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永平无疑是中国商界中的传奇,这不仅体现在他一手做出了小霸王和步步高两家家喻户晓的企业,还在于他培养和提携了OPPO的陈明永、vivo的沈炜、拼多多的黄峥、网易的丁磊等一批优秀的企业家,更重要的是,其商业思想正成为中国企业界研究、探寻、学习的对象。
既能自己上马做实业,又能下马培养接班人,商业思想还能产生广泛影响,放眼中国,很难找出第二个像段永平的企业家。不过段永平还有一个厉害之处,就是其是中国做投资最厉害的人,有媒体称,段永平90%的资产都是通过股票投资得来的。
1
步入投资领域
1998年,段永平带领步步高正干得风生水起之时,他认识了美国《棕榈滩邮报》首席摄影记者刘昕。两个月后,俩人闪婚。段永平对妻子承诺:“在把步步高推上一个新台阶后,一定到美国和你会合。”
2002年,步步高的发展已经比较稳定,为了兑现自己对妻子的承诺,段永平远走美国与妻儿团聚,做起了“甩手掌柜”。
虽然早就实现了财务自由,但无所事事的家庭生活,让段永平并不舒服。“那个时候我就想,我将来要在这里生活的话,我来这里干什么?我也不能整天在家里呆着。”他想到了股票投资。
不过开始时,他一度很迷茫,也摸不到头绪,不知道那些操盘手每天在忙什么。为了弄明白其中窍门,他买了上百本关于投资的书籍,里面讲K线图分析,讲涨跌概率,讲如何预测分析,他都看得不甚明白。
直到有次逛书店的过程中,段永平看到一本巴菲特谈投资的书,里面说“买一家公司的股票就等于在买这家公司”以及“投资你看得懂的、被市场低估的公司”,这些话让段永平瞬间顿悟。
段永平觉得,巴菲特的这些观点与自己当年创立步步高时的道理是一样的,当年自己之所以敢于自掏腰包创办步步高就是因为他相信步步高将成为一家不错的公司。“我投资任何一家企业应该跟我当年投步步高是一样的,不同的是从前做步步高投资的同时我自己也在做经营。”
巴菲特一直有个理念,就是买股票就要像自己去做实业那样去买。而段永平实业出身,这让他更容易看清楚一个企业的商业模式、产品、管理、文化等等方面。他说:“其实在看巴菲特之前,这些理念本来就在我脑子里,只是一看巴菲特也这么想这么做,而且靠这个做成了世界第二富人,我有了信心。不然不一定下得了手。”
段永平说,人们做一件事往往需要别人的肯定。有了巴菲特的“肯定”,段永平开始对投资产生了兴趣,也有了信心。
2
投资网易一战成名
2000年后,*次互联网泡沫破灭,纳斯达克指数从最高点5048点一路下跌至*的1114点,跌幅达到接近80%。但段永平觉得互联网本身并不是泡沫,只是前期被炒作的过多。在他看来,“这个东西我们天天在用,怎么会是泡沫呢?”
到美国之后,段永平试图在互联网泡沫破灭后的“废墟”里寻找机会。他有意识地与新浪、搜狐、网易、联众这些互联网公司接触,了解情况,也试水性地买过他们少量的股票,但段永平对这些公司的模式与未来还是将信将疑,看不太透。而这时,他接到了网易丁磊的电话。
2000年6月,网易在美国纳斯达克成功上市,但却碰到了互联网泡沫的股灾。2001年,网易又涉嫌会计财务造假,股票一度被纳斯达克暂停交易。网易的股价也从上市时候的15.5美元,一路降到了0.64美元,公司面临美国投资人的诉讼,随时有被摘牌的可能。
网易的创始人丁磊一度想卖掉公司,但却无人接盘。为了扭转困局,2002年,网易开始进入网络游戏领域。对于丁磊来说,营销是他的短板,他想了一下中国谁营销做得*,结果就想到了段永平。
俩人很快见了面。一番长谈之后,听丁磊说网易要集中兵力搞研发、做网络游戏,段永平说,“你们的想法很好啊,如果这个公司像你说的那样,现在这个价格显然是不对嘛!”
做游戏机出身的段永平知道游戏市场有多大。虽然他无法预测网易做网游一定能挣多少钱,但是“没有道理比我1995年做小霸王时还少,那时我们就做了差不多以亿元计的营业额”。段永平去查网易的财报,看到网易每股价格只有8毛美金,却有2块多的现金。
段永平感到网易的股票估值被严重低估,而公司的未来颇有潜力,因为网易为中国移动与中国联通提供的短信增值服务业务正在迅猛发展,最关键的是,网易准备大举进军网络游戏业务了。
段永平感觉投资的机会来了。但在很多人看来,网易依然是个高风险的公司,因为其很可能退市。但段永平却并不害怕这点,因为巴菲特说的对,“买一家公司的股票就等于在买这家公司”。
段永平后来总结说,对于投资和投机的区别,我有一个最简单的衡量办法:就是以现在这样的价格,这家公司如果不是一个上市公司你还买不买?如果你决定还买,这就叫投资;如果非上市公司你就不买了,这就叫投机。
显然,从价值投资的角度出发,只要企业股票的价格低于价值,就是投资的机会,而与其上市还是退市关系不大。段永平决定投资网易,并非一时冲动,他和当时一个步步高的支持团队,亲自上阵玩网易的游戏,并请律师团对网易进行风险评测。
在充分的调研之后,2002年4月,段永平投入200万美元买入了152万股网易股票,占网易总股本的5.05%。段永平说,“做足功课后,我基本上把我能动用的钱全部用了,去买网易的股票。”后来,段永平又继续增持网易股票到205万股,占网易整个股本的6.8%。
此后两年,网易的股票大幅反弹,段永平的投资也上涨了几十倍。但段永平并没有见好就收,而是持续持有股票,一直到五年后才逐步卖掉,获利上百倍。
“0.8美元买网易股票的不单是我一个人,但坚持持有到100美元的就不多。投资不在乎失掉一个机会,而是千万不要抓错一个机会。”段永平说,卖掉一只股票的理由可能有很多,*不该用的理由就是“我已经赚钱了”。否则就很容易把好不容易找到的好公司在便宜的价钱就卖了。
对于股票的买和卖,段永平说,这只股票曾经到过什么价位*不要作为你买的理由,“我的判断标准就是是否有价值”。
3
价值投资理念的践行者
在投资网易一战中,“价值投资”这把利器,为段永平带来了惊人回报。此后,段永平又用这把利器,在UHAL股票上,大赚了一笔。
UHAL是美国一家主做拖车租赁的公司,分店遍布全美各地乃至加拿大,占据相当市场份额。2000年前后,为了进一步扩大公司规模,该公司不惜代价举债多元化,成立保险子公司,进行高风险投资。结果,保险子公司给UHAL带来的是每年1亿多美元的损失。此外它还因扩张过度而负债急升,陷入财务危机。2003年6月,UHAL进入破产保护。巨大的风险使该公司股价从几十美元一度跌倒4美元以下,许多人唯恐避之不及。
这时,有人给段永平说UHAL每股有50块以上的净资产,段永平难以置信,因为当时它的股价只有5美元左右。
段永平请会计师审查UHAL的财务报表,确定该公司业绩没有造假,段永平心里想,每股净资产有50多美元,即使再打5折,还有25美元。显然,这家公司股价严重背离价值。
为了避免误判,段永平聘请会计师、律师调查该公司资产状况、破产保护状况以及分析UHAL公司报告。另外,他自己还特意打电话以及跑到UHAL的店里去打听与感受这家公司的业务与服务。
通过一系列调研,段永平发现UHAL公司的核心业务运营良好,竞争优势突出,销售收入稳定,现金流也很充沛。只要该公司能断臂求生,退出高风险的投资领域,同时出售部分商业地产,它的财务数字马上就能得到改善。
从朋友口中知道这家公司到决定投资,历时半年,段永平觉得看清了这家公司,于是在其股价3.5美元左右时,买了100多万股。
段永平的判断没有失误。2004年年初,UHAL解除破产保护,其后股价大幅上扬,2006年一度冲升过百元关口。段永平也因此获得了超过8000万美元的收益。
段永平说“买一只股票,就是买一个企业的现在和未来,你必须看懂企业,看中好的企业,等他价值被低估时买入。”但看懂一个企业并不容易,所以段永平也尽量不碰自己看不懂的企业。
在段永平看来,如果投资前需要找人问:值不值得投资,那就说明,这家公司你根本没看懂,*不要投资。
4
并非一帆风顺
巴菲特有个观点,就是投资时要争取成为投资公司的董事,因为可以近距离地观察并介入公司的决策管理,可以及时了解公司的运营状况并提出改善措施,从而把风险控制到最小。
段永平践行了这样的理念,结果却失败了。
Fresh choice是一家曾挂牌纳斯达克的美国餐饮公司,在其发展的顶峰时期,它在加州、华盛顿州和德州共拥有58家连锁饭馆,尤其在加州有一定市场影响力。
2003年,段永平注意到这家公司,当时Fresh choice的经营状况并不好,股价持续下跌,而且负债比列很大。
但段永平通过调研了解到,Fresh choice的股价虽然只有1.5美元,但其每股现金流却有0.6美元左右。段永平觉得,这样的发展,公司只需要两年多时间就能够收回成本。于是他陆续购入这家公司104万股,成为该公司占股27%的*股东。2013年10月,Fresh choice发布公告称,段永平成为该公司七名董事之一。
但段永平以*大股东的身份进入董事会后,却发现语言的障碍使他根本没有办法和其他董事、管理层顺畅、自如地沟通。面对公司业绩的下滑,Fresh choice管理层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例如给产品提价,加大市场扩张速度。
段永平经营企业多年,清晰地知道,这些措施都是非常愚蠢的快速自杀,将加速企业衰败。他非常努力地想改变这些决定,但由于语言沟通的障碍使他无法清楚的向其他董事阐明自己的观点,而其他董事也不了解段永平在产品营销方面的深厚功力,另外有些决策在段永平进入董事会前就已经决定好了。
在管理层错误的指挥下,Fresh choice的债务更加沉重,产品提价使得营业额急速下跌,短短几个月内,现金流由正变负。最后的结果是,Fresh choice公司破产,公司换股东,被纳斯达克摘牌。段永平损失了一百多万美元。
一百多万美元的损失对段永平来说,并不是一个不能承受的数字,“我捐钱都不止捐这个数目”。他说他对这桩投资的期望本来也不是放在赚钱上,而只是想进入一个五脏俱全的“麻雀”看看美国公司到底怎么运作的。算是交的学费。
但这次挫败,也让段永平认识到,公司的投资价值不仅与企业管理者密切相关,而且也受到董事会决策能力的深刻影响,所以做价值投资时,必须全面了解一家企业,不仅要了解公司的管理者,还得关注董事的背景以及他们的决策治理风格。
或许也正是这样的经历,让段永平后来的投资,开始关注企业中的*,以及由*衍生出的企业文化。
5
投资好的企业文化公司
2008年,由于华尔街对金融衍生产品的“滥用”和对次贷危机的估计不足,造成全球金融危机。总资产高达1.5万亿美元的世界两大*投行雷曼兄弟和美林相继爆出问题,前者被迫申请破产保护,后者被美国银行收购;总资产高达1万亿美元的全球*保险商(AIG)也难以为继。而随着金融危机的蔓延,市场充满恐慌情绪。
段永平隐隐感觉到,这大概就是巴菲特所讲的别人的“恐惧”要来了,而这不正是该轮到自己“贪婪”的时候吗?他当时想的最多的就是如何把手里的所有资源调动起来去抓住这一生难遇一次的机会。
但段永平并没有特别明确的投资目标,因为感觉市场上到处是便宜货,好像每个都有很大的问题,每个公司都可能要完蛋一样。到2009年2月时,雷曼,AIG,Citigroup等很多和次贷有关的公司都已经破产或到了破产边缘,而美国实业巨头GE(美国通用)的负面新闻也越来越多,华尔街上很多人都在说GE将会是下一个雷曼。而GE的股票已经下跌到10美元以下。
段永平试图弄清楚GE到底有哪些业务,也想看清楚GE所有业务模式的优劣,但他看到了一些很好的模式,也看到了一些不太好的模式。由于GE是个巨型公司,段永平一度颇感迷茫。最终,促使他下定决心投资GE的是其多年对GE企业文化的了解。
早在段永平在国内读EMBA时,印象很深的一本书就是GE的CEO杰克·韦尔奇写的自传。在那本书里,他看到了企业文化对建立一个伟大公司的巨大作用,同时也对GE强大的企业文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从那时候起,段永平就花了不少时间去思考和观察GE。他经常想为什么GE会是家百年老店,为什么GE的董事会总能选出优秀的CEO,为什么世界500强中有170个CEO都来自于GE……
而这一切的根源,在段永平看来,都是源自GE强大的企业文化。特别是在金融危机期间,时任GE CEO的Jeff Immelt亲自出来向市场道歉,并检讨公司策略,承诺未来几年调整公司业务结构,让财务公司在整个公司中的比例降到30%以下等等。
段永平说,在当时有问题的公司当中,他只看到GE的CEO出来道歉。他觉得,金融危机并不能摧毁GE强大的企业文化,而GE的一些策略错误,假以时日也一定可以改正,而伟大公司的错误,正是千载难逢的投资机会。
想明白以后事情就很简单了,此后一段时间,段永平每天都在忙着买GE,不停地想办法筹集资金,从9块左右买到6块再买到10块,后来把别的股票卖了买GE,一直到GE的股价比雅虎的股价高了才停手。
在段永平投资的股票当中,GE并不是涨幅*的,但却是他出手最重的,也是他获利最多且担心最少的股票。“其原因只能说是我对GE企业文化的了解最后帮助我做出了一个很重要的决定。”他后来总结说:有好的企业文化的公司战略出错的概率很低,而有好的企业文化的公司往往应变能力要强很多。
6
段永平的投资理念
段永平是巴菲特的忠实信徒,他坚信巴菲特的价值投资理念,不投机,不投自己看不懂的领域,对确定的机会会重仓出击,长线持有。
2012年,苹果市值一度高达3000亿美元,段永平却重仓抄底苹果,他大胆预言,苹果可能会成为市值过万亿美元的公司。6年之后,苹果股价创下207.05美元历史新高,苹果公司也成为全球*单市场突破万亿美元的公司。
2014年,段永平买入茅台,有人问他什么价格入手合适,他说,现阶段以130、160还是200买,从长远来看都没差别,茅台现在市值才1000多亿,以茅台的质量文化和生意模式,迟早会挣到300亿(利润)。2018年6月6日,茅台市值突破万亿大关。
屡屡能抓住市场的大机会,绝非简单的运气,而是段永平信仰“价值投资”理念的力量。
2018年9月,段永平在美国斯坦福大学与华人学生交流时,有人提问:“价值投资最重要的是什么?”
段永平回答说:right business,right people,right price。(对的生意,对的人,对的价钱。)对的生意说的就是生意模式,对的人指的就是企业文化。price没有那么重要,business和people最重要。
如今关于段永平投资理念的研究非常多,我们摘录了其中一些重要观点,以供读者参考。
1、坚定巴菲特的“三不原则”。即巴菲特提出的:不做空、不借钱、不懂不做。
2、买股票就是买公司。衡量是否值得可以从两个维度思考:这家公司如果没有上市,你愿意买他的股份吗?如果你有足够多的钱,你愿意买下这家公司吗?
3、长期持有是基于对一个企业的价值判断。每一个投资项目价值评估,不是计算器算出来的,而是对一个企业发展的熟悉和信心,是定性判断。这样才能长期持有,才能赚大钱。买股票时需要有“封仓十年”的想法。
4、*集中。一般同时持有股票就3家公司。总共投资过的股票也就5-6家。巴菲特哈撒韦公司市值一千多亿美金也只投十来家。
5、不要轻易去“扩大”自己的能力圈。熟悉一个生意需要很多年的时间,不要因为一些新概念,然后跳进自己不熟悉的领域,这样迟早会栽跟头。一个人犯错是不可避免的,但待在自己能力圈内,专注,用功,犯错的机会就会大幅度减少。
20122起
融资事件
4314.04亿元
融资总金额
11020家
企业
3269家
涉及机构
499起
上市事件
5.29万亿元
A股总市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