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快的融资的背后:烧钱玩任性的行业已不适合创业者

对比外卖和打车,他们共同逻辑是频次比较高的应用。在过去一年,高频次领域,几乎被各种创业公司占领。比如餐饮外卖、洗衣、家政保洁等。相反,在生活服务领域,低频的应用,鲜有创业者涉足。像搬家、开锁这类,几乎没听说有哪家新创公司。

  昨天,快的打车宣布获得新一轮6亿美元的融资,投资方包括软银集团、老虎基金等著名风险投资机构。

  快的此次融资,市场反应要平静许多。记得12月滴滴宣布融资7亿美元时,我在雪球转载了这则新闻,下面的评论基本都大为惊叹。有的直接说:“一次融这么多,还要二级市场干什么?”仅仅过去一个月,大家对待巨额融资的态度,已经淡定了许多。

  打车软件从发展之处,唱衰之声不断。相信滴滴、快的到了天量融资这轮,市场上仍然有。但事实是,这个市场的规模在一片唱衰声中不断壮大。各种新模式、创业公司不断诞生,专车、P2P租车等。而打车软件的竞争,由于有阿里、腾讯的主导,如今已变成了快的和滴滴的双寡头之战。虽然进来政府对专车领域有一些监管和处罚,但用车这个行业的爆发式增长,已是不争的事实。

  此次快的6亿美元融资事件,我们至少可以看出创投市场三点趋势:

资本全球化,估值也在全球化

  快的此轮的6亿美金融资,披露的投资方为软银集团、老虎基金阿里巴巴。滴滴上一轮的投资方为DST、淡马锡、腾讯集团。而在稍早之前,百度召开隆重发布会,宣布战略投资美国用车软件Uber。可以说,打车和用车,完全是巨头和国际资本之间的对决。

  资本的全球化,有一个好处是,很容易修复估值的低估化。最近一年,中国和印度的互联网创业公司巨额融资不断,这背后不仅是VC机构发达了,钱多了。而是现在的价值洼地,很容易被填补。十年前,一个成长良好的创业公司,获得融资,往往是创业者找投资人。而现在大多是投资人找创业者。

  和以往相比,今天投资机构的钱更多、市场的信息更加发达、估值更加容易。滴滴、快的巨额融资,已经不仅仅是媒体所说的“入口”估值,而是因为有Uber的400亿估值,还是美金。作为本土化较好的两个软件,并且已经拥有上亿用户规模,给出高估值完全在情理之中。

高额补贴的行业,不再适合创业者

  那些巨头烧钱玩任性的行业,大多数已经不适合后来的创业者了。最典型的是前两年的电商平台大战、“千团之战”,创业者要么很早拿到了钱,要么有一个好爹,要么give up。团购市场前三名是美团、大众点评、糯米。前两家虽然是创业公司,但在早期就获得了资本的助力,使得和糯米竞争时,并不吃亏。

  打车软件这个事情,腾讯阿里进来后,兑现了那句“巨头路过,寸草不生”的诺言。滴滴、快的产品、团队、运营固然有可圈可点处,但巨头进入后,资本也来了。市场一触即发,进入烧钱补贴大战。而资本不那么充足的打车软件,没有补贴,意味着用户的流失。要么关闭,要么卖掉。比如上海的大黄蜂软件卖给了快的。

  巨头愿意进来,并持续烧钱玩的生意,往往市场空间大。资本进来后,对创业者来说,不是拉低行业毛利,而是巨头做好了亏钱的准备,并且是长期亏损的准备!这时候,创业者要么获取更多的融资,要么投身巨头。对创业者来说,除了业务本身,就应该是融资了。正确的融资、正确的站队。

  巨头玩命补贴的行业,对创业者来说,不是好玩的地方。

高频次的创业公司,将被逐渐收割

  前一阵,有一家做外卖的公司,也获得了上亿美元的融资。据说估值已达10亿美金。

  对比外卖和打车,他们共同逻辑是频次比较高的应用。在过去一年,高频次领域,几乎被各种创业公司占领。比如餐饮外卖、洗衣、家政保洁等。相反,在生活服务领域,低频的应用,鲜有创业者涉足。像搬家、开锁这类,几乎没听说有哪家新创公司。

  生活服务领域,由于客单价相似,高频次的服务容易把客户转化为用户,低频次服务只能不断地做新客户。我们以外卖和搬家为例,前者可以让你下载一个App到手机里,后者却很难。所以,外卖可以对新用户进行补贴,一张20元的抵用券就获得一个用户,这样的生意太划算了。而搬家,即使免费,你也不一定需要。

  外卖、打车、保洁,频次高的应用都在获得高额融资,用车软件的天量融资,或将是巨头对高频应用的最后一轮收割。

【本文由投资界合作伙伴网易科技授权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有任何疑问题,请联系(editor@zero2ipo.com.cn)投资界处理。

相关资讯

网约车数据总览

最新资讯

热门TOP5热门机构|VC情报局

去投资界看更多精彩内容
【声明:本页面数据来源于公开收集,未经核实,仅供展示和参考。本页面展示的数据信息不代表投资界观点,本页面数据不构成任何对于投资的建议。特别提示:投资有风险,决策请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