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混科技圈“干爹”也很重要,不止Uber,阿里也被封杀过

微信封杀成魔的背后,意图非常明显,就是腾讯为了维护自身既有的生态利益。保持自有产品的竞争力,固然没错。可是,腾讯以微信这一社交利器为资本,任性封杀与自己有利益冲突的产品,并非明智之举。

  原本以为只有娱乐圈流行“干爹护驾”,可事实证明“干爹”也能玩转科技圈。

  近日,中国Uber涉及上海、天津、成都、大连、厦门等16个城市的微信公众号惨遭集体封号,理由为恶意营销、诱导分享。对于这种说法,中国Uber企业传播总监王以超无法认同。

  随后,腾讯公司董事会主席兼首席执行官马化腾在朋友圈回应:“Uber确实存在违规营销等行为,之后分散多账号试图绕过。”同时马化腾强调,微信平台会一视同仁,滴滴违规一样处理。

暴露偏袒之心

  面对如此回应,外界似乎并不买账,反而更加凸显了微信偏袒滴滴的私心。细细算来,这已是微信第三次“封杀”Uber了。从今年3月底到4月底,1个月的时间里,Uber就遭遇了两次“封杀”。

  3月底,“Uber中国”、“Uber招聘”和优步在北京、上海、广州等9个城市20多个服务型平台公众号一一被封;4月下旬起,在朋友圈转发的与“Uber”相关的一些内容,都会被系统自动设置为“仅自己可见”,标题带有“Uber”的文章无法在微信公众号发布。

  *次“封杀”,微信的理由是“恶意营销、诱导分享”;第二次“封杀”,微信则回应“因产品系统抖动,导致误拦”;第三次“封杀”,也就是这一次,微信的理由依旧是“恶意营销、诱导分享”。如此推理下去,第四次“封杀”,是不是也是“因系统抖动,导致误拦”呢?

  对待Uber,微信为何会如此狠心呢?原因很简单,微信要偏袒自家的“干兄弟”,腾讯“干爹”要保护自己的“干儿子”---滴滴。

  一方面,Uber那些抢眼全球的营销手段出尽了风头。比如今年六月份的68届戛纳电影节上,Uber再次将服务升级,推出了直升机送客项目;再比如,一键呼叫CEO、一键呼叫快递员、一键外卖送到家、一键就能吃到风靡全球130多个国家的雪糕、激动车副驾驶员、明星司机服务等。总之,营销“神奇”之处,只有你想不到,没有Uber做不到。另一方面,滴滴欲将业务拓展到全球。目前,滴滴除了以投资的方式与美国第二大打车应用Lyft结盟外,还与印度Ola、新加坡GrabTaxi两家当地打车应用结盟。

  很明显,Uber不仅是滴滴*的国内竞争对手,还是打开全球市场的一只“拦路虎”,加上Uber近期可能拿到一笔21亿美元的融资的消息,如此境遇,滴滴怎能不找腾讯这位“干爹”撒娇求助呢?一家人不说两家话,微信自然要为“干兄弟”两肋插刀,截下Uber这只“拦路虎”。

  “封杀”本性难移

  正所谓:“江山易改,本性难移”。“封杀”绝不是腾讯为了保护“干儿子”滴滴所开发的独门绝技,而是故技重施。在滴滴与快的还未合并之前,滴滴也曾亲身受用过“干爹”的“封杀”之印,只不过滴滴现在成了腾讯的“干儿子”,“干爹”自然要庇护了。

  一直以来,腾讯就很喜欢摇着“开放”生态的大旗,却做着“封杀”竞争对手、贬低竞争对手的“勾当”,“封杀”案例可谓举不胜举。

其一,封杀“阿里”族系

  早在2013年“双十一”,微信就封杀了阿里巴巴分享至微信朋友圈的红包链接。随后,淘宝和天猫的网址,只要发布在微信中,就被系统自动屏蔽,无法访问。

  2015年春节前夕,支付宝春节红包正式上线,支付宝红包支持分享到微信、QQ入口,但很快支付宝红包就被微信封杀,完全不能分享。

  继封杀支付宝后,虾米音乐、天天动听等阿里系音乐产品也没有逃脱“封杀”大劫。不幸的是,网易音乐也遭连累。封杀之后,使用这些音乐应用的用户无法在朋友圈分享音乐。

其二,封杀第三方视频

  2014年9月,微信6.0版本上线新增小视频功能,微信公众平台同样也能发布视频,但都不支持第三方视频,只支持来自v.qq.com的内容。如果要分享第三方视频,必须先上传至腾讯相关平台,方能顺畅发布。

其三,封杀微软“小冰”

  2014年6月,微软智能机器人“小冰”正式上线。“小冰”是微软Bing搜索中国团队于2014年发布的一款智能聊天机器人,可智能地实现群提醒、百科、天气、星座、笑话、交通指南、餐饮点评等功能。但上线仅仅3天后,“小冰”就以“涉嫌泄露用户信息”之名被微信“封杀”。

其四,封杀HTML5游戏

  曾经,HTML5游戏在朋友圈异常火爆,诸如“围住神经猫”、“全民寻找房祖名”等游戏项目被狂热追捧。可惜好景不长,一旦HTML5游戏的任意一款达到一定数量IP访问时,微信就会开始限制其传播,使分享内容在朋友圈不可见。

结语

  微信封杀成魔的背后,意图非常明显,就是腾讯为了维护自身既有的生态利益。保持自有产品的竞争力,固然没错。可是,腾讯以微信这一社交利器为资本,任性封杀与自己有利益冲突的产品,并非明智之举。

  在这道封杀墙下,自己产品在微信看似如鱼得水,实则前途堪忧。没有正常竞争带来的压力和动力,后果只能是闭门造车;生存在自己营造的繁荣假象中,后果只会忘却居安思危。

  一旦停滞不前,腾讯以微信来支撑的移动互联生态链或许会会在顷刻之间断裂。到时候,别说是封杀,就是连当“干爹”的资格都没有了!而对于Uber来说,“封杀”劫难犹如历练,历练之后才会更强。同时也要明白,在商业这个圈子,没有永远的朋友,只有永远的利益,有“干爹”倒不如自己当“干爹”。

【本文由投资界合作伙伴品途商业评论授权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有任何疑问题,请联系(editor@zero2ipo.com.cn)投资界处理。

相关资讯

相关上市企业

新一代信息技术数据总览

最新资讯

热门TOP5热门机构|VC情报局

去投资界看更多精彩内容
【声明:本页面数据来源于公开收集,未经核实,仅供展示和参考。本页面展示的数据信息不代表投资界观点,本页面数据不构成任何对于投资的建议。特别提示:投资有风险,决策请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