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拒“抱大腿”、投资累计20亿元纯现金正式加入秒短视频领域竞争后,在“娃娃脸CEO”张一鸣的引领下,备受瞩目的今日头条将何去何从?
位列新晋小巨头“TMD”组合的今日头条由张一鸣于2012年3月创建,于2012年8月发布*个版本。有数据显示,2017年5月,今日头条激活用户数已经超过7亿,月活跃用户数超过1.5亿,单用户日均使用时长超过Facebook,达到76分钟,日均启动次数约9次。
同时,数据称,2016年今日头条的广告收入达60亿左右,不过仍未实现盈利。CEO张一鸣表示2017年广告目标为150亿。他为何如此自信?
一、定位观念
在接受“新经济100人”创始人李志刚的采访时,今日头条CEO张一鸣说到:“今日头条是一家科技公司、一家信息服务的平台型公司。”他表示,今日头条的推荐引擎和搜索阴影、社交引擎一样,都是平台。
其实,张一鸣不止一次地强调过,今日头条是一家技术公司,不是媒体。创立的初衷是“希望你需要的信息,能够在*时间告诉你”。按照张一鸣的描述,今日头条用算法理解人性,除了性别、终端、年龄、地域分布等用户属性分析外,还对用户的兴趣和情感倾向进行分析,从而在海量的新闻信息中,筛选出符合用户阅读喜好的内容,呈现在app头部位置。
对于走红伴随的“内容低俗”“价值观有问题”的标签,我们可以先从他技术工程师身份角度说起:
在许多互联网公司运作的新闻App项目中,算法团队地位超然,今日头条也一样。张一鸣也多次表示,他的公司只有运营岗位,没有编辑团队,不设主编。“今日头条希望普遍吸取人的智慧,而不是一个人的智慧。不管有几个主编存在,都是狭隘的,由人去干预某条具体内容,非常容易带上个人强烈的印记。”
他的技术总监也会向运营团队强调:任何人工干预对产品而言都是负向干预,个人品位只会损害用户群体。
另一方面,张一鸣说:“我们确实不应该介入到价值观纷争中去,也没这个能力。媒体是要有价值观的,它要教育人、输出主张。而我们会承担企业的社会责任,但不想教育用户。如果你非要问我头条的价值观是什么,我认为是:提高分发效率、满足用户的信息需求,这才是重要的。”
并且表示,今日头条对low的内容肯定比同行更重视。而且从不主动推送,也一直在打击低俗和标题党,现在‘特别低俗’的内容已经消失了。”今年还对此推出了关键字识别功能和颇有黑科技味道的双标题功能,努力减少“有毒标题”。
二、管理策略
从发布到今天,今日头条的估值已经从1亿美元扩展为100亿美元。张一鸣说,他与同事翻看曾经的PPT,发现一路的发展其实跟设想差别不大,80%的关键决策在创业之初就基本确定了。方向已经确定了,融资不是太大问题,剩下的关键还是团队的搭建。
对于建立一个有效的组织,并在公司从小变大的过程中应对管理上面临的挑战。张一鸣与大家分享了“Context,not Control”解决方案。
1.Context和Control的区别:
计算机有两种处理任务的方式:一种是超级计算机,用一台计算机处理很密集的任务;另一种是分布式的运算,让很多机器把任务所需要的资源分解,共同处理任务。
在企业管理的模式上,
Context是指决策所需要的信息集合,包括原理、市场环境、整个行业格局、优先级、需要做到什么程度,以及业务数据和财务数据等。有更多的人参与决策。
Control包括委员会、指令、分解和汇总、流程、审批等。根据指令来执行。
为什么今日头条倾向于“Context,not Control”?
在张一鸣看来,Control往往会带来一些危险。人类在判断自己的理性控制能力时会有一种幻觉,对于聪明理性的人更是如此,常抱有理性的自负。CEO们往往有过成功的经验,尤其在公司早期成功过,且CEO没有上级,很少被人challenge,容易觉得自己英明神武。
但忽视了一点,行业是不断发展的,你所具有的知识虽然丰富,但在行业不断变化中依旧是有限的。自上而下的宏大战略往往都是灾难。
比如乔布斯*次离开苹果做NeXT,他提出一个非常理想的做计算机的模式,包括优雅的操作系统,完全面向对象(Object Oriented)的语言,但是最终也没有卖出多少台。中国也有这样以失败告终的例子
Control除了会带来战略上的问题,还会因为追求控制感而导致企业反应迟钝。由于CEO精力有限,大量的审批延时,让很多事情平白增加了一天到两天的时长。
Context管理模式的五点好处:
*,分布式运算可以让更多人参与决策。作为管理层,你做审批决策只花30秒,但别人可能花了三个小时,做了更多的调研之后才。
第二,可以更快速地执行。没有层层汇总,便于实现及时地响应。
第三,充分的外部信息输入。相比单靠CEO接触外界情况,了解市场行业或者宏观经济,让更多的同事,更多主管直接面向行业,信息会更充分,角度也不一样。
第四,参与感激发创造力,有助于发挥员工创造力。做同样的事情,如果员工知其然,也知其所以然,会比只知道指令,做起来更有意思。
第五,可规模化。Context的建设,表现形式可能是内部的系统,可能是知识共享文档,这些都是可以复用的,是可规模化的。
当然,有时候也需要Control,比如,紧急情况和重点项目;创新业务和新部门的早期;不匹配的职位安排。
总结而言,今日头条团队认为好的组织应包括优秀的人和“充分Context,少量Control”的管理模式。能保证组织内的交易成本最小,并且做出高质量的决策。
基于这个理念,在公司遇到问题的时候,往往习惯先问Context是不是不够充分,而不是增加Control。
具体操作层面的实践:
*,减少规则和审批。
第二,组织结构灵活,拒绝领地意识,能灵活调整汇报关系。
第三,弱化层级跟title。第四,我们鼓励内部信息透明。
第五,我们认为做到充分建立context,需要好的内部系统做支持。
三、布局、以及如何面对市场竞争
我们可以看到,今日头条目前的发展布局可归纳为四个关键词:内容;社交;广告;海外。
1.内容
今日头条曾经因为抄袭、版权问题频频被诉诸公堂,虽然CEO张一鸣明确表明至今没有因版权问题吃过败仗,但现在的今日头条在“内容”方面的投资已经尤为明显。
作为一家技术型公司,今日头条关注点在于内容的分发而不是内容制作本身。那么这些内容源需要从哪里获取呢?“买买买”当然是最直接的方式。尤其是在内容同质化严重的当下,优质的头部内容是各个平台争抢的对象。
从 2014 年底开始,今日头条相继投资了图虫网(摄影图片社区)、华尔街见闻(金融资讯提供商)、30 秒懂车(汽车视频媒体平台)、每天读点故事(精品短故事推荐平台)、极客公园(科技媒体及社区)、餐饮老板内参(餐饮垂直行业自媒体)、花熊和快看漫画(动漫领域)、新智元和机器之心(关注人工智能领域的垂直媒体)以及短视频领域的 Vshow 我秀时代、Flipagram、抖音短视频、火山小视频等大量IP。
张一鸣在去年提出,“短视频是内容创业的下一个风口。“并相继拿出总计20亿元纯现金打造短视频平台,加入到段视频领域的竞争中。可见,短视频是今日头条当前的一个重要战略。
2.社交
社交关系是最强的留存。
头条内部孵化了诸如内涵段子、抖音等很多产品,而外部也投资了很多初创公司。这些外部投资的公司有老友科技 Tiki app、花熊、Vshow我秀时代、Flipagram 等,都是具有社交属性的产品。
另外,今日头条 APP 本身新增的“微头条“一级模块似乎也是是要跟微博、朋友圈发起正面竞争。可见,社交化也是今日头条当下的一个重要布局点。
3.广告业务
今日头条的一个重点投资布局领域是在广告业务方面。在2014 年,今日头条的广告营收是 3 亿人民币,2015年是 15 亿人民币,2016年业内普遍认为今日头条至少完成了 60 个亿的广告营收,可见其增长之迅猛。2017 年,张一鸣将收入目标定为 150 亿人民币。
有调查发现,今日头条主要通过其母公司——北京字节跳动科技有限公司投资了遍布全国各地的代理商,在这些公司中的占股比例大多在 10% 左右。作为一家技术驱动型的创业公司,今日头条没有选择去耗费精力、财力去搭建销售团队,而是通过投资入股代理商或者和大型的媒介代理公司签订协议来拓展客户。这些代理商致力于为该地域的客户提供今日头条的广告营销服务,同时将今日头条的品牌推广落地于地方上的各行各业,让更多的人了解今日头条。
这个逻辑与百度创立之初十分相似。百度也曾在全国各地招募了一大批广告代理商,通过这些本地公司来服务当地企业,帮助百度拓展业务。百度作为一家技术公司在创业之初就可以更专注和聚焦,商业拓展都通过代理商来完成,这些代理商与百度之间是合作关系,而不是百度的分支机构。
随着今日头条营收能力的增强和公司规模的扩大,未来也会逐渐扩大自己的销售团队。张一鸣此前透露,他未来计划把广告销售团队扩张到 5000-6000 人左右。
4.海外
去年柳甄离开 Uber 中国加入今日头条后,就有业内人士猜测,依照柳甄的教育职业背景,或将负责今日头条资本运作或出海业务。果不其然,今日头条相继投资并购了印度新闻聚合平台 Dailyhunt、美国移动短视频创作者社区 Flipagram、主打东南亚市场的移动短视频 App Vshow 我秀时代等。今日头条推出的海外版应用 TopBuzz已经在很多国家的新闻类排行榜中都在前位。
发展过程中,由于从事短视频业务需要行业牌照,今日头条收购了阳光宽频(其运营公司是名为山西运城市阳光文化传媒的公司,拥有网络视听许可证),在今年2月间接解决了视频业务所要面临的政策风险。
从源头内容,到让用户留下来并产生强关系的社交产品,到能赚钱的销售体系,最后再将势力广泛扩散到全球。在巨头的围剿之下,今日头条的投资布局看上去结构稳固、逻辑清晰。
四、从“不抱大腿”看张一鸣
2016年年中,互联网界曾经流传一条传闻:腾讯即将对今日头条进行财务投资,给出高达80亿美元的估值。业内外人士围绕该传闻提供各种角度分析,有认为双方为利益联手的,有认为腾讯出价过高的,也有认为传闻纯属脑洞大开的。
面对BAT,他坦言怕有人烧钱;选择“尽量不站队”——“巨头之间是互相防范和进入对方的领域的,如果你站队,可能竞争可能会更激烈。我们没有说*不能站队,或者不可以站队。如果有机会相对独立的做大,可能会更有意义。互联网BAT格局已经持续较长时间了,如果能够有新生的公司、新兴平台起来,我也将是一个很好的示范。但这并不是说我们跟其他公司合作或者竞争存在什么问题。我们希望能够自己成长为一个对社会有很大价值的平台级公司。”
张一鸣表示,这是一个创业者的幸福时代,创业的难度已经比过去低了很多。对于收购,他考虑的是事件之后能否让今日头条发展得更好,如果不会,那么就不纠结;如果可以实现大规模的进化。他可以放弃对今日头条的“掌控”,他想做的事一个对社会有积极正面作用的服务平台。
10516起
融资事件
1368.34亿元
融资总金额
6382家
企业
1947家
涉及机构
183起
上市事件
1.06万亿元
A股总市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