似乎一夜之间,电商就成了众矢之的。有电商创业者跳出来悔恨自己入错了行,有投资人站出来抱怨这是一场击鼓传花式的骗局,当然也少不了媒体的跟进和调查。对于一个人来讲,*的危险不是得了重病,而是不敢面对。一个行业同样如此。
无论是“电商泡沫论”还是“电商过冬论”,尽管用词犀利,但无不折射出这个行业存在已久、也包裹已久的一系列问题:B2C不赚钱,为什么还能受到VC的疯狂青睐和追捧?到底是创业者的错还是投资人的错?以凡客为代表的这一波电商,在追求速度与激情的过程中,是否迷失了方向?更重要的是,在团购之后,哪个电商领域有可能会成为新的“麻烦制造者”?
您正在看到的这两个图表是中国*代表性的50家创投机构在电商领域的主要投资清单,上面涉及的电商公司大多已创办3年以上。它们或是为资本而生,或是因资本而生,它们的问题就代表了中国电商行业的问题,它们的出路也象征了中国电商行业的出路。2012我们看它们,以及它们背后的VC。
陈年的反思
感受到冬天了吗?
陈年:2012如果不是世界末日,就是电商寒冬,但这是凡客*的机会。冬天是*的投资期,你看中国互联网的百度和腾讯,他们都是在金融危机时迅速扩张起来的。牛逼的公司都是冬天起来的。
从长远来看,我觉得电子商务的大势刚刚开幕,好戏还没有开始。我们不要过早的下结论,因为十年前我和雷总一起做*网的时候,我们就以为我们到了模式的顶点,亚马逊就是*的模式。其实十一年以后,我们回过头来看,我们当时纠结卖书还是卖音像品这是一个非常笨的问题。
现阶段什么是最重要的?
陈年:现阶段现金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是业务的成长和用户的重复购买率。最应该关注的是用户和产品。只有用户和产品,能给你带来收入、人才和资本。每一次投资人进来,都看到了凡客扎扎实实的快速发展和产品线的扩充,以及用户大量的二次购买。
由于对用户体验的关注,特别是如风达的服务,凡客目前的二次购买在80%以上。我们因为退换货环节的设置,成本增加了不止一倍,但用户实实在在地用二次购买来回报我们。他们又影响了周围更多的人成为凡客的用户。
现在我们的新用户中有了越来越多的中学生、小学生、生产线上的小孩们。去年春节前,有一个特别让我震撼的事儿,我有一个朋友,带着孩子来北京,这个小女孩小学五年级,我说这个小孩她怎么知道凡客的呢?她说我们同学都买凡客,12岁。然后我问她妈,是你买了她穿?她说不是,我自己买,然后就给我看她穿的凡客的帆布鞋,我说你同学一般买几双?一般三到五双。
小孩儿穿校服,他*可以自己选择的是鞋子,我觉得这个事儿给我特别大的触动,我们的用户群居然到12岁了。59块钱一双,他一个月可以买一双,用他的零花钱,对他的零花钱没影响。父母很高兴,因为他们过去会说七八百块钱买阿迪,结果三双凡客还不到200块钱,好玩儿,这个小孩给我很大触动。我说对不起,过去我真的没有考虑你们这个群体,后面我就想凡客应该做全码的东西。
凡客的价值在哪里?
陈年:中国服装的品牌历史了不起才有30年,时间其实也不长。像雅戈尔(600177)这样的,当品牌有了一定影响力后就开始提价。大家的竞争也很激烈,都比着线下开店,而开店就造成库存积压。服装销售额一般在20亿左右,最高过不了80亿。凡客成立4年的成绩,就是要来颠覆线下传统服装企业。
凡客的29元T恤已经成为凡客品牌资产的一部分,我们就是要让29元深深烙在用户心中。
今年VT已经卖了1000万件,当凡客把T恤卖到5000多万件的时候,我相信在中国没人敢再做T恤。
中国制造需要凡客这样的品牌,过去只有国际大牌采用好的品质。而凡客的出现,使得这些工厂不用再盯欧美、日本的单子。如果有4、5个凡客,将对中国制造带来更大的意义。
如何看待“人”的问题?
陈年:1、铲除利益集团。当老员工已经在熟悉的岗位上做得非常自如时,并且也有能力去尝试新的事物,为什么不能给他开辟新的空间?而已经被公司做得很成体系的事情,则可以让新人来通过它快速适应公司,快速得到锻炼和学习。
我要破除的就是既得利益集团,公司大了就有既得利益集团,既得利益集团很多,每个大部门都是既得利益集团。既得利益集团,都不会希望发生很多创业的故事,我的责任就是,好,有一件事儿,说半天就没人做,我就给你扯出来一个人做这件事,保持公司的创业性质。因为原有的人,兼着做,你就发现,他把重心放在以前的事儿。某个既得利益的集团他的老板只有一个,对于新事物,永远是顺手做的,原有的事儿给他压力大的时候,他就把新事儿就忘了。所以这个时候办法很简单,就扯出一个人来,做新的事情,而对这个新人是什么,100%,这个事情就是他生命的100%。
人的创造力是无限的,人的创造力和对成就感的渴望是无限的,让他从原有的体系里面出来,去创新,给他足够的空间和资源,他的成败是取决于自己的创造和自己执行力的事。这样的人是无穷的。
2、不争论。围绕用户体验的一些政策,比如退换货,与公司管理层也会有不一致的看法。很多时候大家是“怕麻烦”的本能反应。
但我的想法是不产生正面冲突,将它挂起来,我以消除正面障碍为主。
我的做法是“不争论”,是邓小平提出来,这是*的智慧,让时间来证明。如果错了,我们再回过来;如果对了,那继续往前走。
20079起
融资事件
4314.04亿元
融资总金额
10998家
企业
3267家
涉及机构
499起
上市事件
5.23万亿元
A股总市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