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互联网遇到《创业时代》:人物乔布斯,剧情罗永浩

《创业时代》以互联网创业剧为名,行爱情偶像剧之实,也许并不是因为主创不了解互联网,而是权衡之下主动做出的选择。

  “7年了,终于等到这一天。”

  10月24日,魔晶App上线第四天,创始人黄何在朋友圈发文感叹道。魔晶,这个在四天前还名不见经传的App,随着电视剧《创业时代》的热播,一举登上AppStore社交榜第二,总榜第九,超越了TalkBox(剧中魔晶App的原型)曾经的对手微信。

  迅速涌入的用户让工程师们几天都没怎么睡觉,“一直在修复服务器,这几天我们已经加了近百台服务器,但似乎还有很多事情要做。”黄何激动地说。作为《创业时代》中程序员卢卡的原型,短短几天里,他已经接受了数家媒体的采访,参加了好几场线上分享会,一些投资人也找上门来寻求合作。

  说起魔晶上线的*天,黄何觉得那是创业中为数不多的几次“special moment”,这让他想起当年的TalkBox,“TalkBox刚上线时其实没什么用户,第二个月的某一天用户数量突然暴涨,那也是一个special moment。惊喜过后就是一系列麻烦,因为服务器跟不上了。”

  巧合的是,现实中魔晶上线的那天,《创业时代》也正好演到魔晶上线。黄何忍不住吐槽剧情,“一天暴涨了六百万用户,郭鑫年*件事居然不是去修服务器,而是去泡妞?我们的魔晶上线*天,涨到六万用户的时候,服务器就已经撑不住了。”现实故事和虚拟剧情交错,更加衬托出《创业时代》的尴尬——一部打着互联网创业旗号的行业剧,却充斥着互联网行业的常识性错误。

  在某知名互联网企业担任产品专家的刘飞看了一集《创业时代》,很快弃剧,然后发了条微博,“今后招聘产品经理可以布置这样的作业:看一集《创业时代》,找出至少10个关于互联网行业的常识谬误。”

  截至目前,《创业时代》的豆瓣评分只有3.4。不仅遭到了互联网从业人员的一致吐槽,许多普通观众也对狗血的剧情表示接受无力。为什么中国拍不出好的互联网故事?国产行业剧注定只能变成“悬浮剧”吗?话题老生常谈,但总有讨论的价值。

人生如戏,创业如戏

  《创业时代》改编自付遥的同名小说。2011年,黄何在香港和郭秉鑫开发了一款带“按住说话”语音功能的产品TalkBox,上线后迅速蹿红。随后微信、米聊等App也相继开发出语音功能,TalkBox在激烈的竞争中落败。创始团队解散,黄何也远走硅谷,开始下一次创业——开发邮件App“简信”。

  开发现实版魔晶的想法源于《创业时代》开播前的一场发布会。发布会上,在剧中饰演投资人那蓝的杨颖问饰演郭鑫年的黄轩,“你的魔晶什么时候上线?”黄轩说,等剧播了就上线了。受此启发,黄何就和片方策划了这次市场营销活动,把简信App改头换面,再冠之以魔晶的名义重新推出。

  目前,魔晶在中国的名气已经超过了简信。“现在以前的简信App下载量每天就几千,魔晶App每天的新增用户却有十几万。”黄何表示。未来,团队将以魔晶的品牌继续运营这款邮箱软件。

  七年前,移动互联网刚刚兴起,TalkBox团队靠产品创意获取市场。七年后,移动互联网进入下半场,魔晶团队却是靠营销活动迅速走红。彼时TalkBox尚有颠覆微信的雄心,今日的魔晶却深知再无撼动微信的可能。忆起往事今昔,黄何只觉人生如戏,创业如戏,“大起大落的,来也快,去也快。根本没有时间静下来去反思你做的事情到底是对是错。”

  《创业时代》中的人物大多能在现实中找到对应。除郭鑫年外,罗维的参照对象是微信之父张小龙,麒麟企业的李奔腾影射了现实中腾讯的马化腾,做电商又爱打太极的卧云生对应的则是阿里巴巴马云

  但电视剧毕竟只是电视剧,大佬们能对应上,剧情却比现实夸张得多。河豚君追剧到现在,就发现了无数个Bug。

  1、反派为了阻止魔晶的开发,派人开车撞了郭鑫年的办公室,砸了他们储存代码的电脑。魔晶崛起后,反派为了搞垮它,还设计刑事案件栽赃程序员卢卡,逼创始人郭鑫年就范。

  现实中这几乎是不可能发生的事情。黄何回忆,当年开发TalkBox时竞争虽然也很残酷,但更多的是技术上的竞争。TalkBox最终被迫退出中国市场,除了运营数据的下降,另一个原因是在国内被墙,中国用户无法访问。“肯定是有竞争对手在后面运作。”黄何说。

  2、 剧中郭鑫年的魔晶上线一天就有六百万用户,剧情解释说是因为找了两个软件测评师在苹果商店写报告。

  但现实是,软件写出来后不可能那么快就通过苹果商店的审核。黄何表示,现实中的魔晶上线,苹果商店就审核了整整一周。软件上线后,也不可能仅凭借两个测评师的报告就下载量高达六百万。“这就是纯粹瞎编的,除非你有大规模的营销活动或者怎么样。火爆如子弹短信,单日下载量也只有六十万。”刘飞说。

  除了技术上情节上的bug,剧中着墨众多的投资细节也一样充满了bug。随手举两个例子:

  1、剧中郭鑫年的创始团队拿了高迪两百万的天使投资,后来又追投了两百万。结果没多久钱就花完了,最后团队还要再去借钱。黄何吐槽道,“他们三个人就拿基本工资,当时产品也没上线,应该也没什么服务器的支出,钱都花哪儿去了?”

  2、剧中郭鑫年拿到投资后,俨然一副暴发户的姿态,带着温迪看房子,买联排别墅。刘飞表示,这一看就是给外行人拍的。“融资融的是公司的钱,又不是你自己的钱。但是这就很符合外行人的想象,我融到资了就成功了,就可以去挥霍。”

  如何才能在基本符合现实的前提下,把故事拍得好看呢?曾在2016年投资拍过一部互联网创业网剧《中国散伙人》的杨天桓认为,如果故事本身不够有戏剧性,那就应该在人物塑造上下功夫,“就写好一个小人物怎么挣扎成为一个大人物,他这一辈子的心路历程是什么就行了。”那么,《创业时代》的人物如何呢?

创业者都是乔布斯?

  《中国散伙人》讲述了富二代苏植南打造众创空间的故事。故事取材于杨天桓的亲身经历。2014年年底,他在南京成立了众创空间。第二年,他进入影视行业,拍了网剧《中国散伙人》,专门讽刺那些只有热血不干实事的互联网创业者。

  在前几集的《创业时代》中,郭鑫年和罗维就像这样的创业者。郭鑫年的形象符合外界对码农的一切想象,格子衬衫单肩包,坚信自己能改变世界。但面临投资人对产品的诘问时,却常常语塞。罗维叫嚣着“去创业”开了家互联网公司,结果“传销大会”结束后不久,公司就倒闭了,徒留一地鸡毛。

  天天把“乔布斯”挂在嘴边的郭鑫年是个geek,做事也如乔布斯一般偏执、狂躁,目空一切。“实际上不是这样的,创业者首先是一个生意人,他必须懂商业,情商也要高,除非特别天才。你看现在的互联网大佬,有哪个是怪咖?”在某知名企业担任产品专家的刘飞说。

  中国互联网经过十多年的发展,在七八年前移动互联网兴起时,已是巨头林立。巨头们虎视眈眈,瞄准一切可能对自己造成威胁的新产品。在这种环境下,别说性格怪癖的geek了,纯粹的理想主义者都很难生存。用技术开拓市场的时代已经过去了,用创意吸引用户的空间也在压缩,在大佬们的资本游戏里,哪还有乔布斯们的容身之地?

  所以,当剧中郭鑫年多次不顾风险、一意孤行时,就会形成一种时代错位。为了树立郭鑫年乔布斯般的形象,剧中还把郭鑫年描写得极为坚定,且*正确。每次与合作伙伴有不同意见时,他都众人皆醉我独醒。这又不符合现实情境,“创业者其实大部分时候都在焦虑和迷茫。因为你不知道现在的方向是不是对的,点子是不是好的。”刘飞说。

  刘飞举了两个现实中的例子。马化腾在QQ积累到几千万用户时,还找不到盈利模式,差点卖掉腾讯。程维最开始做滴滴出行时,找出租车公司合作,40多天找不到一家愿意合作的。怀疑自我到快要放弃时,终于在昌平找到一家只有70辆车的小公司。

  郭鑫年每次拍脑袋想出来的点子也很厉害。开车时打电话不小心撞了人,马上想到“价值一百亿”的语音功能;被对手抄袭后心下不平,马上又想出一个在剧中很厉害的群聊功能。最终的产品功能和点子也没什么差别。但在现实生活中,很多点子一开始解决的都是伪需求,或者考虑不够全面,需要经过无数次打磨,更改数版才能最终落地。

  “比如饿了么最开始就只是送校园外卖,菜单都是自己抄的,他们不可能一开始就把物流体系考虑进来。滴滴最开始也只是叫出租车的工具,后来才摸索出了共享经济的模式。”刘飞说。

  在《创业时代》中,不仅郭鑫年的形象符合外界的刻板印象,其他角色也是如此。那蓝是光鲜靓丽的美女投资人,凤凰女温迪心机深重,现实而又势利。富二代金城不学无术,又坏又蠢。影射马化腾的李奔腾则是霸道总裁本人,气场强大。人物越标签化,彼此的碰撞越激烈。

  激烈的剧情和鲜明的人设确实会增强故事的戏剧性,但也因此招来了剧情悬浮、狗血的骂名。真实性和戏剧性是否真的无法两全?哪种程度的真实才是观众所需要的真实?这恐怕是每个创作者在创作现实题材时都会遇到的问题。

摇摆的互联网行业剧

  增强真实感的一个通用方法是,用大量生活化的细节填充故事,营造出现实的氛围。很多拍家庭题材的电影导演都精于此道,比如李安的《饮食男女》,是枝裕和的《如父如子》,都有不少戏剧化的转折,但感情是真实的,细节也烟火味十足。

  同样,互联网创业剧想写实,也需要大量的现实细节,比如对产品设计、研发过程的细腻描绘。研发过程技术门槛太高,拍出来观众不一定看得懂,但产品设计的过程并不难拍。

  日剧《Rich Man,Poor Woman》中,小栗旬饰演的日向彻也是个乔布斯般的互联网创业者,天才而自负。这是一部爱情偶像剧,涉及产品的部分却比《创业时代》细致得多。从提出需求到分析论证、用户调研、可用性测试再到最终的版本发布,日向彻几次改变观念,调整需求,才做出让用户满意的产品。《创业时代》在从点子到最终落地的部分,却是缺失的。

  当然,《创业时代》不接地气,最直接的原因还是它“魔幻”的时代背景。小说的背景设定原本在2011年左右,但电视剧却淡化了具体年份。剧中的世界没有微信,一个群聊功能都能让人惊叹不已,人们却用着新款美图手机,win10系统,让人困惑。面对观众的大量质疑,导演安建专门注册了微博,表示这是“写实不记录”的手法,重点在于理想主义。

  “不记录”自然有其客观因素。“现实中还是有很多传奇的故事。比如说这一代的互联网巨头们,他们当年其实都是熟人,都是理想主义者,到后面才慢慢地走上了不同的道路。但现在这些人都还在,公司也仍在运营,所以很多东西可能不太好讲。”刘飞说。

  另一方面,如果把年份精确地定位在2011年,也会影响到广告植入。“如果不模糊年代,很多现在的产品植入进去就会穿帮,大家就更会吐槽了。”黄何说。

  对于这些让不少观众出戏的细节,黄何认为无需太在意,因为这本质上是一部偶像剧,“其实也只有我们互联网从业者才会特别在意这些。《创业时代》在爱情故事之外,能激发大家创业的热情就已经够了。”

  问题是,当行业剧失去了专业性,也就无法称之为行业剧了。《创业时代》以互联网创业剧为名,行爱情偶像剧之实,也许并不是因为主创不了解互联网,而是权衡之下主动做出的选择。

  杨天桓在两年前拍《中国散伙人》时对标的作品是美剧《硅谷》。做市场调研时,他发现中国看过《硅谷》的人数只有八百万。和《硅谷》一样充斥着行业梗的《中国散伙人》播出后,成绩也并不理想,这还是以情景喜剧的方式讲互联网行业。如果是正剧,恐怕更不受欢迎。“行业剧不像爱情、科幻这些类型,它属于专门的门类,受众面本来就没有那么广。你指望它叫好又叫座是不太可能的。”杨天桓说。

  刘飞则对互联网行业剧抱着乐观的态度,“这是一个新的题材,做成这样也情有可原。”他认为《创业时代》之所以“悬浮”是为了规避风险,“片方也不确定完全还原行业大众是否会喜欢,再加之调研和核实的成本也高,就用了流量明星,夸大了戏剧冲突。但随着大众审美的提高,这类剧的质量会渐渐上去的。”

  明星和狗血剧情确实为《创业时代》带来了很多热度。这部剧播出后,最受关注的自然是杨颖的演技,第二波热度高峰则是演到郭鑫年“扑错了人”,说出“我爱上了你的身体和另一个女人的声音”这句经典台词的时候。

  这段剧情播出后的第二天,黄何的魔晶App下载量就飙升到了社交榜第二,迎来历史高峰。提到这段琼瑶般的剧情时,黄何也忍不住大笑,“国产剧不都是这样的吗,不管是律政剧、医疗剧还是警匪剧,最终都是一个爱情故事,这也是中国的一大特色。”

  因为魔晶App的崛起,黄何最近很忙,忙到没时间看《创业时代》。他决定过几天再慢慢补剧,开二倍速迅速刷完。至于剧中郭鑫年的原型郭秉鑫,则至今不愿提及TalkBox被腾讯打败的经历,对这部剧自然也兴趣寥寥。不管怎样,审美都是有距离的,当一个人看到以自己为原型创作的故事,尤其是经过大幅改编的失败故事,个中滋味如何,也只有自己能体会了。

【本文由投资界合作伙伴微信公众号:娱乐资本论授权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有任何疑问题,请联系(editor@zero2ipo.com.cn)投资界处理。

相关资讯

相关上市企业

新一代信息技术数据总览

最新资讯

热门TOP5热门机构|VC情报局

去投资界看更多精彩内容
【声明:本页面数据来源于公开收集,未经核实,仅供展示和参考。本页面展示的数据信息不代表投资界观点,本页面数据不构成任何对于投资的建议。特别提示:投资有风险,决策请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