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BAT的一举一动依然是人们瞩目的焦点,相比阿里的盘根错节,百度和腾讯更加聚焦。尤其是百度在外界环境变幻多端之时依然坚持一贯的行事风格:技术是主线、智能为方向、服务是根本、移动成重心、O2O为手段、国际化小试牛刀。尽管没有19亿美金收购91无线这类壮举,但百度2014年的六个大事还是可圈可点。
一、技术高投入,厚积薄发
或许是与创始人背景和搜索引擎特质有关,百度已被贴上“技术”标签,也乐意于向外界展示它的工程师文化。2014年围绕技术的动作可谓眼花缭乱,不过大致可分为三个层次:一是围绕搜索的技术升级;二是技术能力的开放;三是大数据和深度学习这类面向未来的技术。
百度在组织架构、人才队伍、基础设施、技术专利多个维度进行了大举投入,背后是巨大的财务支持。2014年Q1-Q3研发投入合计48.46亿,已超过2013年研发总投入,其中Q3研发投入总计18.32亿元,同比增长68%,研发投入占整体收入比例位居前列,百度显然已走上技术高投入路线。技术投入并不会快速见回报,但却会有厚积薄发的效果,竞争对手难以一朝一夕实现超越。
百度技术强悍是公认的事实。马云也曾在公开场合表示百度技术最强,08年曾表示希望腾讯、百度与阿里放弃技术竞争,2014年还曾调侃“老板懂技术并非好事”,可是李彦宏并不为所动,依然坚持守好技术这个百度基石。为的是让百度老本行搜索可以更加牢靠,更为了抓住人工智能这个大未来,智能竞争实质上是一场智力竞争和技术竞争。
二、人工智能元年,敢为人先
2014年人工智能前所未有地受到世人关注,Google投资多家人工智能公司,所有巨头都坚信我们正在进入Internet of Things (IoT)时代,奇点理论被大量讨论。Elon Musk更是危言耸听地指出,高速发展的人工智能是恶魔。在中国最看好人工智能、动作最多的非百度莫属。
除了打出了技术这一枪之外,百度在人工智能上还有三个维度的投入:一个是单品层面,有百度EYE、百度筷搜等稍显浪漫、颇具探索性意义的探索,尽管不是都能在短期商用,但有些事情总得有人去做;二是大力投资智能基础技术,包括语音、图像等交互技术,深度学习技术,运动捕捉等基础技术;三是智能生态的构建,先后开放语音、图像等人工智能关联技术,聚拢正在探索人工智能的软硬件开发者,并且积极布局海外的智能硬件平台,用智能的软件技术来渗透智能化的实体世界。一和二都是为了三做支撑。
人工智能是与互联网同等级别的下一次革命。尽管它的到来时间未知,但从2014年各方动作来看应该就在可见的未来——如果技术指数级的增长规律再次生效的话。搜索引擎本身就是产品和变现都很智能化的产品,百度和Google在大洋两岸遥相呼应,成为两个最积极的人工智能玩家。百度如此看好人工智能,在一些悲观者看来显得有些过激,但这也体现了百度的敢为人先,阿里和腾讯对这块还不太感兴趣。
三:连接人与服务,步步为营
2014年“连接”是一个被滥用的词,每个巨头都说要连接A和B,腾讯更是喊出要做连接器的口号。百度未能免俗,在移动时代的使命已从让人人平等获取信息升级为连接人与服务,但这并非虚口号,百度2014年所有投资围绕这一点进行足以说明百度的认真。
百度2014年初在发布上一年Q4财报时,公布了2014年的投资方向,将在医疗健康、教育、旅游、在线视频等垂直领域加大投入,事实证明百度也是这样做的。投资路线图显示,百度2014年投资最多的业务类型便是在线教育,包括沪江网、万学教育、传课网和智课网;同时收购额糯米网和巴西*团购网站Peixe Urbano;投资Uber这一互联网用车业务;投资万达电商和某物流系统服务商。这些均是在投资服务型互联网公司。
除了投资之外,百度还搭建好了连接人与服务的基础框架:地图和支付是互联网渗透实体世界、切入交易环节的基础工具。直达号和知心搜索则分别在移动和PC端形成了一个引入第三方服务的框架,与阿拉丁计划(百度框计算)意义同级,可让搜索结果不再只是信息和知识。
在细分行业上百度通过与动物园、与餐饮企业、与旅游行业、与航空行业进行诸多合作,来探索垂直行业通过不同方式,整合第三方服务的可能性。可以看出百度在连接人与服务上是非常认真,也是步步为营的。相信2015年百度在投资上会继续沿着这个思路,投资在线医疗、分享经济等服务行业。
四、移动转型,后来居上
BAT中移动化,腾讯曾走得最快,阿里走得最慢。2014年阿里奋起直追并且暗度陈仓,手机淘宝和支付宝钱包成绩斐然。百度2013年是移动化最重要的一年,应用分发、移动搜索和百度地图的三大入口已经成型,2014年更多是在巩固这些入口,迎接神马、搜狗等一众玩家时,做好前沿性探索和商业变现。
2014年手机百度推出了卡片式结果、拍照搜索、直达号,应用分发也有应用内搜索、“人气应用”等诸多动作,百度移动流量在Q3超越PC是业务移动化顺利的注解。百度比阿里、腾讯走得更快的地方在于更快的移动变现。通过推广移动网盟、应用大数据广告技术等动作,百度移动收入比例已达到36%,*整个行业。
尽管百度并不是最早布局移动互联网的,但是在商业化和移动化上却独领风骚,移动为先的战略帮助百度实现了后来居上。2015年百度会进一步加大移动变现力度。
五、O2O创新,以点带面
百度的使命是连接人与服务,O2O只是属于其中一部分。服务涵义更广泛,而O2O更多是要将线下服务与线上需求进行精准的匹配。百度在O2O上有着不少动作,团购、零售、外卖和用车几个热门的O2O领域均有投资或者业务。
笔者认为百度做O2O更多还是要做一个大平台,百度只想做“连接”这一环。具体的服务还是由第三方来做,毕竟涉足整个O2O业务对于百度来说太笨重了。百度更多是想“以点带面”,通过一些探索性的项目进入某个行业,最终目的是把这个O2O领域的所有服务整合到百度平台,让用户可以精准和简单地获取。
尽管百度在团购上投入了非常大的资源,但别忘了团购网站本身也都在“去团购化”,而是转向O2O生活服务平台。拉手网在转,已提交IPO申请的窝窝团也在转,美团、糯米未来也会走向平台化,团购只会成为其部分业务。 百度最终是要做一个整合O2O服务,甚至包括第三方O2O平台的超级平台,做*的那个“2”,它的能力是地图、支付、搜索、大数据等等。
六、国际化启动,小试牛刀
BAT都在国际化。阿里是把货卖出去、运出去,腾讯是投资海外游戏业务,还有WeChat。百度2014年在国际化上小试牛刀。
业务上先尝试搜索国际化,在两国元首共同见证下高调发布了百度葡语搜索,百度还有泰语等多国语言的搜索引擎。除了搜索之外,百度在输入法、网址导航、安全软件上都有海外版本。年底对Uber的投资一方面让百度正式进入用车领域,另一方面百度或将就此开展更多的海外投资,尤其是与Uber合作初见成效之后。
国际化的业务需要技术和人才支撑。海外一些媒体已经报道在人工智能等新技术上百度已经开始与Google、Apple们争先恐后,能够取得这样的突破在于百度人才国际化的思路,在硅谷设立实验室正是为了人才的国际化、技术的国际化。
不过相比Google、Apple、Facebook这些硅谷巨头的国际化而言,国内BAT的国际化都还是婴儿学步阶段,还有太长的路要走。百度2014年小试牛刀之后,在国际化愈发容易、猎豹UC们取得成功的情况下,百度在国际化上会走得更坚强,只做*的中文搜索引擎显然不是它的目标,因为百度已是一家面向未来的人工智能公司。
李彦宏在投资Uber发布会的演讲中说,百度有自己的野心。尽管外界认为百度技术上太激进、投资上略保守,但从2014年的几个重点动作来看,百度的路子还是很清晰的,加固已有的技术和搜索优势、加快移动变现的速度、面向未来进行长远布局、突破搜索连接人与服务,指向三个关键词:技术、智能和连接,这大概就是百度自己的野心。走得如此沉稳淡定,再一次体现了百度的工程师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