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需求的水位”将驱动硬件如何升级?

有人说,智能硬件的需求是被硬生生创造出来的,而如果从人性本身来看,可穿戴设备存在的一大原因便在于发掘了人类尚未出现的需求。发掘和创造是个截然不同的动词概念。在硬件身上,存在一个"水涨船高"的驱动过程。驱动硬件大船的每一滴"水"其实便是用户的不断累积的点滴需求,即"需求的水位"。

  最近有圈内人感叹:盛夏渐进,硬件创业最近却逐渐呈现"降温"趋势。这也暗含了一种隐性态势:如果说之前是一群创造力爆棚、嗅觉敏锐的科技蚱蜢们迎着可穿戴的大趋势赶上,那么如今,或许有人正在暗处憋大招,创造趋势等待伺机一搏。

  在各种硬件参数上几乎遭遇天花板的硬件们,如今俨然已迎来新一轮升级的新浪潮。而此次,浪潮将超何方发力?推动浪潮的"后浪"又是什么?

需求是发掘出来的,而非创造

  有人说,智能硬件的需求是被硬生生创造出来的,而如果从人性本身来看,可穿戴设备存在的一大原因便在于发掘了人类尚未出现的需求。发掘和创造是个截然不同的动词概念。

  作家刘瑜在著作《观念的水位》中有一同名文章阐述了一个关于"观念水位"的概念:"政治制度的变革缘于公众政治观念的变化,而政治观念的变化又根植于人们生活观念的变化。水涨起来,船自然浮起来。"用在硬件身上,也存在这样一个"水涨船高"的驱动过程。驱动硬件大船的每一滴"水"其实便是用户的不断累积的点滴需求,即"需求的水位"。

马云有一个大概叫做《懒人改变世界》的演讲。他说"人懒得走路,所以发明了汽车;懒得冲咖啡,所以发明了可乐;懒得坐着,所以发明了沙发……等等。"事实上也大抵是这个意思,每一次科技的进阶都满足了人性深处追求安逸的生物本能式需求。

  记得当初刚刚创立PICOOC时,整个创始团队面临的第一个问题就是,我们应该做一个什么样的硬件产品?几番争吵和市场调研后,我们最终达成了这样的共识:

第一、该硬件产品一定要有海量用户基础,能短时间内迅速铺货上量。只有这样才能获得足够多的流量,建立一个规模够大的用户数据库;

第二、用户体验要好,这样才能拥有足够多的活跃用户;

第三、数据采集算法要足够精准,否则后续的大数据挖掘都无法实现;

第四、完成这个产品的供应链和生产制造条件,都要足够成熟。

  尤其是基于第一个因素关于用户的广泛需求,我们最终没有做当时已滥大街的智能手环、手表等,而是一根针捅破天,用Latin打开了智能健康秤的一片蓝海。

  当然不能缺乏的一个另一个需求的发掘--官方数据显示,2050年,60岁及以上人口将增至近4.4亿人,占中国人口总数的34%,中国进入深度老龄化阶段。中国不断加剧的老龄化趋势成为健康保健增长的基础,我们期待能用已进入大爆发阶段的移动互联来解决国人对于不断增长的健康保健需求,让慢病监控和预防、大数据管理等逐步成为可能。

 2.0时代:让已有需求更舒适

  当经历了草创阶段的萌芽发展之后,"需求的水位"驱动可穿戴之船进入了升华的 2.0时代,"以人为本,为人所需"仍是这一阶段的主题,无外乎的方法便是--让已有的需求变得更加便捷、舒适。

  而非目前很多硬件商在走的几个歧途:要么做的是山寨一个成功案例,要么是试图把像手机已经实现的功能"搬运"到可穿戴设备上来,忽略了用户本身。比如,用智能手表来接受邮件或短信究竟能优化或代替手机的哪些功能呢?也不能像某智能电视,为了看1分钟的视频,你却要对着笨重+密集按键的遥控器捣鼓10分钟。这么繁琐的操作经常让笔者深思:究竟,是人在操控机器还是人必须按照机器的方式行事?

  科技无论怎么发展必须要让人更舒服。对于智能设备,人类可能都懒得佩戴、懒得携带、懒得操作,最好能解放双手,解放躯体、解放大脑。所以可穿戴的未来,笔者认为其或许朝着这几点方向改进:

1、表现形态:化繁为简,便捷性。科技将会沿着宗教的路数走下去,未来的可穿戴形态最好是嵌入式的"千里眼"、"顺风耳",比如耳部植入芯片、视网膜植入屏幕等。

2、24小时在线。这也是成就可穿戴第一个方向的必要因素。张瑞敏2014年互联网创新大会上发言称,"移动互联网时代,和PC互联网不一样。消费者不是去购物,而是在购物",一语点明时时保持在线状态是移动互联赋予人类生活改观的一大表征。未来的智能可穿戴设备,或许可以依靠生物电提供能源等提供与人体同步的续航,保证人24小时与机器联网。

 3、人机交互中的"感应"。未来的可穿戴一定是感应的时代,将让人机交互的体验上升至最优,医生戴上手套一拍或用红外枪一打,病人的心率、血压等数据全部被收集。还记得电影《饥饿游戏》中的场景吗?那种随时随地可拉取全息显示屏的场景或被演变成现实,室内物品均会化身为可显示数字图像和文件的电子显示屏。

继续进化:从与"TA"到与"我"的连接

  从表面上看,可穿戴是人与"TA"的连接--与机器的连接、通过机器与他者的连接,而实际的本质是,硬件是通过设备达到人与"本我"的连接。

  当未来物联网升级之后,一切最终全都会打通。比如在Latin网端的另一侧,会"连接"出形态万千的机器。比如,针对Latin检测到某个缺乏营养元素的用户,相关数据就立刻上传至豆浆机,随后会为该用户配备属于自己身体特质的豆浆营养液;而针对体脂超标、暴饮暴食的用户,在他将贪婪的筷子马上要戳向肥肉之时,立即会有联网的智能筷子振动提示他--"对不起,你身上的肉已饱满,不需要再补充同类食物。"整个物物连接过程就像POS机刷卡时,"啪"你马上收到消费短信。

  无论是人与物的连接还是物与物的连接,或者为了演变成连接其它人、流程、数据和事物。可穿戴设备的未来最终是一定要能够与本我接触,了解你的全部信息从而更好地为"本我"服务。

  所以,在未来由"需求水位"驱动的硬件超级融合革命中,人机自然合体的权力将依旧再一次交到人类自己手中。

AI剪刀手【本文作者为智能硬件从业者、PICOOC联合创始人】

【本文为投资界原创,网页转载须在文首注明来源投资界(微信公众号ID:PEdaily2012)及作者名字。微信转载,须在微信原文评论区联系授权。违规转载必究责。】

相关资讯

新一代信息技术数据总览

最新资讯

热门TOP5热门机构|VC情报局

去投资界看更多精彩内容
【声明:本页面数据来源于公开收集,未经核实,仅供展示和参考。本页面展示的数据信息不代表投资界观点,本页面数据不构成任何对于投资的建议。特别提示:投资有风险,决策请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