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唉,又连续三天熬通宵了,产品要上线,压力好大。”
“投资人说,明年要实现50%的业绩增长。”
“你说,人工智能的下一个拐点在哪?”
北京中关村,这是一个随处可见行人讨论最新趋势、最潮技术、投资风口的创业集中营。
陈孝良的公司正是坐落于此。走进创新大厦,走廊摆放的是琳琅满目的芯片、板卡、智能音箱产品,穿梭的是戴着眼镜穿着格子衫的技术宅男。是代表也是缩影,声智科技有着外界对“中关村”所赋予的一切。
而这位曾经的中科院声学研究所副研究员,本不属于这里。
“道系”创业者
“所有创业者都有梦想,”陈孝良笑了笑,“可能比较俗套,但我们确实是想在年轻的末尾做一件让我们自豪、未来想起来不后悔的事情。”
很显然,这位原本有着人人艳羡工作的80后博士,创业并不是为了“发财”。“我们不会刻意追求赚钱,但是随着创业的进展,我相信大家的财富也会随之而来。”陈孝良的想法与《道德经》中“道法自然”的观点不谋而合。
而这样的“道系”创业者,做起企业来自然会遵循自己的内心。“我们从创业的*天起,便拟定Slogan为‘听你所言,知你所想’,刚开始的想法是蛮朴素的,就是做自己擅长的事情。”
“2016年刚刚推出宣传片时,大家都不理解我们到底要做什么”,当时正值人工智能浪潮的二落之尾、三起之初,陈孝良带领的创业团队在这行业方兴之际,嗅探到语音交互广阔的发展前景。“令人惊喜的是,到了今天,我们专注的领域,不仅迎来了爆发,还稳稳地走在了科技的前沿。”
敢作敢为是“道系”的另一个标签。陈孝良亦是如此,没有选择停薪留职,而是毅然的辞去中科院的工作,从零开始。这其中,有对梦想的执着,有对未知的向往,更多的,是对专业的自信。
但本来就南辕北辙的两条路径,走起来谈何容易。“做科研与创业*的区别在于,做科研是很骄傲的,大胆质疑一切;而创业是很卑微的,要接受一切质疑。”
理科生的逻辑
“理科生总觉得三角形比较稳固。”陈孝良笑着说道。
科研出身的他,管理起企业来,有着不一样的逻辑。“我们通过设置研发、产品、拓展三个核心技术部门,再与销售、市场、职能等部门构成大三角,在运营的时候三个部门互相协商和支持,可以实现快速决策和紧密配合。”
此外,虽是技术人员创办的技术导向型企业,但“以客户为中心”的思维却贯穿着声智。“我们主要面向企业客户,比如百度、小米、阿里、腾讯、华为、联想、360等,所以声智科技的新思想和新技术大部分都是来自于客户驱动。
比如,我们的拓展部门收集客户的需求和意见反馈给产品和研发部门,从而形成新的技术驱动,同时研发和产品部门可以独立定义新的技术和产品,从而实现内部自发的技术驱动。因此,一旦声智嗅探到市场需求,便会以最快的速度推出新产品。”
“这样,我们才有可能引领语音智能的发展。”
目前,声智科技已经是国内*的智能音箱解决方案提供商,而对于服务小米、百度、阿里、腾讯等巨头客户的秘诀,陈孝良这位“理科生”有着更专业的认知。“除了技术支撑能力和综合能力,非常重要的一点是,我们定位于和巨头一起合作,一起开拓人工智能市场,并不是赌公司的未来去和巨头竞争。”
陈孝良提到,大家竞争的时候会产生很大的差异化,互联网巨头的技术部门可能更关注对新兴技术的理解和判断,而创业公司更关注于技术在市场的快速落地和量产。这种差异化是决定未来技术能否真正落地的关键。所以,很重要的一点是创业公司更注重用户体验,而非展示自己的新兴技术。
智能音箱的进化
小米音箱Mini,是3月27日的小米发布会上雷军大轴宣布的产品。而这款产品和小米AI音箱一样,仍然采用的是声智科技提供的麦克风阵列和唤醒方案。
在介绍产品特色时,雷军自豪地说道,“多个设备放在一起时,每个音箱的语音助手会根据距离唤醒者的远近作出自动响应。”也就是说,小米音箱的这个新功能基于每个家庭中有多个智能音箱的前提下,哪个离你近,哪个就响应你。这个功能由小米自己的研发团队开发实现。
其实,去年六月在WWDC上亮相的苹果智能音箱HomePod,其发布会上也提到了一个关键词,就是环境自动感知。
HomePod能够根据自己的所处的环境,比如四周离墙面的距离、是否位于墙角等位置情况进行检测,在几秒钟之内自动调整音效、优化音频表现。在移动位置之后,也能根据新的环境检测自动调整声音,以实现*的音频性能。
听上去很新奇,但其实,智能音箱的环境感知功能不仅体现出技术的进步,更体现出在整体家居场景中,应用范围越来越广的“智能化”。2018年CES大会上,海尔通过多项智能设备搭建成套智慧家庭全景,呈现“全屋智能”时代的智慧家庭生活。
无独有偶,早在2016年,华为便提出HiLink生态战略,建立以华为路由器为核心的智能家居生态平台,试图开放协议联合众多的硬件商,实现整体的家居互联。而现在,“全屋智能”的理念正在一步步走向现实。
然而,当一个家庭中有着多个随时待命的智能电器时,我们的一个指令,如何判断谁来响应?随着智能家居系统化的深入发展,这个问题亟待解决。
首先,就需要理解两项技术——SSP(空间感知)与SSA(空间认知)。
陈孝良解释说,“SSP和SSA是声智科技开发的技术,SSP可以让音箱知道自己在哪,比如音箱是距离电视更近还是沙发更近?这个功能可以帮设备调整自己。”他提到,苹果HomePod就是利用这项技术进行音效大小的自适应。
“而SSA则是让音箱知道自己是谁,当我们进门唤醒的时候,是应该客厅的音箱响应,还是厨房的响应?目前,小米Mini和亚马逊Echo都是距离最近的才自动响应。但未来,应该是与你发出需求最匹配的那台智能设备响应。这也是声智科技团队希望下一步实现的应用。”
调皮的小音箱
陈孝良十分看好智能音箱市场。在全球范围内,各个巨头的积极布局也说明了,这是个即将爆发的市场。
十大智能音箱产品盘点(制表:品途商业评论)
“智能音箱是个很有意思的产品。它看似微不足道,但其架构是未来所有人工智能产品的核心。机器人也好,智能家居其他产品也罢,其实都是智能音箱的拓展。比如给音箱加个屏,就成了智能电视;给它放到冰箱上,就是智能冰箱等等。所有看似炫酷的智能家居产品的技术内核是固定的,就是与人的交互。”
然而,对于未来,陈孝良也有着自己的担忧。“以后,一个屋子里有那么多的智能设备,那如何才能解决机器之间谁才是‘老大’的问题呢?一方面,如果我发出指令,可能与多个设备同时相关,那么哪个机器该主动或优先响应?
另一方面,如果设备间互发响应,比如冰箱要求洗衣机开始洗衣服,洗衣机又要求冰箱降低温度,那么谁说得算?万一冰箱‘不服管’、洗衣机‘不听话’,那人类的生活岂不是更糟糕?”,再发散一下思维,我们能不能利用区块链技术解决这些机器之间的“共识”问题呢?
充满“童趣”又发人深思,采访下来,最让人印象深刻的莫过于陈老师“理科生的幽默”。
挑剔的消费者
当一项技术开始寻求落地,随着而来的需求便是消费者为之买单。这时,以往每每提到“人工智能”便露出满脸憧憬的“花痴”笑容的发烧友,便会立刻换上另一副面孔。
“你可能都无法想象消费者在掏腰包时,会有多苛刻。”陈孝良开玩笑说道。
品途商业评论(ID:pintu360)为此翻看了网上商城关于两款智能音箱产品(一款主打中高端市场,另一款价格平民化)的评价,发现用户对价格与性能间的需求难以平衡,并对产品有着较高的期待值。
某款智能音箱天猫旗舰店用户评价截图:该产品主打平民化市场
某款智能音箱天猫旗舰店用户评价截图:该产品主打中高端市场
看来,要让挑剔的消费者心甘情愿买单,智能企业还有一段艰难的路要走。“现在的智能语音产品只能算刚刚及格,达到80分的话可能还要3年左右的时间。”陈孝良预测道。
写在最后
据Canalys预测报告,预计到今年年底全球智能音箱销量将增长到5630万台。然而产业高速发展的同时,前有谷歌Home Max出现宕机故障,竟让路由器背锅;后有亚马逊echo的Alexa突然唤醒大笑,令人毛骨悚然。
用户体验的打磨到底进行到哪一个阶段?在诸多科幻电影、小说、无限畅想的影响下,挑剔的消费者对于智能产品的高期怎样实现,价格、性能相较如何得到平衡?
我们尚且不得而知。但可以确定的是,智能音箱作为新的入口,已经有了相对成熟的硬件结构,迅速发展的AI支持,并展现出了强大的生命力。
“功成不必在我,未来已经到来。”这大概是当下所有玩家的心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