,所以我对大陆的销售环境还是比较熟悉的,我觉得我不太适应的,倒是在大陆做风投的情况。因为在硅谷做风投,基本上大家都看不到风险投资,不像我今天坐在这儿跟大家讲什么,很少,一般来说都是后面无形的帮助,很低调,但在大陆的话,好像变成都是上电视的比较多,高调的。这方面我经过一段时间开始调整自己,我想有时候有一定的需要,风险投资这个行业没成熟的时候,需要让你的客户、企业家知道你是做什么的,理念是什么,所以一定的曝光是需要的,这个我也是调整自己,不要那么低的曝光率,我觉得这个带来另外一个问题,可能我的理念,作为风险投资不能浮躁,不能急燥,不能说我今年投明年就回报,因为我觉得如果不能考虑到短期的回报牺牲长期的利益。我一直认为风险投资是马拉松,不是跑百米,这个好像跟国内的风险投资看法不太一样。
对我来说,我觉得我们来的时候就很耐心地慢慢做,而且真正做风险投资的愉快,在于跟喜欢的企业家们打交道,愉快不是说像现在上电视,当然这个我很高兴,但是真正的愉快是经常和你创办的企业和企业家分享一下他们胜利的喜悦,所以我觉得这个东西是需要时间的。我觉得回到你刚才的问题上,不适应的一点,我觉得好像感觉这个环境上有点浮躁。
主持人:有一点过热?
邓锋:一会儿忽然一个月TMT热起来,下一个月TMT不热了,动荡非常快,我觉得可能稍微浮躁一点,我坦率地说,稍微有点不适应。
主持人:您有没有感觉到,现在很多创业企业,或者创业家,他们实际上围着VC指挥棒来转,因为整个风险投资这个行业是非常热的概念。
邓锋:我觉得是两种,你谈到的是创业家和风险投资家的关系,实际上这个关系拿到融资之前这个好办,谁是掏钱的谁是大爷,创业家把自己说得非常美,非常客气,但前一段投进去就有两种不同的做法,这个值得商榷,你是投资人,你不是我的老板。
主持人:投资人会变成创业家的老板。
邓锋:投资人变成创业家的老板,这是一种极端。还有一种你给了我钱什么都不管了,你不要干扰我,这也是一种,实际上真正的在中间,创业家和风险投资是什么关系,特别是成功以后是什么样的,开始的时候,不是看谁给我的估值最高,而是真正的价值,如果是这样的话,你跟他的关系相对来说容易相处,一种是能够带来什么样的资源,当然也不仅仅是资源,还有像我们北极光说,运营上的这种能力,帮助你怎么建立公司的团队,怎么建立企业文化,公司从小到达不同的时期应该做什么事,什么时候开始之前准备上市,等等这些问题,你找个合作伙伴,其他的公司谈的时候应该注意什么问题,如果你要意识到风险投资不仅仅能带来钱,而是增值的价值的话,你选风险投资选对的话,可能今后的关系是非常融洽的。
风险投资是帮忙,但是真正做企业的是创业家。我觉得这一点风险投资不能够喧宾夺主,让公司成功真正的还是创业家,风险投资提供的一定是帮助,不提供帮助就不应该投那个公司。从另外一个角度说,你提供的帮助,不能说我是这个企业的老板,我来决定这个企业往哪儿走,如果我比那些创业家都懂的话,我自己做就完了,一定是投资的时候相信这些创业家们,他们了解这个行业。
主持人:如果您侧重投成长期和早期的项目,这些企业可能在各个方面,尤其在管理和团队建设上有不完善之处,您有成功的经验,在您和他们接触的过程中,有没有发现他们对您有很大的依赖性?
邓锋:我觉得这个看具体情况,有些创业团队比较成熟的话,从我们个人来讲我是需要帮助,但我也不愿意投这方面一点经验没有的,我希望投在运营上有经验,但是无论是很有经验,还是没有经验,就算是很有经验,也需要在很多方面,不同的人从不同的方面给一些建议。倒是觉得碰到过这个情况,企业什么都不知道。我们碰到的也有的往往自己觉得,有的需要帮助,自己觉得很会运营企业,最后发现并不是真正能运营企业的,或者真正了解企业的。
其实真正的,我们不能指望一个创业家在早期的时候就非常懂,这里面有一个平衡点的问题,投资什么样的人,一种是我投*次创业的人,还有一种我做了很多公司,成功了再投它,*次创业的人很有动力,很饥饿,做过成功的几个,可能动力不在这儿,可能有其他的想法,但是最关键的不是说你是*次还是你做过多少个企业。
我个人也是有这种经验,我最早做Netscreen的时候也不是有很多的运营经验,如果你学习能力很强的话,旁边有人给你建议,你自己不断学习,这是*的CEO。
主持人:您刚才提到的前瞻性,我觉得在展讯这家企业比较明显,最早投资的时候您还没有创立北极光,当时来讲是半导体行业的低谷吧?
邓锋:我们是2002年的中间,当时半导体行业是低谷,所以这个就是必须像我曾经说过的,在当时能够预计几年以后会不错,我很荣幸作为种天使投资,投了展讯,包括今天陈大同博士在我的机构里做合伙人,我们这些年有很好的朋友关系,同时互相支持,在理念上互相支持,我很荣幸能投展讯。
主持人:实际上北极光创投的合作团队也是在不断扩大?
邓锋:对,都是找一些业内有运营经验的人来做。
创业团队有多强,企业就能走多远
主持人:您作为创业家的时候最初和风险投资接触是什么时候?
邓锋:那是Netscreen*次融资的时候是98年年初。
主持人:我记得1997年您和柯岩、谢青刚刚创办Netscreen的时候,最初是几万美元的初始基金,很快地随着业务的发展遇到了资金上的困难,您当时是怎么解决的?
邓锋:那几万块钱是我们自己的钱,掏钱的原因主要你跟投资人讲,其实最早并不是跟投资人讲,最早就是要互相证明一下,这个事我是认真干的,不是骗你玩儿的,你个人放钱进来的,虽然几万块钱不多,但是对我们当时收入来讲已经很多了,同时你有这个钱做了以后,你找投资人的时候,人家觉得你是认真的,包括在硅谷也有这个问题,你拿钱就出来做,不拿钱就不出来做,这个给投资人很不好,特别是给天使投资人感觉很不好,这个感觉等于用别人的钱玩儿你的事,从你的兜里掏钱,我让你跳火坑,我先跳,投资人就很高兴。
你掏几万块钱对你来说是很大的一个数目,从这上面来讲,我们当时的想法一个是互相之间证明,互相给大家说,这个事我们是认真做的,还有一个是团队之间的信任,给伙伴一个信心,不是随便玩儿的,我是认真做的,还有一个给投资人一个信心。
我们实际说开始*个找的是天使投资,天使投资不是一个懂技术的,主要是赌你的团队,当你过去的经验、经历,还有你有多认真,我们当时把过去公司的股票放弃,自己又放钱进来。
主持人:您离开了INTEL。
邓锋:对,我离开INTEL,当时去的时候和离开的时候,一股相差300多美元。
主持人:损失很大。
邓锋:所以正好是发展最快的时候,柯岩他们也是这种情况,但是这种情况下你还做,至少人家觉得你是破釜沉舟,人家觉得你是相信这事能做成,人家肯定把钱放里头。
主持人:那您最初通过什么样的渠道找到合适自己的风险投资呢?
邓锋:硅谷有成熟的投资文化,专门有一些体系,包括全世界最一流的风险投资在硅谷,很多法律事务所,很多的做审计的事务所都在硅谷。
主持人:是很成熟的一套体系。
邓锋:很成熟的一套体系,包括天使投资也是一样,跟VC的关系怎么样,做的差不多的时候再去找风险投资,所以我们那个时候主要依赖于一些朋友的关系找一些做天使投资的人。我们当时*个100美元大概有十几个人投,每人放了很少,每人放10万美元或者更少一些往里投,两个星期凑到*个百万,第二个100万是过了一个星期,然后再过几个月找风险投资。
主持人:实际上看起来是一个比较迅速、顺利的过程?
邓锋:我觉得我很运气,*个做就做这么大,另外从开始做到真正上市花了4年,两年又卖掉,卖了40亿美金,价格也很高,40亿美金不都是我们的,很多钱都被风险投资拿了,帮助他们赚了钱,我们作为合伙人最后只赚了很少的钱。
主持人:那是不是做Netscreen的时候就已经对风险投资行业产生了兴趣?
邓锋:其实没有,做风险投资的想法是去年才有的,我一直在做天使投资人。因为我觉得天使投资人也很有意思,看着一些朋友发展起来,包括北京还有一些公司,像神州亿品。有些投资的公司,我做的*个,两年实现了9倍回报,挺好的,挺有意思,不光是投资,跟这些人想事情都很好。我还想做非盈利的事。
主持人:您当时在华源科技协会担任职务,这是一个什么样的机构?
邓锋:中国人在美国单打独斗很困难,这个是中国在美国最成功的企业家的组织,大家在湾区有两三千个企业家,非盈利的组织,老一代能够帮助新人成长起来,第三能够帮助中国和美国,两个作为一个桥梁,像我们去年搞的*次,我当时在那儿我是会长,我搞了中美IT峰会,中国的一些企业家请到那儿去,IT的行业很多,张朝阳、丁磊什么的都去了,最后阿里巴巴和雅虎的也是在那个会上做,明年还会继续在美国做,我们和ECHINA两个组织一起搞的。
主持人:最后您做了一段时间天使投资人之后,也没有完全从事非盈利组织的工作?最后转向了风险投资了?
邓锋:这是很有意思的,因为很多海外的留学生到了一个阶段了,做公司的管理工作,让他们全都回国不太容易,但是他们可以帮助中国大陆企业“走出去”和本土化,这些人在海外各地知道怎么建立渠道,怎么建立客户服务,真正对中国大陆企业的国际化能做很大的贡献,这些人很原以为国家做个贡献,我原来想做一个“智库”,这个事还是很有意思的事。
主持人:我知道Netscreen被Juniper Networks并购之后,您也在后来的公司担任首席战略官,但是很快选择了回国?
邓锋:我其实在卖Netscreen签字的时候,我知道我不会在那个公司长期做下去了,因为把公司卖掉我可能在计划我下一步做什么了。我们一定要帮助公司做好整合,花了一年到一年半的时间在公司里把两个团队整合,我之所以回来做,*我觉得还是你岁数越大你会发现自己是中国人,还是想回国来,更喜欢这块,另外想能够做点儿事情。
其实我们在美国已经融入主流社会了,但是还是希望回国跟大陆的一些,帮助大陆做点儿事,同时自己感觉很愉快,所以我把家也搬过来了。
主持人:比较难能可贵的是,您回国创办北极光,还是跟柯岩先生一起做,我想这个也是很有意义的,团队的建设是一件比较困难的事情,您和柯岩先生应该说合作将近十年了,您认为被您投资的企业在团队建设方面您有什么样的经验分享给他们?
邓锋:我想我的建议不光是给被我投资的企业的,是给所有想做企业的,我一直在讲Netscreen成功的经验就是两条,*条是团队,第二条是执行力。
团队最关键的就是创始人团队,一般来说,创始人团队有多强企业就能走多远,一定要小心,就像结婚一样,找不好很难办,什么样的是好的团队呢?我的想法是,很多人跟我都做过这事,我们俩都挺熟的,来做这个事,其实有些东西远远高于这个。我觉得*个,你们俩是不是有Common business interest, 就是共同的经济利益,比如说一个新初创的公司人和我一起做就有问题,因为我已经做过了,再做肯定要比40亿美金更大的。有人想赚钱,有人不想赚钱,赚钱的想法不一样,怎么赚钱的想法不一样,有人想赚一百万,有人想赚一亿。这是*块,团队。
第二块我们讲的很重要的就是人品,抛开技术,技术相对来说是次要的,因为最关键的是人品,有很多方面?举几个例子,他有没有宽阔的胸怀,一个人不能容纳比自己强的人?你如果这个人太自私的话,这个不能做成很强的团队,你一定要有牺牲精神。
一个公司的创始人,不是因为我做得早我就是创始人,如果做事不行你不配做创始人,无论中间变了多少次,创始人永远是精神*,公司的文化是建立在创始人的文化上,所以人品和刚才我讲的那些东西都很重要,当然还有其他的东西,我觉得你们是不是互补,真要说团队的话,专门一课讲团队,一天半天很多例子都不嫌多。
主持人:我想有很多创业型的企业很羡慕您,能跟自己的合作伙伴合作这么多年,无论是做风险投资还是做安全硬件的企业。
邓锋:对,你要互相信任,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点和缺点,中间也会出现打架、吵架,不是真打了,吵架,意见分歧的地方,怎么能够解决,还是要靠互相之间的信任,对彼此人品,彼此的基本处事方法。这是很关键的。
主持人:现在在做北极光创投基金的过程中,您的团队之间各自的分工是怎么样协调呢?怎样的协调机制?
邓锋:风投是一个合伙人制度的,每个人独立性要保持一定,公司完全像军队来做,合伙人制度更扁平化一些,大家在一起合作,不能说我想怎么做就怎么做,这个坦率地说我也是在摸索,能够建立什么样的,能够持续性的,其实我人身当中经历过,我当时在国内很好,出国就是像重新来,我在Netscreen做得很好,我现在做风险投资不是前列,因为中国有很多风险投资,我要向他们看齐。
主持人:您现在在您所投资的几家公司里担任董事的职位,您和柯先生是如何有分工,比较多的关注他们的发展呢?
邓锋:对,我是本土多一些,柯岩住在硅谷,更技术性的东西他看得多一些。
主持人:您觉得现在北极光所投资过的案子里,让您感觉到最满意或者说最骄傲的案子是哪个?
邓锋:今天看的话,可能一年以后问我又不一样了,两年以后问我又不一样了,我觉得投资这个事,也是有耐心的东西,也许你今天看着不是挺好的企业,过了两年三年以后这个是最成功的,换句话说,有些很成功的投资的东西,你要真说这个人有多聪明,当投资眼界多高,或者人家说你做Netscreen眼界真的很好,我说真的不是这样的,运气占很大成分。
主持人:但是运气也要青睐有准备的人。
邓锋:但成功率做这么多企业下来,确实有做很多工作。我是觉得你问我哪个成功,哪个好,我觉得好几个都不错。但也有很多问题,但是这些好的企业不见得一年以后两年以后还是*的企业,有问题的企业不见得一年以后两年以后还是好的企业。
我们经历过成功的上市和没成功的上市,我上市的前两天,被人家说我们不做你们了,多失败,我想买公司,两个公司没买成,我想有一次卖自己,订婚戒指都拿了,最后退婚了,当时你看出来这个公司怎么挺烂的。
主持人:这段经历国内的网友知道的也是比较少的。
邓锋:比较少,其实Netscreen也是几起几落,最终为什么公司能赢,是靠你有很好的团队,经历过公司出现危机的时候,团队没有散,这个公司是非常值得投的,因为它经历过低谷,形成了沉淀下的文化,这是*的。
我就说不能以暂时的,一时他今年有点高,明年低点?
主持人:我们知道北极光创投基金和NEA、Greylock Partners都是战略合作伙伴,也想了解一下这是不是也是您在中国市场发展的策略?或者是NEA和北极光共同的策略。
邓锋:两个都是非常不错的合作伙伴,NEA在中国有个团队,当然是人少的,Greylock在中国没有人,有人的话我可以跟他们。江邵东我们经常在一起交流,很紧密地交流,我自己的投资就是要合作投,跟其他的VC一起合作投,而且找对公司最有帮助,最有价值的VC。我觉得公司都不合作投VC的话,那就累死了,我跟别人合作投会更好。
主持人:而且这是一种实际上是比较积极的促进的方式。
天使投资在中国的渠道尚不畅通
主持人:最后结束聊天之前,请问最后一个问题。有网友想请邓锋先生讲一下,为什么很多网友觉得天使投资在中国没有发展起来?
邓锋:我看到天使投资在中国发展,首先一个,我不知道他没有发展起来从哪个角度讲的,我自己在做天使投资,以前也做过不少,而且我看到一些朋友也在做天使投资。我觉得是渠道不畅通,有钱投资天使投资和需要天使投资的人渠道不畅通。
再一个一些创业家也不知道什么样的能吸引天使投资,这个是个问题,中国有钱人比过去多多了,很多人也愿意拿出一些钱做天使投资,我觉得这个是问题,但是这里头问题比较多,天使投资主要是看人,你要想办法给天使投资人证明说,你做这个事是认真的,你可以把你的裤子输掉,你也不会输天使投资的钱,把他们的钱很认真对待,你如果只是说,你要给我多少钱,我能做多少,这个不行。天使投资人不相信这些,天使投资人看整个市场,还有你这个人对这个事多投入,这个是很关键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