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京东金融PK阿里:获50亿银行授信 刘强东称利润丰厚

国美、苏宁“吃供应商”另一个核心是,一方面与消费者现金交易,另一方面在对供应商付款上采取延期付款、滚动压批结算等方式,占用供应商资金,并向金融、地产等方面发展。

  元旦刚过,电商行业的两大巨头阿里巴巴与京东再次隔空较量。这一次京东ceo刘强东首先出招,制定公司未来三个方向:一是自营电商,二是开放服务,三是金融刘强东此举被认为是直接向阿里三步走战略发出挑战。此前,阿里巴巴集团主席马云在2012年网商大会上曾表示,阿里巴巴集团将会分成三块主要的业务:平台、金融和数据。

  显而易见,金融业务在京东内部已处于战略位置。腾讯科技获悉,京东不久前对金融部门升级,成立金融发展部全权负责公司金融供应链业务,这一部门已成京东一级部门,直接向京东cfo陈生强汇报。

  据了解,京东金融供应链项目在去年底进行推广后,今年将正式大规模运营,并将正向供应商大规模展开,其首要任务是保证京东快速成长的同时,供应商一同成长,此外,京东金融业务除将服务上游供应商外,下游企业用户和消费者也是今年服务重点。为适应发展需要,京东金融部门还将从当前10人左右的规模扩充到近百人。

  刘强东日前强调,京东要在整个电商价值链和供应链服务方面不断拓展,比如在数据领域、金融领域,京东要催生出大量新生业务,所有能够代表未来发展方向的电商业务,京东都要在2013年持续不断地建立起来,收购网银在线,只是京东金融服务业务中很小的一部分,收购网银在线*不只是为了做一个在线支付公司,京东将组建京东商城的金融公司。

  实际上,在京东金融服务推出后一直饱受争议,外界一度质疑京东动机,指出在依旧烧钱的今天,京东是在拉长供应商账期,来解决自身资金问题。刘强东则公开回应,金融将会给京东带来丰厚的利润。一家亏损的企业是可耻的,但是如果太急于赚钱,以至于不敢投资、没有野心、没有梦想,这样的公司无知、悲哀和愚蠢的。

  京东cmo蓝烨更对腾讯科技表示,京东在资金上不但没有压力,而且还很踏实,稍有常识的人就知道,企业运营到这个规模不会缺少现金流。很多公司上市以后财务报表透明,即使经济危机出现亏损,其年度现金储备依然可能比上年高很多。

  在京东推出金融服务后,一种说法是,按一年1000亿元销售额预估,每天3亿元销售额,账户里只要存留10亿元风险基金就能保证公司正常运转,其他的钱都可以动。京东并不缺钱。对京东来说,最重要的问题在于“要把钱运转起来”。

 京东金融早在2011年底规划 与银行系统已全面打通

  当前京东推的金融服务还在初级阶段,包括提供融资和投资服务。融资包括:订单融资、入库单融资、应收账款融资、委托贷款融资;投资包括:协同投资信托计划、资产包转移计划。据知情人士透露,京东早在2011年底就开始筹备供应链金融事宜。

  从2011年12月到2012年6月,京东一直在与银行沟通做授信。内部人士坦言,与银行就授信展开商业谈判是整个供应链金融产品筹备过程中最艰难的环节,需要一家一家的“啃”下来。

  这不仅因为京东在2011年前从来没有获得授信,而且京东处于亏损、资产负债表并不那么好看。不过京东依然在2011年12月获中行额度达6亿元授信。此后京东又攻克多家。截至目前,京东供应链金融产品从五大国有银行以及数家股份制银行,申请总计50亿元授信额度。

  进入2012年6月后,京东开始选择平台上的商家做金融供应链试点。京东商城金融发展部总监刘长宏对腾讯科技透露,采销系统不同,商品不同,周转率跟账期也不一样。京东主要是选择一些百货类供应商做试点。京东选择供应商条件是:1,商品退货率不能多,如果交易完成,最后货都给退回来,这相当于双方没有交易;2,京东会把供应链服务跟商家进行推荐沟通,看商家是否有资金需求,京东是在划定的范围内跟供应商接触。

  取得授信额度的供应商,完成对京东的送货后,即可与京东对账,核对无误后,京东给银行指令,银行将货款金额提前给供应商结清。待账期规定的结款账期日到达,京东将货款(本金)还给银行,而供应商则需要将手续费(利息)付给银行,利息从供应商得到货款日到京东还款日止计算。如果银行给的年利按照7%计算,每日资金成本为0.019%。

  商家在是否使用京东金融供应链资金方面也有自身判断,如果年回报率大于7%,对业务扩张规模有利。以参与京东供应链的某百货公司为例,以月供货额100万、利润10%、账期30天、每月送货4次为例。30天账期加上各项程序工作,约45天拿到货款,加上2周安全库存准备,理论上*资金占用200万。使用供应链金融业务后,首周25万送货可得到货款继续订货送货,再准备1周安全库存,50万元即可完成京东的销售,年利润扣除贴息后113万元。

  当然,这中间京东与银行间也存在磨合和流程优化。另外,由于负责京东金融的人员只有10个左右,还仅仅在少数的供应商中试点。腾讯科技获悉,去年11月到12月,京东金融供应链系统与银行间实施的是线上线下并行,属于系统调和和推广阶段,从今年1月开始,中国银行与京东金融供应链系统实现线上完全对接,不再走线下,针对供应商的服务也将大规模展开。

  据京东内部人士透露,2012年主要是搭建京东金融供应链平台,随着平台搭建完成,针对供应商的部分开始按照流程走,属于日常维护,2013年将重点服务下游的消费者和企业用户。京东与银行间也在尝试解决方案,比如类似信用卡分期付款的模式。“很多消费者不仅仅是想购买一个2000元的冰箱,可能还有其他购买需求,这个时候提供这种类似信用卡分期付款的模式,来解决用户需求。京东与银行间则通过分成的方式获得少数收益。”

  实际上,京东当前并不指望通过金融获利,主要还是服务产业链上下游。如刘强东所言,京东未来要实现规模化、海量sku、低成本高效率的供应链服务能力。到2015年,京东开放平台上核心的20%卖家会占到总体销售额的80%。这也意味着京东生态链的的商家要跟得上京东发展的步伐,能够在用户需要时提供足够的商品,京东就要借助金融供应链、物流等开放平台向阿里巴巴进攻,侵入到平台b2c的地盘,并与天猫展开直接较量。

 京东不会缩短账期 有账期是零售企业通则

  就在京东推出金融供应链之初,早就外界质疑,越是规模小的供应商,其对京东话语权就越弱,相应京东对其应付账期就越长,这不仅不能让京东与供应商的生态获得繁荣,反而会使供应商陷入越穷越借,越借越穷的怪圈,并直接向京东发问,为何不缩短账期。

  当前,京东的账期平均是30到45天,已有供应商抱怨,随着京东规模的增长,对供应商的话语权也越强,2012年下半年来,京东已要求大幅延长账期。

  不过,京东金融负责人并不赞同这种缩短账期说法,称与苏宁、国美、沃尔玛这些零售企业一样,京东本质也是零售商,要正常运转起来,一定是有商业信用存在,有账期是所有零售企业的通则。京东一位高层表示:“其他电商有没有账期?其他电商都是缩短账期吗?如果都是缩短账期用现款现货,那还要这些渠道商干吗?像海尔自己做垂直网站就可以了。”

  上述人士指出,随着京东贸易越做越大,有时供应商协同做得不是很好,即当京东销售额成几何倍数增长时,供应商供货量有时候是跟不上。比如某家电厂商进10万块货,京东30天之后给其付款,正好在这30天过程中赶到“双十一”促销,京东向厂商要货,厂商没有足够资金进行周转,进足够的货再卖给京东,这个时候京东就需要从财务角度解决这一问题。

  “京东其实是希望商家尽早拿到钱的。那谁有钱呢?京东有钱,银行也有钱,我们跟银行联合在一起,我们设计了不同的服务和产品,设定游戏规则,能够让供应商尽早地拿到钱。简单地说就是这样。对供应商来说,需要尽早拿到钱时,会跟京东团队里的同事谈,我们团队的同事就像银行的客户经理一样,给商家推荐最适合的商品。”

  阿里巴巴已先行一步,阿里金融曾宣称,截至2012年中期,其小额贷款业务投放贷款130亿元。拥有庞大生态及海量用户真实数据的阿里巴巴已使银行如坐针毡。银行已不断加大力度挖掘电商用户,去年建设银行的“善融商务”上线。这项业务覆盖了b2b和b2c两种电商模式,建设银行也因此成为*进军电子商务领域的银行。

  阿里巴巴曾与中国建设银行有过蜜月期,不过,最终“分手”。银行方面透露,在合作后期,阿里巴巴不满足于做一个电商平台和为银行提供企业信息,希望收取贷款资金2%作为费用。此举遭到银行拒绝。有知情人士指出,给银行和客户搭桥的电商控制客户信息,电商随时可以把两边断开,而保证银行畅通无阻获取企业信息的*要素是,给电商以满意的好处费。

  尽管京东电商用户没有阿里巴巴多,不过,如刘强东所言,京东掌握中国最真实、最有效订单交易信息;在京东没有刷交易额的行为,没有虚假交易,没有洗钱,没有假货,没有水货,所以消费数据也是中国最高质量的消费数据,通过这些数据京东不但能够为商家提供贷款,还能为消费者提供个人贷款。

  随着阿里在金融方面的成功,京东这类b2c企业也受到银行垂青。实际上,京东与银行合作的背后,银行也给京东分成。一位京东内部人士指出:“我们给银行这么优质的客户,银行怎么会不对京东分成呢?”不过,他拒绝透露分成细节。

  京东、阿里涉足金融也是很多大型零售企业的玩法。沃尔玛2000年就在金融服务领域寻求突破。沃尔玛先与有资质金融服务公司或银行合作,为消费者办理可充值的预付借记卡,利用购物返现来刺激用户办卡,由此获得大量现金沉淀,充实沃尔玛运转资金,沃尔玛还设法向消费者提供转账、支票兑现、账单缴付以及小额商业贷款等金融服务,从中获得服务费收益。

  国内很多零售商也在规模做大后凭借其知名度、强大的现金滚存实力及对渠道的掌控等优势,开发大量衍生业务。最被外界熟悉的是国美、苏宁,在兼顾“吃差价”基础上更强调“吃供应商”的盈利模式,以提高产品*销量和采购量来要挟供应商加大返利力度和交纳更多通道费,这也是导致当年格力与国美、苏宁“翻脸”,自建渠道的导火索。

  国美、苏宁“吃供应商”另一个核心是,一方面与消费者现金交易,另一方面在对供应商付款上采取延期付款、滚动压批结算等方式,占用供应商资金,并向金融、地产等方面发展。国内星光天地、东方新天地运作模式类似,当前京东故事只是苏宁等线下企业在线上的重演。

  当前,京东在开掘一系列金融产品同时,也并未过多对外宣传在金融方面的策略,这也在于目前存在“只观察不表态”的监管政策真空期。京东对此的应对之道是,先低头做好已经推出的供应链金融服务,并在私下快速做其他布局,待一切时机成熟再对外推出新的金融业务。

  不过,京东与阿里在金融方面的较量不可避免。资深媒体人程苓峰表示,自营b2c和平台b2c存在此消彼长的关系,阿里最担心的是京东依靠自营b2c建立流量和规模,侵入平台b2c地盘,后积累更大量级流量和规模在数据和金融领域挑战阿里。这种针尖对麦芒冲突不可避免。

  实际上,刘强东也表示,双十一天猫销售额突破100亿并不意味着天猫京东竞争结束,十年前亚马逊被骂得一塌糊涂,差点被赶下台,如今亚马逊如日中天,等到京东开放平台真正发力、亚洲1号建成,金融供应链发力时,将带给客户与天猫不一样体验,那才是真正的较量。

【本文由投资界合作伙伴腾讯科技授权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有任何疑问题,请联系(editor@zero2ipo.com.cn)投资界处理。

相关资讯

相关上市企业

相关企业

电子商务数据总览

最新资讯

热门TOP5热门机构|VC情报局

去投资界看更多精彩内容
【声明:本页面数据来源于公开收集,未经核实,仅供展示和参考。本页面展示的数据信息不代表投资界观点,本页面数据不构成任何对于投资的建议。特别提示:投资有风险,决策请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