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拜单车进入北京后迅速蹿红,单从表面上看,似乎让人们重新燃起了对公共单车的期待。摩拜自带的争议属性,也让它爆红,很多人质疑它的舒适程度和盈利模式,我更好奇它拿我的押金干嘛去了。
一、摩拜的模式太重了。
媒体们说摩拜是“自行车界的Uber”,但它真的是吗?放眼共享经济的鼻祖先驱,你看:Airbnb用它的中介属性,让信息对称;Uber用的也是平台属性,让车利用率更高……这样一个只调配信息、不拥有实物的轻资产模式,让这些平台飞得起来。
但摩拜不一样,它每辆单车造价超3000元,要在北京五环内实现CEO“每300米有一辆”的目标,至少要超过三万辆。这样的成本不容小觑,更何况摩拜的野心可不止是北京上海。
从微博的蓝V号就能看出摩拜的扩张蓝图。
所以摩拜并不是什么“自行车界的Uber”,而是自己拥有车的神州租车(详见钛媒体报道《为什么共享单车注定无法复制Uber、滴滴的成功?》)。我们都知道神州租车就算拥有新三板的“股王”,那它也远没盈利。
二、押金并不受法律的保护
相信在北上广打拼的人都知道,租房的“押一付三”,中介和房东总会想尽一切办法扣你的押金,比如你的门把手坏了、瓷砖花了……都会成为押金被扣的原因,而你诉求无门。《担保法》里并没有明确地认可或禁止这一做法,所以“押金”是一种打擦边球的做法。
想想看,现在摩拜都是新的,那以后它们会不会把单车的损坏、折旧这一系列费用,从你的押金里抵消?
所以你以为摩拜指着租车赚钱?没这么耿直吧。
摩拜单车拥有自己的制造工厂,单车里的每一个零件都出自己手,每辆车的成本高达3000元。我们来算一笔帐,(除去押金和工厂的投入)每用车半小时1元,如果每辆车每天能被正常使用2小时,那一辆车至少要25个月才能收回一辆车的成本,还不算运营成本。
而这辆车的使用寿命,根据每个人的骑行习惯,官方的说法是希望能够4年不坏;但它的收益来源真的很脆弱,只要有心人的一只马克笔在二维码上画两笔就要返厂了……
再算上人力、运营的成本,用租车来盈利?Too young too naive啊。
用Mobike时,你*的支出一定是押金。
“用车1元”没错,但用车前还要交299的押金哦。押金充值后将冻结在摩拜里,你也很可能在不断小额充值用车费的时候忘记还有它的存在。
摩拜单车很聪明,至今没有明确透露平台的单车数量和活跃用户数量。但鸡贼的笔者根据已透露的数据和现状做了一笔估算:保守估计,在北京上海两地已经拥有超过2万辆的单车,3倍于此的用户数。每人299元的押金,累积起来就超千万级了,摩拜唾手可得。
押金可以用微信和支付宝来付款,退款时也将退到你的支付账户上。但是用户们的押金放在哪了?用在哪了?身处金融梦魇的笔者简直有一千种猜想,都不怎么好。
一、没有明确表明去处,是不是能说:摩拜自己设有资金池?
经过笔者体验,提示说我的押金会在1至7天里内退到帐,感觉就和淘宝退款时候一样。但是押金可不是商品,押金到了摩拜手里之后,是去向不明的。
从金融角度讲,“资金池”简直是不能触犯的红线排名之首。如果这数千万的资金被摩拜单车圈在了自己手里,就像坐拥了一个金矿,一边不断有金子入账,另一边去向你无从得知。照这样下去,摩拜就算去做个P2P借贷我都不吃惊。
二、摩拜会不会拿着押金去投资?
看一眼摩拜单车的企业关系图谱,我们能够发现股东里王晓峰和李斌手中还持有证券公司、投资公司和农信社。这样的股东阵容,你的押金会不会变成他们筹码?我可不敢打保票。
三、退款逾期你敢想吗?
现在摩拜还在火热时期,死忠粉们不会退款,万一摩拜再出现几次宕机或者车被破坏,你的押金会不会被挪用?只要突然有一天摩拜不做了,这些单车的成本根本凤毛麟角,带走这笔押金就够本了。
所以监管部门要及时跟上啊,不要因为“半公益”的面目而放松了警惕。
我们都知道,所有资金必须都需要放在银行进行存管,但是纵览摩拜单车的所有信息,从未提及这比押金去向何处,反而时常提到与政府的合作关系。
CEO胡玮炜也称摩拜是“一半商业,一半公益”。但是这一半“公益”不应该成为对用户资金不负责任的借口,我们还是呼吁有关部门对摩拜单车用户的资金去向做一个调查,或者有一个明确合法的说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