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华为这只“大乌龟”

营收从一千多亿人民币干到一千多亿美元,净利润从不足80亿人民币干到将近600亿人民币,这是华为过去10年的成绩单。

日前,华为发布了它的2018年年报。

这是一份对手和敌人看了,也都只能说“我靠”的年报。

1

2008年,营收1252亿(人民币,后同);2009年,营收1466亿;2010年,营收1825亿;2011年,营收2039亿;2012年,营收2201亿;2013年,营收2390亿;2014年,营收2881亿;2015年,营收3950亿;2016年,营收5215亿;2017年,营收6036亿;

2018年,营收7217亿,净利润593亿。

营收从一千多亿人民币干到一千多亿美元,净利润从不足80亿人民币干到将近600亿人民币,这是华为过去10年的成绩单。

没有一年比上一年营收少,也没有一年比上一年赚的少。不只是不少,而且是每一年、每几年,收到、也赚到的就相当于过去几年、几十年。

没有大肆并购扩张,没有大手笔资本运作,没有什么特殊补贴和恩惠,没有救世主,也没有神仙皇帝,只有“要创造人类的幸福,全靠我们自己”:

自力更生,持续为客户创造价值。

从华为诞生算起,至今,中国企业界,尤其实业界,只有一张这样的成绩单。

在全球,也还是难找到。

基本上可以说,没有人比任正非更加懂得,如何让自己的公司在这全球化、白热化且波诡云谲的高科技世界更稳,然后更快地成长,也没有人比他更能做到并且做到了。

但任正非和华为并不比其他雄心者、梦想者或野心者更聪明,更勇猛,更能找到撬动地球的支点,拥有更多的资源,或者更擅制造神话与构建奇迹。

他们可能只是把最简单朴素的道理贯彻到了*。如果今天的华为已经是一家伟大的公司,其伟大,是把常人总想颠覆的常识变成了坚决尊重常识并按常识办事的伟大。

比如,尊重技术、产品、市场的力量;比如,始终为客户创造价值;还比如,如何又稳又好地建立一家大公司……

创造奇迹的任正非,不相信有奇迹这回事,也不相信童话与传说。他相信种瓜得瓜,种豆得豆,甚至辛辛苦苦种瓜还不能得瓜、种豆还不能得豆的天意难测和不确定。

他也不对自己的运气抱有侥幸。所以,他在不确定中抓住确定的,在必然的变幻中寻找必然不会变的,然后让华为抓住确定并让必然尽*可能去发生。一切就这么简单。

这种简单,是华为的力量。

2

基础要扎实,一口吃不成个胖子。

站得稳,才能站得高。

万丈高楼平地起,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

做事情,要稳扎稳打,步步为营,有多大能力做多大的事,合适的时间做合适的事等等等等,这些都是常识,也是几千年兴衰起落沉淀出的经验,或者说教训。

但从有历史记录以来,就总有雄心者、梦想者、野心者,想要突破这个常识。今天尤甚。众多的创新和创业者,也都在致力于打破这个常识。

两个原本应该操心下个月工资怎么发的人坐到一起,很可能会展开一场高屋建瓴如马云与马化腾对话的聊天,开口闭口就是多少千亿、万亿的大商机。

科技、资本等等也在不断给创新创业者飞跃雪山草地,直接三大战役就伟大胜利了的条件和支撑:几年就把几十年的仗打完。但就算过去要几年才能解决的问题,现在几个月就解决了,问题也总还是要解决,该开的遵义会议还是要开,该整的风还是要整,否则就是隐患。

也就是,大到战略方向的思考,小到要不要加班报销打车票,该有的动作,该走的步骤都还得有。即便是带着问题先上了,课也还是得补,补不好,就会是大顺的李自成:

如果基础不扎实,就算做了皇帝又怎样?

例子,不胜枚举。

今天一年干出7000多亿营收的任正非,显然是科技产业领域的大雄心者和大勇敢者,但他们对不能一口吃个胖子,对站得稳才能站得高这些常识,是足够清醒的。

并且,在常识面前主动地勇敢认怂。

例子很多,选个不大不小的说:对手机业务的态度和发展节奏把握。

有史可查的是,华为高管希望推动公司做手机终端时,任正非一度拍过桌子。“华为公司不做手机这个事,已早有定论,谁又在胡说八道!谁再胡说,谁下岗!”

高管们持续做功课,自己也深思熟虑两个月后,任正非才开了个口子:“拿出十个亿来做手机!”并且要求公司研究清楚,中兴做手机那么多年,为什么一直不行,强调做手机跟做系统设备不一样,做法和打法都不同,要专门成立独立的终端公司做手机,独立运作!

此后,华为虽然进入到手机领域,但相当长一段时间内,都只是做着、看着,学习着,跟着走,绝不分散主要精力去赌、去搏、去大干快上。

火力依然是对准通信设备的冲锋口打大仗,打恶仗,打*世界的仗。

直到在通信设备领域连续站稳世界*的地位,有能力在捍卫这一优势之外,用更多精力做其他事情,同时也对手机业务有了足够的理解和储备之后,财力、技术力、产品力和品牌力都足够支撑的华为,才在苹果、三星等掀起的产业新浪潮中,“以千军万马压上去,后发式追赶”,继而有了:既捍卫了通信领域的核心地位和利益,也让手机赢得更稳。

这样做的道理在于:

首先,通信设备业务既是自己最擅长,也对自己最重要,同时还有很大空间,没有能力在两个阵地打世界级战争时,自然要优先选择继续集中兵力打通信设备的歼灭战。

其次,手机业务前景看好,所以可以做,但没有把握之前,也不大干快上,而是不露声色,积蓄力量,等待时机,大干一场。

好处也是显而易见:

通信设备业务更牢固,而且可以一箭双雕:既保持公司的核心命脉让公司整体更成功,公司整体更成功了才可以给手机更大的支持,因而首先做好它;退一步说,即便手机业务不成功,做好通信设备这个核心,也是可持续成长的,公司依然能前进。

风险当然也有,如果手机是一个寿命短、机会稍纵即逝的产业,华为也就错过了。

一家想要伟大而长久的公司,错过寿命短且稍纵即逝的机会,可惜吗?

显然是,不足为惜。

这就是,基础要扎实,稳扎稳打,步步为营,有多大能力做多大的事,合适的时间做合适的事情。这道理很简单,如果不抱侥幸而按必然的常识去思考,大多数人都会这么做。

但有些,甚至是很多公司领导人却不相信这样的常识,或者说是总认为自己可以打破这常识,甚至怀抱侥幸去赌:在一个事情有了一点成绩,就马上分散兵力到另一个事情,甚至是跟核心主业毫无关联的事情,也因此上演了很多新业务没有做成,老本也搭上的悲剧。

如果把当时的华为交给他们,决策可能是,这边还在跟全球通信巨头生死较量,那边又开一个跟全球手机制造厂商死磕的阵地。这自然会导致将原本投入到通信那边的力量改投入到手机这边,结果很可能就是:通信那边因为你的主动减少火力而拱手将阵地让给了别人,手机这边又因为能力不够,派出去的兵马粮草一个接一个成了炮灰……

而当年没有头脑发热,或者过度自信地去大做手机业务的华为,最终却依靠把一个事情做到*之后的“以千军万马压上去,后发式追赶”,做出了另一个*:

2018年年报显示,华为以电脑、手机为核心的消费者业务,当年营收达3489亿元,同比增长45.1%,已超越运营商业务成为其营收的*贡献者,在总收入中占比高达48.4%。

这也是华为2018年报*的亮点。

亮点之下,是另一个常识的伟大:慢一点,会更快。

3

华为官方网站上,可查询到的年报最早到2006年,通过年报可查询到的业绩最早可追溯到2002年。自2002年以来,其每年的营收数据是(请原谅,我要再罗列一遍,也请各位静下心,一年一年地看,一年一年地想,包括跟你印象中的快和慢对比对比):

注意到没有,在这10多年里,华为虽然一直在成长,但没有一年,它的成长,是像如今常常被推崇和神话的有些大吨位快公司那样,翻倍、甚至几倍的成长。

当然,也没有翻倍、几倍上涨之后,又是翻倍,几倍的下跌,然后被打回原形,甚至跌落地狱。

但这些年下来,它成长了超过40倍。而营收站上5000亿的2016这一年,它的营收,应该是比它1987年成立到2007年这20年累计创造的营收还要多。

也就是,从2016年开始,华为每一年的营收都超过它创业前20年的营收总和,而且是越超越多。

这是什么力量?是时间的力量,是罗马城不是一天建成的,但你坚持建,某一天,你的城就会惊艳世界,就会有一鸣惊人的力量。

也是,慢一点,会更快的力量。

不光是华为,包括腾讯阿里,也是走过这样的道路。虽然他们比华为更快,但他们真正的伟大,也是方向对了,一直前进,别人都停滞了,他们还在前进,让时间成为回报递增的筹码。

马化腾就曾对创业者建议:“不能指望说要做10亿或多少亿,如果我们当初这样想早就死了。事情都是一点点细致做出来的。一定把目标放到*,过完这关再说。创业中,大多数人都跟你一样面临各种小坎,很多人都会分心、贪婪,然后落后。他们贪,等你埋头过完自己的坎,你就跑到他们前面去了。不用怕别人多厉害,做好自己、和自己比就行了。”

迈入2000亿营收门槛后,华为一度增长乏力。2012年,其营收2201亿,同比增长不足10%,2013年,华为实现营收2,390亿,同比增长只有8.5%。

社会上因此有了华为已陷入增长瓶颈的声音,但任正非却一派从容,在2013年的年报上,用龟兔赛跑来比喻华为,也是表达他的耐心,雄心,尤其是信心。

“古时候有个寓言,兔子和乌龟赛跑,兔子因为有先天优势,跑得快,不时在中间喝个下午茶,在草地上小憩一会啊!结果让乌龟超过去了。”然后,他说:

华为就是一只大乌龟。

这些年,创业神话当道,风口论盛行,时不时就出来一个几年几十亿美金,给很多创业者带来鼓舞,也带来困惑:我们还可以像老一辈创业者那样,扎扎实实,自力更生地创业发展吗?如果找不到风口,成不了兔子,我们还能做一只乌龟,并且有赢的可能吗?

华为这些年的年报应该是可以给这个问题一个回答:你依然可以胸怀大志,而且是鸿鹄之志,并且脚踏实地,用一生的时间去追、去实现它。

用时间去换空间,滴水穿石,聚沙成塔,这些常识,在今天依然管用。

也就是,如果对自己做的事足够自信,你不必,也不应该被那些创业神话诱惑、蛊惑,以至于怀疑自己。你不是一定要一出手就多么伟大,或者非得要每年多少倍的增长,才能成就出一个比较大,甚至够得上伟大的事业。即使你的起点只是营收1000万,只要你能每年20%、30%地向上涨,只要能一直涨下去,也会表现惊人,也会一年就赚回过去多少年。

有的人求快,够快,让他快去,让他一年几倍、几十倍的成长。你快不起来,那就更稳,更持久。或许,他会在某一天慢下来,甚至在某一天,一年跌出几倍、几十倍,而你也可能在跨过某一天之后,一年赚回过去的多少年,也就是相当于过去成长多少倍。

如果趋势不改,相交之后的每一天,便都是慢一点会更快。

宣布大胜利是分分钟的事,如果你要的是这样的大胜利、大结局,在这之前,是在雪山草地,还是在延安的窑洞里,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你的方向正确,每天都能保持信心,向此靠近,步步为营,并且把难关和风险变成过关晋级的机遇。

能像兔子那样快,挺好。学习华为,做只大乌龟,也挺好!

【本文由投资界合作伙伴华商韬略授权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有任何疑问题,请联系(editor@zero2ipo.com.cn)投资界处理。

相关资讯

5G数据总览

最新资讯

热门TOP5热门机构|VC情报局

去投资界看更多精彩内容
【声明:本页面数据来源于公开收集,未经核实,仅供展示和参考。本页面展示的数据信息不代表投资界观点,本页面数据不构成任何对于投资的建议。特别提示:投资有风险,决策请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