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募资难”加速行业洗牌,倒逼回归优质专业VC

清科研究中心报告显示,现在投资市场伴随着市场浮躁、投资机构鱼龙混杂以及缺乏优质项目等问题。随着基金数量的增加,新基金不断出现,也难免出现混淆市场的不靠谱基金,市场“劣币驱逐良币”的戏码上演。

  继2016年创业寒冬后,今年盛夏,市场又传出了VC凛冬将至的消息, “VC下跪、工资断发、某机构三周年关停、*期就是最后一期、资金断崖式下跌、钱荒、还债”……各大骇人听闻的字眼占据着新闻标题,似乎都在叫嚣着2018年的创投圈没有春天,赤裸裸地将“募资难、投资难、退出难”的三大难题摆在行业的面前。

  但是相对的,仍有不少基金宣布完成募资,甚至超募,比如沸点资本对外宣布完成20亿元双币基金的募集,君联资本宣布完成10亿元二期人民币医疗健康专业基金的首轮募集……在募资环境不被看好的情况下,这一类的消息也在向业内释放信号。

  市场环境冰火两重天,几家欢喜几家愁,投资机构和创业者该如何应对?

Winter is Coming

  有数据显示,2017年国内创投及私募股权机构募资规模达2624亿美元,较2016年度的1896亿美元,有39.35%的增长。而2018年1-5月,募资规模为234亿美元,同比2017年1-5月的1102亿美元的募资规模增长率为-78.77%。

  并且随着2017年冬《关于规范金融机构资产管理业务的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俗称“资管新规”的出台,其中涉及到的资管产品嵌套、银行委外投资收缩、私募投资杠杆等方面的规定,将使银行自身的募资变得困难,从而引发创投行业的连锁反应,可能导致私募基金在机构客户上面临较大的资金流出压力。

  而在国家“双创”的推动下,创业项目不断涌现,相应的大批民营VC/PE机构、国资机构、金融机构、战略投资者等纷纷入场,中国股权投资市场规模迅速增长,行业竞争也日益激烈。

  如果说原来是一块蛋糕十家分,现在则是一块蛋糕千百家分。面对如此激烈竞争的市场环境,机构出现募资难题也不是怪事。

  市场其实是到了一个关键的节点,对于大多数的机构来说,是到了交成绩单的时刻。如果没有好的投资业绩,LP没有获得预期中的投资回报,那么下一期的募资肯定会大打折扣。可以说现在是某些投资机构的“泡沫之夏”。

  当然,也不排除现在国内投资普遍是3+2、5+2的模式,可能有些机构刚刚投进去几家公司,无法短期内收到效果回馈,而那些回报周期长的更需要时间和耐心,显然当市场缺乏耐心的时候,募资问题就暴露出来了。

黑暗中的亮点

  清科研究中心报告显示,现在投资市场伴随着市场浮躁、投资机构鱼龙混杂以及缺乏优质项目等问题。

  随着基金数量的增加,新基金不断出现,也难免出现混淆市场的不靠谱基金,市场“劣币驱逐良币”的戏码上演。有报道称,有的机构资金不够却还“生撩”着创业者,有的一边签大量TS占坑却因为募不到钱而放弃投资,甚至有的机构已经放弃了分carry而抱着基金管理费过日子。

  有不少机构凭借募来的资金,赶着风口就投,生怕错漏,洒下的网遍布各大赛道,真正成的却寥寥无几。这也是大多数机构的打法,如果投资了100个项目,有10个拿得出手的话,也可以在行业备受关注。

  但是随着募资难度的加大,广撒网再捕捞的方式将逐渐失效,一是市场上优质项目的挖掘难度加大,创业项目增多也意味着沙里淘金的难度加大;二是机构会更偏爱中后期相对稳定的项目,可以减低风险,而这些项目并不容易进;三是创业者逐渐掌握主动权,声誉较差的机构难以获得创业者的信任,因为对于创业者来说,拿谁的钱不是拿,关键在于机构能否提供除资金以外的更多“附加”服务。

  因此市场上不盲目随风口摆动,有稳定投资逻辑和步调,能够给创业者带来高质量服务,以及有显著投资业绩的机构,会成为黑暗中的亮点。

  这类机构不盲目追求风口,不在潮起的时候一头热猛扎,也就不担心会在潮落的时候搁浅。坚持稳扎稳打的投资逻辑,比如只专注于投细分领域的机构,医疗、互联网安全等专项基金的募集还是没有受到大的影响;比如坚持一年只投十家左右但是保持高成功率的机构,因为有明确的打法,也不会随市场的波动改变,关键在于,能够给创业者带来更加切实的服务,在众多机构中凭借实打实的投后服务,获得大量的优质的创业项目的关注和信任。

中国的VC到了必须要优化和迭代的时刻

  据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数据显示,截至2018年4月15日,已登记备案的私募股权、创业投资基金管理人合计近1.38万家,私募股权投资基金和创业投资基金数量超2.83万,算上未备案小机构,市场上的PE/VC数量估计在3万家左右。

  机构多如牛毛,满大街都是创始合伙人、管理合伙人,随便走进一家咖啡馆就能听见“融资、创业、估值”等词语。激烈的竞争给机构造成了巨大的压力,尤其是那些挣扎在生死存亡线上的小机构更甚。

  虽然一线基金基本上都是经过数年的经营,已经有了稳定的资金渠道,但是也有传某机构合作多年的LP退出转向其他机构或者削减投资金额的案例。VC不是高枕无忧等钱来的行业,机构只能靠高水准的业务能力和投资业绩证明自身,才能在战场上存活下来。

  事实上,募资难的本质是市场正在淘汰不专业、没实力的机构。行业即将进入洗牌期,一些业绩不好、业内欠缺声誉的机构会被淘汰,行业资源将向具有专业能力、稳定团队的机构聚集。

  有人称,“中国的资本市场其实并不需要这么多的GP。淘汰掉一些差的,留下好的,这是好事,鱼龙混杂的市场也需要一个沉淀。”

  而从对待创业者的角度来说,沸点资本创始合伙人涂鸿川认为,“早在95年,创业者*的特点就是缺钱,而且也不懂资本市场;十年后的05年,创业者变化了,开始有自己的思路,累计些创业融资的经验,但依然面临着缺钱的问题,而且资本数量少;而现在优秀的创业者都是见过大风大浪的,对资本、市场、技术都很有经验,也都不缺钱。对于投资人来说,更像是创业者的合伙人,纯粹给钱是行不通的,创业者在变化,投资人要给创业者更多的服务,各方面帮助他们,*是合伙人亲自上阵,才能保证跟他们同频,保证企业的成功。”所以中国的VC行业到了必须要优化和迭代的时刻。

  市场正在倒逼投资机构,未来能活下来并且活得好的投资机构,一定是高度专业化的,包括行业、财务、合规等方面的专业度,基金的管理和风控水平的专业度,以及对被投企业的管理和服务水平等方面都必须进行提高和拓展。

  洗牌之后,黑暗中的亮点会越来越突出。这是一场去伪存真的筛选,洗牌后留下的都是真正有实力的机构。

创业者和投资人互相迎合不是好事

  很多创业者会为了拿到融资去追求所谓的风口,直播兴起就做产品+直播,ICO火热就变成了产品+区块链应用,也不管是不是符合企业的发展战略,完全被牵着鼻子走。虽然大家都明白,创业不是为了迎合投资人,不是为了迎合钱,然而在市场资金紧张的时候,这种表现却尤为突出。

  所有的项目扎堆都想挤进头部机构的视线,有时候会为了追风口走弯路,而中小机构很难接触到项目,从而产生恶性循环;所有的机构都在争抢头部项目,事实却是高质量的项目越来越稀缺,投资人着急拿下项目迎合创业者,比如即使签了TS起草了协议,却被其他机构以更高的估值撬走项目,这不可避免地造成项目估值水涨船高。

  根据清科研究院的数据显示,有66%的机构认为当前投资市场*的问题是企业估值虚高,有投资人说在当前的市场环境下,企业如果必须融资,应该不要在估值上做过多的纠结,尽快拿到钱才是关键。这对于企业来说,调整或者说矫正估值肯定是有难度的,但对于投资人来说其实是很乐于看到这一现象的,这也是市场回归理性的必经之路。

  沸点对此的建议是,创业者不要因为市场的变动而自乱阵脚,对于急需进行下一轮融资的企业来说,适当地调整估值无可厚非,解燃眉之急比较重要;对于暂时不需要融资的企业来说,用心把产品打磨好,对产品进行迭代和升级,不用担心没有伯乐。即使市场环境不乐观,也没有必要过于自降身价,修炼内功等待市场回暖也不失为一种合理的做法。

  针对行业现状,沸点资本创始合伙人表示,“创业者和投资人相互迎合不是好事,说明行业还没有形成合理规则,创业者和投资人*的关系是,相互保持平等和独立客观。对于投资人来说,募资难其实是一件好事,这说明你不能是把钱投进去就不顾不帮创业者,让企业自生自灭,因为这关乎到今后的业绩和募资难度,所以把钱投进去了就要负责到底,对于那些把更多时间和精力花在投后服务上的机构来说,这是一件更有优势的事情。

  对于沸点资本来说,我们不在市场火热的时候乱出头,也不在市场冷淡的时候沉默。保持自己的投资逻辑和步调,虽然已经完成了一期基金的募集,接下来还是要专注于对优质项目的挖掘和匠心服务,坚持把50%的时间和精力花在投后服务上,和项目一起成长,我们希望达成的结果是让项目本身的表现说话,项目为沸点站台。相信只要用心做投资,帮助企业成功,无论募资环境是乐观还是恶劣,对于好的投资机构来说并不会有多大影响。

【本文由投资界合作伙伴创业邦授权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有任何疑问题,请联系(editor@zero2ipo.com.cn)投资界处理。

相关资讯

相关机构

最新资讯

热门TOP5热门机构|VC情报局

去投资界看更多精彩内容
【声明:本页面数据来源于公开收集,未经核实,仅供展示和参考。本页面展示的数据信息不代表投资界观点,本页面数据不构成任何对于投资的建议。特别提示:投资有风险,决策请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