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许,8天的时间,足以让刘迎霞精心策划、等待数年的分羹中石油西气东输三线项目的计划功亏一篑。
2012年3月12日,“最美政协委员”刘迎霞牵头的城市基础设施基金,选择了北京最高档次的钓鱼台国宾馆举行了启动仪式,宣布首期25亿资金到位,并明确将此前“中国城市基础设施行业”的投资去向,修改成为了“石油燃气管网等能源领域”。
这一基金早在2008年就获发改委批准成立,2010年运营该基金的投资公司也宣告成立,如果再算上该基金的发起单位--成立于2007年的全国工商联城市基础设施商会,刘迎霞为进入中石油西气东输三线项目,已经足足布局了5年之久。
但就在8天后,如今已经全球瞩目的中石油窝案,倒下了*块多米诺骨牌。
2012年3月20日,时任中石油集团旗下昆仑天然气利用有限公司(简称昆仑利用)总经理的陶玉春被有关部门带走调查。陶的“落马”随后引发了一系列连锁反应。在调查中,陶供出了分管其所在业务的集团副总经理李华林,二人曾长期共事,陶被视为李华林的嫡系。而李华林在一年半之后的2013年8月27日宣布被调查。4天后,蒋洁敏“落马”。
在陶玉春被带走的两个月之后,中石油仍然按照刘迎霞的预期,顺利宣布引入全国社保基金理事会、城市基础设施产业投资基金和宝钢集团有限公司等作为股东,共同出资建设西气东输西三线管道的建设。号称代表民间资本的城市基础设施基金,几乎就要尝到中石油向民营资本开放的*块大蛋糕。
但是在2012年底,刘迎霞最终功亏一篑:西气东输三线项目引资到账时,城市基础设施基金被北京国联能源产业投资基金蹊跷取代,无法实现分羹中石油项目的目标。
为何会出现这样的蹊跷变化?如同刘迎霞被蹊跷地突然取消政协委员资格,官方仍无准确的说法。但不得不注意的是,城市基础设施基金在正式启动8天之后,陶玉春的“落马”的影响——刘迎霞的这个基金与陶所代表的“昆仑系”过从甚密,而“昆仑系”成为中石油窝案发酵的导火索。
此外,打着“引导民营资本进入能源业”旗号的城市基础设施基金,事实上出资人仍主要是国有资本。一名资深私募基金从业人士告诉腾讯财经,这个基金实质就是国有资本通过民营渠道进入国资项目。
与直接成为西气东输三线项目股东的社保基金和宝钢集团相比,中石油、邮政储蓄银行等国有资本通过这个基金来投资,*的不同就在于:要给民营渠道(基金管理公司)一笔管理费,以及一定的利润分成。
“完全可以直接投资,却要绕道一下,这就是利益输送”。上述私募人士说。
与“昆仑系”过从甚密
陶玉春所在的昆仑利用,正是中石油旗下“昆仑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除了昆仑利用外,还包括总部在北京的中石油昆仑燃气有限公司(简称昆仑燃气),以及总部在香港的昆仑能源有限公司(简称昆仑能源),以及从事金融业务的昆仑银行。
除昆仑银行外,“昆仑系”的主业天然气业务,而李华林正是在集团层面的分管领导,李自己也是“昆仑系”之一昆仑能源有限公司的董事。与昆仑利用、昆仑燃气、昆仑能源同属中石油天然气管道板块的西气东输管道(销售)公司,均为李华林分管。刘迎霞的基金要进入西气东输西三线工程,以作为中石油向民资开放投资的示范案例,理论上势必需要李华林的首肯。
值得注意的是,在李华林“落马”之后,接替他担任昆仑能源董事的,是中石油集团总会计师温青山。而在2012年3月代表中石油出席刘迎霞的城市基础设施基金正式启动仪式的,正是温青山本人。陪同温青山的,还包括昆仑能源、昆仑银行的管理层。
此外,据《21世纪经济报道》,中石油曾和刘迎霞曾就将城市基础设施基金交付给“昆仑系”的昆仑银行托管,达成过一致意见。另有未被证实的消称,刘迎霞曾与温青山讨论将此基金的主导权和相关股份转让给中石油。
也就是说,对于刘迎霞进入西气东输西三线工程、基金的具体进入方式而言,李华林、温青山都是关键人物。而尽管在2012年,此二人还未被控制调查,但与此二人同为“昆仑系”的陶玉春已经被调查,并且已将李华林供出——而这,很可能正是刘迎霞的基金在半年之内,被蹊跷取代的原因所在。
“民资进能源”名不副实
直到目前,刘迎霞牵头的城市基础设施基金的具体出资情况,并不清晰。但是,现有的公开信息显示,这只打着“引导民营资本进入能源业”旗号的基金,首期25亿元资金超过66%的资金来自国有资本,名不副实。
刘迎霞是这只基金的GP。LP和GP是私募基金组织形式里的有限合伙里面的两种当事人形态,由发起人担任一般合伙人(GP),投资人担任有限合伙人(LP)。在法律上,一般合伙人须承担无限法律责任,有限合伙人承担以投资额为限的法律责任。一般合伙人也扮演基金管理人的角色,除收取管理费外,依据有限合伙的合同享受一定比例的利润。
刘迎霞作为GP的实体是2010年成立的全联产业投资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基金管理公司)。北京市工商局最新资料显示,该公司注册资本1亿元,两个股东分别是翔鹰投资股份有限公司(简称翔鹰投资)和北京翔鹰金美科技开发有限公司(简称翔鹰金美),分别出资8000万和2000万。这
两家公司都是刘迎霞担任董事长,其中翔鹰金美是翔鹰投资出资3000万设立,而翔鹰投资1亿元的注册资本中,刘迎霞出资9950万,占股99.5%。
值得注意的是,翔鹰金美成立的时间是2007年5月,这与和刘迎霞大张旗鼓地在人民大会堂牵头成立全国工商联城市基础设施商会,相差不过1个月。而且,该公司的一名董事潘朝辉在2009年被聘为商会秘书长。
这意味着,刘迎霞在成立商会之时,就形成了成立基金的想法,因此很快注册好了用来出资设立基金管理公司的股东公司。此时,她已经做好了成为当时还在发改委报批的城市基础设施基金GP的准备,而全国工商联城市基础设施商会,就成为了她寻找LP的平台。
刘迎霞最终找来了哪些LP?该基金的两个出资人企业的高管,已经广受关注。一位正是温青山,据《21世纪经济报道》,当时,该基金首期募集的25亿元资金中,有10亿元来自中石油。作为时任中石油的副总会计师的温青山是主导者,也出席了基金的启动仪式。
另一位,是原邮政储蓄银行行长陶礼明。2011年年底,银监会同意邮储银行参与投资基础设施基金,投资额不得超过人民币6亿元。2012年底,陶礼明被调查。
还有很多出资人目前并未出现异样情况。《*财经日报》报道,中国城建控股集团公司(简称城建集团),作为普通合伙人认购10亿元,一期出资2亿元加入,取得10%的股权;此外还有北京市国有资本认购10亿元。
现有的信息可以推测出该基金的部分股权结构。中石油在首期25亿元的资金中出资10亿元,占股40%;邮储银行按在全部100亿规模中投入最高6亿元计算,占股为6%;城建集团认购10亿,占股10%;北京市国有资本认购10亿元,占股10%。
以上比例合并达到66%。值得注意的是,以上股东全部为国有股东,尤其是中石油高达40%的股比,证明该基金“引导民营资本进入能源业”的初衷是失败的,民营资本只有不到40%的比例。
这也说明,刘迎霞精心为寻觅LP而成立的商会,并不怎么成功。担任该商会副会长的霍英东之子霍振宇、万通董事局主席冯仑、神州数码总裁郭为、民生银行行长董文标等商界大佬,目前并没有被披露出资的信息。虽然私募基金通常不披露具体的LP,但这些民营大佬加起来出资比例也不超过40%。
假如中石油只是在首期25亿元资金中占股高达40%,在整体100亿资金中不会占到如此高的比例,以给民间资本腾出更大空间,但这也证明刘迎霞在首期资金的募集中遇到了麻烦,无人出资,中石油才出资如此之多,进行“救火”。而民营资本普遍担心进入垄断行业之后没有话语权,进入积极性也确实不高。
“自己投自己”的利益输送
更值得警惕的是,中石油很可能不是“救火”,而是主动投入这么多资金。这些国有股东,尤其是中石油自身,完全可以和社保基金以及宝钢集团一起直接投资西气东输,却要经过刘迎霞的渠道,给刘迎霞贡献管理费和利润分成。 “这是明显的利益输送。”上述私募人士称。
上述私募基金行业人士告诉腾讯财经,通常给予GP的管理费为每年2%,存续期一般五年以上。GP往往也会认购1%左右的资金,并获取这1%的收益,而除了出资的部分外,利润分成还通常按照2:8的比例在GP和LP之间分配。
以已经募集的首批25亿元资金计算,刘迎霞将每年获得5000万元管理费,此外,还将分得项目投资收益的20%,若其也有一定出资,会再有1%左右的收益。如果100亿资金全部募集成功,收益就得翻数倍。刘迎霞获得这些回报之后,是会独享,还是会再给某些人再分一杯羹?
无论是何种情况,既成的事实是,在与中石油西气东输项目已经签订合作协议的情况下,刘迎霞仍然在最后时刻被踢出局了。
而以机智著称的民营企业家冯仑似乎有了先见之明。万通实业(已更名万通控股)曾经在2009年计划获得刘迎霞的基金管理公司20%到30%的股权,该公司2009年年报中如此描述:“城市基础设施基金规模100亿人民币……万通实业将投资于基金管理公司,股份比例预计为20%-30%,目前基金管理公司正在注册中。”
但最新的注册资料显示,该公司的两个股东均为刘迎霞的公司,并没有万通的身影。
不过,2011年3月,万通提出“将基金管理打造成支柱业务”的计划,万通控股副总经理郑沂在一场投资者论坛上对此进行介绍,特别提及了三个项目:中城万利基金、美国黑狮基金以及城市基础设施基金。显示万通很可能曾经入股过该基金管理公司,但最终又退了出来。
冯仑早已与刘迎霞的这个基金“隔断联系”。在万通控股官网的“基金管理”栏目介绍中,只能找到前两者,而没有了刘迎霞的城市基础设施基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