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起共享单车的火爆,现在共享汽车行业的日子不太好过。
Uber今年以来丑闻不断,而昨天,其CEO宣布将无限期休假,领导层出现真空,Uber未来何去何从,让人很难判断。而还未坐稳垄断宝座、面临巨大盈利压力的滴滴,已经被不断冒出的竞争者和网约新政四面围城。
实际上,从2016年底各地网约车新政出台开始,滴滴就一直问题不断。首先是各地对网约车的限制频频出台,对滴滴的运力清洗是个不小的冲击。另外,不少滴滴的新敌旧友虎视眈眈,专注B2C业务的神州和首汽纷纷开始接入出租车和私家车,想从车源上和滴滴打一场擂台赛。另外,地方网约车平台兴起,泉州、银川等地纷纷推出自己的网约车软件,与滴滴等全国性平台展开巷战。
可以说,全球共享汽车的两大巨头都危机四伏。
不过,今年4月28日,滴滴出行还是得到新一轮超过50亿美元融资,其估值已超过500亿美元,超过了小米的450亿美元,接近其对手Uber。在很多人看来,过去滴滴的胜利不是技术和市场的胜利,而是资本的胜利。
但估值不断升高不是资本的最终目的,资本需要回报,不可能无休止投入,滴滴需要解决自己面临的各种难题,还任务艰巨:
1、产品体验下降
不妨对比一下Uber和滴滴的产品逻辑。Uber的规则设置得非常简单,几乎没有可以留给个人操作的空间,乘客叫车的动作只按一个按钮,不可以选司机,不可以自己加价,司机接单只需接受被派的单子,不可以挑选单子,派单逻辑完全由系统完成,距离最近是派单的*标准,动态加价的价格由系统计算制定,用户只能选择接受或不接受。
而滴滴的规则就给了用户和司机很多操作的空间。在滴滴的规则下,规则设计者更加省事儿,系统承载的计算量要小得多。比如,系统不需要计算动态加价的具体价格,而只要设置相对宽泛的阈值和对应的少数几个推荐加价额,由个体自己选择加价多少,并经过多次试错找到匹配。
滴滴打车越来越难,越来越贵。造成现在这种状况的根本原因是滴滴的派单逻辑存在问题,导致其引导了司机的故意加价和接单速度慢。
2、盈利压力难解
所有的竞争都不如滴滴自身的状况更让人焦虑。在和快的、Uber进行了旷日持久的补贴大战后,投资人都在等待着滴滴能够在“消灭”了所有主要竞争对手之后,进入盈利的轨道。滴滴的盈利压力导致其需要赚取更多的剪刀差价,即向乘客多收钱、给司机补贴减少。
但对滴滴来说,赚钱谈何容易,最终也必然是乘客买单。
但过去共享专车靠补贴吸引了大量用户,把不该享有专车服务的人培养成了专车用户。专车车况好、服务好,本就不该便宜。现在一刻切回归商业本质,补贴取消是必然的。
对于已经习惯性接受补贴的用户来说,价格回到正常水平和高额的调度费甚至让滴滴成了全民公敌。从司机端来看,滴滴的抽成比例高达26%,已经超过了传统出租车公司20%的所谓“份子钱”;从用户端看,随意提价和体验滑坡让其口碑迅速恶化。
所谓共享经济的商业模式如何变现?是Uber也没能解决的问题,尽管共享汽车看起来有很多盈利模式,比如平台服务费、巨大的资金池收益、靠流量赚取广告费。可是Uber至今也只能靠抽成在美国市场赚取微利,大部分市场依然亏损。
3、来自共享单车的竞争
企业*的威胁永远不是竞争对手,而是侧翼杀过来的创新者,也就是和你用完全不同方法,却解决用户同一类问题需求,从而夺走你的用户。
共享单车成了滴滴意外的敌人,吞噬掉了滴滴大量的短途订单。滴滴方面曾提供这样一个数据,大约70%的出行需求集中在3公里,人均每天3公里出行频次约为两次。目标锁定在短途领域的共享单车有着自己的优势,比如等待时间更短、更自由、更便宜。
而且人们骑得越来越远了。来自共享单车的冲击力度之大,远超大家的预想。
大家最初以为单车是只是用于地铁站/车站与目的地之间的通勤,最后一公里。比如,企鹅智酷的一份报告曾指出,61.3%的用户单次骑行距离在3公里以内。 但是渐渐地,3公里开始向5公里拓展,随着骑行距离的增加,单车对短途约车构成了冲击。
一名上海快车司机称,之前摩拜单车推出免费骑行的一星期,自己和同行们的接单量减少了20%以上。
如今滴滴战略投资了ofo,也是明白短距离出行共享单车将大幅替代汽车出行,也比共享专车有更高频的刚需,但滴滴并没有把共享单车市场的增长完全抓在自己手里。
结语
滴滴的优势在于它的订单量和交易额已经很大,颇为稳固,但缺乏盈利能力和新想象力,让滴滴从去年开始就止步不前。
从基金退出周期来看,滴滴目前也到了需要IPO,让资本获得回报的时候。这意味着资本需要变现,也意味着滴滴需要有一张好的报表,这是滴滴现在的压力所在。
我们眼看着这样一个明星企业迅速成长,又迅速失落,让我们更多思考的是,资本吹起的泡沫最终留下的残局由谁来买单?对于只争朝夕的程维来说,还有什么是可以让滴滴脱困的灵丹妙药呢?这个超级独角兽还有多大的上升空间?
内忧外患之下,现在恐怕是滴滴最艰难的时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