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清科资本董事总经理王利朋:移动广告的趋势与投资机会

王利朋认为,从投资来讲主要有几点:首先,投资移动互联网广告行业要评估产品是不是具备这种非常低成本,快速大规模获取流量。其次,企业是否具备把这个流量进行非常高效,高溢价的变现,不管是基于技术还是基于销售。
投资界10月16日消息,由清科集团举办的第107期Z-club移动广告专场“移动广告投资——小屏幕撬动大市场”今天下午两点在北京贝塔咖啡举行,清科资本董事总经理王利朋出席本次沙龙并发表主题演讲。


图为清科资本董事总经理王利朋

  王利朋用数据解析了移动互联网行业趋势和投资机会。清科研究中数据显示,05-12年上半年的投资金额和大的趋势,整个互联网大的趋势跟其他行业都有着非常显著的下降。10年开始有抬头,最疯狂的时候是在2011年,这是移动互联网领域最火爆。

  王利朋认为,从投资来讲主要有几点:首先,投资移动互联网广告行业要评估产品是不是具备这种非常低成本,快速大规模获取流量。其次,企业是否具备把这个流量进行非常高效,高溢价的变现,不管是基于技术还是基于销售。从运营的角度是不是维持流量较高的活跃度,这是创业者特别考虑的一个地方。

  王利朋表示,移动互联网总的流量和用户数都在增长,但是从流量价值的角度,或者移动互联网收入贡献的能力,目前跟全球的趋势是一致的,即便在美国这样的市场,用户用来浏览的时间和在对应的浏览当中所投放的广告,大概还有十倍的增长。目前看得到的市场份额比较小,移动互联网广告可能还有有将近10倍的增长空间,这是我们看得到曙光的地方。

以下为演讲实录:

  大家下午好!很高兴有这个机会和大家做一些分享,我本人大概有将近十年做投资和融资交易的经验,所以跟大家分享一下既往项目当中看到的一些,也许对大家有一些收获。

  开始之前做一个小的调查,今天在场的朋友当中有哪些朋友来自于创业者?创业者比较主动,都在前面。有哪些是投资界的朋友?投资的朋友比较多。创业者当中来自于北京有哪些?看起来还有一些来自于外地。

  因为时间很紧张,每个发言的朋友只有15-20分钟的发言,我控制一下节奏和内容,一方面创业者比较多,投资者也比较多,行业的东西少说一点,说一些有研究性的内部成果。

  我们先和大家分享一下清科研究中心的一些基本研究数据,这些数据基本上是涵盖2005-2012年上半年在广义互联网领域做的一些研究发现,从这张图大家可以看到05-12年上半年的投资金额和大的趋势,整个互联网大的趋势跟其他行业差不多,非常显著的下降。10年开始有抬头,最疯狂的时候是在2011年,这是移动互联网领域最火爆。

  今年上半年开始,移动互联网领域的投资有所回调,总体的水平也是超过了10年的总体水平,也处在一个增长的势头。这张图大家可以看到整个移动互联网融资规模的情况,从整个趋势来看,基本上第一轮和第二轮的融资,每一个融资的单笔交易金额确实是比较少,在C轮融资的时候有40个交易,大概在4亿多美金,C轮和B轮融资单笔交易金额比较大。

  我们从另外一个口径统计了移动互联网领域在过去6、7年当中每一年融资大体总的投资金额,有据可查的数字,最终投资的单笔金额比较少,A轮投资总的交易数量比较多,A和B轮的投资达笔金额都是比较小的,包括像去年一年投资了大概30家左右的移动互联网项目。到C轮和D轮以及到以后总的规模大家也可以看到,目前为止绝大部分的交易还是集中在A、B轮。

  就地域来讲,基本上和其他TMT领域的趋势有一定的相似,北京占了54%的交易,其次是上海,大概是13%,接下来是深圳,有12%,剩下就比较分散了,浙江、广州等地方。如果以投资人资金的情况,也是正常的趋势,美元是占到54%的水平,美元偏重于偏早期的TMT,人民币有27%的交易,还有20%是没有特别披露的,应该讲大的趋势跟现在看得到的外币和人民币的趋势,是相一致的。

  我们看一下今天可能更多企业在的领域,就是移动广告的领域,这张图大家可以看到左下角是8.97%的交易是发生在移动广告细分领域,更多的交易是发生在增值服务,包括跟移动应用开发相关的领域,包括一些应用。搜索和电商占的份额还比较少,基本上移动广告的领域投资在过去几年算是相对活跃,但是基本处于一个比较中庸的水平。

  以总的投资金额来看,基本上在左侧移动广告是6.17,在所有投资金额当中占比还是不高的,不到10%。最高的是手机游戏,其次是一些平台应用商,包括移动应用的开发,包括移动的服务。尽管在移动互联网领域,短期内能看得到能赚钱主要是两块,一个是手机游戏,一个是广告,确实广告目前总的市场规模还比较小。

  最后做一些总结,这里面有一点点我们的观察,更多是抛出了一些问题,后面还有其他专家的经验分享,包括更多专家的讨论。在我们看来,趋势非常明显,移动互联网总的流量和用户数都在增长,但是从流量价值的角度,或者移动互联网收入贡献的能力,目前跟全球的趋势是一致的,即便在美国这样的市场,用户用来浏览的时间和在对应的浏览当中所投放的广告,大概还有十倍的增长,中国也一样。不好的地方目前看得到的市场份额比较小,好处是说我们还有巨大的增长空间,可能有将近10倍的增长空间,这是我们看得到曙光的地方。

  另外一个现实的问题,绝大部分的主流广告,包括一些消费品,包括金融,更多还处于一个涉水的阶段,这些广告主没有大规模进入的阶段,对我们来说我们看到了更多广告主还是业内的广告,至于广告主什么时间能够系统性、大规模进入到这个移动广告市场,如果在座有来自与广告主背景的朋友,也希望你参与讨论的时候,不管是提问和发言,多给大家说一些信息。

  清科做过很多的广义营销类的公司,包括户外媒体,包括基于有线和移动互联网,我们看过很多营销类的公司,站在投资者的角度,会觉得目前你从事的业务跟智能业务没有太多的相关性,他就没有太多的兴趣。即便在产生现金流,即便在贡献利润,甚至大家会觉得这是一个包袱,这是很多企业家面临的特别现实的问题。

  另外对企业来讲智能机是一个必须要卡位的方向,大家都在这方面进行布局。所以看到很多从基础业务开始,来自于基于短彩业务,基于WAP业务,尤其是广告联盟的方向进行大规模的扩张。


  最后一个问题,这种大的方向来讲,批量性转移向智能机时代计算,这种动作本身是需要的,是不是继续发挥中国人特别擅长大规模重复去复制别人的成功,大规模向移动广告平台去进行复制,这是一个值得大家思考的问题。在美国相对还是比较成熟的市场,移动广告平台市场份额占的比重,前六年第一名和第二名的差距非常大,这种大的环境之下能够有几家成熟的,在座的移动广告平台的公司能够存在,这并不是一个乐观的答案,所以需要大家思考的。除了这种大家都认为是非常有前景的一个方面,移动广告以外还有哪些细分的方向,觉得我们在做创业的人去思考,还要不断的去探索。

  另外一个特别现实的问题,我们看到这个问题不只是移动广告的方向,我们在很多基于有线互联网的营销公司,我们也看到绝大部分公司也收入,但是没有盈利,收入增长非常快,基本上这个趋势是非常的喇叭型的图,这个图像形成之后,也有可能我们公司并没有进入有序、正向的一个循环。

  在移动互联网领域一年的收入在一个亿人民币左右,已经算是非常大的公司,但是这一个亿的收入可以算下来毛利。就业务本身来讲,也是非常粗浅去谈一些我们对业务的最基本的看法,第一是说我们这种业务在很大程度上容易被大家理解为基于流量的交易,简单来说我我们以较低的成本获取流量,以一个较高的溢价把这个流量卖出去,这个差价多还是少,取决于我们的技术,取决于我们销售团队的销售能力,细节上我们是能不能做到更精准的营销,能不能做到更智能的匹配。就是就流量本身来讲,这个流量是一个合理长期维持的,我想这是特别值得大家思考的问题,刚才多盟的数据,现在有可能处于移动广告市场黎明前的黑暗,前景是非常光明,但是我们离黎明有多远,现在谁都还不知道,这个流量本身能不能维持?我们应用的流程和用户的活跃度是否保持在一个高位,这是一个值得大家思考的,市场上没有免费的午餐,我们所获取的每一个流量都要产生成本,重点我们花的钱买了流量,在平台上三五年,更多影响到公司长期的价值。而不是花钱买了流量,按照激活来看损失了80%,经过三个月之后,花的钱买了流量基本上没有,于是我们要重新花钱去买。

  所以在这种新的逻辑框架之下,有两个最基本的点,第一我们要评估是不是具备这种非常低成本,快速大规模获取流量。其次我们是否具备把这个流量进行非常高效,高溢价的变现,不管是基于技术还是基于销售。从运营的角度是不是维持流量较高的活跃度,这是创业者特别考虑的一个地方。刚才所谈到的内容来看,我们要考虑的一个点是不是能够在黎明到来之前活着,怎么活是一个课题,我们是靠自我的一个造血功能来维持公司的增长,给大家花工资,花钱买流量,还是靠投资人的钱去支持公司的发展。目前非常现实的一个问题,有点像团购,我们给客户和用户带来价值,但是自己并没有赚到钱,投资机构去花钱扶持一些有想法,有执行力,有非常好的战略思想的团队,然后等到黎明到来。

  这样一个过程中,一些企业完全靠自我的造血功能很难实现现金流的出来,所以在一定程度上必须要融资,所以融资会显得格外的重要,今年的融资环境确实也比较差,总体的交易速度,包括交易金额都有下降的趋势,我想今天的形势很多企业家朋友也可以看到,08年金融危机的时候,并没有看到经济危机有多严峻,但是今年可能有更多的人认识到经济危机真的很难,多严重也很难讲。所以从我们交易的工作,都愿意大家在这个时候手中拿到钱,比很长时间去有比较高的估值更重要,因为这个钱是没法变现的。我们也可能很多的企业在上市融资拿到高估值的时候,下面的融资甚至面临着更高的折扣,才能拿到钱,这种情况的出现使公司非常被动。

  从业务选择来讲,刚才我们也聊了一个观点,就是怎么来看我们的业务,这个观点不一定对,但是建议大家还是要特别去思考,第一,我们是否具备低成本,高效大规模的获得流量的能力;第二个是否对这个流量进行精耕细作的能力,如果这两个能力相对比较弱,我建议大家去选择另外一条创业方向,这样才能找到更有利的发展路子。

  谢谢大家!

【本文为投资界原创,网页转载须在文首注明来源投资界(微信公众号ID:PEdaily2012)及作者名字。微信转载,须在微信原文评论区联系授权。违规转载必究责。】

相关资讯

相关企业

新一代信息技术数据总览

最新资讯

热门TOP5热门机构|VC情报局

去投资界看更多精彩内容
【声明:本页面数据来源于公开收集,未经核实,仅供展示和参考。本页面展示的数据信息不代表投资界观点,本页面数据不构成任何对于投资的建议。特别提示:投资有风险,决策请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