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消失的“一成首付开新车”

2017年兴起的以租代购平台今年集体哑火,究其原因,是该模式瞄准三四线城市市场,但在价格方面并不占优,还将自己置身亏本补贴流量的境地。割完首茬儿”韭菜“,以租代购平台该何去何从?

  2017年,汽车新零售被捧得天花乱坠。今年,彼时那拨吹捧以租代购的企业集体哑火,新入局者也没再掀起什么波澜。

  短时间内经历了大起大落的“一成首付开新车”模式,是市场对以租代购模式的估计太过乐观,还是产品本身有缺陷? 

融资租赁*年,平台赚到了快钱

  面向C端的以租代购产品通常是直租模式,即先按新车指导价的0-10%交付首付,*年属于租赁,车辆所有权属于融资租赁公司,用户需要按租赁方案按月还租金,一年后可按3年期贷款方案购车,满足条件的情况下可续租、退车。

  听起来确实是更灵活的用车方案,但是仔细算笔账,这种方式可能并不经济。

  如果消费者选择购车,一年租期期满后,用户把未还清的购车款按3年期车贷利率还清,车辆所有权转移至用户名下。但是,传统的经销商向厂家批发车源时的价格往往低于指导价,尤其是融资租赁偏爱的非热销车型,厂家经常会打折出售。也就是说,平台上给出的“厂商指导价”实际上是高于市场价的。再加上“强制贷款”的合约,用融资租赁的方式买车并不划算。

  如果消费者选择续租,平台会对车辆的行驶里程、有无事故等维度进行严格考量。

  如果消费者选择退车,除了要求车况良好之外,首付款并不退还。这与汽车长租相比并无二致,融资租赁一年后选择退车并不理智。

  这样算下来,对用户来说这种用车方式似乎比传统方式要价更高。但也不能说融资租赁“一文不值”。中间的差价可以理解为用户为低首付、*年车险、一年车贷延长期等服务买单。

  对于平台来说,融资租赁的总体利率更高,即使被退车,车况优质的二手车依然可以转手卖个好价钱。如果风控*的话,这种方式对于卖方有益无害,但对于普通C端消费者来说,算起来可能要付出比普通车贷分期更高昂的成本。

割完这拨“韭菜”,汽车以租代购后路有点儿尴尬

  因为一二线城市的限号压力,绝大部分以租代购平台瞄准的都是三四线及以下的城市。按照他们的思路,以租代购产品首付低,能够降低购车门槛。

  而中小城市信用体系不发达,从银行、主机厂金融拿到高额度车贷的机会稍小。再加上,三四线城市用户对汽车品牌的认知不及大型城市那么深刻,对车型丰富度的要求并不高,乍看之下确实是以租代购平台可以生存的土壤。

  但尴尬的是,这些城市的购车市场通常属于“熟人经济”。自认“吃亏”的头茬儿“韭菜”自然不会向更多人推荐以租代购产品。

  在割过*波韭菜之后,理智看待这种模式,亿欧汽车认为以租代购或许仅适用于两个受众群体:一是没有多余的指标又想用车的企业;二是钱多又想要经常换车的用户。但对于第二种用户来说,可选择车型的匮乏也是一道坎。

  这么看,实际上一开始以租代购产品的用户画像和宣传点是有些问题的,不知是因为企业过于“想当然”,还是“揣着明白装糊涂”,以此扩大“韭菜地”的范围。

  无论如何,起步初期的平台无法依靠流量的自然增长,于是,补贴政策上线。根据行业人士透露,现在平台给到经销商的补贴已经达到了10%,比利润率还高,这里面的泡沫和风险已经很大了。

汽车新零售可不是这么个“新”法

  无论被装扮得多像一个交易平台,新车以租代购本质上做的还是汽车金融的生意。

  比起银行、厂商金融公司甚至汽车金融企业的风控系统,以租代购的贷款“底线”一再放低,业务本身的风险已经增大,再加上补贴经销商造成的亏损,一旦3年后出现大规模坏账,是靠融资很难救起来的。

  2017年,场上玩家谈起汽车新零售时“容光焕发”。他们放眼更广阔的三四线城市市场,认为互联网工具能给繁杂的汽车流通行业提升效率,造成“降维”打击。但从协会统计数据上看,2018年上半年的汽车销量和经销商信心指数并无明显的积极变化。

  一年后,外界看到以租代购产品的火热不复存在,没有哪家平台再大肆谈论这个问题。即使被问起生意如何时,几家竞品企业的回复口径如出一辙——“我们正在埋头做事”。

  钱烧完了,气焰也就灭了。


【本文由投资界合作伙伴微信公众号:亿欧网授权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有任何疑问题,请联系(editor@zero2ipo.com.cn)投资界处理。

相关资讯

最新资讯

热门TOP5热门机构|VC情报局

去投资界看更多精彩内容
【声明:本页面数据来源于公开收集,未经核实,仅供展示和参考。本页面展示的数据信息不代表投资界观点,本页面数据不构成任何对于投资的建议。特别提示:投资有风险,决策请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