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中国老年人的晚年生活:别去跳广场舞了,鼓励自主创业!

这是“鼓励老年人创业”的概念首次亮相,被戏称为“令广大早已搭桥支架的老心脏受到了冲击”。

  当“疫苗”话题肆虐的时候,老人们的晚年生活也早已被安排好了。

  7月初,辽宁省政府发布了《辽宁省人口发展规划(2016-2030年)》,其中明确规定,将实施渐进式延迟退休政策,有效挖掘开发老年人力资源,建立老年人才信息库。而具体的措施是:大力发展老年教育培训,支持老年人才自主创业,鼓励专业技术领域人才延长工作年限

  放眼全国,这是“鼓励老年人创业”的新概念首次亮相,被戏称为“令广大早已搭桥支架的老心脏受到了冲击”。

  但显然,不只是辽宁省在动这个脑筋。全国老龄工作委员会办公室原党组成员、副主任、中国老龄事业发展基金会常务副理事长阎青春向媒体表示,在发达国家,老年人创业是非常普遍的现象,日本等发达国家也在大力鼓励老年人再就业或创业……言下之意,“老人创业”在中国也可以成为“非常普遍的现象”。

  趁着周末,我们来正经地聊聊,老年人创业是否可行?在创投圈,曾有“不投60后”的鄙视链,一旦“老人创业潮”来临,投资人又是否愿意投老人?

支持老人创业背后的无奈:

老龄化社会来临,养老保险基金不堪重负

  说起来,“支持老人自主创业”或多或少带着一丝无奈,背后是日益严峻的老龄化问题。

  到底有多严峻?这里有一组数据:2018年6月辽宁省老龄办发布的《辽宁省2017年老年人口信息和老龄事业发展状况报告》显示,截至2017年末,辽宁省户籍总人口为4232.57万人,60周岁及以上户籍老年人口958.74万人,占总人口的22.65%。

  根据预测,2042年将会是辽宁省60岁以上人口的峰值年,将达到1505.8万,占总人口的38.96%。

  与此同时,辽宁省的出生率还特别低。2016年和2017年辽宁省的出生率分别为6.60‰和6.49‰,而这两年全国的出生率分别为12.95‰和12.43‰。可见,辽宁省的出生率仅为全国的一半左右。从2014开始,人口的自然增长率就开始下滑,去年已经跌入谷底,只有-0.44‰。

  一般认为,65岁以上的人口占比达到7%,就是老龄化社会,14%以上叫老龄社会,一旦达到 21%,则是超老龄社会。显然,如果再不出台措施,等到20年后,辽宁省将成为一个超老龄社会。

  由于劳动年龄人口越来越少,老年人口越来越多,辽宁省的养老保险基金不堪重负,出现当期收不抵支的情况。在此背景下,开发老年人力资源,支持老年人才自主创业,无疑被视为一个创新的“出路”。

  正如全国老龄工作委员会办公室原党组成员、副主任、中国老龄事业发展基金会常务副理事长阎青春所言,“老年人创业和年轻人相比肯定不是等同的概念,但确实有他自身的优势,有丰富的社会经验,创业会采取更加稳妥、实际的办法,创业选择等也会更实在”。国家发展研究中心博士冯文猛也认为:“老年人里有一些高知,有充分的技能和资本,这些人可以保持健康状态,进行创业。让有条件的人在更好的环境下把他的能量发挥出来。”

  需要指出的是,辽宁只是一个缩影,老龄化的问题是全国性,因此支持甚至鼓励老年人创业的风潮有可能会在全国铺开。

创业九死一生,老年创业者怎么办?

  经历过创业的人都知道,创业是最具风险的就业方式,没有之一。创业九死一生,基本上就是万人坑。那么问题来了:老人创业,可行么?

  事实上,“鼓励老年人创业”并非中国首创。日本经济产业省下属的中小企业厅发布的《中小企业白皮书》显示,从1979年到2012年,日本的创业者平均年龄越来越大,老年人占比越来越高,到2012年时60岁以上的创业者已经占据了32.4%。简单地说,日本创业人群约1/3是60岁及以上的老年人。

  对于这个现象,旅日作家徐静波有他的解读。他认为,日本老年人创业有经济基础,从平均水平看,在60岁退休时,积蓄加一次性退休金有折合人民币100万元左右。日本人习惯于高强度的工作压力,对老人来说,创业是一种生活状态的延续。有资金来源,有行动意愿,这才是日本老人创业的根本支撑。

  反观中国,老年人创业的第一道坎就是资金关。未富先老的中国社会,有多少老人能拿出足够的资金去创业?有哪家银行或者VC/PE愿意投钱给退休老人创业?没有足额积蓄,没有贷款来源,老人只能拿出“棺材本”创业,一旦失败,会造成更为严重的社会救济危机。

  其实老人创业在日本也是一个争议性的话题,不少人持负面看法。日本财经类刊物《东洋经济》的一位作者曾揶揄称,“老年人建立的公司很少是成长型公司”。换句话说,那些少量出来创业的老年人,也不过是为了维持生计或找些晚年乐趣,做些餐饮或旅馆的营生。

  而韩国的情况与日本有类似之处。在老龄化问题的压力之下,韩国的老年人创业现象也很普遍,而且带来了失败率高、同质化严重等一系列问题。

  媒体人丁阳曾撰文分析,不少韩国老人的选择是,五十多岁退休后就直接转战创业,然而通常情况下,没有经过任何的训练,会导致创业失败率过高。韩国老年人的典型创业方式是开餐馆,然而目前韩国的餐饮产业已呈饱和状态,每1000人就有11家餐厅,比美国高出18倍……这些创业失败后的人也很难回到传统的工作,转而成为低收入人口,乃至于韩国财政部长都表示,中年转业是伤害韩国经济的重要问题之一。

创投圈年龄歧视:我不投60后

  在中国,谈及老年人创业,褚时健无疑是一个成功典型:他74岁那一年与妻子承包山林种橙,花了十年时间让“褚橙”红遍大江南北,已被奉为传奇故事。

  但褚时健是不可复制的个例。中国创投圈一直存在着一条年龄鄙视链,而“不投老年人”,似乎是一些投资机构不可明言的做法,理由是从成功概率上说,投青年派有更多胜算。

  其中,最为著名的是朱啸虎“不投60后”事件。2017年12月,60后创业者、联友电讯董事长王学宗在朋友圈披露,称金沙江创投合伙人朱啸虎鄙视60后创业者,并称歧视年龄的行为“这是病、得治”。

  事情经过是这样:在参加一个饭局的时候,王学宗向众人在讲述自己的云通讯项目,刚开口讲了一分钟,朱啸虎就不耐烦的打断他,并且当着众人的面说:我不投资60后,我投资80后和90后。然后,满桌80后创始人都放肆地大笑,只有70后没笑。

  一句“我不投60后”,一度引爆了创投圈。一些VC并不否认创投圈的年龄歧视——投资就是赌博,不投60后的投资逻辑,没毛病。60后创业者到今天少则50岁以上了,甚至奔60了,创业恐心有余而力不足,不敢押注。

  知名科技博主梁斌也感慨,自己曾遭遇过投资人的年龄歧视,“他得知我是70后,委婉地表示了现在它们一般只投80后,90后。还说刚刚投了一个00后,场面一片欢笑,而我在一旁很尴尬。我也能理解,毕竟年岁不饶人,经历上,思维上太容易受限,难有突破。你看现在火起来的投资人,基本没有70后的。投资人是天使也是魔鬼,同时资本也是客观和理性的。尊重这个时代吧,老同志们要努力,无论是创业者,还是厂职工们,为了家庭,为了年轻时幼稚的梦想,fight。”

  客观上看,中国VC们对年纪大的创业者没有偏见,也很敬佩这样的创业精神,不过从趋势上来说,VC们更偏爱年纪小的创始人,因为他们所在的行业更具爆发性。当然,创业充满艰辛,VC们更希望老年人能够在家“安享晚年”。

【本文为投资界原创,网页转载须在文首注明来源投资界(微信公众号ID:PEdaily2012)及作者名字。微信转载,须在微信原文评论区联系授权。违规转载必究责。】

相关资讯

最新资讯

热门TOP5热门机构|VC情报局

去投资界看更多精彩内容
【声明:本页面数据来源于公开收集,未经核实,仅供展示和参考。本页面展示的数据信息不代表投资界观点,本页面数据不构成任何对于投资的建议。特别提示:投资有风险,决策请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