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雷军、唐岩都“搞不过”微信,他放话:我觉得微信做的不好!然后呢?

“我觉得微信做的不好,如果想联系我,来赤兔加我。”沈博阳的执着让众人错愕,这个年代难道真的还有人可以拒绝微信,彻底不用这一市场占有率超过90%的王者产品吗?很明显,不管别人怎样,但沈博阳向来坚持如此。

  雅虎、ebay等先驱们做不到的事,领英同样也做不到。雷军的米聊、唐岩的陌陌破不了微信的这局棋,赤兔也概莫能外。这是商业社会里冰冷残酷的现实,但做出探索的先驱者们依然会受到人们尊敬。

  几天前,领英全球CEO Jeff Weiner给中国员工发出的一封内部信中宣布,领英中国总裁沈博阳将于6月30日离职。不管是不是外界传言的“因为赤兔没有做好”之缘故,领英代表国外互联网巨头对中国本土的冲击再次折戟沉沙已是不争的事实。

“看上去很美”的赤兔

  说起赤兔,职场社交人群不少都知道这个产品,一度在都市职场人群中相对风靡。对于中国的大环境来说,这是领英总部用来适应中国本土化的一块基石。赤兔不仅仅是一款职场社交APP,还为广大求职者提供一个温暖的交往与交流平台,它注重温度、关心成长、热衷于提供平等认识彼此,能够直接交流的垂直封闭平台,因此也被业界称为“最懂中国职场的社交APP”。

  赤兔的出现,实际上契合了中国市场迅速崛起的中产阶级人群各种需求,拆掉了冷漠的都市人群之间的藩篱。它比朋友圈更擅长区隔不同圈层的人脉,比微博传播的定位更加精准,比陌陌的人群更加纯净和无干扰,是一款高品质的社交产品。

  但是,就是这样一款“看上去很美”的口碑产品,为什么在中国市场推行的过程中却遭遇了巨大的障碍?有业内人士评论称,赤兔切入的是令人绝望和悲哀的社交领域,前面横着微信、微博等大山。虽然是垂直扎根于职场人群,但其主打社交功能的属性很难让人们在使用中不去拿来与微信、微博进行对比。

  “我从来不用微信”,就在一年以前,沈博阳还在媒体沟通会上这样简单粗暴的拒绝媒体朋友的加微信好友请求——在他看来,自己要挑战的,或许正是微信这一看似难以战胜的对手。

  “我觉得微信做的不好,如果想联系我,来赤兔加我。”沈博阳的执着让众人错愕,这个年代难道真的还有人可以拒绝微信,彻底不用这一市场占有率超过90%的*产品吗?很明显,不管别人怎样,但沈博阳向来坚持如此。

最后一次“ALL IN”

  沈博阳并没有将赤兔定位为微信的挑战者,但两者拥有近乎相同的基因,很多话题无法回避。在各个出席的场所,他总会不遗余力的推广自己亲手养大的这个“孩子”,而且言语之中不容置疑,甚至也很难听进去外界的一些建议。

  比如,在微信和支付宝垄断了互联网大部分入口,几乎形成一统江湖局面的背景下,赤兔为什么还要选择对抗,而不是与用户数已经突破9亿的微信合作,基于微信平台拓展垂直深度的社交人脉?

  2010年创立团购网站糯米网,此后被百度全资收购,继而成功退出。沈博阳有过一次成功的创业经历,而这一次,他的对手则是一座难以逾越的高山。或许在他看来,团购可以融入微信、共享单车可以接入微信、电商等也可以……唯有需要纯净环境,树立壁垒的职场社交不可以。

  沈博阳认为,在相对小众的垂直市场,赤兔的优势还是相当明显,用户粘性也超过了同类其他产品,但职场社交类APP并非刚需,不是用户离开他就无法呼吸寸步难行,也并没有*性的排他特征,只有你的目标人群和社交对象绝大多数都在这里,用户才会有兴趣来到这里坚持使用。

  中国高素质的职场人群到底有多少人?5000万还是1亿?无法得到权威的数据统计,但领英进入中国短短几年后,沈博阳就宣布其中国用户数已经突破2000万,这是一个无法考证的数字。即便这2000万人群都已经转移到了赤兔APP之上,又有多少人活跃在其间也是个疑问。

  对外宣传自己职业生涯最后一次“ALL IN”的沈博阳将赤兔定位为干净纯粹的轻社交产品。而与之相反的是,微信的产品定位却是可以窥探出五大人性弱点的刚需产品,微信之父张小龙曾经下过定义:*的APP产品是用户用完即走,不做停留,没有负担。但实际上,用罗振宇的话来形容,“这是一个陷阱!因为微信是用不完的!”或许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体现微信对用户的粘性之强,与用户生活关联度之大,在今天的年轻人中,微信几乎无处不在,无所不能,很难想象没有它的生活是什么样。

江湖中再没有你的传说

  对于已经过于拥挤的用户手机桌面来说,就像是京沪深家庭已经塞不下更多家具的房子,如何能够容忍一款不常使用的非刚需APP长期存在,这是一个纠结和挣扎的选择题。

  在这道难题面前,很多人选择了退缩,妥协和江河汇聚入海,将自己的产品收归微信、支付宝等大平台之中,而沈博阳选择了另一条道路。

  乔布斯的出现,是为了挑战IBM们的霸权,而不是为了招安归顺。沈博阳不是*个,也并不是最后一个挑战权威的人。或许从另一个角度来说,成功与失败的结局都不太重要,重要的是曾经在每一个历史时期,都有这样的勇士冲出来挑战霸权,给用户提供更多选择的同时,也带给死气沉沉的行业更多新鲜空气,形成一股清流。

  为了对抗微信的社交霸主地位,阿里巴巴旗下的多款产品先后都对这座高山发起过多轮冲击。在阿里巴巴公司内部,高管层一度不允许使用微信,而员工与媒体人联系,也强烈建议使用阿里旗下产品,先是旺旺,后来是钉钉,再后来甚至是曾经尝试主打社交功能的支付宝……几番折腾之后,依然退回了原点,用户无法孤立存在某一款产品之中,社交产品*的属性就是找到相吻合的*群体所在,这点无法从根本上改变。

  在微信之前,小米董事长雷军在创业初期推出的米聊曾经在业界相对流行,用户积聚数量极快,几乎已经形成了稳定粘性和社交圈子。但2011年微信将QQ的流量全部导入之后,米聊很快被排挤出主流视野,渐渐相忘于江湖。

  事实上,雷军在金山期间,还曾经通过WPS产品与微软对抗十多年,不断代表民族品牌发起一轮轮的挑战。十年以后的雷军终于面对现实低头,将WPS产品的界面全面模仿微软OFFICE系列产品,并且开放接口格式兼容,宣布*免费。雷军最终的缴械,才保证了WPS产品能够生存下来,在自己的角落里静悄悄地不温不火地活着。

  那么,沈博阳无奈离职之后的赤兔呢?多年以后谁还记得这匹骏马的身影?江湖中从此再也没有沈博阳和他的赤兔宝马传说,谁又能再来挑战微信的霸主地位呢?沈博阳走后,从此天下一统,四海归一,仙福永享,寿与天齐。以创新著称的中国互联网行业又重新进入了垄断格局周期,这究竟是中国互联网的幸事还是悲哀呢?


【本文由投资界合作伙伴创事记授权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有任何疑问题,请联系(editor@zero2ipo.com.cn)投资界处理。

相关资讯

相关企业

社交数据总览

最新资讯

热门TOP5热门机构|VC情报局

去投资界看更多精彩内容
【声明:本页面数据来源于公开收集,未经核实,仅供展示和参考。本页面展示的数据信息不代表投资界观点,本页面数据不构成任何对于投资的建议。特别提示:投资有风险,决策请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