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不惑之年开始创办钒钛智能,是已在金融行业深耕18年的徐可新十年规划的起点。
这次创业,徐可希望能用十年的时间,初步打造一家全球一流的人工智能驱动的金融科技公司;再用二十年时间,来验证和探索如何在人工智能时代,把一家一流的金融科技公司,打造成一家可以活到100岁的企业。
血液中“不安分”的创业基因
从学生时代创业被北大记过、赴美深造毕业进入彭博社、放弃美国绿卡回国逐梦、助力大智慧国际化专业化升级,再到如今的归零创业,徐可正在一步步实现他“搭建中国自己的金融大数据专业平台”的梦想。
说起创业,徐可坦言自己身上的“不安分基因”一直存在。
1996年,徐可考入了北京大学,这4年间他曾有过一次成功的“创业”,但也因此让他受到了大学期间唯一一次通报批评。当年,徐可是通过低买高卖的方式挣到了第一桶金,他把批发市场里售价120元的德生短波王收音机180元卖给学校同学,那时候德生短波王在北大校园的国营商店里售价199元。
一台收音机可以挣回来半个月的伙食费,尝到甜头的徐可扩大销售规模,不到一个月就盈利过千元。后来,他喜滋滋地在学校里大肆做广告,没想到被学校定性为非法经商,受到了院系通报批评。
自此之后,创业的火种就在徐可的内心生根发芽,商业头脑持续运转。2000年,徐可赴美留学,赶上Ebay等电子商务平台兴起,他重操旧业,很快用经商的获利成为同批留学生中第一个买新车的同学。
2006年,博士毕业后的徐可并没有去创业,而是进入了金融大数据行业领军企业彭博社工作,成了一名高级软件工程师。回忆起这段工作经历,徐可讲到, “到工作的第三年,我的每日有效工作时间已经逐步缩短到了不足4小时,但还是被同一项目组的美国同事投诉,说跟我配合工作节奏太快了,给了他很大的压力”。
对于徐可而言,人生理想的状态就应该像是一个打怪通关的过程,关卡越多,怪兽越奇,才越好玩。这次被投诉促使徐可严肃地思考了自己的职业生涯,不能就这样安逸的工作到退休!
2008年底,回国探亲的徐可发现国内金融信息行业的产品与海外差距极大,徐可便立下志向要回国搭建起中国自己的金融大数据专业平台。
回国后的徐可第一站在北京世华财讯任总经理, 2012年公司被上市公司大智慧收购后,长期负责大智慧新一代产品研发和海外业务线。2016年8月临危受命任公司总裁,配合董事长带领公司在2017年扭亏为盈,并实现2011年上市后首次连续三个季度的经营性盈利。
在大智慧完成职业生涯里最挑战的一次 “通关打怪”后,年近“不惑”的徐可并没有止步于此,已经开始思考职业生涯的下一站。
为这个创新机遇而激动
在2017年,参加人工智能创业营后的徐可发现,大数据、云计算和人工智能三项技术已经到了在各个垂直领域的转化应用阶段,行业升级的拐点已经到来。
徐可说,“这一次,他为这个金融科技新的创新机遇而激动不已。进入金融数据行业18年,他仍然非常热爱这个行业,还有很多未完成的梦想要去实现。”
从大智慧辞职后,徐可就组建了一家致力于智能金融的创新型金融科技企业——钒钛智能,这家新公司已经在今年6月份落地在张江国家高科技园区。实际上,之前的创业过程多是学生时代的个体户生意和大公司内部的项目孵化,这是徐可第一次正式以公司法人形式创业,这也是他想要完成一次更完整的创新之旅的夙愿。
简单来说,钒钛智能是综合运用ABCD(AI,Blockchain、Cloud和Big Data)技术,在SaaS模式下,通过钒钛金融云的数据平台和生态链上的组件化应用服务,为全球中小型零售金融服务机构提供精准数据和金融服务。同时,通过对金融数据进行智能化处理,钒钛智能也会帮助最广大的普通投资者实现财富的保值增值,保障金融公平和金融普惠。
2018年7月,钒钛金融云主干网开始分批投入使用,这是一个相当于可以拎包入住的创业孵化器基础设施,将是钒钛智能未来5-10年高速发展的底层支撑。目前,依托钒钛金融云的各类场景化SaaS组件产品开始快速交付并取得营业收入,这就相当于入驻在孵化器的创业公司开张了。徐可介绍,类似的SaaS服务产品根据市场驱动,在1年内可扩展到20-50个,3年内可扩展到300-1000个。每个产品组件既可通过钒钛金融云底层数据架构关联组合来提供整体方案,也可以单独对外提供最低门槛的单元服务。
钒钛智能已经与超过10家的证券、银行、保险、投资者教育等公司确立起合作关系,未来将扩展到更多的中小型金融服务机构,并在全球多个国家拓展金融云的服务。
继续深耕20年
在全球范围内,金融与科技的融合正处在一个历史性的模式创新拐点。
人工智能、大数据、区块链等技术对金融行业都会产生革命性影响,特别是综合运用新技术组合拳以后,金融行业很多岗位都面临被“基于云上的,人工智能驱动的大数据计算”来替代,而且是不可逆的。
徐可认为,金融是一个古老的行业,金融的核心是对风险的建模及定价,金融的本质是服务。智慧金融的发展,是一个不断用机器服务,来替代人工服务的过程,让机器有温度,让机器有智慧,让机器服务的效率更高,质量更好,成本更低。而这个趋势上的核心生产资料是数据, 能高效的处理和应用数据的公司将胜出。
钒钛智能刚一成立,就拿到了近千万元人民币的天使投资,领投方是著名天使投资人龚虹嘉创立的嘉道资本。巧的是,徐可大学创业的第一桶金也来自当时龚虹嘉的德生公司,也许是冥冥之中的缘分。徐可表示,钒钛智能所在的赛道很长,许多基础的数据工作做起来很苦,因此需要花更多时间把地基打牢,这就需要像嘉道资本这样具有长远眼光和足够耐心的机构支持。
嘉道资本一直长期看好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新技术在金融行业的应用,尤其是在精准营销、精准服务、个性化服务等业务方向。
龚虹嘉认为,新技术对金融行业提升服务水平、提高服务效率将会产生很多红利。但金融行业很特殊,除了技术先进,还需要丰富的行业经验才可能在创新和合规之间找到一个较好的商业突破点。钒钛智能的团队有着国际和国内金融大数据行业的多年实战经验,这样的资源在市场上是比较稀缺的。
“消费互联网领域最佳的创业年龄在35岁左右,金融科技领域需要再增加3-5岁,因为金融领域是强监管的领域,需要更多的时间沉淀经验,沉淀对金融本质的理解,这是40岁的优势。但18年的金融从业经验,也会让潜意识里不可避免地对原有路径依赖,这是颠覆式创新的最大障碍”徐可对自己清醒的认识并没有局限于优势,他也时刻在警惕自己的优势成为限制钒钛可能性的束缚。
不过,坚持近20年做一件事情,而且还愿意再做20年,这种恒心和专注,会让徐可带领钒钛智能走得更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