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其他机构很不一样,星河互联的合伙人主要有两项工作,一个是“投”,给予资金支持,并帮助创业者解决各种低频高难工作,帮助他们获得下一轮融资;另一个是“创”,主动出击,找到企业里的牛人、牛团队出来,做一件星河互联深度思考过的事儿。星河互联独到的“投”“创”模式吸引了很多知名企业的资深大咖,王磊就是其中一个。
合伙人总是很忙,约了多次后,终于在一个阳光灿烂的上午见到了星河互联汽车事业部负责人&合伙人王磊先生。常驻美国就职于纳斯达克上市公司、联想研究院高级研究员、乐视车联网产品总监,看着王磊的这些履历,总觉得他应该是一个成熟的中年大叔。然而,见到本人才发现,他是个十足的80后,炯炯的眼神中不乏睿智和自信。
2016年初,一个机缘巧合的机会,王磊加入了星河互联,投身于创业大潮。他说,做合伙人一直都在自己的职业规划里面,只不过与星河互联的相遇比他预想的早了些,在这里做的事,也比自己想象得“更有意思”。
一次“意外”电话改变了他的轨迹
一年前的冬天,王磊还在位于北京东四环的乐视做产品总监,没有任何预兆地,他忽然接到了星河互联HR的电话。
“您好,我是星河互联的xxx,请问您对合伙人的职位感兴趣吗……”
“啊?”一时间王磊有点蒙。“我是做产品的啊…”他心中暗念,又一位没有做好功课的猎头童鞋。出于礼貌也出于好奇,他听对方讲完了电话,就是这个电话,提前改变了自己的发展轨迹。过去一年,王磊用事实证明那位HR童鞋的功课没有白做。来到星河互联之后,他已经帮助6个团队迈出了创业的*步,王磊打趣自己说“已经完成了从产品狗到合伙人职业生涯的蜕变”。
再聊到当时来星河互联的面试经历,时隔一年,王磊仍然显得比较兴奋。
“*次是先跟CEO傅淼见面,傅总是清华精密仪器系本科、硕士,南加州计算机工程学硕士,还有很多大企业的工作经验,他聊了很多特别专业的知识。后来的面试就是徐总,徐总跟我聊得主要是他星河互联的模式和发展规划。都聊完之后,我就觉得星河*会是我的人生、我的职业生涯当中的一个巨大的转折点,如果不做这个选择,我肯定会后悔。”
跟看项目一样,招人也是一门技术活。两个老板,一个谈专业谈过去,一个看未来,就这样把一个在物联网和汽车领域深耕多年的还没将转行提上日程的产品经理给“搞”定了。
后来王磊知道,星河互联有个很有意思的地方,就是所有的面试都必须要见大老板,哪怕是一个分析师,一个投资经理,老板们希望进星河的每一个人是从相关领域深耕多年的专业人士。这一点,让王磊更加庆幸自己的选择。
一个能够放大自身价值的“异类”平台
王磊坦言,加入选择星河,缘分是一方面,更多的是星河的运作模式和风格。
正如前面提到的,在星河互联之前,王磊也有进入投资领域的规划,但是徐茂栋的一段话“完全刷新了他的认知”。徐茂栋说:一些典型的VC机构,一个投资人可能要看六七个领域,要看大数据、要看医疗、要看金融、旅游,O2O......所有的都要看;全国一万家VC天天让创业者创新,但自己的模式却严重同质化,没有任何创新!
在星河互联,天使投资只是其业务中的一小部分,星河互联的合伙人必须在本领域深耕多年,必须能够在业务层面帮助创业团队成长,甚至必须能够敏锐的洞察行业的趋势和机会,切实帮助到创业者们。“星河做的事儿是很专业的。”加入星河互联后,王磊一直再和别人强调这一点。
合伙人的专业化是这个行业的趋势。“星河互联非常早的看到这个趋势,所以对传统VC模式进行了革新,业务分的特别细,有16个不同的垂直事业部,每个事业部、每一条线从合伙人到投资经理、到分析师,都必须是从这个专业领域出来的。”王磊说到。
他分享了一个让自己印象深刻的典型案例。
那是一个做车内社交产品的团队,长期融资未果后与王磊偶遇。他发现这个执行力一流的年轻团队之所以没有获得期望中的成功,是因为当时的产品形态不足以支撑爆炸式成长,但无论是团队实力还是项目,都有这样的潜力。
于是,该团队加入星河互联后,王磊跟对方碰撞了很多他的想法,特别是他之前在乐视做超级汽车时候的很多想法,给这个团队以前干巴巴的商业模式增加了很多可落地的、有可能很快实现现金流的商业模式。
在共同打磨三个月后,王磊帮助他们实施了产品转型并顺利获得了另一家机构的跟投。彼时的王磊比创业团队更兴奋,“帮助一个创业公司成长是无比幸福的事情”,“从一个产品人的角度,很容易就能看明白一个项目是不是真实的需求,还有这个团队专不专业,能不能真正把事情做起来。”
现在,对于自己所负责的汽车事业部,王磊也要求团队成员必须来自汽车领域,*有产品经理的背景,在他看来,产品经理知道怎么去抓住需求,知道怎样把一件事从0到1做起来,从1到100把它变得更好。
刚来到星河互联时,当时还没有汽车事业部,王磊完全是从0开始。幸运的是,经过接近一年的历练和磨合,无论对于星河互联还是他本人来说,结果证明他们的选择都没有错。
如今,戴着眼镜、斯文的王磊,谈起自己的从业经历和行业见解生动而精辟,思路清晰,深入浅出,完全看不出是一个刚入行不到一年的合伙人。王磊更愿意被称之为联合创始人,因为他现在做的,就是帮助创业者一起在创业,解决他们创业中那些低频却有难度的问题,跟其他机构的做法完全不一样。
合伙人找牛人一起创业
在星河互联,王磊又发现了一个吸引自己的新玩法,就是合伙人如果有想法,可以主动出击,找到这个领域的牛人一起创业。
前不久,王磊团队自创建了一个叫车慧达的公司,做商用车UBI的保险,前期就把一个在企业做高管的架构师给拉了过来。“当时我们通过非常深入的碰撞、脑爆,产生很多火花,我们就说要不要一起创业,然后这事儿就成了。”
星河互联有16个事业部,每个事业部的合伙人主要有两项工作,一个是“投”,给予资金支持,并帮助创业者解决各种低频高难工作,帮助他们获得下一轮融资;另一个是“创”,主动出击,找到企业里的牛人、牛团队出来,做一件经过星河互联深度思考过的事儿。
“所谓联合创业,’创’与’投’同样重要,不是说像土豪一样简单的有钱,你过来要一笔钱,我就把钱你给,就结束了。我们希望的是一起做这件事,一起创业。”在星河互联,王磊实现了他的创业梦,而自己创业的过程,又为他积累了丰富的创业经验,从而更好地帮助其他创业项目。
当然,无论是创业者的项目,还是自己的创业项目,再牛的人也有短板,王磊的短板在于金融和财务知识的短缺。“这个部分是星河补给我的,星河建立了完整的培训体系,可以帮我补足短板。”
星河现在做的事情是把非标品变成标品,把每个合伙人都专业化。
在星河互联有这样一个系统,合伙人谈完每个项目后,都需要把沉淀出来的认识,还有那些非黑即白的事实结构化的记录下来并上传,比如前期接触之后创始人是谁,创始人占股,创始人怎么认识的,项目进展如何,项目运营数据,每一周的财务进度等等,所有的信息都要结构化、数据化、平台化。这样的系统,对于王磊来说,无论是补充相关的知识经验的不足,还是判断一个项目的好坏,都有很大的价值。
从产品经理到合伙人,顺利完成角色转换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儿,在蜕变的过程中,王磊说很幸运自己选择的是星河互联。
王磊的汽车事业部的目标是每人每年看500个项目。“如果一年能够跟500个在细分领域特别专业的创始人去聊,聊过一遍以后,自己就会像一块海绵一样,把创业者的经验教训像吸星大法一样吸过来。”
做事一丝不苟、逻辑清晰、对于商业模式和行业趋势能够直指要害,这些都是王磊的同事对他的评价。但是他们也调侃说,印象最深刻的还是“在出差期间,王磊连续几天工作时长超过16个小时,经常在深夜跟我们分享新的行业观点。”
当被问及做星河互联的合伙人跟产品经理有什么不同时,王磊笑称,以前起床要靠闹钟,现在每天自己准时起床去公司。驱动他的,是想到每天都可以看不同的团队,接触全新的事情。
“现在每天睁开眼睛,就会不由自主的思考很多,包括投资逻辑、项目的筛选,包括这个团队未来的情况、团队投后的情况等等。”合伙人是一个很忙碌的工作,每天大脑高速运转,但是从王磊的眼神里,没有看到一丝的倦怠,反倒像打了鸡血。
除了看项目,王磊部门现在还有一项重点工作,就是基本每月发布一份对整个行业某个领域思考的文章,比如B2B的配件领域、出行领域、二手车领域等,扫描这个领域所有的玩家,发现机会等等。这些报告在行业引起较大关注,许多媒体竞相转发,一些出行领域的创业者更是纷纷希望更进一步做交流沟通。
“做任何事情都要专业。在星河,要时刻保持对行业敏锐的观察和对趋势的前瞻把握,因为在深度理解某个领域后,你很可能会发现潜在的创业机会,或者找到那些最有潜力的玩家,当这个领域还是一片蓝海时,自己便是那个随时准备投入下一个新项目、新公司的人。”
附王磊部分观点:
关于车内空间变革:
1、在已经过去的近百年中,虽然汽车在外形、动力、材料等方面获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但人们在车内空间中的行为方式却并没有发生任何实质性改变。一个典型的例子是车载广播,作为车内场景最高频的应用,现在的广播体验与1923年*部摩托罗拉车载广播相比几无新意。今天,汽车垂直领域链条的上下游已经有了共识,车内空间的演化已经达到了临界点,第二次车内空间的变革已经开启并会在未来5-10年里充分渗透到我们生活中。
2、完全自动化驾驶商用后,会对车内空间产生颠覆性变革。奔驰F015 Luxury in
Motion概念车型已经展示了可灵活变化的座椅布局系统,将前后排座椅面对面布局使车内空间客厅化,可以让更多娱乐、工作场景平移到车内。
3、汽车从个人附属品逐步演变为社会化公共出行工具已经是大势所趋。然而,尽管滴滴和Uber在过去几年中已经充分普及了“共享经济”的概念,但汽车的外在形态和内部空间设计仍然从个人交通工具的需求出发,这就导致使用场景和形态严重不符。我们相信,旨在为“共享”概念服务的新形态车内空间设计会很快涌现,真正适应网约车、分时租赁、通勤交通等使用场景的新车型也会逐步面世。
汽配B2B领域
1、未来,可能会有三分之一的现有中小维修厂将会被淘汰,生存下来的优质维修企业有希望聚合为加盟制的修车连锁企业,通过分包/合包相应业务流程、使用数据云及移动端管理,建立更低成本、高效率的运营模式,减少中间环节。
2、我们推测部分易损件或高标准化零部件制造商直接自建连锁维修店及已经涉足独立汽车维修及配件领域的先行企业,会以成本、质量、资本优势获得足够的增长空间。
3、未来,更可能的是出现专门做汽车配件领域大数据云服务的数据公司,与上游制造商行业协会直接合作,获得最全面的基础数据,各维修商平台统一接入这类数据使用接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