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清流资本彭创:坐在创业者“旁边”,一盒鸭脖促成爱鲜锋投资

彭创,清流资本执行董事。关注电商、020、互联网金融等领域,投资代表项目包括爱鲜蜂、PP租车、51信用卡、弥财等。

彭创,清流资本执行董事

  06年央视有档节目叫《*挑战》,其中有一期是新加坡旅游局在中国招聘“管理培训生”。参赛的高校学生约有7000人,最终站上决赛舞台的只有3人,彭创是其中之一。当时主持人是这样介绍他的:来自北京大学经济学院的彭创,有着健康的古铜色皮肤,他常梦想自己变成一个英雄去拯救地球。接到任务后他巧立名目,在新加坡街头的他像在北大足球场般叱咤风云,一展自己的好身手。

  如今看来,拯救地球实属遥远,但和创业者共同完善、拯救一个项目,却成了他每天的工作之一;叱咤风云或许仍需时日,不过近年来他所投的项目确实让他一展了好身手,在创投圈成为新锐。

  彭创是湖北人,说话语速颇快,言辞简洁有力,举手投足间透着干净利索。初次采访,他在国外,记者透过微信联系到他本人,语音里的声音像个大男孩,但回答问题基本滴水不漏、密不透风。见到本人是在他的办公室,并没有如同其他金融人士一样西装革履,他穿着普通的帽衫、牛仔裤,如果不是在特定的地点,很容易让人误以为他是大学生。就在采访的前一天,他发烧到39度。这种带病工作的行为并不是*次,在他看来投资人这份工作给他带来的“快感”犹如“鸡血”一般补给了生命的能量。

  坐在“桌子”旁边的投资人

  说起投资人与创业者的关系,彭创打了个比方,他说对于创业者而言“我不是坐在‘桌子’的对立面,而是‘桌子’的旁边。”这句话同时也道出了他的行事风格,帮助创业者解决问题、不给创业者添乱,“以一个创业者的角度来做投资人”是他的初衷。

  所以在遇到好的创业者时,哪怕项目不够完善,彭创都会尽力而为。和创业者一起想点子,共同完善项目发展模式,“很多时候,一个项目基本是我和创业者一起谈论磨合出来的。”而这些也恰巧是他热爱投资人这份工作的原因,“你难以想象因为你不经意间的一句话、一个提醒,就可以帮助改变一个项目、一件事情的发展走向。这让我很high!”彭创说这话的时候举手投足间都洋溢着无法言说的满足感。

  初进创投圈时,彭创很谨慎,前期平均一周才见两到三个项目,大多数时间都被他拿来做研究。这种谋定而后动的方式为他后期投资的平顺带来了帮助。他爱琢磨,喜欢研究,自己看不懂没研究透彻的领域基本不投。在彭创看来对于投资人来说时间的分配是最重要的,“有效率的分配时间是投资成功的关键。”

  和其他投资人相比,彭创是个“操心”的VC。除了投前的工作,放在“投后管理”的精力也相当多。他表示后期跟项目“跟得相当紧。”微信群里的前几个群全是他和创业者的聊天记录,且他的跟法特殊,从不问企业订单量涨了多少、数据怎么样。他在意的是企业在真正面临两条道路的选择时,是否走向正确的方向。在彭创看来,任何一个创业者内心都是非常孤独的,“又要低头赶路,又要抬头看路。所以创业者很需要别人给他们意见和信心。我关注的是你们遇到什么问题,需要我给予什么意见。”

  创投圈“投后管理”尺度很重要,把握不好十分容易引发创业者的反弹情绪。对于会否“强势”之说,彭创有自己的原则。首先,他会选择“聪明”的创业者,而这里“聪明”的定义有一半是“能够听得进去别人的意见,还要有自己的想法。”同时,他鼓励创业者提出自己的需求。

  曾经就有彭创所投项目的创业者在媒体公开表达过对清流资本投后管理的积极态度。他们表示:“在出现分歧时,清流还是会选择尊重我们的意见,让我们能够做自己想做的,只是在细节上面提供一些意见。”

  彭创的年龄在创投圈来说相对而言比较年轻,记者问他在年龄上会不会不具有优势?他却认为正好相反:“只有平等才能交流。投资人和创业者要想合作,必须要有一个平等的对话平台。现在大多数的创业者都是三十左右,所以在领会他们思想和平等沟通上我还是具备优势的。而且投资人这个职业需要大量学习,这个行业不缺努力的人,但至少从体力上来讲,年轻还算优势。”

 一盒鸭脖促成的投资

  在彭创所投的众多企业当中,爱鲜锋*戏剧性。一天在办公室,他看到同事收到了一盒哈哈镜的鸭脖。于是便心生好奇询问是哪来的,同事告诉他是从手机APP上订的,而且时间还很快,半小时内送到。彭创一听很感兴趣,于是让同事去联系爱鲜蜂的负责人见面聊聊。

  彭创至今仍记得当时见爱鲜锋的CEO张赢是在周五的早上,当时尽管张赢对于项目的模式还不是十分的清晰,但是两人对这个项目的见解和认识一拍即合,聊得特别投机。彭创当下就把张赢介绍给另一个管理合伙人王梦秋。当天晚上他们便决定投这个项目。

  彭创一直表示张赢是个执行力特别强的人,不然,他们的那些想法也没有办法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实现。正如他自己所说,“看准一个行业的大方向是实力使然,但是压对哪个企业有的时候还有运气的成分。”彭创表示他对于项目的成与不成通常抱着尽人事听天命的心态,“好的心态是投资成功的又一个关键。”

 对投资抱有敬畏之心

  彭创毕业于北京大学经济专业,外企工作四年之后去耶鲁读了MBA。毕业后原本想创业实现自己的一些idea,但是圈内人告诉他以他爱琢磨的个性,加之又有经济的专业背景,做投资人最适合不过。如他所说这一切很大程度上是“性格使然”。

  彭创告诉创业邦记者,他的名字是奶奶取的,“奶奶希望我做别人没做过的事,去创造。所以叫彭创。”而“做别人没做过的事”这一人生信条也始终贯穿着彭创的成长。

  他不是标准意义上中规中矩的好学生,爱逃课,但却是不折不扣的“学霸”。对于应试他有自己的一套,辨别考点、上课听重点,最终他用这些他所谓的“投机取巧”考上了北大。他说应试教育要有应对的方法,但是自主学习的积极主动性在他这里从不缺少,他对所有新鲜的事物都充满着好奇心,想要去了解、弄明白为什么。也正是这样,在创投圈这样一个知识、技术更新极快的环境中,他仍然保持着相当高的热情。在他看来做投资人的这段时间里,自己是一个高速成长的状态,对于这一年多来的成长他有着超乎预期的满意。

  对于年轻人的职业规划,彭创建议要学会找到自己擅长的事情,并将其与自己的兴趣爱好合二为一。“一个圈是你爱做的事,另一个圈是你擅长的事。两个圈的交集,且又具有前景的行业,就是你这辈子应该专注的事。”而他所定义的擅长就是“要做的非常好”。但纵使是“学霸”,“不擅长的还是很多”。比如,彭创就坦言自己虽然能言善道,但其实内心内向,不是那种一见到陌生人就能和别人“自来熟”的人。采访中他一直展现的是工作中的理性面,直至讲到几天前翻阅高中同学录,他才透露出生活中的感性面“我还是个比较念旧的人。”

  其中,有个同学在他的同学录上画了个行走中的他,然后写上:彭创,你连走路都在思考。

  的确,他爱琢磨,看新闻不会选择分析性的文章,“新闻只需要把事实告诉我,剩下的我自己思考就行。”看书偏好传记,因为“我会思考人性。”而这些思考,也帮助他在选择创业者时能尽可能的有精准的判断。这些思考,也让他对投资有清晰的认识:“对投资要有敬畏之心。你要相信这个世界上有很多你认为可能但是做不成的事情,相反也有很多你认为不可能但做成了的事情。这需要不断的学习、理解,不断试图让自己离真理近一点,只能不断,永远达不到。”

  说起想要成为一个什么样的投资人,彭创表示:“创业者遇到问题*时间想到的人。”彭创因为创业梦而机缘巧合成了投资人,而未来有没有可能去创业,他毫不避讳。正如他一直以来都是以创业者的立场来做投资人。

【本文由投资界合作伙伴创业邦授权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有任何疑问题,请联系(editor@zero2ipo.com.cn)投资界处理。

相关资讯

相关机构

最新资讯

热门TOP5热门机构|VC情报局

去投资界看更多精彩内容
【声明:本页面数据来源于公开收集,未经核实,仅供展示和参考。本页面展示的数据信息不代表投资界观点,本页面数据不构成任何对于投资的建议。特别提示:投资有风险,决策请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