属于献礼剧市场的“倔强”,还在继续.......
一片期待声中,王凯、杨烁、董子健领衔主演的《大江大河》正式开播:首播当晚,该剧在北京、东方卫视的实时收视率(CSM52城)分别为0.747和0.562,位居同时段卫视所有节目收视率的*和第二位置。截至发稿前,该剧的网播量达到3.8千万。
《大江大河》是正午阳光继《琅琊榜2》、《欢乐颂2》之后的又一部力作。该剧早在播出之前就已被网友锁定为“年末剧王”。一方面主要在于正午阳光长久以来在市场上所积攒的“好口碑”;另一方面,在献礼剧霸屏的12月,《大江大河》无论是从演员阵容、播出方式(三网两卫),还是制作班底来看,都属于同时期的“上乘”之作。
该剧的首播成绩,也并未叫人失望。相关话题#王凯 少年感#更是登上了微博热搜,“王凯瘦到肋骨凸起”、“小眼神小动作超有少年感”等相关评论,比比皆是。
赞扬声中,《大江大河》无疑是开了一个好头。只是,在献礼剧尚且还处在“背景板”的当下,《大江大河》能否打破当前僵局,还是个未知数。作为其制作方正午阳光,在去年遭遇一系列风波之后,也急需一部叫好又叫座的好作品,来维持“国剧门脸”的声誉。此外,年末在即,于冷清的剧集市场而言,《大江大河》无疑是最后一丝希望。
它能不负众望吗?
《大江大河》“精制作”“好故事”,但献礼剧能否出圈?
很明显,《大江大河》是一部标准的献礼题材。
据制片人侯鸿亮介绍,《大江大河》的原著小说《大江东去》,其实早在几年前就已经被团队买下,作者阿耐更是侯鸿亮本人较为欣赏的作家,团队2015年制作的都市题题材《欢乐颂》,就是在购买《大江东去》时期,“顺便买下的”。可见,侯鸿亮及团队对该剧的深厚情感。
《大江大河》是一部聚焦于改革开放前十周年的时代大剧,主要讲述了以宋运辉、雷东宝、杨巡为代表的三位先行者,在变革浪潮时代下不断探索与突围的沉浮故事。
从剧集的体量和时代背景来看,这是一部主打“主旋律”题材的年代剧,与《创业时代》《你和我的倾城时光》这类“都市献礼剧”略显不同:从演员阵容来看,王凯、杨烁、董子健绝属于市场中的实力派男演员,不具备流量气质;从故事表达来看,三个不同性格的“小人物”命运交织在一起,所汇聚出的命运轨迹,是个人、也是时代呈现,是典型的“以小见大”创作手法。
可以说,《大江大河》是一部“优缺点”十分明显的献礼作品。优点在于,有着“处女座”之称的正午阳光加持,大到整个时代背景,小到柴米油盐、人们身上所穿的粗布麻衣,都*时代气息;缺点则是,作为特定题材的献礼剧创作,该剧无论是从题材,还是演员选角来看,主流受众自然更偏向于电视端。关于这点,侯鸿亮在此前媒体看片会上也表示,“预期的受众就是给电视机前的观众准备”。
“但没想到,聚焦年轻人群体的新媒体方面也对该剧的反应相当积极”,侯鸿亮说道,“我儿子今年20岁,他看到我在家看粗剪片时问「爸,这个戏有人看吗?我和我同学是不看的。」但是后来,他没事儿就到客厅转一圈,慢慢也跟着我看下来了。”
不同圈层、不同年龄,尽管爱好不同,但对于好的故事和好的制作,大众都会选择一致——不容拒绝。艺恩数据显示,目前该剧的受众分布,基本在每个年龄段都“吃得开”,其中18-24的年轻群体也占据了19%。
《大江大河》算是开了一个不错的好头。
“国剧门脸”的焦虑,正午阳光可否一举翻身?
戏内,波澜壮阔;戏外,同样精彩不断。
于《大江大河》而言,它所背负的重担并不仅仅只有“出圈”问题,更多的还要承担“国剧门脸”的重压。
众所周知,自去年正午阳光出品的《外科风云》《欢乐颂2》两部作品播出以后,外界对其的“国剧门脸”印象,已经大打折扣。随后,该公司频频流露出的负面新闻,如恶意诽谤《人民的名义》、被于正“告上”热搜等等,都将其推上了舆论的风口浪尖。年末大剧《琅琊榜2》虽然保准了“续作”口碑,却丢失了“市场”——收视率*时期,一度跌至0.2。
内容“跟不上”,资本市场也频频受媒体质疑。去年,正午阳光更是被媒体扒出与旗下诸多明星合资成立子公司,其中包括靳东、王凯两位老搭档。通过这样的资本绑定模式,与旗下常用艺人建立合作关系。但在9月份,正午阳光却又发布了调整业务板块,取消艺人经纪业务的相关消息,称“将把全部精力投入到内容创作当中”。
显然,《大江大河》是其业务调整后的首部“面世”作品。剧中一众演员,除去王凯、杨烁两位合作过的演员之外,其余演员绝采用市场上人气相对一般的演员。据侯鸿亮介绍,在拿到这个项目初期,就已经决定了要采用合适的演员,而不是流量型演员。
目前剧集刚刚开播两集,出场的主要演员只有王凯和童谣两位。男主之一王凯更是为戏暴瘦,网友评价“土到掉渣”、“还原了那个年代的青年气息”,预判王凯恐将评借此剧再圈一波迷妹粉;女主童谣,虽不是娱乐圈大红大紫的女艺人,但在《如懿传》《将夜》播出后,人气飙涨,演技也备受认可,她所饰演的宋运萍,柔弱中又有着一份刚强,对弟弟百般呵护,被网友封为“宠弟狂魔”。
究竟,《大江大河》能否承担的起正午阳光“翻身”的重任?目前来看,口碑还是极好的。
“寒冬”已至,《大江大河》或将成为年末剧王?
自身、内部“压力”排除以外,市场对其寄予的厚望同样重要。
众人皆知,今年是影视寒冬最严重的一年,同样也是面临“转折”的一年。继年初古装剧遭遇“水逆”之后,电视“收成”便一度惨淡,除去几部“头部项目”还能赢来破1的收视以外,其余剧集均在0.5之间徘徊。这当中,也包括了赵丽颖的新剧《你和我的倾城时光》。市场的暗无天日,已经被观众从年头唏嘘至年尾。
《大江大河》作为年末的最后一部大剧,观众自然寄予厚望。该剧在开播之前,微博官方阅读数量已高达8.3亿,进入密集期宣传后,整部剧的百度搜索指数也一路高涨,是同档期竞争对手的二倍之余。
不过,就当前的成绩而言,距离成为一部“爆款”剧的属性,似乎还不太够。《延禧攻略》在播出期间,曾掀起“全民观剧”热潮;《香蜜沉沉烬如霜》在播出期间,“香蜜女孩”也频频助力其登陆微博热搜;就连正午阳光此前的作品,《欢乐颂》在播出期间,也频频引发“为繁胜美打钱”、“邱莹莹遇渣男”等微博热搜。相比之下,《大江大河》的讨论度平平。
“一部剧有一部剧的使命”,《大江大河》或许在话题性上不如当下的“爆款剧”更具热度,但它通过回顾历史,汲取时代变革中的养分,已足够“甩出”市场上的大部分作品。更何况,该剧目前才刚刚开始,“好戏”也许还在后面。
2018,是悲凉的一年,同样也是迎来希望的一年。这一年里,我们见证了“IP+流量模式”的失灵,也见证了小成本、好口碑的逆风翻盘,未来,我们也希望能够遇见更多的“大江大河”,因为,好作品从来不会被辜负。
期待《大江大河》为剧集市场带来的“逆风翻盘”。
10516起
融资事件
1368.34亿元
融资总金额
6382家
企业
1947家
涉及机构
183起
上市事件
1.06万亿元
A股总市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