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0日,上映11天的《羞羞的铁拳》呈现出无人可挡的局面,截止18时,该片当日实时票房逾15.50亿元,同样也是上映11天、排名第二的《追龙》和第三的《缝纫机乐队》尽管各有大牌明星加持,实时票房却仅为4亿和2亿,不到《羞羞的铁拳》一片的零头。
“致敬”周星驰? “羞羞”带你重温《破坏*》和《新精武门》
《羞羞的铁拳》延续了开心麻花电影的好口碑,从《夏洛特烦恼》、《驴得水》再到《羞羞的铁拳》,三部豆瓣评分7分以上的电影已让开心麻花团队成为影坛的一个现象级新星。
没有大牌的明星阵容,只有固定的话剧班底,没有酷炫的特技*,只有简单的特色剧情,虽说从“假如人生可以重来”行进到“讲个‘过去’的笑话你别哭”再到“男女冤家互换身体”的思维显得有些跳跃,但都没跳出“用心做碗塞满包袱的面给你吃,让你笑到离场时都觉得值”这种简单无厘头喜剧的认知范畴。
拿着旧梗抖出新包袱,大概已是开心麻花给人们带来*的惊喜。以擂台格斗为主话题,这是上世纪九十年代香港喜剧电影的热点之一,周星驰曾有三部剧与此类似,分别是《新精武门一》、《新精武门二》和如今以“我是说在座的各位都是垃圾”这句称霸表情包界的《破坏*》。这类影片中,主角都以社会底层人物出场,在一系列爆笑奇遇之下,逆袭格斗界的传奇。相比之下,《羞羞的铁拳》人物关系上的设置更为紧凑些,多了一分《少林足球》里“黄金右脚”的怅惘,也将人物的社会关系做了最为复杂化的压缩,比如艾迪生的教练同时也是女主角马小的父亲,而马小正好是男反的未婚妻,这一复杂的设置,将所有人物紧紧压缩在了擂台比赛的黑幕中。
无厘头的线索在这部新片里随处可见:比如马小和艾迪生不得不随父上山学艺,片中的练功地点“卷莲门”与《食神》中的少林三十六房实有异曲同工之妙,而练功的方式则借鉴了《破坏*》中魔鬼筋肉人训练外卖小子何金银的桥段,不过把货车式训练换成了捕鱼和在高速路上发传单,这大概也是一种老梗新用的与时俱进吧。
除了“致敬”经典,《羞羞的铁拳》还致敬了开心麻花自己,所有演员几乎都从《夏洛特烦恼》中移植过来,女主马丽仍负责痴情满满和貌美如花,不同的是,男主从沈腾转为了当时承担笑点的配角艾伦,王老师成为了链接所有人物的灵魂人物——假拳经纪人,而自带BGM的袁华和秋雅则适时客串了一把,唤醒着每一个人对经典前剧的回忆。
对无厘头搞笑的本土化,对,这就是读娱君对这部国庆档*具备*风范的喜剧最高的评价,从现在每天的超过35%的排片率来看,开心麻花无疑将是这个黄金周票房*的赢家,破15亿的预期还真有很大的几率实现。
开启IPO征程 开心麻花有望借《羞羞的铁拳》挺进资本市场
按照之前15亿的票房预期,《羞羞的铁拳》片方将获得37.43%的票房分账,即届时,开心麻花影业将与新丽电影和猫眼影业共分这5.61亿元的大蛋糕,这对挺进资本市场的开心麻花来说无疑是一针强心剂。
资料显示,2015年,以《夏洛特烦恼》14.4亿元票房成功引爆国庆档的开心麻花团队正式从话剧领域进军电影产业,当年即爆收3.8亿,同比增长155%;利润1.34亿,同比增涨234%。
但在接下来的2016年,开心麻花却只有一部非主流影片《驴得水》面世,由于口碑继续爆棚,这部成本1000万的影片收获了1.7亿票房,但总额比前剧缩水太多,开心麻花收入营收下滑近0.9亿元,净利润缩水接近一半。值得一提的是,开心麻花的扩张之路也在2016年初奠基,当年年初,开心麻花影业对外融资3亿元,估值增值50亿元,公司在通往资本化市场的道路上首尝甜头。
步入2017年,开心麻花董事会将目光瞄向了A股创业板,6月30日晚,开心麻花招股书在证监会网站预披露,公司拟登陆创业板,发行不超4000万股,发行后股本总额不超4亿股。
资料显示,开心麻花创立于2003年,是一家从事舞台剧、音乐剧以及儿童剧的创作、编排和演出,及演出剧目的衍生业务的公司。2012年,开心麻花两部小品通过春晚节目审核,一炮走红。此后,连续4年春晚的舞台都会出现开心麻花的作品,也让沈腾、马丽、艾伦等喜剧演员走入了大众视野。
根据开心麻花招股书显示,公司控股股东和实际控制人为张晨、遇凯,两人为一致行动人关系,持股比例分别为48.33%、4.03%;此外,开心麻花总经理刘洪涛持有7.68%股份,微影时代副总裁石磊持有1.5%的股份,上海荣正投资咨询有限公司董事长郑培敏持有0.84%的股份,此外还有多个投资机构和张健鹏、徐茜、杜和青等多位自然人。值得关注的是,沈腾、马丽等虽然是公司签约演员,但并不直接持有开心麻花任何股份。
不难看出,资源型投资者成为了此次开心麻花合作的重点对象,如通过微影时代的合作背景,就可渗透演出、电影、票务等多项领域。
卖座反而是压力 现象级影片如何持续打造是个问题
连续三部没有知名导演、没有明星大腕儿、没有超大投入的“三无”电影,这是业内给开心麻花接连三部现象级影片的一种中性评价,但随着一年一次的成功案例,让开心麻花的品牌也逐渐成为观众和市场的宠儿。
解剖一下其实不难发现,本着将无厘头路线本土化精神的开心麻花也有着不可复制的成功套路:首先是电影题材全部源于话剧,也就是说,影片在开拍之前已经接受过市场的历练,积淀了一定的观影基础;其次是导演、演员几乎来自话剧本身,导演熟悉剧本,演员演技出众,更值得一提的是,这些非明星演员有着其他大片儿所不具备的优势——较低的人力成本;再次,开心麻花瞄准的题材精准,聚焦于生活中可见的喜剧本身,观众共鸣度较高,而其设置的档期紧盯国庆,错过了国内外大片云集的春节、暑期等传统热点时期,本身就已有更高的成功几率。
但这也间接说明了开心麻花们的软肋所在:过于依赖优秀项目(话剧IP),这样的商业模式本身就存在更多的风险,如果其所选定的电影一旦与主流市场脱节,2016年《驴得水》叫好不叫座的现象又将重演,而这对于一年一赌的团队来说,其业绩成长将会是灾难性的表现。而另一种危机也在逐渐呈现,开心麻花虽然久耕话剧市场,但市场与口碑双优的话剧IP毕竟有限,其如何开拓更深远的可持续市场,或是这一团队将面对的*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