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界消息,12月15日 ,美国华平投资集团(简称“华平”)宣布成功募集总规模为20亿美元的华平中国基金。此前,华平全球12号基金先于华平中国基金,于2015年底率先完成134亿美元的募资工作,该基金中的20亿美元将和华平中国基金一起,在具体项目中将以1:1的比例共同投资。
据悉,华平中国基金的募集工作历时六个月,投资者认购额远超预期目标。华平中国基金的LP一共有60多家,其中一半是原有LP,另一半是新加入的投资人。这些投资人包括全球领先的公募和私募养老基金、主权财富基金、保险公司、捐赠基金、基金会和高净值人士。
在中国宏观经济增速放缓的情况下,能够在如此短的时间内完成募资工作,一方面是因为LP们对于中国投资团队的认可,另一方面在于他们对中国宏观经济发展前景的看好。华平中国区联席总裁程章伦表示, “这些客户对于中国国情相对了解且有信心,对华平团队、优秀的业绩以及我们所取得的业绩高度地认同。”
据了解,具有50年发展历史的华平是第一家到中国的全球性基金,已在中国投资了22年。“钟情”中国的原因,华平中国区联席总裁魏臻解释道,虽然现在中国GDP的增速下滑,但现在中国的GDP总量已经达到了十二、三万亿美元的规模,即使一年增长5%也将达到5千亿美元的规模,而1990年整个中国的GDP总量才4千亿美元。“这个增量是非常大的,而且大部分是消费创造的。这是过去五、六年的中国投资的主流,也是未来投资的方向。”
在这22年间,华平的中国团队以及业务取得了长足的发展。迄今为止,华平在中国投资了70多亿美元,其中有60亿美元是过去10年投资的。对于华平的中国团队而言,2016年是繁忙的一年。虽然承担着募资以及退出的相关工作,华平的投资力度依然不减。目前,华平已经投出和签约的项目有10亿美元左右,投资了6家企业。
2016年,华平延续了2015年的退出节奏,先后有4家企业在资本市场上市,其中中通快递在美国纳斯达克上市,融资14亿美元,是美国股市今年最大的一个IPO,也是继阿里巴巴、京东之后赴美上市最大的中概股项目。2015年以来,通过项目部分退出或全部退出,华平中国的LP们得到了约16亿美元的回报。
随着华平中国基金募资工作的完成,新一轮的投资工作也将在下周展开。华平中国区联席总裁魏臻表示,近几年,华平基本上每年投资将近10亿美元,今后将保持这个节奏,将继续遵循华平一贯的投资策略,即发挥行业知识和本地市场经验,联手优秀的企业家和管理团队,共同打造可持续发展的成长型企业。“和以前相比,在项目尽职调查标准、投资决策等方面,我们没有太多变化而且也不必要做出大的调整。因为过去十年,我们的决策是非常本土化、非常适合中国本土条件的。”
目前,华平在中国投资有30多家企业,它们广泛地分布于医疗健康和消费、房地产、能源和工业、金融服务、高科技行业等六大领域。而今后,华平也将围绕着这些领域进行布局。“我们将在房地产、消费、零售、医疗等不同行业不断地去寻找机会。寻找中国应该有一些什么样的企业,应该有一些什么样的大公司。我们将不断地去发现、创造这些企业,去参与它们的成长,做它们资金的主要来源。这是我们核心的逻辑。”程章伦说。
通过深度的行业分析,如果上述行业中发现了机会,但是尚无适合的创业公司出现的时候,华平还会考虑共同创始的方式来布局该赛道,占住这些市场体量大、增长较快的行业。这一点上,华平早有成功经验,东久中国便是华平和企业家孙冬平联合创建的企业。
另外,顺应着中国企业走去出的大趋势,华平资本也利用自身的优势,进行相应的布局。据了解,华平有两、三个项目正在进行当中。作为一家全球基金,华平在全球范围内都有很强的当地关系网络以及人脉。加之,华平采取的是全球一体合伙人制,这使得不同区域之间的相互合作变得非常自然。
而且华平中国团队已经做了22年,和其他区域的同事非常熟悉,这也为跨区域的合作打下基础。至于外汇管制问题,非但不是华平发展海外并购的阻碍,还为其提供相对竞争压力较小的环境。因为作为全球基金,华平和不少海外上市企业一起看海外的投资项目,已经将人民币和美元融资的渠道打通。
退出是一个对应投资的永恒话题。对于投资机构而言,它避无可避。在有限的退出渠道里,相比其它纯粹的人民币基金而言,全球性基金——华平具有更多“腾挪”的空间。但是程章伦、魏臻对于国内的资本市场依旧看好,认为国内资本市场的退出只会越来越多。像今年华平投资的4个项目中,便有三个在新三板挂牌。至于是在美国、香港还是在内地上市,这需要根据企业和企业家的需求,根据当时的市场情况给每个企业量身定制一个最适合它的上市方案。
未来,程章伦和魏臻表示华平将继续发挥华平多年积累起来的经验和品牌优势,持续加大在华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