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5月15日下午,知识技能共享平台“在行”推出新产品“分答”,上线短短3周时间,引爆朋友圈,现已拥有百万付费用户,并成功吸引王思聪、章子怡、李银河、周国平、窦文涛、汪峰等众多大咖入驻。但在6月6日,知乎旗下产品“值乎”推出3.0版本,产品模式、功能设置上与此前的“分答”几乎完全一致。
知乎自2010年上线,就被指抄袭世界上*个SNS问答网站“Quora”。此次“值乎3.0”版本的上线,如此雷同的功能设置引发网友热议,知乎是否又走上抄袭的“老路”呢?
功能设置高度雷同 网友戏称“像素级别抄袭”
分答的创始人姬十三在接收采访时表示,分答是在行的延伸,分答想要打造“知识网红”,用商业化的知识来促进知识网红的体面变现,推动知识分享走向知识分享经济。
所以分答在推出时,就采用的是付费语音问答的模式。任何用户都可开通自己的分答主页,并设置价格,其他用户可付费向自己提问。若48小时之内答主并未回答所提问题,则费用原路返回至用户账户中。如果其他用户对已有的问题感兴趣,则只需要花费1元就可分享该答主对这个问题的理解和答案。
而这偷听所需要支付的1元,除了分答平台抽取10%的费用之外,由提问者和答题人五五分成。“价值就在一问一答之间。
但6月6日知乎推出的“值乎3.0”则复制了这一模式——用户开通自己的页面,设置价格,回答问题,1元听。不过值乎将价格的区间由分答的1-500元改成了1-9999元,而“1元偷偷听”则改名为“1元学习一下”。
此次大范围的功能雷同在网上引起热议,有网友留言称“知乎以抄袭起家,此次更是属于像素级别的抄袭!”
知乎商业变现遇挫值乎昙花一现路指何方
2016年4月1日,知乎的新功能“值乎”正式上线,用户关注知乎的公众账号之后可以在自己的朋友圈里分享自己的打码信息,而其他人必须付费才能看到,付费查看后觉得满意所支付的费用就归作者所有,否则就归知乎官方所有。
知乎的创始人周源在宣传视频当中信心满满,称“值乎是知乎的商业化尝试,目标要做到月流水20亿人民币。”但周源的“鸿鹄大志”似乎还没有开始进行,值乎就像昙花一现般归于沉寂,更是被网友戏称“愚人节的礼物”,知乎的*次商业化探索面临失败。
而分答在上线短短三周,就获得了百万付费用户,拥有数千名各行业大咖和Kol入驻,王思聪、章子怡、周国平、李银河、刘慈欣、汪峰等人的加入更是频频刷爆各大媒体的首页头条,著名编剧史航更是被看成劳模,回答了一千多个问题,收入8万多元。
分答从上线开始,其团队就在强化“知识变现”的概念,而和以问答起家的知乎相比,在商业化方面似乎要更加成功。
而此次值乎3.0版本高度雷同分答,是否是看中了这种商业模式所带来的商业化潜力,依然值得继续探讨。
知乎大V纷纷出走复制分答模式能否挽回
从2014年开始,知乎就呈现出一种高质量大V出走的现象,曾经享誉知乎的和菜头、佐藤谦一、徐小平、李开复纷纷出走,甚至其中一些人甚至删掉了个人页面。
而就在6月5日,分答的“找人”页面中出现了一个新的分类,即由64名知乎的大V们所组成的“这些年你关注的知乎大V们”,其中不乏像负二、顾扯淡、汪惟等知名度较高的大V。
面对知乎大V大规模的进驻分答,知乎“复制”分答模式的做法能否挽回这些人?
截至记者写稿时,值乎3.0版本的页面上,开通个人页面的有41位,只有3位同时在两个平台都开通个人页面。
对于一个款刷爆朋友圈的产品来说,或许被对手模仿是对产品*的致敬。相信产品的生命力在于创新力、运营力和市场的整体策略。产品的成功是整合力量的成功。
20109起
融资事件
4314.04亿元
融资总金额
11012家
企业
3269家
涉及机构
499起
上市事件
5.23万亿元
A股总市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