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今年年初,彭博社援引知情人士消息称,蚂蚁金服已启动IPO,估值高达500亿美元。实际情况是怎样的呢?它值不值这么多?都有哪些估值依据?钛媒体作者止水资讯的沈一冰就这些问题做了详尽回答:
首先来看看蚂蚁金服目前的业务条线:
(1)支付宝、支付宝钱包:主要负责支付业务。是阿里系金融服务的主入口,整个阿里网商平台成交额根据阿里巴巴集团公布的2014年业绩业绩大致为2.3万亿。我个人判断,支付宝并不会将对此流量的收费作为支付宝的主要收入来源,而是将免费服务或低费率服务其作为后续业务的导流入口。支付平台的竞争对手只有其他支付平台,与任何企业任何行业都可以合作,因而支付平台的继续壮大,更为便利和廉价的服务是这个条线的主要方向;
(2)余额宝、招财宝:主要负责理财、投资服务。余额宝以一种颠覆性的销售方式和全新的投资者教育、宣传方式,成功地让一家名不见经传的地方小基金一跃成为全国甚至全球资产规模排名前列的基金公司。作为一种基础性的、低风险低收益的类现金理财方式,余额宝是蚂蚁金服体系的主要资金池。而且这个资金池并不像银行那样有放贷压力,而是通过货币基金的形式从银行获得收益。这个条线的未来会更加多元化,下文会提到;
(3)蚂蚁小贷、网商银行:真正的类银行融资业务。蚂蚁小贷以自有资金向优质的网店等小企业、优质个人用户发放贷款并获得收益,不同于大部分小贷公司和绝大部分P2P公司,他的大数据和信用资料不是扯淡,而是货真价实的东西。原因也很简单,*是有大量交易数据可供支持,第二是有征信牌照。对于网店,还有累积信誉和店铺应收账款也在阿里系的掌控之中,因此相对于其他民间的类银行业务,他们的风险控制手段无疑更有效,成本也更低,因此带给客户的资金成本也更低,可以形成良性循环。而这三点,是绝大部分小贷公司和P2P公司无法做到的。这个条线无疑是未来主要的利润来源,下文同样更多分析;
(4)众安保险:相对传统的保险业务既是现金牛,在创新业务上也可以玩一些新花样:(a)投连险、*险与金融产品结合;(b)金融保险,例如信用保险、信用衍生品等;
从上面四个条线结合阿里巴巴集团电商平台的话,实际上涵盖了经济活动的主要方面:投资、融资、消费、支付、保险。
蚂蚁金服/阿里系的金融战略分析:
蚂蚁金服是阿里系的未来所在,金融是各个行业联系的中枢和资源调配的节点,掌握了金融中心,自然可以获得更多的社会资源。在现行法律框架之下,阿里系的目标我认为可以简单地概括为:
将蚂蚁金服下属的支付宝平台做成法律、法规、政策允许下的全牌照金融服务平台。或者更通俗地说,资金只要进入支付宝,就没有必要再出去了。消费有淘宝天猫,投资有宝类,融资有小贷、银行。最终涵盖资金循环的大部分环节。
阿里的业务基点是“交易”,起步之初是资金与货物的交易,目前是资金和金融产品的交易,未来也许会更进一步,变为资金和非标准化资产的交易,届时全社会的投融资都不再需要传统的中介机构。
最后一句话说的有点玄乎,实际上就是说,大部分投资需求和融资需求都可以在风险甄别以后,直接找到匹配的对象,在很大程度上消除了投融资两端的信息不对称。
例如,我有一个5万元的融资需求,在支付宝平台提交融资需求,系统进行风险甄别后如果批准,那么这个融资项目就可以以一定的利息发布出来,而有兴趣的投资者可以直接向我提供借款。这在过去属于非法集资的范畴,但是在通过信息的加工处理,能够对借款的风险进行相对精确的评价,消除投资者和融资者的信息不对称之后,我认为未来可能在法律上不再属于非法集资了。
最终而言,中介渠道占用的资金成本被较大程度地释放出来,惠及投融资双方。也许有朋友要问,为什么P2P的借款成本这么高,最终到手要18%~20%呢?请读者自行思考。
而目前的业务布局来看,蚂蚁金服体系提供了较为广泛的固定收益类服务,而我们知道投资品主要分为固定收益类和股权收益类两个大的门类,因此我判断在不久的未来,股权投资的宝类产品一定会是蚂蚁金服会补上的一块拼板。例如最近的证券公司账户互联查询余额就是一个明显的预兆。在券商牌照发放之前,也许私募股权*也是一个不错的业务切入点。
电影*实际上远远不算是一个真正的*,因为实际上它是一个*型股东收益保险产品。目前搞的实物*,实际上从本质来说,是对产品市场的预先调研和客户提前锁定。而我心目中的真正*是对企业股权进行投资,改变传统私募股权基金业态的一种颠覆产品。当然,*是存在很多固有问题的,蚂蚁金服到目前在股权*方向仍然没有大的动作,恐怕也是因为看到了目前市场仍有诸多不成熟之处。
因此最为靠谱的方向恐怕是蚂蚁金服自己的证券公司,在本次注册制改革后,证券公司牌照如无意外应当会逐渐开放:
在一级市场方面,股权这头,蚂蚁金服可以在前期蚂蚁小贷、或者未来*项目中浮现出的好企业,筛选较好的企业进行标准化工作,IPO并推向大众可以参与的证券市场。在真正的注册制时代,销售为王。包括一级半的上市公司再融资市场同样如此。
固定收益这头就是真正的重头戏了,企业的债权类融资需求可以变为低门槛、标准化的产品。债券、贷款、资产证券化市场的广大程度无需赘言。读者可以看一看2014年各种公司债、企业债、中票短融的发行量;
而二级市场,则可以对一级市场产生的各种产品进行交易,这一块(包括一级市场的发行过程)蚂蚁金服需要通过法定的交易所完成,蚂蚁金服下属的证券公司可以收取佣金。这要交投活跃,即便佣金费率很低,仍然是非常可观的。国内绝大部分证券公司在2014年底利润猛增可见一斑。
最后,算一笔2017年的账(估的不对、算的不对的地方请指正):
1、类银行业务:
(1)余额宝规模约在5000亿元保持稳定存量,按照每年千分之五收费,收入约25亿元;
(2)贷款类、P2P业务,资金池规模达到300~500亿元,按照中介费用3%计算,收入9~15亿元。此处的3%已经扣除风险准备;
(3)支付用户规模约稳定在4亿,按照人均支付金额达到8000元/年,稍打点折扣算3万亿元,按照平均手续费千分之二到千分之三算约60到90亿(参照信用卡费率1%来看,这个数字实际上是较为保守的,如果资金和支付都发生在蚂蚁金服体系的话,实际上这个数字更为巨大);
类银行业务小计:介于94~130亿元。这一块承担的技术设备、线下系统较多,属于资产较重的部分,税前利润率是相对*的,预计在30%左右,暂计税前利润28.2~39亿元。
2、类证券业务
(1)纯余额宝不再重复计算;
(2)证券交易账户沉淀资金量按2000~4000亿算,年交易额按照年换手率20倍,大概产生20000亿交易量,如果佣金抽取万分之二,大概8~16亿元。加上资金闲置时购买余额宝等现金管理产品、基金类产品、其他证券账户理财产品时抽取的佣金如也按照对交易量平均万分之二(对资金存量千分之二)算,也是8~16亿元,合计大约16~32亿;
(3)债券、资产证券化等其他标准固定收益产品,按照销售额250~500亿元,承销费率千分之三计算,约0.75~1.5亿;
(4)股票承销业务,IPO费率较高,大项目4%左右,小项目可以达到10%,按照平均5%计算;再融资费率较低,一般在2%~4%之间(视一年期、三年期不等)假设平均3%算,按照IPO承销20~40亿元,再融资50~80亿元计算,约2.5~4.4亿元;
类证券业务收入小计:介于18.75~36.9亿元。这一块主要是将标准金融资产和非标准的资产进行销售,蚂蚁金服的强项在于承销,不太需要一级市场的高薪人员。扣除从业人员奖金后的税前利润率可以达到80%左右,暂计税前利润约为15~29.52亿元;
3、类投资业务
(1)私募基金业务,诸如优秀*项目的后续中早期投资:股权投资基金约在200~500亿规模,预期回报率20%,投资毛利约40~100亿元,蚂蚁金服可分得基金管理费2%,约8~20亿元,超额回报分成大概为毛利的20%,8~20亿元。*类业务,按照承销5~10亿,收取5%手续费,约0.25~0.5亿元,暂时忽略;总计约16~40亿元;
(2)类投资业务毛利率极高扣除资金成本按10%,管理费用10%算,税前利润率约在80%,暂计税前利润介于12.8~32亿元;
4、类保险业务
(1)传统保险业务比照:加权计算了保费收入100~500亿的保险公司数据,如果众安保险在2017可以达到100亿左右的保费收入,1000亿左右的资产管理规模,税前利润约在5~10亿元量级波动,不同的保险公司经营业绩可能差别很大,未能找到一个比较好的类比方法,于是采用上下限的方式。
(2)创新业务:难以估计,暂时不计入。
合计税前利润介于:61.4~111.32亿元,所得税率和其他意外支出合计按照20%算,净利润约在49.12~89.06亿元。
以上是2017年的预测,总体还是保守的。如果按照上限估计约90亿元净利润,A股市盈率30倍计算得到2700亿,3000亿元人民币的市值量级还是可以大致达到的。不过这个时段估值3000亿也许略早,但也没有特别离谱。重复一遍我的观点,蚂蚁金服的野心是:资金只要进入支付宝,就没有必要再出去了。如果能够做到这一点,实际上这个估值并不贵,关键是搭上车。而现在来看,蚂蚁金服相对其他竞争对手,是最有可能性做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