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港珠澳大桥来了,珠三角重构进行时

港珠澳大桥,一桥飞架东西。从此,珠江东岸城市和珠江西岸城市有了全新的联系纽带,城市间的动态竞争格局也会发生改变。

  如果把长江经济带和沿海经济带结合在一起来看的话,中国经济版图的黄金地带将呈现为一个躺“T”型。

  最近,这个躺“T”型的锤头下端部分——珠三角,正在发生的一系列变化令人瞩目:广深港高铁全线贯通、港珠澳大桥正式通车……

  通常意义上,作为一个以“改开先锋”为标签的大名鼎鼎的经济区,珠三角包括广州、深圳、佛山、东莞、惠州、中山、珠海、江门、肇庆九个城市。但现在,随着粤港澳大湾区概念的提出及推进,香港和澳门,显然也在加速融入“珠三角”。

  珠三角,正在展开它新时代的篇章。

港珠澳大桥来了

  港珠澳大桥真的来了。

  投资1100亿元、总长55公里、施工历时9年、“一国两制”方针下粤港澳三地政府首次合作建设的大型基础设施——港珠澳大桥,10月23日上午由习近平总书记亲自宣布开通。10月24日上午9时,大桥正式通车。

  这座大桥联通珠海、澳门和香港三地,将珠海、澳门到香港的陆路交通时间从三个小时缩短至约45分钟,将大大扩充湾区人民的“1小时生活圈”。

  抛开社会经济意义,港珠澳大桥本身也被誉为“新世界的七大奇迹之一”,光看工程,就拿下了跨海大桥的多个世界*:整体跨度最长、海底沉管隧道最长、钢结构*、施工技术最复杂……这里面无疑凝聚着众多工程参与公司和员工的心血付出。

  俞裴是航天信息(600271.SH)在深圳的一名IT员工,2017年7月18日和12月5日,航天信息相继中标港珠澳大桥香港段及珠海公路口岸段自助通道建设项目。

  与“一地出境、另一地入境”的传统通关方式不同,为便捷通关,珠海与澳门是“合作查验、一次放行”,要求可以实现旅客一次办结珠海、澳门两地的出入境流程,为此,航天信息全球首创研发了合作查验自助旅客“三门通道”设备。经过一年多的建设,航天信息完成了香港段及珠澳段全部行人通道的设计、研发、生产以及现场实施。

  事实上,俞裴早在2017年3月,就常到珠海出差,参与到港珠澳大桥通关合作查验系统研发中来。今年以来,她待在深圳的时间只有一个月,港珠澳大桥通车后,她还不能撤退,至少再驻守现场一个月,保障自助通关系统平稳运行。

  虽然IT工作者加班熬夜是家常便饭,但俞裴还是*次参与一个长达20个月工作周期的国家级项目中。除了工作高强度,俞裴还要面对颇有挑战的工作环境。

  “刚来大桥的出入境大厅出差的时候,连上个洗手间都要走半个小时。”俞裴向经济观察报记者回忆说,虽然轮到自己所在公司进场施工时,大桥的基建已经进入后期,但出入境大厅的内部设施还没配置好,很多东西还需要“缝缝补补”,大厅里经常尘土飞扬。

  跟大桥结缘的一年多时间里,俞裴也见证着大桥旁边的厂房一个个被推倒,地面被种上绿植,港珠澳大桥的风景悄然蜕变的过程。同时,她所负责的通关系统也经历了数万次的测试。通车前的一个月,俞裴和她的同事工作更忙了:“从早上8点到晚上10点,都要在现场,中午吃饭时间都要轮班。”

  和俞裴比起来,银江股份(300020.SZ)的员工留守大桥的时间更长些。银江股份副总经理兼董秘花少富向经济观察报介绍称,银江股份承建的是港珠澳大桥珠海口岸的安防系统工程,为完成这个项目,公司派出了30余人的精英团队长期驻扎在大桥的人工岛上。大桥通车后,根据合同条款,银江股份还需提供三年的售后服务,目前仍有10多人的服务团队留守大桥,保障安防系统的正常运行以及帮助客户正确使用该系统。

  港珠澳大桥的“便捷通关”需求对银江股份的安防系统提出了更高的技术标准。“‘合作查验、一次放行’是一种新通关模式,旅客在珠海验一次指纹就可通关,无需在澳门重复检验,通关时间可以缩短到3-5秒。在这么短的时间内,要实现各种安全数据在各部门之间的即时交换。”花少富介绍称,银江股份的项目就是为此服务的,该公司的安防系统,由口岸各管理单位安保集成管理子系统、视频监控子系统、门禁管理子系统、UPS管理子系统、入侵报警管理子系统、巡更子系统以及公安、口岸局的视频监控子系统组成,牵涉到口岸、边检、海关、国检、交通中心等部门,旅客在通关时录入的指纹信息及对应的个人信息,各部门可即时共享。

  此外,一般来说,跨海大桥只是桥梁,而港珠澳大桥则采用了“桥—岛—隧”合一的复杂结构。据了解,大桥沿线经过几条重要航道,若要不影响通航,桥的跨度要足够大,而为了满足这种跨度,桥面要有大型建筑物。但大桥上空又有香港机场的航线,为了同时保障船只通航和飞机安全,“桥—岛—隧”结构就成了*方案。

  港珠澳大桥的岛隧项目,6.7公里刷新了世界沉管隧道的最长纪录。隧道由33节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沉管对接而成,给海底隧道提供防水项目整体方案服务的是禹王防水建材集团。

  薛杨是禹王集团港珠澳大桥项目的生产经理,自始至终在现场参与海底隧道的防水施工。在薛洋的认知里,尽管禹王防水也做过北京鸟巢这样的防水项目,但港珠澳大桥项目依然意义特殊。“承接这么伟大的项目,不管是公司也好,个人也好,都要拿出*的材料、*的施工技术和*的状态去完成。”薛洋说。

  后来,禹王防水从辽宁盘锦总部向港珠澳大桥项目输送了施工技师,这主要是考虑到技师们的技术和经验问题。通常来说,根据所用卷材的差异,防水操作有两种方法,一是热熔法,二是自粘法,自粘法用的材料有点像双面胶,能粘住基面,常被广东地区的施工采用,考虑到岛隧防水的安全性和使用寿命,禹王防水在港珠澳大桥项目采用了热熔法。

  薛杨回忆,港珠澳大桥建设中的出入管理非常严格,在珠海的桥口、人工岛都设了边检站,需持大桥管理局发的证件才能通行,团队一行到项目驻地后,面对的是海洋性高温湿热气候的孤岛,电话信号极其微弱,隧道里闷热潮湿,工服在里面从来没干过,还要高温作业。但这对薛杨来说并不是十分难熬的事情,超出他们想象的是施工难度。

  比如,沉管隧道纵向间距6米有一条水泥砼施工缝,基面很不平整,由于在海底,隧道里的空气湿度经常维持在70%左右,基面含水率远超过卷材热熔施工9%的规范。有些隧道距离海面有40多米,隧道里的气压也比较大,导致喷枪的火焰很小,影响施工效率。而港珠澳大桥的施工是流水线式的,下个工序项目正等着防水工程交工,工期特别紧张,大桥的总工程师林鸣常在一线现场巡视,各巡检单位如发现质量小瑕疵会当场要求返工。

  目前,薛杨的团队施工完成之后就从大桥现场撤退了,不过他个人倒还没回东北,留在了广州,跟进下一个项目。

  依旧留守在大桥的俞裴则跟记者感慨:“我啥时候才能回深圳啊,但一生能有幸参与到这样的历史级国家项目中还是很自豪的,很累也很值得”。

为大湾区带来什么?

  港珠澳大桥,一桥飞架东西。从此,珠江东岸城市和珠江西岸城市有了全新的联系纽带,城市间的动态竞争格局也会发生改变。

  比如,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产业规划部部长、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战略研究课题组组长王福强就认为,港珠澳大桥通车后,珠海就从舞台的边缘走到了舞台的中央,有望成为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的“男一号”。

  “港珠澳大桥是一个国家级的、历史性的大项目,是中国一项新的技术奇迹,拿下了很多项世界*,也给港珠澳的发展带来了重大机遇。”王福强在接受经济观察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过去作为珠江西岸核心城市的珠海,一直没有发展得很好,珠江西岸城市的GDP仅为对岸的1/3,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澳门的辐射带动作用小,也没有路径直接接受香港的辐射,但港珠澳大桥通车之后,珠海面对的环境就很不一样了。

  他认为,虽然珠海的经济体量没有广深佛莞大,但新时期追求的是高质量的发展,高质量的发展最重要的是建设高附加值、高科技的产业链。香港的产业在转移,高端服务业也面临转移、合作、协同,首要合作对象就是珠江西岸城市。为什么不是珠东呢?因为香港和珠西发展差距更大,产业转移到珠西,企业成本更低。所以下一轮香港产业结构调整和产业结构空间主要转移到以珠海为核心的珠西,给珠西的发展提供了充足的想象空间。

  至于澳门,王福强则认为,澳门以前空间很有限,和珠三角的联系都必须通过珠西来进行。港珠澳大桥通车之后,类似所谓“火车一响,黄金万两”,澳门通向大湾区的交通就更加便捷了,会有更多珠江东岸的生产要素流入包括澳门在内的西岸。珠江东岸的消费群体也将更多地前往澳门观光体验。除了刺激旅游业发展,对澳门的产业多元化发展也会带来帮助。

  在王福强看来,香港此前的发展也受限于地理空间和产业空间。香港的房价对于那里的年轻人来说是极其难以承受的,也不敢创业。港珠澳大桥开通之后,在香港工作的人,他的生活和住房问题可以得到很大程度的解决,“他们可以到珠西来”。同样,大桥开通后也会带动港澳的年轻人到珠西就业,港珠澳大桥打开了港澳发展的物理空间和产业协同空间。

  中山大学岭南学院经济学教授林江和王福强的看法有些不约而同:“港珠澳大桥是国家战略的一个体现,港澳太小了,它们要深度融入国家的发展,首先就要融入广东和珠三角。大桥的开通是港澳深度融入国家发展的一个开始。”林江认为,港珠澳大桥沟通了珠江东西两岸,也给珠海、中山等西岸城市带来了更大的发展机遇,也是国家深化对内开放的加速剂之一。

  广东亚太创新经济研究院区域研究所所长张志明在接受经济观察报记者采访时也表示,“以前的大湾区缺少“A”字里面那一横,没有连通起来,港珠澳大桥开通后,港珠澳就连成了一片,交通更加便利,各要素的流通业更加顺畅,这是大湾区往西南片区辐射的桥梁。其最直观的作用是节约了时间成本,效益会更高。随着后续的基础设施互联互通的建设推进,大湾区东西岸将形成无缝连接。”

  而在资源协同方面,王福强进一步认为,虽然香港在经济增速方面不具有相对优势,但香港的国际化环境、国际信用体系以及在很多领域的研究,如医疗、教育领域,依然拥有*优势,这些都是香港的特色,它依旧是中国对外开放的一个重要窗口,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比如,他认为,香港的高端服务业、工业设计、营销渠道、融资体系都很发达,国际化程度较高,可以有效结合内地的科学成果转化能力以及专业的制造能力,在创新链和价值链方面形成协同,实现完整的微笑曲线,互利共赢。香港和内地尤其可以加强在医疗和教育方面的合作。香港是世界上人均寿命最高的地区之一,这与其医疗体系的发达密不可分。珠三角地区已经有较强的发展动能和商业水准,对消费升级换代的需求比较强烈。两地合作既是满足人民需求的一种方式,也是产业升级换代的方式。我们可以考虑依托港澳的医疗资源在珠海横琴打造出世界级的诊疗中心。中国已经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在医疗技术方面必须通过一个创新服务高地来实现突破。

  另外,澳门虽然是世界级旅游中心,但澳门单纯通过博彩业这一点无法支撑其世界级旅游中心的定位,必须有机融入到粤港澳大湾区的旅游链条中。除了观光旅游,还有体育旅游和医疗旅游等,把横琴打造成国际知名的医疗旅游目的地,就可以延长澳门的旅游链条,发挥香港的独特优势,也满足了内地居民消费转型升级的需求。

  王福强认为,这是一个调动粤港澳大湾区各方资源的重要切入点。

珠三角加速一体化

  除了港珠澳大桥正式通车这件事,事实上最近一段时间以来,粤港澳的区域融合一直在提速。

  比如,仅仅在一个月前,广深港高铁香港段也已经正式贯通,这同时意味着香港正式加入国家高铁网络,步入了高铁新时代:从香港到深圳,最快14分钟;从香港到广州,最快48分钟;从香港到北京用时不足9个小时。

  根据铁路部门的预测,到2020年左右,广深港高铁年均客流量将达8000万人次,相当于把高铁沿线广州、东莞、深圳和香港四大城市的常住人口移动两次。

  再比如,“深中通道”。深中通道是一条连接深圳和中山的大桥,也是世界级超大型“桥、岛、隧、地下互通”集群工程,全长24公里。深中通道建成后,也将成为连接珠江东西岸的重要通道,从中山快速直达深圳,通勤时间由以往2小时缩减为30分钟,从江门市区前往深圳的行车时间也将从2.5小时缩短到1小时左右。

  深中通道桥梁工程建设目前也已经进入全面实施阶段。

  此外,另一个粤港澳大湾区核心区新的重要过江通道虎门二桥,是连接广州和东莞的重要东西向通道,目前施工进展也很顺利,预计明年5月正式建成通车。虎门二桥通车后,将极大地分担虎门大桥的通行压力,优化珠三角地区空间布局,进一步实现珠江两岸交通提速。

  上述几项重大交通基础设施均横跨珠江口东西两岸,其共同使命是构建大湾区交通枢纽工程,并将串联起珠三角两岸珠中江和深莞惠城市群。

  7月初,一份由广东省发展改革委印发的《广东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补短板重大项目2018年投资计划表》显示,总投资约1.9万亿元,已纳入2018年省重点项目计划部分的有14244.8亿元。

  其中,交通网络工程的总投资额达13011.72亿元,而有关粤港澳大湾区的项目占比*,且主要集中在高速公路、轨道交通工程上。

  2018年,大湾区在高速公路工程方面涉及的重点项目超过30项,在轨道交通工程方面涉及的重点项目超过20项,计划今年的投资额超过800亿元。

  于是,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加速推进的背景中,“广深港高铁+港珠澳大桥+深中通道+虎门二桥”等重多大体量高投入基建工程的存在,将把包括香港、澳门在内的整个珠三角城市群的“内部时空距离”大大缩短,城市群的“内循环”将大大加速,跨区域“同城时代”也即将到来。

招商证券认为,港珠澳大桥的开通标志着粤港澳大湾区的区域发展踏上了新征程,湾区内协同发展将释放出巨大潜力:2017年,大湾区经济总量合约10万亿元,增长速度为8.9%,GDP总量占全国GDP总量的比重达到12%,进出口贸易额占全年货物进出口总值的三分之一;大湾区同世界其它湾区相比,在人口、占地面积、货物吞吐量上占有优势,GDP总量也已经超过旧金山湾区,接近纽约湾区,总体而言增速*;在人才教育和文化方面,大湾区存在一批全球*的研究型大学,拥有杰出的研究实力和人才教育优势,与全球其他湾区相比,香港可辐射英语区,澳门可辐射葡语区,文化融合产生的潜力也很巨大。

  广东亚太创新经济研究院区域研究所所长张志明也表示,现在粤港澳大湾区比较重要的是轨道交通,包括高铁和城市轨交,未来应该把不同运营主体下的轨交进行整合,比如,大湾区可以成立轨交集团,把各个市的轨交形成整体的网络,就能很大程度上提升对资源的有效利用。此外,他认为,大湾区的航运和航空这块,也应该进一步把分散的资源集聚,“接下来,大湾区的基础设施(交通先行)、产业协同、机制的融合都是重点”。

  中山大学港澳珠江三角洲研究中心郑天祥教授则认为,从大的方向来看,大湾区是第三条亚欧大陆桥的桥头堡,会逐渐辐射海南岛、东南亚,其影响并不仅限于珠三角。他同时表示,大湾区建设中,各个地方要有充分的“合作”想法,例如广州港、深圳港、香港的港口合作共赢就很重要,不能单打独斗。

  当然,大湾区在融合过程中也会遇到困难和挑战。比如,港珠澳大桥在规划之初,曾经提过双Y路线,把深圳连上,但后来被否了,很多人认为,这是港珠澳大桥的一个遗憾。对此,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战略研究课题组组长王福强认为,港珠澳大桥由双Y变成单Y,也让深圳下定决心推动深中通道,这个通道一旦完成,港珠澳大桥的流量可能会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这是一个现实的问题。因此,香港也要思考,如何运营管理港珠澳大桥。他同时表示,“当然,现在也有备选方案,深圳预留了补足双Y的接口,当条件成熟、各方达成共识、凝聚人心,就会接上”。“珠三角内部的加速融合会带来很好的正面示范效应,从应对贸易摩擦、坚持全球化的角度来说,粤港澳大湾区非常重要,这个区域经济的高速发展,对打造一个“以我为主”的对外开放的平台、彰显中国对外开放的姿态、吸引国际要素、资源的集聚,牵引带动广东、泛珠和华南区域的发展,进而影响全国经济的发展,非常重要。”王福强如是总结道。

【本文由投资界合作伙伴经济观察报授权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有任何疑问题,请联系(editor@zero2ipo.com.cn)投资界处理。

相关资讯

相关企业

最新资讯

热门TOP5热门机构|VC情报局

去投资界看更多精彩内容
【声明:本页面数据来源于公开收集,未经核实,仅供展示和参考。本页面展示的数据信息不代表投资界观点,本页面数据不构成任何对于投资的建议。特别提示:投资有风险,决策请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