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现金贷逃生路:大平台收缩,小平台冲量,他们都在喊“赚一把重回地下!”

监管对行业产生第一波震荡,是资金方开始抽贷,行业面临釜底抽薪的危机。“某城商行抽走了资金,说为了响应政策”,某现金贷公司的资金负责人包俊霞称。

  监管的一纸通知,让现金贷行业如陷冰窖,大劫将至。

  网络小贷牌照价格一夜翻倍,最高已叫价到上亿元;而部分资金方强行抽贷,导致一些平台业务量骤停。

  讽刺的是,大的平台在转型、收缩,而部分小平台,却在一夜之间提高利息、急速冲量,准备“再赚一把就重回地下”。

  监管的大网撒下,入网的都是大鱼,而冲得最猛、搅浑水的小鱼儿门,反而从缝隙间全部逃走……

  01牌照暴涨

  11月21日,《关于立即暂停批设网络小额贷款公司的通知》下发之后,几乎所有人都知道,互联网小贷牌照不再新增。

  截至2017年11月22日,全国共批准了213家网络小贷牌照,含已获地方金融办批复未开业的公司。

这些存量牌照,监管会如何处理?

“有牌照的,没有开展业务的,可能会和有业务,无牌照的公司进行兼并重组”,据接近监管的知情人士称。

  因为担心牌照被取缔或重组,很多持牌公司,动了卖牌照的想法。

  现存牌照一夜间价格暴涨。

  “价格从6000万到一个亿不等,目前一共有十来张牌照报出了价格”,牌照中介郭冰称。

  有牌照出售方也想到入股方式:出让30%股份,价格6000万,间接出让了牌照的“使用权”。

  “但实际上,是有价无市”,郭冰不得不承认,在监管靴子未落下之前,无人敢出手。

据知情人透露,此前,一家小贷公司准备转让牌照,结果被竞争对手举报到省金融办,牌照交易被迫搁浅。

  枪口之下,买卖双方直接交易风险太大。

  买家担心存量牌照有一天也会被清理,同时也担忧监管不同意转让。

“在下周内,监管可能就会出台文件,让无牌经营的公司在某个时间点前,暂停业务”,该知情人透露。

  那时,真正的牌照大战才会上演。

  02资金抽贷

监管对行业产生*波震荡,是资金方开始抽贷,行业面临釜底抽薪的危机。

“某城商行抽走了资金,说为了响应政策”,某现金贷公司的资金负责人包俊霞称。

  而在此前双方签订的合同里,就有这么一条“强势条款”:资金方可以随时抽回资金。

  正在合作的70%的资金方,表示不再新增资金,只消化存量;而正在走审核流程的资金方,全部暂停,“坐等政策”。

这几乎是包俊霞预料的结果,特别是传统金融机构,“他们对政策高度敏感”。

  “可以看到一个大的方向,受到银监会监管的相关金融机构,未来可能不敢再给现金贷行业提供资金”,包俊霞称,“让国资的钱处于安全位置,不要流入消费信贷”。

  实际上,现金贷90%以上的钱,还是来自P2P。

  “很多P2P平台也停了资金,他们担心现金贷的监管来了后,市场动荡,可能会导致理财用户挤兑”,包俊霞称,为了自保,P2P也在防御性收缩。

而另一边,监管也正在对资金合作中的违规现象开始清理,*刀就是P2P债转。

很多现金贷平台在和P2P平台合作时,为了方便,伪造了一些个人或企业借款,用债权转让的方式,再卖给理财用户。

  某头部现金贷公司最近下线了产品,“因为他们P2P债转在其中占的比例比较大,监管盯得紧”,包俊霞称。

  03逾期危机

  这波监管可能引发的*危机,来自借款人的“集体赖账”。

这两天,现金贷平台的风控总监志铭时刻紧盯这还款数据,而不幸的是,逾期曲线开始抬头。

  “在政策和媒体的助推之下,借款人会站到道德制高点,开始理直气壮不还钱”,志铭称。

  催收人员称,现在已有部分借款人,开始拿“你们是高利贷”为理由拒绝还款。

  “现在行业内对监管比较关注,还没有波及到行业外”,志铭认为,随着社会媒体的大范围接入,情况将没有不再乐观。

  “不要看现金贷赚钱,如果坏账率翻倍,以前赚的钱,就要全部吐出来”,志铭称。

  某P2P资金方透露,他们最近接到现金贷平台的通知:不再需要新的资金,因为下周开始停止放贷。

  “缩量或下线产品,就是担心逾期爆发,安全起见,先避其锋芒”,志铭称。

  确实很多平台在缩量,很多用户反映,他们以前还款后,很快就能重新贷下钱来,“而现在还回去,就贷不出来了”,他们将其称为“被平台套路”了。


无疑,行业急刹车将如涟漪般,产生连环波动。

  因为目前共债群体较多,很多用户借钱是为了“借新还旧”,如果突然借不到钱了,会导致债务危机立即爆发,产生多米诺骨牌效应,加速行业死亡。

  “*的方式,是缓慢刹车,让所有的用户有个过渡,而不是急刹车”,志铭称,但似乎没有人关心行业的生死,大家都力求“自保”。

转型求生

行业一边在焦急等待监管的尘埃落定,一边在寻找突围的出口。

  排在行业*的掌众金服宣布,旗下全线小额现金借款产品综合息费均降至年化36%以下。

  而头部其他现金贷平台,也早在几个月前,谋求转型。

*个出口,就是商品分期。

  在很多场景中,可以刷信用卡,却无法提现——这样可知道钱的去处,相对更安全。

  很多平台参照信用卡的本质,开始尝试和场景相结合。

  某现金平台正准备上线一款产品:他们调研后发现,借款人借钱很大一部分用途,是去买游戏点卡。

  “我们和游戏公司合作,给他们进行游戏币和游戏点卡的分期”,产品负责人何俊仪称。

游戏币或点卡,都是非标产品,利率和价格方面,相对来说,不再敏感。

  商品分期还有更多想象力:虚拟商品,如旅游;标准商品,如3C等等。

“*利息不再突出,第二,更好控制钱的流向,不会流进黄赌毒”,何俊仪称,这可能是现金贷未来*的转型路径。

而第二个出口,就是大额现金分期。

  如果小额、短期的“发薪日贷款”(payday loan),主要是服务底部的10%人群,而银行和传统金融机构,服务头部的30%信用卡人群——那么,中间还有60%的中部人群。

这才是未来*的蓝海。

  监管将“3000元”作为一个界限,就是为了区分小额现金贷和大额现金分期。

现金分期在国外,也有一个专业的名词,叫“installment loan”。

几乎所有的头部现金贷公司,都开始往现金分期转型。

  “要给好的用户,一个上升通道,不然他就会流失”,何俊仪称,在现金贷用户中,有很多人随着经济状况好转,会变得越来越优质,这时候,你可以给他提供更高的贷款额,更低的利率。

当然,因用户群体从底部,上升到中部,风控、产品、获客都将完全不同——与其说是转型,不如说是重生。

而第三个出口,就是出海。

  “大家都在组团去东南亚考察”,何俊仪称,大家几乎都将东南亚视为下一个逃生出口。

  但是,在这一轮监管之后,大家都挤去了东南亚,蓝海变成血海,市场红利锐减。

  头部的现金贷公司在收缩减量,寻找出口,转型逃生;而行业底部的公司,却在急速冲量,想着“捞一笔就跑,过把瘾就死”。

“监管出来后,很多小平台一夜之间,把利息提高,砍头息收100元的,直接变成了200元,翻了一倍”,何俊仪称。

而很多贷款超市,也发现很多小平台在流量上猛冲,“以前一个注册用户的价格是10块,现在直接我们涨到20多,小平台也要,他们根本不管价格”,一贷款超市的商务人员称。

  “监管没有下来之前,猛冲一把啊”,小平台的商务负责人称,他们最近周末、晚上都在加班,领导在办公室贴了一张横幅:

冲刺最后30天,从此有房有车又有钱!

  监管下来之后,他们会如何?

  “不会有影响啊,我们本来就是从民间高利贷涌到线上的,大不了,再重新回到地下啊”,该商务人员称,他们已做好了随时撤退的准备。

  他们有一个“三下策略”:线下、地下、打一下算一下。

监管的网一撒下,真正网住的,是安分的大鱼,而搅浑水的小鱼儿门,却安然逃生……

他们留下一地稀泥,却挥一挥手,不带走一片云彩……

  “最早他们瞎搞,将行业拖到泥潭,结果是他们捞完,全身而退”,何俊仪称,好玩家为坏玩家买单,这个结果太讽刺,只会导致恶性循环,“智慧监管应该是守护好玩家,惩治坏玩家”。

趣店的股票,在周五再次暴跌24%。而曾经,趣店是资本的宠儿,最高股价冲到35美金——而如今跌至12.22美金,市值蒸发75亿美金。

  就在一个月之前,行业都认为,趣店是*的赢家。

  一念天堂,一念地狱。

  “金融行业,哪有什么大而不倒,高楼瞬间倾覆”,何俊仪最近终于深刻体会到一句话:金融行业,真的不在乎跑得有多快,而在于跑得有多久。

  (应受访者要求,本文人名均为化名|图片来源网络)

【本文由投资界合作伙伴微信公众号:一本财经授权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有任何疑问题,请联系(editor@zero2ipo.com.cn)投资界处理。

相关资讯

相关上市企业

二级市场数据总览

最新资讯

热门TOP5热门机构|VC情报局

去投资界看更多精彩内容
【声明:本页面数据来源于公开收集,未经核实,仅供展示和参考。本页面展示的数据信息不代表投资界观点,本页面数据不构成任何对于投资的建议。特别提示:投资有风险,决策请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