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26家门店全关停!从单店月入千万到人间蒸发,高端餐饮为何成闹剧?

金钱豹则属于多菜品经营,业务包含宴会和自助餐两块,宴会是什么时候有订单什么时候备料,但自助餐却是需要时刻备足食材,什么日式、法式、美式等各种料理都有,最后导致菜品质量难以保证,成本高企,利润低下。

  “饿一天,扶着墙进去;吃一顿,扶着墙出来”。

  前些天,邻居在小区微信群里转让一张金钱豹的会员卡,结果被大伙儿一顿炮轰:金钱豹都倒闭了,谁买你的卡?那不是傻吗!

  曾几何时,金钱豹就是高端自助餐的代名词。

  上学的时候,穷,一人次二百元往上的自助只能聊聊,上班了,还是舍不得。

  终于觉得随便吃一次无所谓了,一条新闻燃爆互联网,餐饮界贼负盛名的金钱豹自助竟然人间蒸发。

  北京店停业!天津店停业!沈阳店停业!深圳店停业!苏州店停业!

  上海延安中路上的总店,也已人去楼空。

  一时间,金钱豹所有26家门店无一幸存。

  众多充了会员卡的消费者维权无果,这部分金额也高达1000万余元。

  打电话没人接。

  各类官方网络平台全面停滞,公司官方网站已经登不上。

  拖欠员工工资1000余万元,拖欠供货商货款数额不详。

  老板失联。

  这还是十几年前一提起来就让人觉得奢华的金钱豹吗?

曾经的高端自助标杆

  1991年,金钱豹创始人袁昶平在台湾台中市开了*家“金钱豹”,凭借其“豪华、气派”的特色在短时间内成为了台中的地标。

  2003年10月,金钱豹在中国大陆的*家店在上海开业,取名金钱豹国际美食百汇,定位大型奢华自助餐厅。

  奢华的用餐环境,优质的食材,多样的料理风格,吸引了众多食客。

  什么燕窝、鲍鱼、鱼翅、大龙虾,还有当时很多地方吃不到的生蚝……对于普通大众就是奢侈品,还无限供应,连冰淇淋都是曾经在国人心中高端存在的哈根达斯。

  全开放式大厨房,豪华的装潢设计,高档酒店也不外如此。

  彼时民间的自助餐厅基本都是每人次30块钱左右,且无非就是烤肉,也有火锅自助。

  和这些“平民”自助一比,有专门大厨现场烹饪的金钱豹明显高出N个档次。

单店月流水从千万跌到不足百万,两次卖身越来越贱

  可以说,2015年前金钱豹的扩张速度还是比较快的。

  到2010年,金钱豹已在中国大陆开了18家门店,营业额近9亿元,当时金钱豹还是很成功的。

  只是一直未能成功上市。2011年3月,有香港媒体报道该公司欲下半年在香港上市,集资2亿美元,但未成功。

  紧接着在2011年7月,金钱豹创始人袁昶平将金钱豹以大约15亿元人民币的价格卖给了欧洲私募股权投资集团安佰深

  到2013年,金钱豹在中国的门店共20家,当时金钱豹宣布要加快在二三线城市的扩张,并计划到2015年的时候实现全国50家门店,20亿元收入。

  但到了2015年上半年,金钱豹停止开新店,品牌发展陷入了停滞。

  2013年和2014年,金钱豹分别税前亏损2.24亿元、2.08亿元,净负债分别约为3.27亿元、4.44亿元。

  随后在2015年年中,金钱豹再次易主,在香港上市的嘉年华国际以2.53亿港元(约合2.03亿元人民币)接手。

  2016年,嘉年华国际年报显示,嘉年华国际餐饮业务收入约4.39亿元,餐饮业务亏损约7245万元。其餐饮业务即金钱豹。

  有供应商甚至透露,关门前,金钱豹餐厅的月流水有时候连百万元都达不到,而2008年左右一家店最高可达到上千万元的月流水

成本高,盲目扩张吃不消

  为了占领市场,现在很多餐饮企业都在以飞快的速度开店。

  金钱豹十三年开店26家,平均一年开两家,完全自主经营。

  但不同在于,金钱豹本身定位于高端餐饮场所,开店极为讲究,首先选址均为繁华地段,每个门店的面积都达到7000至8000平方米,装潢极尽奢华,讲究排场,平均每家门店的投资都在2500万到3000万元左右。

  加之各种成本都在上升,金钱豹所获得的利润其实并不高。多种压力之下,金钱豹上市无望。

  且在二三线城市扩张这件事被证明根本不可行,有的店还没有度过养店期就歇业了。截至2016年12月31日,金钱豹就退出了8个省份的11个一线及二线城市,关闭了13家餐厅。雇员人数则由原来的2600人锐减至1100人。

“店大欺客”,最后把自己淘汰出局

  按照最初的角色设定,那会儿请客吃饭去金钱豹确实够面儿,但是一般人一个月吃一次金钱豹都觉得奢侈。

  作为高档餐饮服务场所,消费层次上去了,服务和产品也必须跟上去,甚至更高

  但是一般情况下加盟店或者特许经营店才可能出现的服务质量参差不齐、产品质量直线下降,最终在金钱豹的店里表现得淋漓尽致,网络上关于金钱豹“菜品下降”、“服务差”的评价着实不少。

服务变成渣

  在外边用餐,本质上吃的是服务和心情。服务差了,用餐心情哪里能好得起来。

  到后来,很多顾客在评论里都表示,还去吃金钱豹,完全是因为会员卡里还有钱。



  有顾客表示,自己之所以会去吃金钱豹仅仅是因为想把会员卡里面的余额用完。

  过去是每次吃到撑得动不了,现在是想吃啥啥没有。

  餐饮行业亦同其他服务行业一样,都是要拼口碑的。

  金钱豹虽然是完全自营,但却并没有将服务和产品质量进行标准化复制。尤其是服务,产品或许会因为不同厨师而造成口味的差异,但服务质量是完全可以复制的。

  单从这一点上,就得给一个大大的差评,金钱豹口碑严重下滑,倒掉不冤。

产品饱受诟病

  作为自助餐模式,肯定是要多菜品经营,像金钱豹主打的海鲜自助,高档菜品,仅食材一项成本就占营业额的45%,然而利润却不足10%。

  伴随着服务质量的下降,菜品的质量更是严重滑坡。

  金钱豹曾宣称,“秉承高端自助餐路线,无限量供应哈根达斯冰激凌、鲍鱼、鱼翅等高档食材”,可是到了后来,消费者的评价是“海鲜不再新鲜”,哈根达斯已经“停止供应”。


  2013年,央视曝光不少饭店出售的鱼翅实际是明胶制作的“假鱼翅”,金钱豹被牵涉其中,形象大打折扣,客户大量流失。

  仅2015年和2016年,上海金钱豹国际美食有限公司就被行政处罚9次。

缺乏创新,最后被互联网思维放倒

  放在当初,金钱豹*是餐饮业一枝独秀,更是自助餐领域的标杆。

  让其跌落神坛的,还有故步自封。

  首先,海鲜对于老百姓来说已经不新鲜了,吃到海鲜的途径越来越多,吃海鲜也代表不了什么。

  其次,金钱豹的价位,已经从当初的高档次,沦落到不上不下的尴尬位置,平价自助餐很多,各有特色,很多餐饮企业也在做高档自助餐,价格比金钱豹高的大有店在,高档酒店业也有自助餐。

  最最重要的是,最近几年来,餐饮行业增长最快的当属特色餐厅,利用互联网思维,以各种特色经营方式吸引粉丝,且不断推陈出新,从服务到产品,不搞大而全,追求精致化、细分化,精准对准各类消费者。

  金钱豹则属于多菜品经营,业务包含宴会和自助餐两块,宴会是什么时候有订单什么时候备料,但自助餐却是需要时刻备足食材,什么日式、法式、美式等各种料理都有,最后导致菜品质量难以保证,成本高企,利润低下。

  多年下来,很多老客纷纷指出,去了很多次感觉那里的菜根本没有什么更新。

  反观竞争对手,因为不像金钱豹把摊子铺那么大,所以非常灵活,产品更新速度也自然快。

  综上所述,金钱豹出完了风头之后,在舍得也能吃得起的人更多之后,却并没有用心去抓住消费者。

不能怪竞争对手势头太猛,

也不能怪互联网+挡了财路,

只能说自己不争气,

老顾客语重心长的差评才是问题的核心。


【本文由投资界合作伙伴微信公众号:金错刀授权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有任何疑问题,请联系(editor@zero2ipo.com.cn)投资界处理。

相关资讯

餐饮数据总览

最新资讯

热门TOP5热门机构|VC情报局

去投资界看更多精彩内容
【声明:本页面数据来源于公开收集,未经核实,仅供展示和参考。本页面展示的数据信息不代表投资界观点,本页面数据不构成任何对于投资的建议。特别提示:投资有风险,决策请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