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交易禁令之后,比特币等虚拟货币活得怎么样?

比特币的价值来自于稳固的生态圈以及由此激发的投资者信心,这个信心在7月底BCC诞生时曾经被打击过一次,接下来11月的考验则更为关键,决定着比特币赖以称霸虚拟货币圈的挖矿机制和算力优势能否延续下去

  9月份,虚拟货币市场迎来监管风暴,力度之大超过市场想象。继4日人民银行等七部委发布《关于防范代币发行融资风险的公告》取缔ICO之后,之后的两周时间内,各地发布《虚拟货币交易场所清理整治工作要求》,要求交易所限期制定清退方案,并最终停止虚拟货币交易。

  随后的几天里,比特币在媒体圈刷了一波热度之后,便似乎从大家的视野中消失了。那么,在过去的一两周时间内,比特币经历了什么?前景究竟如何呢?我们不妨简单梳理一下。

价格已恢复至前期高点水平

  9月15日,北京下发《北京地区虚拟货币交易场所清理整治工作要求》,要求各虚拟货币交易所于9月20日18时前制定清退方案,并于15日24时前发布公告,明确停止虚拟货币交易的最终时间,并立即宣布停止新用户注册。

  当日,火币网、OKCoin币行等注册在北京的交易所先后发布《关于停止所有虚拟货币交易业务的公告》,做出逐步停止虚拟货币交易的安排。

  受此消息影响,比特币、以太币等虚拟货币出现大跌,火币网数据显示,比特币当日*跌至16827元人民币,*跌幅高达22.6%。不过,经过短暂的恐慌性下探后,在随后的几天内,比特币价格开始回稳,截止10月1日18:00,价格已经回复至27000元左右,接近前期高点,再次显示了虚拟货币价格的韧性。 

  其实,原因不难理解,作为一种去中心化、不依赖任何单一国家的新型“资产”形式,虚拟货币很难被“封杀”,其发展前景也不取决于单一国家的政策环境,而是取决于一下两个方面:一是国际范围内的认可与共识,越多的人认可,其前景便越好;二是虚拟货币所在区块链自身的发展前景,作为公有链,其坚韧性越强、生态圈越完善、去中心化程度越高,依托其上的虚拟货币也就越有发展的基础。

  在外在环境没有发生重大变化的前提下,恐慌之后,虚拟货币价格出现回升并不令人意外。

  在这里友情提示一下,自9月15日起,国内的虚拟货币交易所已经停止了用户充值和新用户注册功能,当前的比特币交易,只是存量的玩家在参与而已,大家看看就好,不必动心。

  虚拟货币的认可度前景:各国态度不一

  在我国宣布取缔虚拟货币交易所之后,作为虚拟货币交易大国,日韩两国监管机构也对虚拟货币交易加强的关注。

  9月28日,韩国当局宣布将对包括比特币交易所在内的加密货币服务供应商实行现场检查,重点关注其网络安全以及合规状况,希望通过对虚拟货币公司的检查提供一个更安全的服务应用环境。

  29日,日本金融厅(FSA)发布了首批得到许可的日本“虚拟货币交易所”名单,首批11家交易所获得政府牌照。日本政府对虚拟货币的开放态度也助力其成为全球比特币交易*大市场,据Cryptocompare数据显示,日元对比特币的交易量已经占据全球份额的48%。

  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总裁拉加德看来,那些“体制薄弱和国家货币不稳定”的国家可能更直接地接受一种加密货币,且如果加密虚拟货币变得更加稳定,这种场景可能会进一步加剧。似乎是为了与拉加德的发言相呼应,近日巴林岛发布消息称将部署比特币监管沙盒,旨在进行区块链技术试验;阿根廷也计划在10月安装200台“双向”比特币ATM机(BTM)。

  相比之下,俄罗斯央行对比特币等虚拟货币的态度则相对严厉。在我国发布ICO新政后,俄罗斯央行副行长Dmitry Skobelkin曾进行回应称,

  “中国并不承认加密货币是一种支付方式并且禁止ICO。我们的观点是*相似的。在我们看来,这是一种随时可能崩溃的金融金字塔。”

  俄罗斯央行行长Elvira Nabiullina也公开表示:

  “我们坚决反对将加密货币作为一种货币资产以及一种用于支付商品和服务的资产进行监管,我们反对将加密货币与外国货币画上等号,因为所谓外国货币是由国家生产的,并且有经济和央行为其提供支撑。”

  可见,面对这一新兴事物,各国的态度依旧存在很大的差别。目前比特币在日本、澳大利亚、韩国等国家已经初步得到认可,但在中、美、欧、俄等国家的认可度便差了很多。最关键的原因,还在于其天然的“支付”属性对法币权威性的潜在挑战,和在跨境资金流动、反洗钱、犯罪融资等领域的难以监管。

  关于对法币的替代问题,其实越来越多的人已经意识到虚拟货币自身的技术局限性决定了很难去取代法币,但对于中美欧而言,均持有世界范围内的强势货币,其捍卫货币主权地位的决心要远强于其他国家。

  同时,在外汇管制、反洗钱、犯罪融资等领域的麻烦也是个问题,这些“麻烦”的消失需要依赖监管科技的进步,毕竟,只有当监管机构可以真正很好地掌控虚拟货币流向时,虚拟货币才有可能走入普通大众,变成常规的投资品。

  潜在的风险隐患:硬分叉风险临近

  随着11月份的临近,比特币社区正为迫在眉睫的分叉风险烦恼。先来看看什么是区块链分叉。

  由于区块链是由点对点的去中心化节点共同维护的,这里没有可以说了算的权威机构,区块链的有序运转靠的就是大家的共识,即对于哪些交易是可以接受的、哪些节点具有记账权等关键事宜,有一套公认的标准。这套标准是部署在区块链底层协议中自动化执行的。

  问题来了,当区块链中的节点运行不同版本的底层协议时,就可能出现共识机制的不一致性,即有些区块,部分节点认为是合乎规则的,同意接入区块链,而有些节点认为是不符合规则的,拒绝承认。此时,在节点没有对底层协议进行更新以保持一致的情况下,自然而然地,区块链就分叉成了两条或多条。

  在比特币区块链生态中,恰恰就出现了两支理念不同的力量,一个以比特币矿工团体为代表,希望对比特币区块进行扩容;另一个以Bitcoin Core开发者为代表,坚决反对区块的直接扩容,而是希望部署隔离见证SegWit(Segregated Witness)变相达到区块扩容的效果。

  由于双方争执不下,今年8月初比特币社区层面遭遇一次硬分叉风险,结果以矿工团体推出SegWit2x(隔离见证+2M区块扩容)的妥协方案得以缓解。不过基于SegWit2x方案,在8月初部署隔离见证后,会在随后的3个月内(即11月)自动升级2M区块扩容协议,而后者并未得到Bitcoin Core开发者和部分用户的认可,意味着11月份比特币将再次迎来硬分叉风险。

  比特币的价值来自于稳固的生态圈以及由此激发的投资者信心,这个信心在7月底BCC诞生时曾经被打击过一次,接下来11月的考验则更为关键,决定着比特币赖以称霸虚拟货币圈的挖矿机制和算力优势能否延续下去,而算力优势本身又是比特币作为一种去中心化虚拟货币最为核心的竞争力,若失去了算力加持,比特币还是比特币吗?

  结语

  站在当前这个时点,其实负面因素很多,前景堪忧。但若拉长期限,也许那句话便是对的,道路是曲折的,前景是光明的。

【本文由投资界合作伙伴微信公众号:洪言微语授权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有任何疑问题,请联系(editor@zero2ipo.com.cn)投资界处理。

相关资讯

区块链数据总览

最新资讯

热门TOP5热门机构|VC情报局

去投资界看更多精彩内容
【声明:本页面数据来源于公开收集,未经核实,仅供展示和参考。本页面展示的数据信息不代表投资界观点,本页面数据不构成任何对于投资的建议。特别提示:投资有风险,决策请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