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四个ICO投资人的自述:暴跌、恐慌、理性、巨亏、割肉、黑幕...

没人说的清楚ICO什么时候开始在中国变得疯狂并出现泡沫的。但可以确定的是,动辄几十倍的上涨,一夜暴富的财富效应也带来参与者百倍的疯狂,最终迎来了监管的当头棒喝。

  随着中国监管层的一声令下,ICO这个喧闹的圈子就立马变得肃静了,是的,它在国内已被最新定性为“非法融资”。

  重拳出击后,各大ICO发行平台迅速被叫停,一些ICO发起者开始清退代币,如惊弓之鸟的投资们也蜂拥至各ICO平台求退币。ICO界的红人——薛蛮子李笑来、孙晨宇等纷纷公开表态,“赞同”、“服从”和支持监管。

  一时间,暴跌、恐慌、巨亏、割肉、坐庄、黑幕等等这些词都跟ICO一起充斥在各种媒体上,成为媒体大热门。而几天前,圈子里和媒体上流传的还是ICO投资一夜暴富的疯狂故事。

  ICO是Initial Coin Offerings的缩写,2016年进入中国,它对标的是股票市场中的IPO(Initial Public Offerings)。最初它只在对区块链感兴趣的极客圈子里流行。

  据国家互联网金融安全技术专家委员会发布的《2017上半年国内ICO发展情况报告》,截至7月18日,国内完成ICO的项目达65个,累计融资规模折合人民币总计26.16亿元。但在2017年之前,完成ICO项目只有5个。

  没人说的清楚ICO什么时候开始在中国变得疯狂并出现泡沫的。但可以确定的是,动辄几十倍的上涨,一夜暴富的财富效应也带来参与者百倍的疯狂,最终迎来了监管的当头棒喝。

  “ICO监管力度加大,就是一堆人瞎搞闹的”,天使投资人王利杰说,“进来不懂的人一旦出事了,大家都遭殃”。所以,王利杰拒绝了全天候科技的访谈请求,他说自己只想“悄悄发财,不对外说”。

  不过,仍然有一些人是希望分享的。

  全天候科技跟一批较早进入ICO圈子的投资人聊了聊,他们中有互联网公司的CEO,有VC机构的投资人,Fintech公司的高管,还有科技媒体的90后女记者。

  我们惊奇地发现,这些投资人比较一致的反应是:这个时候应该说点真话,应该更理性、客观地看待ICO和区块链。

  一起来看看他们说了什么。

1、互联网公司CEO朱新:

ICO根本就不是普通老百姓能投资的,它是少数圈内人干的事

▼投资经历:

2015年2月:开始关注区块链,并谋划区块链项目。

2015年底:公司启动区块链项目,计划今年9-10月ICO。

▼投资业绩:

参与一个ICO投资,赚40倍,研究ICO项目50个以上

  这次监管,很多人包括我自己都是有损失的,但那有啥啊,投资本身就是有风险的。数字货币这么多年就是在监管层的围追堵截中过来的,但长期来讲,一定会涨回来的。

  从投资者的角度来讲,看明白一个简单道理就可以了,那就是:凡是要监管的,一定是有利可图的。同时,ICO投资者还要明白一个道理:财富险中求,ICO投资一定是有风险的。

  但我认为ICO根本就不是普通老百姓能投资的,它是少数圈内人干的事。早期大家做ICO投资不是为了赚钱,而是为了获得一个产品的使用权,获得开源代码,甚至我就是想帮他,不是冲着短期盈利来的。ICO投资与其它领域的投资相比,是非常专业的,一般人是看不懂的,所以,很长一段时间内都是圈内人在玩。

  也就是最近一年,比特币、以太币价格上来了,很多圈外人觉得管它懂不懂,先进来赚一票再说。

  监管层为何要监管?核心原因就是ICO这事太热,太火,发展太快,步子迈的太大了,为了避免产生一些群体性事件,加以监管可以让它发展的更快、更好,如此而已。你要明白,金融监管从来不是打击金融的,而是打击金融过程中的风险。

  如果你仔细看看最近的监管文件,你会发现,区块链、数字货币在其中只字未提。区块链技术是一种前所未有的技术创新,它有可能改变全球性的生产关系,各国都在非常谨慎地干这个事,所以打击区块链是逆潮流的。

  但区块链在短时间内能盈利的项目不多。这种情况下,通过传统的VC去融资是很难的,区块链目前只有通过ICO的方式去融资。如果长期打击ICO,可能会耽误一些产业的机会,这不是耸人听闻。如果允许甚至鼓励中国的区块链创业者去ICO,每个投资人的投资金额都设限,额度小一点,这有助于把资金吸引到实业里面去。

  区块链*融资方式是ICO,除了绝大部分传统VC还没醒过来之外这个原因外,ICO融资,除了获得资金,更获得了重要的用户,这些早期用户将对发布的区块链社区繁荣起到重要作用。

  ICO本质上是区块链技术在投融资领域的应用呈现,而不只是突破传统的融资方式,就如同今天互联网技术在各行各业的应用一样,没有任何力量能够阻止一个先进技术在一个领域的应用的。

  ICO需要的是监管和规范,不是禁止。

2、凯泰资本投资人孙明:

ICO市场会逐步规范,纯投机行为会被禁止

▼投资经历:

2017年4月:开始关注ICO

2017年5月:买入以太币

▼投资成绩:

持有1个月,赚两倍

  我当时开始接触ICO是因为公司内部原先看区块链的同事离职了,区块链依然是公司重点投资的领域,所以就交给我来看了。

  我刚开始觉得区块链技术蛮神奇的,它去中心化、各种加密,我越看越着迷,对它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后面买币是因为我觉得如果自己不参与进去,可能对这个行业的理解始终处在局外人的角度。

  我在今年5月份的时候以1200多的价格买入了以太币,6月中旬就涨到2500-2600。那个时候,我觉得市场太狂热了,那个时候我是比较谨慎的,因为我始终认为ICO这种模式是无法持续的,因为我看不到任何持有它的一个商业上最基础的逻辑所在,所以我就卖掉了,之后就一直没有入场。

  我对ICO发行的各类代币主要从项目本身是否符合发行逻辑和项目的价值这两个角度判断。

  首先,ICO的发行逻辑是有两点:

  一,项目以自身网络的使用权作为代币价值的支撑,去发行代币,用户买入代币的其中一个原因在于需要使用代币支付在该网络上运行程序或使用应用的费用。

  二,用户看好该网络未来的发展潜力,认为随着未来该网络的发展,越来越多的用户会使用该网络,因此其代币也会供不应求,价值也因此升值。

  最近央行等七部门发布的ICO监管文件是针对目前国内通过ICO发行无任何价值支撑的代币,这些代币从本质上是不符合上述两个要求的,同时这些项目也不具备商业价值,最后这些项目甚至连任何基本的项目开发团队都没有,其实质就是披着区块链外衣的非法集资。

  目前国内的ICO行情已经完全变成了非法集资的舞台。监管出台只针对国内交易所,不涉及国外交易所,同时也并没有强制措施制止代币的继续交易。

  我认为,随着央行的监管文件出台,ICO市场会逐步规范,纯投机行为会被禁止,部分对区块链发展确实有益的项目,监管层不会一直限制交易,而会逐步形成对ICO代币的监管框架和措施。

  今天我依然看好真正从事区块链技术研发的企业在区块链方向上做有益的探索,也看好区块链技术会在部分领域最终落地和规模化。

3、90后女记者海伦:90后特别热衷ICO投资,尝试各种投资风口

▼投资经历:

2014年6月:开始关注区块链,并参与到一个ICO项目的种子期。

2015年7月:项目一直在开发中,感觉获得回报周期较长,犹豫后退出了,收回资金。

2017年6月:重新思考后,分散了一部分资产在ICO中。

▼投资业绩:

参与2个ICO投资,最高涨幅6倍,不过没有在最高点抛掉,后期利润缩水,最终赚了一倍,研究ICO项目20个以上。

  2014年的时候,我在一个区块链项目的种子期投了1万块,当时是因为我想写一篇牛逼的稿件,就跟圈里很多人聊啊,交流啊,为了写作获得一手的资料。

  自那时候起,我一直关注这个圈子,今年6月份,我又参与过2个项目的ICO。

  我的投资标准是:

  1.项目创始人的能力、技术和人品,是否有区块链开发经验;

  2.区块链公司前几年是否已经接受VC和天使的融资,这轮ICO有没有机构参与和支持;

  3.公司自身的收入、利润、合作伙伴,子公司或母公司的股东情况,有些公司技术团队好,就会有投资机构觊觎,董事会投票踢出创始人的事情也是有的,水很深,投资前要摸清。

  ICO今天面临的监管让我觉得似曾相识。

  几年前,央行也出过关于比特币的监管规定,我也写过很多相关的报道,但是并没什么用。市场上一直都有唱衰比特币的声音,媒体上几乎所有关于比特币的报道都是负面的。

  但你会发现,它就像一个小强一样,越是唱衰,它越涨,然后到现在就逐渐从非主流进入主流视野,然后越来越多大的人观点会改变,然后它就成了一个合法的可交易的商品。

  所以,媒体的看法不一定是正确的,甚至有时候媒体是盲从的。

  在媒体工作有一个好处就是有机会接触到一些创业公司,有机会了解公司的团队和一些数据。去年我曾经在一个区块链项目里从事了一些FA的工作,将它推荐给专注区块链的VC基金,通过这个渠道获得了跟投的一些份额。虽然我不是专业的投资人,但是跟专业的机构一起投资,去体会他们的逻辑。渐渐地,我对ICO项目也形成了一套自己的判断逻辑。

  我发现90后似乎特别热衷ICO投资这个事。我认识一个92年的朋友,他投了10万块,翻了五倍;他的一个大学同学,在以太币价格还是几十块的时候就投了一百万,现在已经值一个多亿了。

  70后赶上了房价红利,80后也是有房的,90后要么是父母把房买好了,要么靠自己赚钱,靠工资买房的可能性是非常小的,所以很多90后会尝试各种投资风口。

  对于我来说,投资区块链、ICO也是一种平衡工作压力的方式。当我工作很累的时候,想想我还有那些投资在赚钱,心里感受就好很多。所以ICO投资对我而言是一种生活方式。

  长期来讲,我依然是乐观的,我认为ICO不会一直被管制,毕竟它是去中心化的,全球性的融资方式。

4、Fintech公司高管李林

ICO的今天,和互联网当年的发展轨迹类似

▼投资经历:

2017年6月:参与A Chain的私募融资

2017年8月:参与美国某区块链项目的私募融资

▼投资业绩:

以2毛钱/代币的价格投资A Chain,最高涨到4元,1.5元时退出一半。

  我有一个五道口的同学在做区块链项目的,今年6月我参与了它的私募阶段的融资。那时候,我不懂什么是ICO,就是相信这个同学,所以就投了10万块钱。这个团队有2-3年的区块链技术背景,一直在做数字资产方向的事情,他们团队A轮获得了高榕资本1000多万美金的投资。

  最近我又投了一个海外的区块链项目,也是朋友介绍的。创始人是耶鲁毕业的华人,我在私募阶段投了他。

  所以,我投资ICO都是出于比较理性的想法,也有自己的分寸,不会盲目地投很多钱进去。

  现在受ICO监管政策的打压,我也是有损失的,毕竟还有一半的代币没有退出,现在已经跌到了成本价。

  不过,我现在心态比较平和,我依然赌它有一天政策风向会改变,价格还会涨回来。

  我觉得ICO还是有它的价值的,它让人人都能做天使(投资人)了,提高了投资的效率。每个人的资产配置当中,既可以投资P2P,投资股权,也可以投资ICO,所我觉得它是不可逆的。

  ICO的今天,和互联网当年的发展轨迹类似,虽然有泡沫,但未来依然会沉淀出优质的公司,所以长远看我还是乐观的。

  (应访谈对象要求,文中朱新、海伦、李林均为化名)

【本文由投资界合作伙伴全天候科技授权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有任何疑问题,请联系(editor@zero2ipo.com.cn)投资界处理。

相关资讯

二级市场数据总览

最新资讯

热门TOP5热门机构|VC情报局

去投资界看更多精彩内容
【声明:本页面数据来源于公开收集,未经核实,仅供展示和参考。本页面展示的数据信息不代表投资界观点,本页面数据不构成任何对于投资的建议。特别提示:投资有风险,决策请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