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武汉雄起:放弃百万年薪,他们从硅谷到光谷创业

从2014年大众创业爆发至今,武汉的创业氛围愈发浓烈,和美国硅谷相距万里的光谷渴望弯道超车。

  五月底的武汉闷热且多雨,但并未影响在路上奔波的创业者们。

  去年,武汉市宣布成立招才局,聘请小米创始人、董事长兼CEO雷军众海投资创始合伙人鲁众等数十人担任“招才大使”。鲁众向投资界(微信ID:pedaily)感慨,已经不记得来武汉多少次了,一直在帮助武汉引进人才和资本。

  今年4月,武汉文化发展集团、众海投资、完美世界等联合设立了5亿元文化产业基金,重点关注武汉的文创项目。深创投集团执行总经理刘纲还透露,后期准备在武汉筹备一只50亿规模的文化产业母基金。

  从2014年大众创业爆发至今,武汉的创业氛围愈发浓烈,和美国硅谷相距万里的光谷渴望弯道超车。

争分夺秒留人才

  “武汉的创业氛围已经很火热了,但在未来20-30年还有10倍的增长空间。这只是量,质的话未来还有30倍的增长空间。武汉的创业者是硅谷的5倍,武汉的孵化器也成长很快,并且创业成本是北京的三分之一。”谈起武汉的创业氛围,光谷创业咖啡总经理李儒雄感慨道。

  武汉高校云集,每年有百万留学生,但尴尬的是留不住人。大多高校人才都去了北京、深圳等地甚至硅谷。

  2014年,国家发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号召,武汉随即启动了针对大学生创业的青桐计划,重点扶持大学生创业,全民创业的热情被点燃,这一年武汉的风投项目达71个,是上年的近4倍。之后几年,这一数字还在大规模攀升。

  为了给创业企业创造更加便捷的投资环境,2016年3月,湖北省政府出台了《关于加快股权投资基金业发展的意见》,对新落户的股权投资企业进行办公用房补助、落户奖励,其中落户奖励最高可达2000万元。

  在2017年,高校云集却难留人才的武汉认识到,当地培育的优质毕业生留存率过低,争夺人才势在必行。数据显示,2016年武汉的毕业生留存率仅为62%,低于新一线城市的均值。为此,武汉率先打响人才新政第一枪:提出实施 “百万大学生留汉创业就业工程”,更是在全国率先提出“让更多留汉大学生以低于市场价20%买到安居房、租到租赁房”。。

  接下来,武汉摸索出一系列吸引人才政策。3月,武汉宣布大学生在读期间,可以个人名义缴存公积金,解决留汉大学生住房难问题;4月,武汉全面放开大学生落户门槛;设立人才安居房建设基金;每年提供1万个以上基层社会服务岗位,吸纳大学生就业;6月,出台9项贴心政策措施,涵盖安居落户、促进就业、支持创业各领域;10月,武汉市相关部门深入到大学毕业生群体,以及高校、企业等相关单位,再次进行调研,进一步完善细化留汉大学生落户、住房、收入政策,优化人口结构。

  武汉市住房保障与房屋管理局等部门在24日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介绍,截至目前武汉已规划和建设的“长江青年城”项目达14个,总规划用地面积超过9000亩,总建筑面积约800万平方米。这些房源将用作留汉大学生安居房,以优惠价格面向大学毕业生定向出售。

  武汉的努力的确有了回报。2017年武汉抢来了14.2万大学生落户,是2016年的6倍,到了2018年一季度,大学毕业生留武汉创业就业热度不减,已近10万人,办理大学毕业生落户3.9万人。

  一名从硅谷回国的AI领域创业者表示,国内的创业氛围非常好,武汉的政策也优渥,已经谈好公司落户武汉东湖区,融资也在洽谈中。

  不过与此同时,2018年,城市之间的人才“战争”愈演愈烈。

  从 3 月开始,人才新政发布的频率更是密集起来。在前两个月内连续有合肥、长春、南京、石家庄、天津、沈阳、呼和浩特、温州等 12 座城市密集发布人才新政。每个城市都在加大“抢人”力度,在“送钱”、“送房”、“送户口”上门槛之低、政策力度之大前所未有。作为直辖市的天津,离首都近,区域优势明显,教育招生录取率可比肩北京和上海,一天之内30万意向者涌入……

  毕业季即将来临,各大城市抢人政策频出,而武汉,还有一场硬仗要打。

借力资本

  高科技公司的发展离不开资本的支持。有数据显示,在武汉优秀的企业中,本土机构支持贡献只有10%左右。不止是武汉,国内很多高科技公司本土VC/PE支持都只有一小部分。

  从去年开始,上海人开始反思为什么自己错过了互联网的黄金时代,苏州人也开始反思为什么势头落在杭州后面,失去了互联网的黄金时代。其实,武汉人也早就反思:如何借助资本的力量,革新优质项目,发展新经济。

  2008年,武汉市第一只政府引导基金诞生。当时,武汉市财政局和科技局根据市委、市政府《关于优化创业环境大力推进全民创业的若干意见》,设立了武汉市科技创业投资引导基金。从此,武汉拉开了资金市场化、基金化运作改革的序幕。

  如上图所示,长期以来,武汉各区开始根据自身特色和产业发展情况,设立了大量引导基金。政府充当天使投资人,成立引导基金或企业孵化基金,对早期企业进行直接投资。如东湖高新区,围绕打造“光谷”“药谷”“金谷”“智谷”设立基金;武汉开发区,围绕打造“车都”“机器人之都”“智能家电之都”设立基金;临空港经开区,围绕打造“临空制造之城”“网络安全产业之城”“现代健康食品之城”设立基金;中心城区,围绕建设各具特色的现代服务业设立基金;新城区,围绕建设现代产业园区,推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促进企业集聚集约集群发展设立基金……

  正因如此,武汉的风投机构70%是由政府主导的国有投资集团。在国有型投资机构的背景下,武汉主要投资集中在大中型企业,大多偏爱传统产业,这也决定了武汉的产业版图。如汽车、电子信息、装备制造、食品烟草、能源及环保,以及以信息技术、生物医药、智能制造所形成的战略新兴产业。

  在此背景下,武汉被隔绝在互联网圈之外。创业者们更喜欢建立国企或大型的IT企业,对投资机构也没有意识,创业者们想拿钱第一印象会想到贷款、政府基金。直到2014年,国家发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号召,武汉启动了针对大学生创业的青铜计划,重点扶持大学生创业,全民创业的热情被点燃,武汉的互联网新兴产业迎来了春天的同时,资本市场也开始密集关注武汉。

  嗅到风口的“外来”资本正密集“入侵”武汉。来自创业红娘的数据显示,2015年—2017年这三年里,通过该平台促成的融资项目达148个,在这些已获投资的项目中,北京的投资机构占26%,上海的投资机构占22%,而武汉本土的投资机构只占13%。许多知名投资机构,包括真格、梅花天使、顺为资本、晨兴资本、创新工场红杉资本中国、知卓资本等纷纷来武汉投资。

  红杉资本中国基金合伙人周逵此前在媒体采访时表示,湖北的创业者很多,也有很多优秀企业。从IT类到医疗类,再到消费类的创新企业都有。在“双创”大环境下,未来会有更多优秀企业成长起来。红杉资本在湖北也投资了近十家企业,IT类有海豚浏览器、斗鱼等;医药类有武汉亚洲心脏病医院、华大基因等;消费类有Today便利店……它们都是行业里面排名靠前的企业。

  而投资人杨蓬也表示,武汉有属于自身的产业风口,那便是技术类创新和消费升级。在消费零售领域,武汉更是有周黑鸭良品铺子、仟吉西饼等连锁型企业,他们都是细分领域的佼佼者。

互联网企业达2000余家,要发展50户千亿企业

  近年来,武汉无疑成为国家战略聚焦的城市。东湖高新自主创新示范区、全国综合改革实验区、长江经济带、中部崛起等战略的叠加,让包括小米、科大讯飞小红书、慕声科技、ofo共享单车、跟谁学、江民科技、尚德机构、猿辅导、东方梦幻、滴滴(Uber)、奇虎360摩拜单车神州数码、华发集团、中国医疗器械公司、青藤云安全、航班管家、沪江教育、旷视科技等在内的超20家知名互联网企业纷纷将“第二总部”落户武汉。

  2017年6月,小米武汉总部正式揭牌,创始人雷军还在参加小米手机全球核心供应商大会时宣布,将在未来的几年内在武汉投入230亿元;11月,信中利集团宣布企业华中总部将落户武汉开发区,创始人汪潮涌表示,未来三至五年,信中利在鄂投资规模将达上百亿元;5月20日,中诚信集团也宣布将企业总部迁至武汉……

  如今的武汉,俨然已是新经济领域的“创业之城”。互联网企业已达到2000余家,融资过亿的企业超过30家,在新三板挂牌总计272家,位居中部城市第一。2017年年度营业利润超过1000万的新三板企业共70家,其中营业利润2000万以上的有39家。

  而武汉显然不满足于现状。武汉市人民政府副秘书长陈明权在GAIS会上介绍:“武汉去年百亿企业有20户,仅东湖开发区就聚集了不少于200家互联网企业,已培育独角兽企业5家。未来3—5年,武汉将发展过50户千亿企业,大力发展一批隐形冠军企业。”

  为充分得到资本市场的支持,武汉市金融办有关负责人表示,武汉市除了鼓励企业境内IPO登陆A股上市,还对通过红筹模式登陆美国纳斯达克、香港联交所等实现境外上市的企业大力支持。企业可选择适合自己的上市途径,武汉市政府将对境外上市的本土企业给予资金奖励。

  《2017中国独角兽企业发展报告》显示,2017年中国独角兽企业共164家中,武汉只占了5家。但不可否认的是,每天都在变化的武汉正在跃跃欲试,弯道超车。

【本文为投资界原创,网页转载须在文首注明来源投资界(微信公众号ID:PEdaily2012)及作者名字。微信转载,须在微信原文评论区联系授权。违规转载必究责。】

相关资讯

最新资讯

热门TOP5热门机构|VC情报局

去投资界看更多精彩内容
【声明:本页面数据来源于公开收集,未经核实,仅供展示和参考。本页面展示的数据信息不代表投资界观点,本页面数据不构成任何对于投资的建议。特别提示:投资有风险,决策请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