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时间8月10日,MarketWatch专栏作家普莱蒂(Therese Poletti)日前撰文指出,大科技公司总是一再重复错误,不断付出过高价格进行收购,但是损失却让投资者承担。
以下即普莱蒂的评论文章全文:
上个月,众多美国投资者都纷纷出门度假,大家原本都以为市场上不会发生什么重大的变故,可是微软却突然爆料,让人大吃一惊他们宣布,由于2007年收购互联网广告代理商aQuantive的交易结果令人失望,他们不得不支出62亿美元的巨款。
这笔减记之所以让人吃惊,还有一点是非常值得强调的当初,软件巨头的收购价格也不过只有63亿美元。几周之后,微软就宣布,由于这笔巨大的开支,他们遭受了财季净亏损。减记曝光一周前,微软(MSFT)刚刚公布了出资12亿美元收购企业社交网络Yammer的计划外间估计,后者的年度营收大致是在2500万美元到3000万美元之间。
周三,惠普(HPQ)也加入了科技减记俱乐部。该公司宣布,他们将减记80亿美元的商誉损害,这一减记的源头是2008年139亿美元收购服务巨头EDS的开支。这一减记显然是现任首席执行官惠特曼(Meg Whitman)内部清理工作的一部分EDS交易是前首席执行官赫德(Mark Hurd)主导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与IBM竞争。
“让人头疼的是,这些企业并没有从自己的历史当中汲取教训……他们总是一再重复同样的错误。”Global Equities Research分析师乔德里(Trip Chowdhry)感叹,“归根结底,是谁在为这一切埋单?投资者。”
事实上,看上去科技公司确实是这样,他们既不能从自己的糟糕交易,也不能从硅谷其他人犯下的错误当中汲取教训。大型科技公司的首席执行官们,以
及购并团队们一心想要通过购并交易重新获得两位数的成长速度,可是在口若悬河的华尔街银行家们,或者是风险投资资本家们眼中,他们简直就是不折不扣的冤大 头。
其实Yammer交易并不是个案,最近几个月以来,在那些初创公司身上发生了若干笔比这更家荒唐的交易只要这些新生的公司是众目所瞩,概念多多,那么根本就不必证明他们对收购者的营收和盈利能够提供怎样的实质性帮助,随随便便就能够获得10亿美元的开价。
4月上旬,即Facebook Inc。(FB)上市之前几周的时候,他们宣布了一笔让投资者惊愕而焦虑的交易,他们出资10亿美元,以现金股票结合的方式收购移动图片共享应用程序公司Instagram,后者的用户增长确实非常迅速,但是却根本没有任何营收可言。
VMware Inc。(VMW)上个月也开出了10亿美元级的支票,他们宣布了收购网络虚拟化软件公司Nicira Inc。的计划,具体出价12亿6000万美元。毋庸赘言,Nicira至少是不属于消费互联网领域,但是他们也只是刚刚开始发售产品而已。
乔德里和其他观察家都相信,科技巨头们还将有更多的减记发生。Facebook、Groupon Inc(GRPN)和Zynga Inc(ZNGA)的IPO及之后的表现其实已经充分证明,那些私营的社交媒体公司的估值实在是高得离谱,即便是一些发生在更靠谱的企业运算领域的交易,也难逃泡沫化的指责。
在分析师们预测哪一笔交易将会引发大规模减记时,许多人都想到了惠普去年102亿美元收购数据分析公司Autonomy的交易,这交易当时确实让人跌碎了一地眼镜。交易达成时,Autonomy的年度营收已经迫近10亿美元,但是投资者仍然觉得,这还不足以为惠普的营收做出足够的贡献,因此也就不足以证明其价格的正当性。
甲骨文(ORCL)首席执行官埃利森(Larry Ellison)的表态更让投资者的心情愈发糟糕,他宣称Autonomy也曾经“被推销给甲骨文”,但是他觉得该公司当时60亿美元的市值太过昂贵了。
不过,甲骨文自己在购并方面也远非无懈可击,比如说他们74亿美元收购硬件公司SUN的交易就广受质疑。交易执行和完成的时间大大超过了之前的预期,重要原因之一就是SUN收购的开放源代码软件公司MySQL受到了监管部门的调查这一交易是2008年进行的,价格也接近10亿美元。
科技行业的购并交易确实比较复杂,可是,当企业被投资银行家或者风险资本家哄骗,而付出了太高的价格,他们必须自己承担相应的责任,而不是现在这样,将损失转嫁给投资者。
或许,他们应该学习一下物理学家爱因斯坦(Albert Einstein)对精神错乱的定义:“一次又一次地做相同的事情,却指望有不同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