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癌症早筛,一个隐隐爆发的万亿风口

战胜癌症,作为医学史上的一座高峰,多少年来攀登者络绎不绝。在政策与资本的双重加持下,早筛技术成为战胜癌症的新曙光。

癌症,是人们生活质量提升、人均寿命延长后一个“躲不掉、迈不过”的坎儿。尽管肿瘤治疗技术在提升、科研创新在突破,但仍不能消除人们对癌症的恐慌。

战胜癌症,作为医学史上的一座高峰,多少年来攀登者络绎不绝。距1992年我国癌症早期检测课题落地至今,已三十年有余。在历经一次次变革、创新后,我国科学家似乎在癌症领域变得更有话语权。

近年来,在政策与资本的双重加持下,早筛技术成为战胜癌症的新曙光。2ml的抽血,对于千万受癌症困扰的家庭而言是新的希望,对于万万中国百姓而言是技术进步的自豪。

尽管我国目前的癌症早筛技术于国外起步较早的研究而言,仍存在知识积累不足和技术共享不畅等短板,但试想未来,这抑或是中国癌症早筛技术更有发展潜力的空间。

过去:万亿级早筛市场待破局

2015年恶性肿瘤发病约392.9万人,死亡约233.8万人。照这样计算,我国平均每天超有过1万人被确诊为癌症,合每分钟有7.5个人被确诊。——国家癌症中心2019年《全国癌症统计报告》

以我国2015年恶性肿瘤患者约392.9万人来看,癌症早期筛查行业前景广阔。浙江诺辉健康科技有限公司CEO朱叶青举例表示,目前美国仅从事某种癌症早筛的一家科技公司估值就已达600亿美元,以此类推这将是一个万亿级规模的市场。

我国癌症筛查结果显示,只有约20%的患者可以在早期检出,剩余80%的患者查出已是中晚期。众所周知,癌症发现越早治愈率越高,但患者往往缺乏相应的筛查手段。因为一般的体检报告,灵敏度和准确度均相对较低。

据了解,目前我国肿瘤检测方法主要分为传统检测和基因检测两种,涵盖血清肿瘤标记物、医学影像学检查、组织活检、液体活检等方式。其中对肿瘤早期诊断最有效的方法是通过体外诊断寻找体液中的肿瘤标志物——液体活检。

液体活检较上述另外三种方法而言,具有可重复性、副作用小、操作简便、成本较低、检测速度快、适应症广的特点,更有利于提前发现尚处于早期的肿瘤,以便患者及时治疗、改善预后。

随着研究发现的不断积累,液体活检正以其独有的特点成为颇具潜力的领域。目前,较为乐观的观点认为液体活检将逐步替代侵入性的固体组织活检手段;相对保守的观点则认为液体活检会是对传统活检手段的有力补充。但无论如何,液体活检领域在未来的医学诊断方面都具有巨大的潜力。

于其潜力,亿欧大健康认为可以从三个方面来看。一是政策。2018年底,国家卫生健康委首次发布肿瘤早筛相应的规范性标准《18种癌症诊疗规范》,将18种癌症的体外诊断进行规范,打开了中国癌症早筛规范化发展的大门。同时,从2019年伊始的两会报道来看,癌症早筛的春风依旧。

二是需求。尽管我国癌症患者总体五年生存率提高至40.5%,但仍远远低于美国、澳大利亚、英国、日本、韩国等国家,海外就医市场也由此催生。根据我国跨境医疗服务机构盛诺一家统计,2018年中国大陆地区重大疾病患者赴美就医的数量达到6000人左右。

另外,据美年大健康数据显示,2018年公司共为3000万人提供了专业体检服务,其中重大阳性的筛出率超过5%,这意味着至少每年约有150万人处于重大疾病风险预警。由此,癌症早筛市场规模之大也可见一斑。

三是市场。一方面液体活检的细胞肿瘤(CTC)、肿瘤细胞DNA(cDNA)等诊断技术的突破从根本上推动行业快速发展。此前彭博社报道称,一种可在肿瘤萌芽阶段便能揪出肿瘤信号的IvyGene无创ctDNA甲基化液体活检技术,已突破衡量ctDNA用于肿瘤的检测瓶颈,实现对肝癌、乳腺癌、结直肠癌、肺癌等多种高发癌症早期信号的精确检测。

另一方面,目前检测技术相对成熟的公司已凭借先发优势与国内大型二三级医院和肿瘤医院建立合作,呈现强者恒强态势,如美年大健康、华大基因等。同时,受资本市场的追捧,相关创业企业亦在逐步崛起,如思路迪生物、贝瑞和康、燃石生物、安诺优达、泛生子等。

现在:癌症早筛迎来产业化发展

我国受癌症困扰的家庭以千万计,要实施癌症防治行动,推动预防筛查、早诊早治和科研攻关,着力缓解民生的痛点。—— 2019年国务院总理李克强政府工作报告

恶性肿瘤作为严重威胁中国人群健康的主要公共卫生问题之一,时刻牵动着我国政府的关注。今年3月癌症早诊早治吹来一缕春风,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推进癌症预防筛查、早诊早治和科研攻关,着力缓解民生痛点。从中可以预见,癌症防治或将成为国家行动计划。

政策利好下,我国癌症早筛领域也如期迎来产业化。基因测序、芯片等技术突破及成本下降,政策扶持和对产业供给端开放,以及资本加速临床转化,使得癌症早筛的整体市场快速扩容。2015年被视为测序行业的元年,当时JP摩根和高盛预测液体活检未来5年内,全球市场潜力将达230亿美元,从现在市场发展来看,显然超出预期。

国内企业加速布局,拓展早筛服务

巨大的需求促使市场加速发展、企业加速布局。据了解,目前国内已有多家企业布局癌症早筛领域。如迪安诊断开展数十种肿瘤标志物检验,基本覆盖大部分肿瘤疾病,这些技术主要用于高危人群的筛查和肿瘤患者的疗效观察和预后分析;艾德生物主营业务系肿瘤精准医疗分子诊断产品的研发、生产及销售,并提供相关的检测服务;还有华大基因、贝瑞基因等在进行各种恶性肿瘤的早期检测布局。

总体来说,目前国内涉足液体活检的公司主要有三种类型:一是基因检测公司数量约为101家。此类公司在开展基因检测的基础上纷纷布局液体活检业务,既包括成立较早、相对“老牌”的公司,如华大基因、迪安诊断等,也包括成立相对较晚、将液体活检作为部分业务的公司,如贝瑞基因、泛生子、诺禾致源等。

二是当前将液体活检作为核心业务的公司,数量约为38家。如基准医疗海普洛斯、世和基因、为真集团等;三是其他类公司,数量约为18家。这类公司的主营业务并非是基因检测或液体活检,而通过各种形式开展液体活检业务,如药明康德、丽珠集团等。

中游产业吸金明显,扩大多元化布局

癌症液体活检作为基因测序产业下的一个细分领域,与基因测序有着非常相似的产业链模式。液体活检全产业链包括上游的仪器、试剂盒和耗材供应商,中游的液体活检检测服务商以及下游的大数据与分析公司。

从我国发展来看,上游环节仪器制备技术壁垒高,我国布局企业较少,目前多为外资垄断;中游环节与之相反,备受我国企业追捧,近年来诸多企业已通过并购等方式,渐成规模;下游环节提供大数据分析的公司,因为受产业自身发展局限,尚未获得充分延展。因此,综合来看,中游或是整个产业的重要爆发点。

但同时,由于单纯提供测序服务技术的门槛并不高,同质化的竞争导至中游测序服务企业利润微薄。故国内大多数有能力的测序服务公司都自行提供结果分析服务,此点也是限制下游公司发展的关键所在。

为进一步“抢夺”早筛市场这块蛋糕,不少“老牌”企业已开始做出战略调整。如华大基因与康美药业设立合资公司,促使公司基因诊断治疗新技术、基因组学等研究成果在中医药领域拓展;迪安诊断与多家大型三甲医院达成战略合作, 通过投资设立区域检验中心的方式,承担医院检验科及病理科职能,创建院企紧密联动技术交流及研发合作新模式……

过度集中的中游产业布局,实际上并不合理。未来,随着医疗检测技术、信息数据化等方面发展的与液体活检相关企业向产业链上游、下游延伸的趋势或将更加明显。

未来:早筛市场迎创业大潮

技术瓶颈仍待突破

相较国外,我国癌症早筛行业正处于起步阶段。但是,我国癌症早筛行业里的先发企业已在抓紧构筑技术壁垒、抢占市场份额,加速助推癌症早筛行业由萌芽向成长阶段过渡。

科技与资本的双驱动,促使我国早筛市场的“新兵”不断涌现。2015年被视为测序行业的元年,多数创业公司的“萌芽”也起于此。从当前发展来看,创业公司的发展呈现“漏斗状”分布,即小型和大型的创业公司居多。

如今,很多科研单位、企业和投资机构已开始纷纷投身液体活检领域。尽管其优势明显、应用场景广阔、市场潜力巨大,但由于精准医疗行业技术的局限性导致新的治疗方法暂时难以大规模使用,且基因库和大数据等基础设施也尚待建设,癌症早筛的成长之路仍道阻且长。

因合生物CEO刘朝煜博士曾直言,肿瘤早期筛查要达到成熟和完善的水平,还需在技术上实现三个层面的突破。“一是从血液中准确检测出变异基因,早期诊断标志物寻找困难主要源于早期肿瘤的游离肿瘤DNA在血液中含量非常低,即使NGS测序的精确度也只达千分之一;二是建立起ctDNA突变和肿瘤之间的关系,进一步明确基因突变起源于哪种肿瘤;三是要实现从ctDNA检测到癌变器官的溯源,判定变异基因是来自何种器官。”

检测技术犹如“骨骼”,支撑起癌症早筛的一片天空。可以预见,未来在新政策和新技术的加持下,产业链中拥有较强核心技术的“玩家”或将率先从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吹响向癌症抗争的“号角”。

至于癌症早筛未来将有何发展,不妨引用因合生物首席医学官、美国Grail公司前临床项目负责人许传波博士的一句话来概括:道路是曲折的、任务是艰巨的、前景是光明的。

【本文由投资界合作伙伴亿欧网授权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有任何疑问题,请联系(editor@zero2ipo.com.cn)投资界处理。

相关资讯

相关上市企业

相关企业

最新资讯

热门TOP5热门机构|VC情报局

去投资界看更多精彩内容
【声明:本页面数据来源于公开收集,未经核实,仅供展示和参考。本页面展示的数据信息不代表投资界观点,本页面数据不构成任何对于投资的建议。特别提示:投资有风险,决策请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