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民在赶制口罩 赵晨熙 摄
“口罩村”暴富记
据法治周末报道,一只小小的口罩,成就了一个村的暴富神话。原本平静的口罩产业,在过去的13年里,历经了爆炸式增长。而这背后,是频发的沙尘暴、非典、禽流感、雾霾等环境与卫生事件
面对令人担忧的生存环境,人们只能靠一只小小的口罩来防卫。公众盲目抢购各种功能口罩,实际上是对所处环境的焦虑、对生命健康的不安,而想要寻找一份安全感。
中国社会科学院近日发布的《国际人才蓝皮书》也指出,国内的环境问题加剧成为精英和富裕阶层移民的重要原因,他们对于国内空气、饮用水以及食品卫生安全等问题比较担忧。
小口罩折射出的担忧,理应引起国家和政府的重视。
“去大店?”山东省胶州市出租车司机王师傅挠了挠头,用浓重的胶州口音问法治周末记者,“你也是去那里弄口罩的吧?”
大店村距离胶州市中心大约20多公里,虽然划归胶东镇管辖,实际上地处4个镇的交界处,离4个镇中心都不算近,途中要穿过数片农田和一座铁道桥,外面的人不愿意进来,里面的人也很少出去。但谁能想到就是这样一个偏僻的地方,却因生产口罩在整个胶州乃至全国叫响了名号。
“小伙子北京来的吧。”王师傅轻车熟路地开着车,不时回头望望坐在后座的记者,“我每年都能拉几拨去大店的外地人,北京的、浙江的、上海的,全是去大店看口罩的,那以前‘鸟不拉屎’的村子可是靠这个发了财喽。”
现年49岁的姜秀彬是大店村口罩协会会长,这个在所有媒体关于口罩村报道中无法避开的人物,已然对媒体表现出了一些“疲态”。
“就算不报道,做这行生意的也都知道我们,全国80%的民用口罩都是这里生产的。”姜秀彬说,光凭口罩的样式,就能判断出是否产自大店。
春节休养生息
大店村沿大沽河而居已经1300多年,其村志可以追溯到唐朝:李世民出征驻兵于此,得名存军店。村北的两棵1300多年的银杏树,可以证明村庄历史的久远。
出租车驶近大店村,远远地,法治周末记者便看到了大店村的“金字招牌”,一座高大的不锈钢大拱门,顶着三个烫金大字——大店村。
走进大店村,一股浓浓的“口罩氛围”立刻包围了记者,在拱门两则,矗立着一个个口罩生产厂的标牌,村里已经很难找到普通的民房,大多都被村民改成了厂房,就算走进再小的胡同,也能在电线杆上看到挂着的口罩厂招牌,另外还有一些制作吊牌、刺绣、运输等产业链上的厂房。
在村中走访时,记者注意到,许多村民家都盖起了崭新的大瓦房,有些甚至是两至三层的“小洋楼”,道路两旁停着不少私家车,大多数是性价比较高的面包车和国产价格较便宜的越野车,但也有别克等高档轿车。
“我们村一共700多户人家,2700多人,有300多户都在做口罩生意,口罩是村里*的产业。”尽管已经说了无数次,姜秀彬还是“必须”向每个刚来村里的人介绍这里的特色。
1月19日至21日,记者到访时,声名在外的大店村却显得格外冷清,空荡荡的街道和一扇扇紧闭的大门,让人很难想象昔日里的热闹。
疑问很快就解开了。热心的村民告诉记者,临近过年,口罩厂在去年12月底至今年1月初陆续都停工了,大家都去办年货准备专心过年。
跟随一辆崭新的棕色东风SUV,记者来到了村中一家名为“俊俊”的口罩厂。“老伴,赶紧出来接东西!”厂长兼“一家之主”的姜秀波边停好车边招呼屋内的妻子。福字、窗花、鞭炮,还有各类烟酒、糖果……汽车的后备厢里塞满了姜秀波刚从胶州市区采购回来的年货。
“小兄弟,来搭把手。”朴实的姜秀波招呼着记者进屋,一起撤下了原来铺在桌上的灰色桌布,将一块新买的黄绿色桌布铺了上去,“过年了也换个鲜艳的。”
环顾姜秀波的家,装修虽不豪华,但液晶电视、电冰箱、空调、洗衣机等现代家用电器一应俱全。“现在我们村生活很好,不比城里人差。”姜秀波用食指指了指院里停的两辆汽车,“这辆SUV是去年刚买的,边上那辆面包车是前两年买的,我们村很多人家都有车。”
提起让村子发生巨大变化的原因,42岁的姜秀波乐得合不拢嘴,“那还用说,口罩呗”。说着他将记者领到了客厅旁边的一间“家庭工厂”,在这间20多平方米的小屋里,堆放着大量打包好的口罩,口罩样式多样,有的镶有金边花纹,有的印有“熊出没”等动漫图案。
姜秀波一边用手择着口罩,一边告诉记者,这些口罩都是他家生产的,他的口罩作坊在村里不算大,2013年卖出了大概30多万只,挣了9万余元。在2006年开办口罩厂以前,他是胶州市某工厂的司机,妻子是一名家禽养殖工,两人一年的收入加起来才三四万元。
收入上的富足也令村民们对生活有了更高的追求和期待,姜秀波说,农村人最重视春节,以前就算没钱也得买点像样的年货,如今生活好了,一些村民开始利用春节去大城市旅游。谈起口罩厂的生意,姜秀波摆了摆手:“都停工了,过了正月十五再说。”坐在客厅宽阔的连排沙发上,他将双手背在了脑后,“也不能总干活,生活好了咱也得懂得享受享受了不是。”
缘起兰州风沙
在大店村300家口罩厂中,提起位于村子东北处的鲁豪口罩厂,几乎所有村民都能不假思索地给你指出它的所在位置。这家口罩厂的老主人、现年77岁的姜义锡正是口罩村的“创始人”。
大店村是一个血缘村,村里百分之九十的人都姓姜,他们自称是商朝周武王姬发的后人。由于地理位置偏僻,毫无区位和资金优势的大店村一直是个贫困落后的小村子。姜义锡还记得,截至1986年年底,村里只有一家小皮鞋厂,“有文化”的才能进皮鞋厂工作,大多数村民仍在务农。
1988年,厌倦务农又没有任何积蓄的姜义锡带着100元盘缠到兰州去投奔姐姐。到了兰州他发现那里经常风沙满天刮,在街上走一圈牙齿上就全是尘土;他看到当地人喜欢戴老式系带的白纱布口罩出门,既保暖又防风沙;口罩在兰州成了紧俏货,一个普通的棉布口罩卖1元钱,风沙特别大的时候能卖到3元钱。
动了做生意念头的姜义锡返回山东,打听到一只口罩的成本竟然只要2毛钱,于是他下定决心,要贩卖口罩到兰州去。然而回村里号召全村人一起做口罩生意的他却碰了壁,村民都很穷,没钱投资,而且人家也根本不相信口罩这小东西能挣钱,最终他只得到了村民姜桂才和姜子光的响应。
三人东拼西借凑了几千元本钱,去青岛进了3万多只口罩,踏上了去往兰州的绿皮车,在颠簸了两天两夜后,将口罩批发给兰州当地的小商贩。
2毛钱进的口罩,到兰州卖2毛5分钱,这一趟带去的口罩仅用一周时间就卖光了。三人不仅回了本,还净赚了1000多元。在当时干体力活一天最多赚5元钱,他们这一星期赚了足足一年的钱。此后凭借“青岛进货兰州出货”的模式,第二年3人就都成了万元户。
“就这么几片布,为什么不自己做?”在贩卖口罩时,姜义锡发现生产口罩不需多少技术含量,于是决定自己做口罩。1990年年初,姜义锡花了1万元自购了编织机和毛线,和老婆儿子一起在炕前生产口罩,姜桂才与姜子光也各自筹集几万元购买设备开起了口罩厂,成为了村中首批的“口罩元老”。
沾了环境问题的光
看到姜义锡三个人开厂子、盖新房,村里人开始相信做口罩能致富。1992年,又有五个人开起了口罩厂。这其中就包括现任口罩协会会长姜秀彬。
“开始也不好弄呢。”姜秀彬叹了口气,1992年至1999年期间大店口罩还是不温不火,没有名气,村里只有23家口罩作坊。当时他的作坊只雇了两三个本村妇女,做最简单的白口罩,而且为了卖口罩,还得坐36个小时的火车硬座,到兰州的批发市场里租半个摊位,自己推销口罩。
虽然一直很忌讳把大店的口罩发展和环境问题挂上钩,更不愿被人贴上大店口罩“大发环境污染财”的标签,但姜秀彬又不得不承认,大店村口罩业的发展确实是沾了“环境的光”。
2000年年初,北京接连遭受沙尘暴的侵袭,小口罩成了抢手货,大店村也迎来了*个收获的季节,据姜秀彬介绍,这一年大店村口罩生产首次达800万只,产值670万元,也正是这一年,胶州市官方开始有了大店村口罩业的数据统计工作。
此后两年,大店村的口罩生产在沙尘暴的肆虐中不断走高,渐渐有了些名气,然而真正令其“名声大噪”的还是2003年爆发的“非典”疫情。
当时的姜秀彬还不懂什么叫“非典”,他只记得那时来村里进货的人数不胜数,进来就高喊有多少要多少,有的人甚至堵在村口等着口罩出厂,当时村里23家口罩作坊都加班加点地赶制,口罩全部脱销,这一年大店村的口罩生产数据暴涨到2800万只,产值2000万元,创下了新高。
历经了“非典”的洗礼后,口罩村又在2006年爆发的禽流感和2011年开始不断严重的雾霾等影响下,产量不断翻新,据姜秀彬介绍,2013年村里口罩总产量约10亿只,年产值约11亿多元。
如今大店村的口罩从每年8月开始进入销售订货旺季,姜秀彬发现这也恰恰是我国沙尘暴、雾霾等肆虐的高峰期,就连以往属于囤货期的春夏季节,近年来也因为病菌高发引得不少人订货。
“每次环境和公共卫生事件的不断变化确实在时刻影响着大店村口罩的销售情况。”尽管如此,姜秀彬和村里人仍不希望环境越来越坏,“毕竟相比赚钱,身体才是最重要的嘛。”
口罩协会促规范
口罩村在2003年迎来“质的飞跃”的同时也招致了种种质疑,当年5月就有媒体记者到村中暗访,并指出口罩村存在“生产环境令人堪忧”、“防非典口罩夸大宣传”等问题。
提起这个,姜秀彬就一肚子委屈,“我们从来没说生产的口罩能防非典,都是经销商的宣传”。他强调,村里生产的大多是两层棉布制作的普通民用口罩,主要是用来挡寒避沙和装饰,“非典、雾霾,那防毒面具都挡不了,这小口罩能挡住?”
为了避免再次出现误解,村民们在口罩包装上注明了“非医用口罩”的字样,同时对外采用“不说能防,也不说不能防”;“戴了总比不戴强”之类的说词,“进货商都心知肚明”,姜秀彬觉得他们做到了问心无愧,尽了告知责任,没有夸大宣传。 在采访中姜秀彬多次告诉记者,口罩村遭受质疑,是件好事,“一是说明你有关注度,二也能更好地发现问题,促进规范发展”。
在接连被曝出一些劣质口罩、口罩厂加工不达标等问题后,为规范口罩产业的发展,2004年大店村成立了口罩协会,作为“口罩元老”之中的后起之秀,也是村里少有上过大专的文化人,姜秀彬被推举为口罩协会的会长,协会的一大工作就是监管口罩的产品质量。
走进村里几家开着门的口罩厂,记者发现整包的口罩原料均被打捆放在了非常显眼的位置,既有整匹的白布,也有各种颜色的布条。姜秀彬说,白布用于制作口罩里子,彩色布条则用于口罩缝边,材料有棉的有纤维的,这些原料都要专门记录其出处,放在显眼的地方是为了方便检查。
“我们不仅组织协会成员检查,也和省、市质监部门达成了协议,不定期地由执法人员对生产企业进行抽检,避免出现劣质口罩。”姜秀彬表示,就连卡通口罩上面的印花,现在也采用食品级的生物颜料进行染制,“口罩村打响了名气,可不能再因品质问题砸了招牌。”
其实除了监督,口罩协会还有一个重要工作就是为村里成立口罩厂提供银行贷款担保,姜秀彬告诉记者,现在大店的口罩业已获得了越来越多银行的支持,“它们都愿意给我们贷款”,在这种共同发展下,村里的口罩厂也从最初的20多家开到了300余家,销售区域不仅遍布全国,甚至通过浙江义乌的批发商,将大店口罩戴在了日本人、美国人等不同肤色的脸上。
“全村拧成一股绳”
口罩村的迅猛发展不仅改善了本村村民的生活,也带动了周边村子的发展。“6000个”,这是姜秀彬向记者透露的目前大店村口罩产业所提供的工作岗位,对于这个只有2000多人的小村子来说,大量空缺的岗位为外村人提供了就业机会。
除了打工,一些有商业头脑的外村人也逐渐加入到了大店的口罩产业中。47岁的孙伟是邻村石家庄村村民,媳妇是大店村的,2003年他看到大店村民靠生产口罩发了家,心动的他也凑了两万多元买了原料与缝纫设备和妻子回了娘家,建起了“梦思得”口罩加工厂。如今他的工厂有四五十人,年产量达2000万只,并在石家庄村建了第二个加工厂,吸收了当地的劳动力。
做口罩挣钱,是村民愿意加入的重要原因,但在姜秀彬看来,行业门槛低更是能“火”的原因之一,“这个产业不要力气和高科技,小到18岁老到80岁全能干,两三台缝纫机,四五个帮工,大店大多是这种家庭作坊式生产”。
不过正因如此,现在个别邻村以及江浙一些地区也在纷纷效仿大店,试图在口罩市场上“分一杯羹”。姜秀彬对此似乎并不担心,一方面多年来村子品牌已经打响,各家都有固定的进货商,2012年12月大店村还被评为全国*的国家口罩生产基地。此外多年的发展也让口罩村形成了一条集原料、纺织、生产加工、配送一体的产业链。
“村中有专门负责供原料、印染、包装的企业,涵括了口罩生产中的每一个环节,在村里就都能完成。”姜秀彬指出,这不仅极大地节约了各口罩厂制作的时间,也降低了成本,让大店口罩具有价格优势,提起具体利润,姜秀彬笑了笑,“经商多年”的村民们已经懂得了什么叫“商业秘密”。
“拧成一股绳。”姜秀彬一直觉得这是口罩村能不断壮大,创造致富神话的关键。“村民都是一家人,有好样式共同分享,一起制定最高价、*价,互相帮忙。”姜海波透露,村里每家口罩厂都有自己的特色,像他家就主要生产动漫口罩,他还记得两年前隔壁的口罩厂把一个需要大量订购“海绵宝宝”图案的上海客户推荐过来,如今这个客户已成了他家的老主顾。
刺绣口罩、卡通时尚口罩、能罩住耳朵的口罩、甚至整个脖子都能遮住的口罩……大店村的口罩样式繁多,为了保证村里的口罩能保持时尚,村里常年派出五六名“情报人员”负责全国市场调查,在临沂、义乌、东北边境口岸等商品批发市场考察市场行情,姜秀彬和口罩协会也会关注一些时尚动态,甚至找机会参加时尚发布会,发现好的样式立刻传递回村。
“现在全村95%的人口生计都与口罩相关。”姜秀彬表示村里人并没有因此忘记农民的“本职”,大店人并未抛弃农业,这里的粮食还可以自给自足。但他笑言自从涉足口罩业以后自己几乎没再下过地,甚至记不清家里土地的确切面积,现在是收割机在帮助他们履行农民的“本职”。
未来发展面临困境
就在刚刚过去的2013年,胶东国际机场已完成选址,大店村在建设范围之内,这也意味着大店村将面临集体拆迁。
胶东办事处的工作人员纪升琪向法治周末记者表示,政府并不希望大店村的口罩事业就此止步,因此打算择址另建口罩产业基地,但他也心存担忧,“建了产业基地,就不会是现在这种家庭作坊经营了,从厂房到生产线到包装到运输,成本会大大增加,再加上大店村没有懂管理懂现代产业运营的人才,未来并不好说”。
“走一步看一步吧”,大店村民似乎对此还没什么想法,姜秀彬也已经了解过,迁址起码还得四五年,“还早,先专心做好现在的工作吧”。 其实相比迁址,现在最让姜秀彬担心的是如今村里的年轻人普遍对口罩业缺乏兴趣,未来大店的口罩生意恐将“后继无人”。再过几天,姜秀彬的儿子就要回到大店过春节了,几年前他离开了大店,到上海一家银行就职。“年轻人觉得村里太封闭,有点‘土’,他们愿意出去闯一闯。”姜秀彬对此能理解,不过他笑言,“自己做老板总比给别人打工强吧,反正我们这些老人不会走,只要还能干的动,大店口罩就还能发展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