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盛世投资姜明明:国企“管资本”中的股权投资逻辑

建议国企用产业基金的方式进行投资,这样可以利用产业基金或母基金工具的灵活性,在不改变所有权的前提下进行决策权和经营权的分离。

3月5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在人民大会堂开幕。针对2019年国资国企改革问题,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作政府工作报告时说,加强和完善国有资产监管,推进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改革试点,促进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积极稳妥推进混合所有制改革。

学习政府工作报告指示精神,中国证券投资基金协会母基金专业委员会委员、盛世投资董事长姜明明表示,国有企业从“管企业”向“管资本”转变就要解放思想,构建新的国有资本管理体系,重塑国有资产管理部门的功能定位及管理方式。而与股权投资相结合是改变国有企业思维方式的重要策略之一。

以下是姜明明学习政府工作报告的心得体会全文:

改革开放四十年来,我国进行了一系列深层次改革,其中国有企业改革是焦点和亮点所在。而今,在国有企业从“管企业”向“管资本”转变的关键阶段,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把国有资本做强做优做大,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发展混合所有制,培养一批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这无疑为国有企业改革指明了方向。

推进国有企业发展,必须走出“两种误区”。误区一,认为国企因为垄断、“吃政府偏饭”,所以发展强劲;误区二,认为国企传统体制、机制具有强大生命力,只要坚守不需改革就能做好。用管资本为主的方式实现国有资本做强做优做大的目标,需要构建新的国有资本管理体系,重塑国有资产管理部门的功能定位及管理方式。而与股权投资相结合是改变国有企业思维方式的重要策略之一。

与其陷入“进”“退”争论,不如关注五个实际问题

一直以来,对于国企改革,市场上热衷于“国进民退”或“民进国退”的争论。殊不知,从股权投资人角度看,国企也好,民企也罢,成功的要素从来不是单一的。国企改革沿着“管资本”的方向迈进,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与产业基金或母基金工具结合,以便让问题更加清晰、更易执行。

国企改革能否顺利推进,按照股权投资人的经验看,需要关注以下五个问题。第一,市场规模问题。在一个比较狭小的、没有发展潜力的市场上,任何企业都不可能长成伟大的公司。建议国有企业通过产业基金形式进行新产业布局——如果遇到一些市场成长性存在瓶颈的企业,可以通过交易的形式进行调换,而不是死守不放任由平庸企业占据国企的宝贵资源。

商业模式和经营模式问题。随着时间变迁,国企的原有核心竞争力可能会减弱,原有商业模式和盈利模式可能会受到挑战。建议国有企业通过产业基金进行产业配置,通过资本重组的手段,不断组合创造出更多有利于市场竞争的因素。

所有权和经营权问题。很长一段时间,国企改革的侧重点在政资分开、政企分开和所有制问题。一些人甚至认为,解决了现代企业制度和所有制问题,就可以解决国企的所有问题。这种看法是过于天真的。我们在市场上观察一下就不难发现,没有所有制和经营权问题的民企和外企,同样经历着创立、发展、衰落的历史进程。当然,一个企业的经营权和所有权不能有机统一,就会对发展产生不利影响。

不夸张功能,不回避问题,这是国企改革中解决所有权和经营权问题的基本态度。建议国企用产业基金的方式进行投资,这样可以利用产业基金或母基金工具的灵活性,在不改变所有权的前提下进行决策权和经营权的分离;在不改变决策权的基础上进行风险和收益权的分离;随着发展过程深化,在出现新问题时进行产权或分配权的调整。这些都是基金工具可以做到的。

团队问题。如果经营团队持续更换,不能形成统一的经营思路,对公司稳定发展是不利的。基金在不冲击原有治理结构格局的情况下,能够成为核心团队与资方共享经营成果的重要工具。


【本文为投资界原创,网页转载须在文首注明来源投资界(微信公众号ID:PEdaily2012)及作者名字。微信转载,须在微信原文评论区联系授权。违规转载必究责。】

专栏作者

相关资讯

相关企业

相关机构

最新资讯

热门TOP5热门机构|VC情报局

去投资界看更多精彩内容
【声明:本页面数据来源于公开收集,未经核实,仅供展示和参考。本页面展示的数据信息不代表投资界观点,本页面数据不构成任何对于投资的建议。特别提示:投资有风险,决策请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