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复盘中美合拍片:大多数合拍片中资是大头,大制作都是在亏钱

而中美合拍特别是跟六大合作,是比较极端的情况,苗晓天坦言,“肯定是外方主导,跟好莱坞六大的合作我们不可能投大头 ,实力还达不到。不过现在中美合拍的多数是低成本电影,六大的合拍片并不多。”

  好莱坞电影人已经逐渐摸索出如何将中国元素恰当融入一部全球大片中,中国资本方何时才能掌握中美合拍片的主控权?

复盘中美合拍片这一年:中国元素有所突破,但依然难止损

  不管张艺谋的《长城》多么爆米花,小鲜肉的演技多么让人尴尬,无法否认的事实是,这部耗资10亿元制作的电影在中美合拍方式上有着不小的突破,也让合拍片成为一个年度话题。

  合拍片是好莱坞片商规避配额、进入中国市场并分得更多利润的通道,也是中国电影“借船出海”走出去的最重要途径。

  最近三年来合拍片的立项审核数量逐渐增多,2016年更是达到近百部(96部),而据中国电影合作制片公司(以下简称合拍公司)总经理苗晓天透露,其中审核通过71部,而十年前合拍公司每年受理立项申请的中外合拍片只有二三十部,立项的也仅十几部。

  中国电影合作制片公司成立于1979年,简称合拍公司。公司受国家电影主管部门委托,负责中外合作摄制电影片(中外合拍片)的管理、协调和服务,职责包括受理合拍片的立项申报以及对合拍片项目进行初审等。与之打交道,是申请合拍片立项的电影公司的必修课。

复盘中美合拍片这一年:中国元素有所突破,但依然难止损

  数娱梦工厂经过统计发现,在2016年票房排名前二十的影片中,合拍片以9部(含中港合拍)占据半壁江山,但在最近媒体曝出的前十大亏损影片中,《摇滚藏獒》、《勇士之门》、《大唐玄奘》、《叶问3》等合拍片也赫然在列。

  随着近几年中国电影票房的快速增长,此前不屑于与中方合作的好莱坞制片公司开始将目光投放到中国,试图以合拍的方式分得中国市场的一杯羹,但中外文化、思维方式等差异导致大部分合拍片“水土不服”,人才匮乏、投拍决策权缺失等问题依然是阻碍中国电影走向全球市场的绊脚石。

  在中影集团有着十几年电影进出口经验,先后任保利博纳发行副总经理、乐视影业副总经理、复星集团复逸影业执行总裁的单东炳告诉数娱梦工厂,物质基础决定了我们的文化价值观目前还得不到欧美国家的尊重,体现在合拍片方面,话语权的权衡成为一个比较大的问题。

  而在苗晓天看来,《长城》是合拍片领域内迄今为止*部中国导演拍摄的在全球市场发行的英语电影,一旦成功,未来可能会有更多中国导演参与到好莱坞电影的创作中。

  苗晓天表示,  

合拍电影在最近三五年,投资比例已经和过去完全不同。除了与好莱坞六大合作的合拍片,在其他中外合拍片中,中方的投资份额已经基本上占据大头,在合拍中处于主导地位。

其更预言,随着2014年以来,美国人开始下功夫做中国功课来寻求合作,欧洲人这两年也来合拍,未来几年内可能会出现一些中美或者中欧比较成功的合拍片。

  合拍片全扫描:大制作合拍片基本都在亏钱

  2016年的贺岁档因为《长城》、《摆渡人》和《铁道飞虎》的口碑争议显得格外热闹。而《长城》和《摆渡人》一个是中美合拍片,一个是中港合拍片。

  中港合拍片曾经一度是中国电影走向国际市场的最为成功的典范,十几年前的《卧虎藏龙》、《英雄》以及《霍元甲》,至今仍然雄踞北美外语票房前十。十几年来中港合拍片再没有创造出《卧虎藏龙》、《霍元甲》等影片的辉煌,已然说明满足中外市场是多么不容易。不过随着中国电影市场的壮大,中港合拍片只要满足中国大陆一个市场就可以名利双收了。

复盘中美合拍片这一年:中国元素有所突破,但依然难止损

  相比之下,随着中国电影票房的日渐走高,此前不屑于与中方合作的好莱坞制片公司开始将目光投放到中国,试图以合拍的方式分得中国市场的一杯羹。然而中西文化的差异使得中美合拍片陷入票房和口碑双低迷的状态,2016年的一些中美大制作合拍片更是亏损严重。

  从总体票房来看, 2016年票房排名前二十的影片中,合拍片以9部占据半壁江山。

复盘中美合拍片这一年:中国元素有所突破,但依然难止损

  但在近日媒体曝出的2016年十大亏损影片排行榜中,《摇滚藏獒》以预估净亏损4亿高居榜首,《勇士之门》亏损高达3个多亿,《大唐玄奘》和《三少爷的剑》亏损则达近一亿。《摆渡人》虽然处于上映状态,但4亿的高投资下,亏损态势已显。就连票房挤进前20的《绝地逃亡》、《叶问3》都处于亏损状态,而这些影片都是合拍片。

  中美合拍动画片《摇滚藏獒》的制片成本为6000万美元,请的好莱坞班底,有20%都花在了前期制作上。

  而宣称预算4800万美元(折合约3.3亿人民币)的《勇士之门》,国内票房只有2283.2万元。据中印合拍片《大唐玄奘》的出品人透露,该片投资成本过亿,但最终票房为3300万。而快鹿花去3亿成本制作的《叶问3》,最终票房8.02亿,其中3200万为不予认可的虚假票房,此部影片至少亏损5200万。

  再来看看2016年部分合拍片的情况,表现基本都不尽人意。2016年的合拍片,似乎只有中美合拍片《功夫熊猫3》与中港合拍片《湄公河行动》、《七月与安生》,获得了票房和口碑的双丰收。

复盘中美合拍片这一年:中国元素有所突破,但依然难止损

  “香港市场比较小 ,所以香港电影人非常看重内地市场 ,他们很早就进来跟内地合作,积累了很多经验,了解内地文化和内地电影公司的诉求。美国六大电影公司跟中国的合作其实也就最近这三四年,之前中美合拍都是独立公司低成本、小制作的电影。”苗晓天表示,“欧洲前几年也很少有合作。2014年以来,美国人看到了中国市场的潜力,开始下功夫做中国功课来寻求合作,欧洲人这两年也来合拍,未来几年内可能会出现一些中美或者中欧比较成功的合拍片。”可观察的是,在2015-2016年,中国电影公司如华谊兄弟、电广传媒等纷纷与海外电影公司达成片单合作,这意味着接下来或将迎来一个合拍片立项的高峰。

复盘中美合拍片这一年:中国元素有所突破,但依然难止损

  立项门槛:中美合拍中 30%的投资比例已经不是硬性规定

  合拍片为何会成为资本追逐的对象?根本原因就在于进口配额导致的分账差异。

  在我国,国产片的制片方分账比例是在总票房中扣除5%的电影发展专项基金和3.3%的营业税,然后制片方、投资方和发行方拿走43%。

  如果是进口片的话,制片方、投资方和发行方仅能拿到25%。而中外双方共同投资(含资金、劳务或实物)、共同摄制、共同分享利益及共同承担风险的合拍片则可以享受国产片待遇。

  目前我国已经与加拿大、意大利、澳大利亚、法国、英国等14个国家签署了电影合拍协议。这些国家与中国联合制作的影片不仅作为合拍片有着不受配额限制和分账比例较高的优势,同时还有资格从双方政府获得资金扶持和税收减免。对中外合拍片的相关规定,也基本适用于港澳台地区。

  众所周知,一部电影从拍摄到上映,需要拿到立项许可和公映许可。而对于合拍片而言,获得立项许可并不容易,针对合拍片在立项环节的审查,《中外合作摄制电影片管理规定》中除了对影片内容有着原则性要求外,还规定联合摄制中需聘用境外主创人员的,应当报广电总局批准,且中方演员至少要占到影片主演的三分之一。

  在报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批准之前,合拍片首先要向合拍公司提出合拍申请。合拍公司会从演员比例、投资等方面评估项目,并对剧本做出书面意见,最终由电影局来决定批复。

  合拍公司总经理苗晓天告诉数娱梦工厂,目前对于合拍片的硬性条件只有两个,一个是演员要占到主演的至少三分之一,另一个就是故事要有中国元素。

  至于投资份额,苗晓天表示,    

“中国和14个国家都签了电影合作协议,这些协议里面都有规定,投资少的一方,不能少于20%或者30%,所以投资方面*要求是20%。

对于其他没有签署协议的国家,广电总局并没有投资比例的规定,对于与没有签署协议的国家的合拍,我们要求一般不少于20%。”

  不过苗晓天也指出,    

“对于个别投资特别大的中美合拍片,中方投资可能难以达到20%以上。美国六大一般不接受过多的中方投资者,他们担心合作者多了可能在合作中产生分歧。

而目前中国公司多采取分散投资的策略,如果一家或两家公司投资超大预算的合拍片,可能所占份额略小。”

  在取景地方面,目前已经没有硬性要求必须要在中国取景。苗晓天表示,合拍电影可以全部在境外拍,可以在中国也可以在国外。

  中国元素:摆在好莱坞电影人面前的难题

  作为硬性要求之一,中国元素已然成为需要好莱坞电影人花心思琢磨的话题。美国的电影公司一直在想方设法地让其影片满足成为合拍片的条件,曾经的《云图》、《环形使者》、《变形金刚4》等中美合作影片都提交过立项申请,但最终未获批准,只能以进口片的形式进入中国。

复盘中美合拍片这一年:中国元素有所突破,但依然难止损

  (在2013年9月广电总局电影剧本备案、立项公示里,《变形金刚4》未获立项同意)

而这些影片之所以得不到合拍片的资质,正是因为其中的中国元素不够。

  “中国元素如何衡量,是国外的制片人、导演经常提的问题,元素当然很难量化了,但像《变形金刚4》这种只有几分钟的中国场景,中国演员还是配角,台词都没几句,肯定不符合要求。”苗晓天表示。

  而最近的中美合拍片里中国元素做得不错的,他提到了《功夫熊猫3》和《长城》,“美国人可以拍给全世界看的电影,如果他们真想做中国元素,也一定能做好。比如《功夫熊猫3》,我们看到了足够的中国元素,还有近期的《长城》。”

  从2016年年初的《功夫熊猫3》到年底的《长城》,好莱坞的电影制作人似乎已经逐渐摸索出如何有效地将中国元素、中国故事融入到一部全球大片中。这种类型的大片既不同于以往加入几句中文台词和几张中国面孔的中国*,也不同于中国电影制作公司闭门造车的中式魔幻。

  但另一方面,中西方思维方式、文化、观众口味等各方面差异之下,如果中国元素使用不当,就很容易导致合拍片出现不伦不类的情况。

  比如今年基美影业和法国欧罗巴联手打造的中法合拍片《勇士之门》,就被网友评价为“没有逻辑的中西大杂烩”、“不伦不类的中西合璧”,豆瓣评分仅为3.5分。

复盘中美合拍片这一年:中国元素有所突破,但依然难止损

  中西合璧的问题,其实早在上世纪末就已经摆在了中外电影公司面前,也曾经被很好地解决。《卧虎藏龙》的执行监制大卫·林迪,参与过14部与中国合拍、合作的电影,包括6部张艺谋的片子。他认为《卧虎藏龙》成功的最重要原因,就是剧本创作的过程,剧本被中西方编剧来回沟通了几十次,林迪认为这使包括后期制作和影片字幕等都能受益。

  “成功的合拍片意味着在合作双方的市场都取得成功,目前这样的合拍片不多。我认为要做好合拍,合作要从选题和创意开始,而不是一方拿着一个剧本找另一方投资。合拍电影要跨越文化差异兼顾双方的市场,合作双方要尝试剧本创作方面的合作,还要彼此了解对方的文化,市场和观众。我相信在中外合拍电影的实践中,合作者会摸索出更有利于创作的合作方法和路径。”苗晓天说。

  主导权真相:大部分合拍片中,中方投资占比更大

  在2016年北京国际电影节期间,华夏电影发行公司副总经理黄群飞表示,目前中外合作仍有大量问题,不同国家的理念、观念存差异,尤其是在合作过程中中国没有投拍决策主动权。

  在与好莱坞的合作中,美方往往占据着主导权:电影、编剧、导演和制片人都来自好莱坞,中国人要遵守好莱坞的游戏规则。

  对此,苗晓天表示,    

合拍电影在最近三五年,投资比例已经和过去完全不一样了。除了与好莱坞六大合作的合拍片,在其他中外合拍片中,中方的投资份额已经基本上占据大头,在合拍中处于主导地位。

  而中美合拍特别是跟六大合作,是比较极端的情况,苗晓天坦言,    

“肯定是外方主导,跟好莱坞六大的合作我们不可能投大头 ,实力还达不到。不过现在中美合拍的多数是低成本电影,六大的合拍片并不多。”

  在单东炳看来,目前中美合拍片的成果并不算理想,这也是导致好莱坞六大没有积极与中方资本一起做合拍片的原因。而在与美国电影公司合作的过程中,话语权的权衡确实是个问题。像《功夫熊猫3》基本上就是外国人主创,虽然有东方梦工厂来做这个事情,但不能说是中方主导。

复盘中美合拍片这一年:中国元素有所突破,但依然难止损

  《功夫熊猫3》由美国梦工厂动画、中影股份、东方梦工厂等联合出品。而东方梦工厂是由华人文化、上海文广、上海联合投资以及梦工厂动画共同组建的合资企业。

  “中国人做一个合资公司,肯定在内容上都想有话语权,但是在操作过程中,老外也要有话语权,他们负责中国市场以外的全球市场,为那些人考虑更多,中国人肯定为国内市场考虑。所以在一些内容方面,是中国化多一点还是海外多一点,当然要有一些强调,因为各方面都有自己的主张。”单东炳表示。

  另一方面,人才缺失也是导致中方丧失主导权的重要原因。

  “有的时候我们投资多, 但是影片控制权反而放弃了,我们的制片人或者投资人不太专业。”苗晓天坦言,“他们对外方比较信任,觉得好莱坞团队能做好,就让人家做。在合作中确实能感觉到我们这方面的国际型人才,能够跟外方合作的人才特别不足。”

  《蒸发太平洋》的导演周文武贝就曾表示,    

国内基层岗位的水平跟不上,东南亚制片成本较低,但长期作为好莱坞电影的拍摄基地,工业水准高于中国。

《蒸发太平洋》的声音在美国做,电脑*在韩国做,后期合成在北京,他的后期助手后来被《长城》请去做后期总监,因为这个助手熟悉跨多国后期流程的掌控。

  合拍组局新变化:国内自研+北美资金

  而随着合拍的趋势见好,合拍的组局方式也在发生变化。

  目前国内已经有不少独立制片公司选择自己来研发项目,项目研发出来之后,由美方北美发行来做投资方面的合作。而在此之前,我国大部分合拍项目基本都是海外的项目研发好了,中国参与投资,来获得中国的版权,真正的知识产权还是在外方那里。

  2016年上映的中美合拍动画片《摇滚藏獒》,就是改编自漫动时空董事长郑钧的同名漫画,由华谊兄弟、时代天骄和漫动时空联合出品,美国狮门影业负责海外发行,并请来好莱坞团队打造,影片导演和编剧爱什·布兰农曾操刀《玩具总动员2》。这部影片耗时6年,最终的制片成本为6000万美元。郑钧透露,有20%都花在了前期制作上。

  “独立研发项目要花很多钱,风险也很大。只前期项目开发,就是只写出剧本来,如果做成国际大项目的话需要100万美元左右,你要跟全球知名编剧合作,版权费、来回翻译费、律师费等,如果要选择一些制片人进来,还有给制片人酬金。而且研发项目很耗时,写到五稿十稿都很正常。”单东炳表示。

  如果说独立研发项目并与好莱坞合作的模式尚处于摸索阶段,那么买来海外电影的版权进行翻拍,已经被证明是个很困难的事情。

  据合拍公司接触到的项目,采取这种模式的公司有不少,但成功的不多。“三五年之前就有,近两年多了 。比如《新娘大作战》就是翻拍的美国电影。

  这是一个方式,把一个在国外特别成功的东西变成中国的,让它特别中国。但是有的翻拍影片中国化做得还不够好,就会显得不伦不类。”

复盘中美合拍片这一年:中国元素有所突破,但依然难止损

  2016年上映的《我*朋友的婚礼》以及《我的新野蛮女友》都属于这种情况。前者是哥伦比亚和中影出品,改编自好莱坞同名经典爱情喜剧,最终票房为3744.6万,豆瓣评分仅4.3分。

  后者是《中韩电影合拍协议》签署后的*部合拍电影,由韩国SHINCINE和北京摩天轮出品,仅收获3418万票房,豆瓣评分只有3.4分。

  在单东炳看来,未来由国内资本自己操作的项目会多起来,投资研发阶段的资金都是自己的,这样中国资本方就会逐渐争取到合拍片中的话语权和决策权。

  但目前来讲想要做到这一点还有难度,随着国力的强盛以及文化价值观逐渐被认同和尊重,中国资本方占据中美合拍片的主导权就会有希望。

【本文由投资界合作伙伴微信公众号:数娱梦工厂授权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有任何疑问题,请联系(editor@zero2ipo.com.cn)投资界处理。

相关资讯

影视视频数据总览

最新资讯

热门TOP5热门机构|VC情报局

去投资界看更多精彩内容
【声明:本页面数据来源于公开收集,未经核实,仅供展示和参考。本页面展示的数据信息不代表投资界观点,本页面数据不构成任何对于投资的建议。特别提示:投资有风险,决策请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