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IP电影票房339亿,退烧不退热的IP仍是市场最爱?

秋冬之际,2017即将画上句号,影视剧透露的新讯号也愈加明确:类型题材崛起。网络文学作为IP的最大输出地之一,在这场变局中如何发展?爆炸性增长的网络文学对传统文学而言是一种什么样的存在?什么样的网络文学才是真正的IP,投观众所好呢?

  “你怎么不写网络小说呢?万一火了多赚钱啊!”娱乐独角兽记者已经想不起来多少次面对这个问题了,那么对于网络文学,业内人士怎么看呢?

  “原来传统文学和GDP没什么关系,经典作家经常穷困潦倒,一分钱没有挣到;现在的网络作家太神奇了,一年可以创造一个亿,文学也可以谈GDP!”

  11月3日,西子湖畔,吴玄频频出口惊人,嬉笑怒骂中意味深长,却也恰恰证明了来势汹汹的网络文学浪潮对文学和影视界造成的多重冲击。吴玄,系《西湖》杂志主编,此次他联手著名作家海飞、蔡骏以及《收获》杂志主编程永新共同为西湖IP大会站台,就“文学变局中的类型崛起”话题发起热烈讨论。

  据了解,本届西湖IP大会由浙江省新闻出版广电局、浙江日报报业集团、浙江省作家协会和西湖区人民政府主办,东方星空数字娱乐有限公司和中共西湖区委宣传部承办,旨在通过回到IP的原点去观照整个产业的发展。

  秋冬之际,2017即将画上句号,影视剧透露的新讯号也愈加明确:类型题材崛起。网络文学作为IP的*输出地之一,在这场变局中如何发展?爆炸性增长的网络文学对传统文学而言是一种什么样的存在?什么样的网络文学才是真正的IP,投观众所好呢?

类型题材崛起,IP退烧不退热仍是市场*?

  近年来,IP逐渐从“舶来品”成长为全民性的话题,仅在百度搜索“IP知识产权”,便会跳出3170000个相关词条。 或许在更迭迅速的网络词汇中,IP早已不是新词,但是市场对其的渴望仍有力彰显着它的魅力。

  西湖IP大会现场发布的《文娱IP白皮书》显示,截止今年9月,电影市场上映的IP改编作品共计108部,较去年同期增长数量仅为1,但是票房收入较同比增长了47.99%,高达339.74亿;观影人次达9.79亿,同比增长44.18%。在电影产业回归冷静,票房和观影人次平稳增长的时候,IP电影无论是票房占比还是观影人次增速都表现出了良好的势头。

  电视剧、网剧市场亦不遑多让。数据显示,在优酷平台播放量top100的剧集中,IP改编剧达60部,而知名大IP《三生三世十里桃花》、《楚乔传》等更是名列前茅。

  IP的发展经历了一个长期的探索过程,从当初的趋之若鹜到后来的闻之色变,如今业内人士正在不断的寻找和回归原点,找寻IP开发的科学方法。而即使是今年以来的IP退烧的声音不绝于耳,市场仍给出了鲜明的讯号:此时言IP已死显然为时过早,IP的未来充满了未知,IP市场仍是一块巨大的宝藏。

  值得一提的是,在今年的IP作品中,类型题材迅速崛起并且发展势头迅猛。电影方面,《战狼2》以56.83亿的票房收入高居IP电影乃至中国电影榜首,《速度与激情8》紧随其后,在它们的带领下“动作类电影”成为观众最喜欢的IP类型,票房占比达48.86%。

  剧集市场上,言情类、古装类和历史类排名前三;网剧方面,悬疑题材和甜宠题材平分秋色,《白夜追凶》、《无证之罪》、《双世宠妃》等作为分众精品被观众熟知。犹记得之前上海2017网络视听节网剧论坛中,分众精品赫然是网剧市场的关键词。

  类型题材的崛起让IP开发在质疑声中仍占领高地,也让业内人士真正开始审视IP科学开发的概念。网络文学作为IP的最重要产地之一,自然也备受关注。

IP风靡背后:网络文学能谈的只有钱、GDP化?

  “每个人都有一个帮派要混,每种文学都有一种类型要分”。在西方,类型文学是一个真正的文学题材,在中国编译之后成为网络文学,更确切的来讲,根据发布渠道渠道来分,网络文学可以看作是类型文学的一种。

  “国外的类型文学很发达,归类严整,但是国内的类型文学很难走出来,尤其是影视剧改编烂尾、伪IP盛行的情况下。”海飞指出。那么,类型文学尤其是网络文学在市场上交出的答卷是怎样的呢?

  浙江大数据中心发布的《IP创作、衍生品及大数据报告》显示,网络文学作为IP创作的核心力量,在整个文学市场中增速最快,从2013年的15亿到2017年的90亿的市场规模,近两年来增速超过60%。于此同时,IP改编剧版权费也从2012年的40万每集飙升到如今的900万每集。

  从市场层面来讲,网络文学的兴起是文学史以及影视剧史上浓墨重彩的一笔。但资本加持下版权费暴涨、同质化严重、作品质量参差不齐等问题也令人唏嘘。

  如果将市场上的网络文学进行归类,不看作者的名字也能基本可以预测故事走向,或许这也是热门影视剧上映之后,紧随其后的往往是抄袭丑闻的原因,从《三生三世十里桃花》、《楚乔传》便可窥见一二。

  大量同质化、低质量作品的产生,究其根本原因,或许正是吴玄所说的:“在中国网络作家出现之前,我们找不到一位20来岁、每天写两三万字、整部作品三千到五千万字的文学经典,而这些作品在市场上销量很好,叫好又叫座,读者也很多;同时转化成影视的速度非常快。”

  令人震惊的是,这场巨额财富背后的“操盘手”主要是80 后和90后,高达1500万庞大的作家人群汇聚各行各业和不同阶层的人员,大学生、公务员、医生、厨师、保安等都赫然在列,俨然有一种全民职业的意味,正在打破昔日对文学、作家的定义。

  这个产业链现在看来竟毫无问题,也是所有版权方尤其是网络作家最为期冀的方式;然而“和网络作家交谈的时候,他们基本上谈钱;过去的传统文学和GDP没什么关系,但是现在动辄千万过亿的版权费让文学也能谈GDP了。”吴玄表示。

  文学也能谈GDP了,这是文学创作者的幸与不幸。自古以来,文学更像是穷困潦倒的代名词,挣扎在生存边缘的创作者比比皆是;然而,近年来资本加持下的网络文学,市场化特征俨然已经超越了文学性,成为*属性,也和传统文学从人文情怀和社会思考的出发点背道而驰。

  只是引人深思的是,如果出发点是市场和金钱的话,那源于文学的IP改编作品的质量如何保障?

【本文由投资界合作伙伴微信公众号:娱乐独角兽授权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有任何疑问题,请联系(editor@zero2ipo.com.cn)投资界处理。

相关资讯

文化娱乐数据总览

最新资讯

热门TOP5热门机构|VC情报局

去投资界看更多精彩内容
【声明:本页面数据来源于公开收集,未经核实,仅供展示和参考。本页面展示的数据信息不代表投资界观点,本页面数据不构成任何对于投资的建议。特别提示:投资有风险,决策请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