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157家上市,77.56%破发,港股也没“余粮”了吗?

港股IPO“井喷”导致市场出现“过热”压力,资金面承压、资金过于集中于明星新股以及估值过分炒高等因素,都导致了“破发潮”的出现。

  又一港股的新经济概念股破发了。

  昨日(9月27日),新经济金融服务*股“华兴资本”正式在港交所挂牌交易,开盘后平开低走,盘中一度大跌近20%。截至收盘,华兴资本跌幅达22.33%。

  港股破发已成常态:其中包括“科技人力资源*股”猎聘网、“家装垂直平台*股”齐屹科技(齐家网)等新经济概念股,也都在登陆香港交易所首日破发。

  最被关注的一次破发还要属小米。作为港股同股不同权的首家公司,小米开盘下跌2.35%。对此,雷军也只能带着他特有的“雷式微笑”回应称,“这未必不是好事。”可是,这对于一些米粉来说确实不是好事。一些米粉因为小米上市而开户,或许让他们没想到的是,小米上市首日就遭遇破发,这也被一些人戏称为“年轻人*次被套”。

  事实上,小米的估值在筹备上市过程中出现了过山车式的起伏。从传闻中的2000亿美元,到年初募资时的790亿美元,再到CDR发行推迟后的550亿美元,最终小米上市的股票发行价仅为17港元,首日即遭遇破发,收盘市值480亿美元。但在2014年年末E轮融资,小米就曾以400亿美元估值融资15亿美元。

  业内普遍认为,当前低迷的市场状况与估值计算方式的分歧是造成小米估值下降的主要原因。京东集团创始人刘强东曾发文表示,前几年资本泛滥,使得很多创业公司享受了超高一级市场估值,而“现在可能到了裸泳的时候了”。

  截至9月27日收盘,小米每股15.96港元,依然低于17.00港元的发行价。

  众多被外界熟悉的新经济股中,美团“幸免于难”,首日上涨5.29%。不过,此后美团股价持续走弱。截至9月27日收盘,美团股价为67港元,已跌破69港元的发行价。

  关于小米和美团,原鼎晖创业投资基金创始人之一、青普人文度假创始人王功权曾在黑马营上评价道:这两家企业三个月内的股价走向,将深刻影响中国创投行业的投资价值取向。“好,则大家继续做爆炸成长梦想;不好,则意味着风险投资一个泡沫时代的结束。”

  今年是赴港股IPO大年。雪球的数据显示,截至9月27日,共有157家企业登陆港股。截至9月14日,以美元计,香港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IPO募集资金规模达到249亿美元,全球*。

  其中,无论是在IPO数量还是IPO募资规模上,内地企业均成为香港证券交易所的主力军,中国铁塔、小米、美团点评、平安好医生海底捞、映客等众多行业龙头和新经济企业齐聚港交所。

  根据毕马威的数据,香港前三个季度IPO规模前十名基本被内地企业所占据,其中中国铁塔以588亿港元的募资规模占据*的位置,小米集团以426亿港元居第二位。

  今年港股出现上市潮,匿名券商投行人士认为主要原因是挂牌门槛低,特别是港交所4月30日生效的新政,扫除同股不同权障碍,允许生物科技公司在0收入的情况下上市,这样的低门槛给PE、VC投资的创新公司上市退出提供了很大的便利。

  相比之下,A股IPO和并购重组审核越来越严,新三板市场长期低迷,国内的股权投资市场大量资金无法退出,港交所无疑成为风投退出的*选择。港交所总裁李小加在香港LME亚洲年会上表示,很多公司会在8月以后在港股上市,9月到11月将是上市的高峰期。

  除了政策这个外部原因外,缺钱成为内地新经济公司赴港上市的另外一个驱动力。以小米科技为例,它在上市前一轮融资估值已超过400亿美元,如此高的估值,如果想在一级市场继续融资,很难。因为能一口气拿出那么多钱的机构寥寥无几,比如软银和少量国家队投资机构。即便他们愿意拿出钱来,对回报也有预期,“至少几倍”黑马基金合伙人胡翔告诉创业家&i黑马,像小米那么大体量的公司,很难再有那么高的成长和回报。而二级市场,有大量的机构投资者和个人投资者,他们对回报的预期没有VC\PE那么高;在二级市场,小米的股份可以按股票拆小,投资者按手购买,进入门槛低,且可随时交易,进退皆可。

  那些估值不是那么高的公司,比如流利说,上市后仅6亿美元估值,仅独角兽量级,这种公司,如果用户、营收等关键指标增速依然不低,在一级市场还是容易拿到钱的;如果增速已平滑,去二级市场拿钱是明智的选择,难度会比一级市场小一些。

  但与港股上市潮相伴的是港股破发潮——截至今年8月28日,港股首日破发率达到了30%。但若把首日破发改成截止目前股价是否破发,数字则触目惊心。

  雪球的数据显示,截至9月27日,共有157家企业赴港上市,其中121家企业跌破发行价,占比高达77.56%。

  这个数据意味着,今年股民在港股炒次新股,无异于变相捐款。是港股市场不吃新经济这一套了吗?还是港股这位“地主”家也没余粮了?

港股破发潮背后的真相是什么?

  总体来说,今年在美联储加息、国内去杠杆、贸易摩擦打击市场信心的大背景下,港股一直处于下跌状态(回撤近15%)。今年港股市场资金面本身就面临内外多重压力,包括资金回流美元、银行间结余降低、南下资金降速等。

  港股IPO“井喷”导致市场出现“过热”压力,资金面承压、资金过于集中于明星新股以及估值过分炒高等因素,都导致了“破发潮”的出现。

  在创世伙伴资本创始主管合伙人周炜看来,破发是正常现象。不管一级市场还是二级市场,现在都面临着全球经济环境变化的挑战,连同中美贸易纠纷等,都会影响大家的信心。这必然会带来投入资金量的减少。投入资金量的减少,估值很可能会下降。

  既然破发如此厉害,为何内地企业还是前赴后继地赴港上市呢?

  “破发不重要,重要的是拿到钱。”胡翔曾帮助企业在港上市,他告诉创业家&i黑马,只要企业上市路演时能找到基石投资人,能最终定价发行,这意味着最终能拿到钱,那么破发只是面子问题。完成上市后,无论是创始人,还是前期投了很多钱的VC/PE机构,都会心安。二级市场的流动性,让企业透明、可信,从而可以通过质押股票,增发等方式继续融到钱,而投资机构也可以通过卖股票实现退出。

  况且,很多企业融资的时候,投资机构都要求其签署某个时段登陆资本市场的“对赌协议”,时间一到投资机构会推动企业上市。

  当然,港股破发率如此高,对于排在10-12月份上市的企业压力巨大。这些企业路演时,会被基石投资者压低股价,甚至市值会低于上一轮融资的估值。有的企业会咬咬牙继续上,有的公司可能忍不下这口气,赌气不上了。此时,什么样的上市姿势是对的呢?胡翔认为,上比不上好。

  2014年4月,触控科技赴美IPO,路演时,触控创始人陈昊芝认为,触控科技游戏业务价值超过6.7亿美元(2013年上市的中手游的市值),引擎业务价值至少6亿美元(2013年亚马逊曾欲以该价格收购),两部分相加,触控科技至少有超过13亿美元的市场价值,但却被归为纯游戏公司,只能按5.4亿美元的定价上市。 陈昊芝最后决定暂停上市,2015年将子公司在韩国资本市场挂牌,实现了曲线上市。

  有投资人告诉创业家&i黑马,在TMT领域,大部分新经济公司没有实现盈利,任何一个细分领域,如果有一家公司IPO了,其他公司必须马上上市,否则基本就很难有IPO能力了,或者即便上了,市值也不会太高,难免被领头羊公司吃掉。比如土豆网因为上市前夕遭创始人王微的前妻诉讼,错过*上市窗口,最后被对手并购。

  只要公司本身是健康的、基础是扎实的,即便短期大幅破发也不用过度紧张。

  周炜认为,上市已让企业站在不同的竞争线上。*,上市了给企业提供资本工具,可以用资本快速帮助公司成长。比如并购,上市公司可以便利地通过发行股票进行并购,来扩大自己的规模。

  第二,上市代表着一个公司的透明化程度达到一定的要求。非市公司和上市公司*的区别在于企业是否要对公众——不管是股东还是非股东,公开详细的运营财务数据。这种透明化给大家带来了一种安全感,也给企业更多的监管压力,让它更合规。“上市有点像一个人考上了大学,他能进这个好大学,侧面印证了他的学习能力。他上大学以后,中途(是否)退学去创业,那是他的决定。”

  总体看来,周炜表示当前二级市场总体上是相当正面的,甚至可以说今年是中国过去十年二级市场*的一年。美国市场持续向好,赴美上市企业很多;港股改革也给中国的互联网创业公司提供了一个上市的新渠道;A股也在研讨互联网公司回国上市的可能性。“公开市场整体上比五年、十年前好很多,机会也多了很多。”

【本文由投资界合作伙伴微信公众号:创业家授权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有任何疑问题,请联系(editor@zero2ipo.com.cn)投资界处理。

相关资讯

港股数据总览

最新资讯

热门TOP5热门机构|VC情报局

去投资界看更多精彩内容
【声明:本页面数据来源于公开收集,未经核实,仅供展示和参考。本页面展示的数据信息不代表投资界观点,本页面数据不构成任何对于投资的建议。特别提示:投资有风险,决策请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