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朱啸虎、高翔、李竹、杨胤等投资大佬最近都在想什么?新的风口在这里!

互联网从头去建新零售网点太难了,怎么利用传统网点,这是一个比较好的探索。必须和零售网点做对接,而且我知道它的库存价格,这个需要很大的系统,线下会不会把系统对接给你,而且一般对接一家,不可能对接很多,这都是非常宝贵的信息。

  2017年11月9日,第七届腾讯全球合作伙伴大会在成都顺利举行中,成都市副市长&高新区党工委书记范毅、腾讯集团首席运营官任宇昕、腾讯副总裁林松涛、腾讯副总裁钟翔平、腾讯网总编辑李方、知乎创始人兼CEO周源、快手创始人兼CEO宿华、米未传媒创始人兼CEO马东等嘉宾出席。此外,来自全球互联网、AI、内容产业的350多位行业领袖和嘉宾以及近万名创业者参会,围绕“开放·创想”这一主题进行交流和讨论。

  在“创想·投资”分论坛,双百项目冬吴同学会主讲人梁冬主持了圆桌论坛,与金沙江创投基金董事总经理朱啸虎英诺天使基金创始合伙人李竹高榕资本创始人高翔轻松筹创始人杨胤、腾讯开放平台部高级总监赵建伟一同探讨了一下支付红利带来的新机遇。

以下为圆桌对话速记整理:

梁冬我的第一个问题,最近你们各位经常思考的问题是什么?最近思考的问题肯定对他来说很重要的问题,如果你能够很真诚给我们分享的话。

朱啸虎:对于风险投资来说怎么最好地切入新零售是我最近思考的问题。

梁冬:做传统做线下也是整个是系统很难对接的,那么你们怎么去让它融合呢?因为它是一个趋势,把两个团队融合到一起。

朱啸虎:我们也在思考怎么切,互联网是新的模式,包括中国线下已经有很多零售网点,从头去建,建1000个2000个也推陈出新了,已经存在200万个网点存在感太小。我们已经有两个布局,一个是滴滴合作,把滴滴快车和司机变成零售网点,有20-30%的转换率零售网点出来。就在前排的椅子边上放了几个零售货架,你可以买零食、水、雨伞这些便利东西,把它迅速到扩展到几十万个地方。

  另外互联网从头去建新零售网点太难了,怎么利用传统网点,这是一个比较好的探索。必须和零售网点做对接,而且我知道它的库存价格,这个需要很大的系统,线下会不会把系统对接给你,而且一般对接一家,不可能对接很多,这都是非常宝贵的信息。

高翔:挺难定义最近老想的事情。

梁冬:不一定是生意的事情。

高翔:还是讲生意的事情吧。这一两周想得多一点还是跟内容相关的,最近花了一些时间在文娱这一块,确实也在思考小说、漫画、视频、短视频,接下来还有没有一些年轻人可能更喜欢的新的内容形态的出现,这个还在思考,没有结论。

梁冬:你发现什么了吗?

高翔:有新的内容出来,有点像游戏,有点像小说的东西,自己玩一玩,当然现在比较小,可能有别的可能性吧,我觉得有比较大的可能性成为主流的机会。现在还在思考,还没有答案,有答案就不思考了。

梁冬:投资者最看重什么样的一些细节和品质?

高翔:一个可能是说对于这些年轻人喜欢的东西的这种敏感的敏感性。

梁冬:为什么下意识觉得年轻人很重要呢?年轻人在中国的数量并不多?

高翔:我们年纪大,我是一个中年人,我们中年人因为我们有很多习惯已经养成,比如我们阅读的习惯,我们看视频的习惯,习惯养成改变挺难的,而且时间有限,有家庭、有工作,还有各种各样的事,然后所以那年轻人不一样,年轻人有时间,所有东西没有去定型,可以去探索各种各样的事,当它成为主流消费人群的时候他们喜欢的原来可能是小众文化可能变成主流文化。变成主流文化在这当中产生很多商机,所以我们确实从投资人的角度确实要关注年轻人。

李竹:我们现在看人工智能比较多,今天讲到支付,我们也在想今年最大的风口确实是新零售,刚才朱总说的新零售。人工智能和支付的结合实际上是新零售的一种。零售方面投了很多公司,包括做人脸识别的,包括做ID的等等,这些技术都可以用到新零售里面。实际上这里面核心的一点我觉得就是线下实际上是个巨大的市场,比如说像服装,百分之七八十的交易还是在线下的。看到线上很大,大部分还在线下。怎么样把线上线下的优势结合起来,是我们现在思考的,什么样的项目能够把它结合起来。

梁冬:线上和线下它整个我都接触过,发现它的思维模式和基因完全不一样的,它的融合过程其实是非常痛苦的,你们有什么建议吗?

李竹:我们投了两个项目,一个是完全做线下的,刚刚有人说他们做线下的。但投了完全做线下的人,原来对服装品牌特别了解,怎么运营怎么卖。现在用线上给它赋能,用线上所有的供应链,可以做到零库存,就线下开店,原来开店自己要买很多货,有压力,现在不用了,上面供应链打通以后可以做定制,服装的周期变得很少。另外就是它本身可以用这个,比如说像微信把周围的所有的东西连接在一起,所以销售超出了店面的范围,来一个新款式可以从微信跟客户去发布,这是一个传统线下的,得到了一个赋能之后发展特别快。

  另外一个就说做互联网的,但是它对线下本身特别了解,我们投了另外一个公司,现在也在新三板挂牌了,原来是给工厂做服务,现在连接到所有的店,现在大概连接十几万家门店,把整个信息打通了。所以现在产业链上去想办法切入,这也是另外一种创业者。

梁冬:当一个公司同时做线上和线下,有一个问题,长期以来互联网行业新技术比较高,而且不一定能挖到最好的人,最好的人被腾讯等大公司挖走了,偶尔有一个担心跳槽,薪资水平差别很大,通常你们怎么处理这个问题?

李竹:未来所有的店铺肯定是线上线下都有的,那么目前来说如何采用互联网+,这个门槛在大幅度的降低。不一定养那么高薪的人我就可以用这些人了,包括微信的出现,支付非常便利,所以我觉得这是给现在的和原来做线下的人一波非常大的红利。所以我觉得这个对等,就做所有的店铺的人他想把线上的东西用上,现在已经有非常现成的解决方案。腾讯整合了很多用户端,都现成的,直接用。当然里面产生创业机会,就提供方案的公司现在发展也特别快。

杨胤:我最近还真是有一直在思考对我这个行业来说挺重要的一个问题,我们平台做了三年了,现在有1.75亿的用户,现在叫好人好事帮助别人。我一直思考说中国到底有多少好人,这些好人为什么到我们这儿来做这样的事情?我不仅在自己思考,还做了一些研究的工作。

梁冬:你们这个平台上的人不光叫好人,还有是有钱有闲的好人。

杨胤:我们的研究表明不是这样的。技术和内容的传播,特别是移动支付的便捷性,让更多的人能在碎片化的时间里来完成,所以不用你特别闲,那为什么有那么多人持续的来做这件事情,是在帮助别人吗?从我现在看起来可能更多的我应该看到的是持续的在做这样的事情的人,实际上从某种意义上来讲我更愿意把它归结为是一种精神类的消费。因为我跟一些长期做公益的人在谈的时候,好多人问为什么你这么高尚呢?为什么你会用这么高贵的时间做这样的事情呢?是为了宣传什么吗?是为了你自己的这个形象吗?其中有一个美国的眼科医生每年花一半的时间去非洲给非洲人民做眼科手术,他说其实我只是觉得感觉好,感觉好可能是我们大多数人在做这个举动的时候他所产生的这个感觉。这种感觉是最宝贵的,我们去做每一件事情的时候,如果能让你自己感觉好,还有什么比这更重要的呢?所以我想我们用什么样的方法能够让更多的人在这一类事情上能够产品好。

梁冬:这类人越来越多吗?

杨胤:现在没有结论,还在研究中。我们大量好的内容的传播能够帮助大家更好的去学习、运用和感知,这些是我们要去努力和想的。

  首先我特别同意你问我这个问题,说我们的商业逻辑是什么,我们是一个企业,企业是赚钱的,这样让员工和投资人有更好的发展,很多人认为我是一个公益平台或者说我们是一个新型的社会化的这样一个企业,那实际上从我们内部来看,第一说我们在希望能够让这样的事情更好的发展同时,我会给更多人赋能,这样有更多的公益组织应该去做这件事情的人更好的去做这件事情。

  第二个我们在思考一个问题来看,其实我们如何有更好的产品,能够让大家在精神层面上感觉好,这是非常好的机会。第二个实际操作过程中能够深刻的体会到在我们社会里对于大众的健康保重这一块来讲,是有很大缺失。所以今年开始慢慢的变成了一个在健康保障方面的平台,我们提供了保险、互助,更多共享型的服务。

梁冬:今年腾讯我们可以看到整个策略是要很大的加强内容的建设,甚至内容生态的建设。这过程中腾讯从支付到社群,到各个生态怎么帮助广大的生态赋能呢?你们做什么?

赵建伟:我们最近看整个内容平台商业化的时候一直在思考这个问题,腾讯从最早的QQ空间到整个的应用宝微信等等,伴随着媒体的模式的这样一个变现很成熟了。当我们看到整个内容产业其实是一个碎片化的东西,每个媒体最终的时长和播放实际上掌握在每个自媒体的手里。这样碎片化的变现我们现在看有几种模式。

  一种就是说这个领域其实本身比较垂直聚焦。第二种是通过一些比较普世,比较吸引更多人休闲时间的价值,比如说刚才讲的星座、搞笑、生活、动漫等等这些领域。这些在整个平台上聚集大量的流量,实际上会遇到的一个问题就是单位流量的变现效率很低。为什么这样呢?

  我们自己分析我们目前其实只是把一些这种基于平台的变现能力引入。大家讲看到的一些植入广告位的分成,还有一些大号不是很持续的,偶发的广告的植入等等类似于这样。这是商业变现能力比较弱核心的原因,现在也尝试做机制化的一些商业合作的方式。举个例子例如说通过图像识别的方式,发现说这个短视频里是不是有一些涉及到汽车,一些其他的品牌的这样一个东西的呈现时候,有类似于电商边看边买的赋能,通过这样提升变现水平。

梁冬:你刚刚提到还是广告模式的嘛,广告模式和电商模式、游戏模式,腾讯公司如此娴熟在游戏里赚钱,利润率差很远,会不会有压力?

赵建伟:我的理解来看这些业态之间的跨界之间的竞争,其实最终实际上是争夺用户的时长。比如说现在看到整个王者荣耀发展得很好,游戏覆盖的都是时长这种。

梁冬:下面一个问题最近从两三年前,从知识付费这个领域开始出现很大的一些内容,有很强的效益。在座投资人你们怎么看待这个事,是短期还是长期现象。

朱啸虎:我们感觉这是长期的趋势,最主要在消费用户群的变化,年轻人90后、00后是有非常高的消费能力的。在70和80后很少为知识付费,去年投的一家知识类公司发展非常快。非常多的一些老师他们也赚到了钱也不少,每个月赚到几万块钱,这种平台还是有非常多的机会,而且对于他们来说知识花钱也是娱乐的方式。

梁冬:这些90后花钱的习惯反过来影响他们的父母吗?

朱啸虎:有可能,教育父母,说你们要不要去看,消费趋势的变化非常明显。

梁冬:所以你认为是个长期趋势。

高翔:内容付费角度来讲,这个趋势应该是比较明显的,然后移动支付给内容付费是非常大的促进。内容付费这个生态是个循环,过去你做内容的人,内容卖不了钱,就你赚不到钱的时候可能不会生产特别好的。然后那些两性之类的通过广告的变现方式或者流量的方式会活得更好一些,所以那种内容会很快充斥互联网,这个其实不是一个特别好的现象。从内容付费的角度,因为其实刚刚讲说年轻人有付费,某种程度上绝大部分都有付费的这个能力和意愿。原来我年轻向中那个时候也是10年前吧,十几年前,也为电影、音乐付费,移动支付让内容付费这件事情进入了一个良性循环,内容的人挣到钱,让更多的人做最好的内容,这样循环下去趋势会很好。就像刚才讲的投的那个公司,这个状况增长非常快。

梁冬:所谓非常好是什么概念?

高翔:各方面业务和财务都挺好的。这个回头再说吧。

李竹:知识付费实际上是一个消费升级的趋势,一个是中产阶级。这其实是买一种心理的满足感,这上面有很多内容,中产阶级包括企业家,包括做生意的人,创新越来越快,能不能跟上趋势有焦虑感。另外一种是知识性的,我刚毕业的时候吃饭,吃饭的时候那时候花100多块钱也不心疼,但买本书呢?那时候就吃饱肚子,现在愿意在这上面花费。

  另外是年轻人,这一波整个文化创意,包括刚才说的知识付费,这里面其实年轻人占很大的比例,消费习惯不一样,他们可能不像我们,我们当时大学毕业的时候想怎么样赚钱,他们其实毕业不工作也没关系,父母有钱养得起。美国环境也是这样,就因为没有生活上的压力感做一些喜欢的事情,学习喜欢的事情,就变得更加容易,所以付费的习惯。包括很多大学生现金贷这种东西也是利用年轻人提前消费的心理,中国现在的年轻人跟美国、丹麦的年轻人有点像。

杨胤:我自己的感觉现在的传播方式和支付的方式跟民国时期是有本质区别的,因为这种本质区别会让我们整个社会结构发生变化,我也提到年轻人这个名词,所谓的职业这件事情会有众多众多的小门类的这种分别,让他们谋生的方式和生活本身融合在一起。所以因为这样的变化就让我们更看重这个,我既是内容的生产者,又是获取知识的需求者,那它会融合到一起。也许我可以在地铁上面挣到钱,因为我在地铁上可以用碎片时间回答一些问题,分享我的知识,或者我过去听到一个笑话我加工了只要有人欣赏我的内容,我就可以满足我生活的需求,而且我在这里头还会得到乐趣。所以正是因为这种技术和新的生存状态的不一样,我们不能够用传统的模式去看待可能将来的这个未来的10年的社会的这种模式。所以我是非常看好内容的这种付费。支付的便捷和生成方式的便捷。

赵建伟:伴随着整个知识,未来更多的垂直化和多样化,我理解这两个趋势在现在知识付费这个阶段不冲突。未来可能像快手现在讲的大微能挣四五千万,未来真的能挣四五亿,甚至挣四五亿的人更多。长尾化也是一种趋势,甚至咱们讲的包括王者荣耀,包括大家拍的视频和剧都属于一部分。

梁冬:我问一个稍微敏感的问题,你可以不回答。腾讯前段时间做了内容平台的变革,这个变革的前后你们认为最大的差别是什么?

赵建伟:这个问题应该还是可以回答的,但是仅代表我个人的观点。我觉得其实变革的话呢,很明显之前腾讯看整个相对于生态的视角,更多是站在平台的视角去看问题,那包括微信也好,手推也好,OMG的新闻快报浏览器等等,就什么样的内容符合我的诉求,更满足用户的需要,这个角度建立一系列的策略。整个公司这次去梳理整个内容的大的战略,包括就是说去整理统一的内容平台部,我理解恰恰是站在回归到了相当于生态的这样一个主流的视角,站在生态的角度梳理整个内容发展趋势怎么样,发展的态势怎么样,甚至推演未来的情况怎么样。反过来讲把未来的平台和媒体整合,从整个的数据、商业、流量各方面全面去赋能以这个生态。

梁冬:我听到把以前做开放平台的经验应用到了在做内容平台上来。

赵建伟:这次变革的话主要其实就是像林松涛包括侯总这边持续打造开放平台,从PC生态到移动生态,这也是基于这样的考虑,把相当于说他们也兼岗到内容平台,也希望去借鉴之前成功的模式能够给到大家更多的支撑和更好的合作。

梁冬:请问你们心目当中定义的企鹅号和现在的平台有什么不一样?

赵建伟:企鹅号第一步腾讯通过自己整合资源之后,相当于品牌的入口,未来可以通过这样一个体系直达到腾讯包括微信、手游等等一系列体系里面来,这是区别于别人服务于单个的最大的区别。

  第二个其他有些相当于是行业做法,其实更多的是说这个更像是一种内容的采集。我们反过来讲对企鹅号进行赋能,其实腾讯大家最关心几个,第一其实是数据,第二是流量,第三其实是整个腾讯比较成熟的商业体系。这三个其实是我们现在看到最核心的会和整个的企鹅号的合作伙伴大家一起去共建和共享的体系。

梁冬:每一个大的平台应用,都会有一拨所谓的红利时期,我们都可以看到每天都是这样淘宝,请问你们认为这个企鹅号的红利大概持续多长时间?并且怎么样迅速获得你们的红利?

赵建伟:红利时间应该比较久,客观来讲腾讯流量体系很庞大了,通过整合这个体系,包括体系持续挖掘更多的流量投入到生态的运作之中,我觉得这就是一个持续的过程,更别说现在通过财报大的流量媒体本身也都在呈现快速的增长。

  第二个围绕着整个商业和数据的赋能,这也是持续叠加和持续演进的,也是一种状态。

  至于开发者怎么能够更好的享受到红利,那很简单,大家今天就可以马上用,马上把文章各个方面上传,这样加入到腾讯开放大的生态里。

梁冬:推送后面都有标签化,怎么规划标题,标题内容里面关键词怎么样做匹配,最适合的算法的?

赵建伟:做一些标签化的处理。我们会去关注整个文章阅读的深度、时长等等指标。

  另外数据上腾讯的优势不止说文章内容标签化或者通过算法实现,更多价值在于通过更多的这样一个媒体和平台覆盖更多的用户场景和需求。哪怕你今天是第一个去查看内容的用户,有可能在腾讯微信平台或者其他的平台上有一系列的阅读或者说社交或者电商等等类似于兴趣的积累。这整个数据维度的挖掘找到更好的受众和实现商业价值是很有有力的支持。

【本文为投资界原创,网页转载须在文首注明来源投资界(微信公众号ID:PEdaily2012)及作者名字。微信转载,须在微信原文评论区联系授权。违规转载必究责。】

相关资讯

最新资讯

热门TOP5热门机构|VC情报局

去投资界看更多精彩内容
【声明:本页面数据来源于公开收集,未经核实,仅供展示和参考。本页面展示的数据信息不代表投资界观点,本页面数据不构成任何对于投资的建议。特别提示:投资有风险,决策请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