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时间,德云社相声演员吴帅涉嫌“骗捐”一事,将水滴筹推上风尖浪口,但这并非是水滴筹*次陷入“骗捐”风波。此前,“轻松筹”“水滴筹”几个*平台都曾被曝出“骗捐”丑闻。这几起事件导致*行业再一次被大众关注,并且饱受诟病。许多人因此对*行业失去信心,但梳理行业发展历程,我们将发现,*行业目前仍然处于上升期,频频爆出的乱象只不过是行业发展的必经之路。
*的萌芽、野蛮生长和浮沉
*最早起源于西方,当时一位名叫陈佩里的音乐人想要搞一个音乐节,但由于全球经济危机,他拉不到赞助。在此情形之下,陈佩里萌生了向往届音乐节观众*资金的想法。在经过漫长的等待之后,全球*个*网站——Kickstarter诞生。
2010年后,中国开始迎来创新创业的大浪潮,众多中小企业如雨后春笋,层出不穷。然而僧多粥少,融资成了很多中小企业的大需求,我国的*行业就是在这种背景下应运而生。
2011年,曾经参与创办过新浪网的蒋显斌看准时机,找到联合创始人张佑,于当年7月创办了我国*个*平台——点名时间。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大批网民涌入,这为*平台提供了丰沃的土壤。依托于*平台的准入门槛低、辐射范围广等优势,很多项目都得以成功进行。
例如两年前引发关注的动画电影《大鱼海棠》就是从点名时间上孵化出来的。2013年《大鱼海棠》制作团队在“点名时间”上发起*,最终获得3510人的支持,筹到158万元。
以分享红利为缘起的*模式,一手拉着项目发起人,一手拉着投资者,在帮助项目获得资金的同时,也给投资者带来了可观的利益。这种颠覆传统的投资方式满足了互联网时代下网民的投资理念和需求。
投资者在通过*在满足自我实现需求的同时,还能获得收益,这是传统筹款方式拍马不能及的优势。*模式让人们看到通过*实现梦想,获得资本青睐的机会。如何找到好的切入点,在*行业中分得一杯羹,成为很多创业者思考的方向。因此*行业迎来飞速发展的黄金期。
据人创咨询发布的《2018年*行业发展报告(上)》显示,截至2018年6月底,全国共上线过*平台854家,其中正常运营的为251家。股权*、权益*、消费*、公益*······以*为原点的衍生理念不断产生,扩宽了*的维度。
借助*平台,人们实现了资本的积累,同时还赋予*其他功能,比如娱乐、社交等。不过市场有进就有出,数据显示,8年时间,共有603家*平台转型或倒闭。这意味着,到去年上半年为止,有七成*平台,已经退出了市场。
但处于深寒之中的*行业,融资金额并未受到太大影响,相反还有大幅提升。2018年上半年,我国共获取*项目48935个,成功项目数为40274个,成功项目融资额达到137.11亿元,与2017年同期成功项目融资总额110.16亿元相比增长了24.46%,成功项目支持人次约为1618.06万人次。到了2019年3月,主要*平台的融资金额和人次都有一定环比上升,可见行业整体数据较乐观。
另外,随着*行业不断发展,行业开始细分化。以大病救助为运营方向的公益*平台、以科技创意和创新的科技型*平台、以预售导购筹资为主导的股权型*平台、以艺术项目筹资为切入点的文化*平台······不断出现,*平台的定位越来越细致,并且贴合用户需求。如今我国*行业的发展理念较萌芽期时有了太多的改变,*理念不断扩宽。但在*平台遍地开花的同时,我们必须看到这一行业存在的隐患和乱象。
*之痛
*行业前期发展势头强劲,这两年却频频被爆出黑料,且进场数据呈下滑趋势,转型或破产的企业数据上升,行业进入洗牌期,这是为什么?
*,不规范运营导致监管政策收紧。*行业的蓬勃发展给初创企业带来了福音,较低的融资成本,以及较高的融资效率无一不牵动着中小企业的心,但平台多是非也多。随着*行业的发展,*项目的问题渐渐曝光。
目前*行业的发展模式并不成熟,对于待融资项目的风险审核机制也不够完善。*平台将传统线下投资项目转移到互联网上,这一模式虽然加快了融资效率,但也减少了投资者和项目发起者之间的接触,这就使得投资者对于融资项目的了解主要依靠于*平台以及管理合伙人。但*平台准入门槛低,不少平台不具备审核资格,无法为投资者提供全面、准确的风险评估。
2014年12月,人人投股权*平台上分红型“人人投成长见证股”的网络宣传铺天盖地,一部分投资者看中宣传所称的“承诺回购、利润分红”等,投入大量本金。然而到了2016年4月,投资人却爆料尚未收到任何分红收益,并且项目公司以上市为由,暂不予退出,超过10万名投资人暂无法办理股权退出手续。
除了此事,*行业还爆出多起风险事件。其中包括*界和原始会等平台,主要涉及涉嫌欺诈、未能按期放款、拖欠还款、项目运营失败等问题。
从这些事件来看,项目描述得再美好都不具有现实意义,信息不对等对于投资者来说是非常大的一个顾虑。而且大部分平台将目光放在项目融资阶段,但对于筹得资金的管理却并没有及时公布,导致投资者钱投出去后,却不知道花在哪了。
另外,相较于购买股票的流通性而言,*项目中的退出机制存在诸多不确定性。投资的效益无法得到保证,资金回笼期限也不固定。
对此,我国自2014年底开始整顿*行业乱象,当年年底,我国*专门针对股权*的文件发布。此后,我国对于*行业的监管密集程度不断加深,*行业逐渐由积极鼓励转向合规与发展并重。目前针对互联网金融风险的专项整治行动正在持续进行中,相应的立法计划也已于去年正式提出,*行业监管有望合法化,平台可运作的空间或缩小。
第二,行业发展不平衡问题突出。据人创咨询的报告,截至2018年6月底,全国正在运营的251家*平台中,股权型平台数量最多,共有80家;权益型平台次之,共75家;物权型平台48家;综合型平台34家;公益型平台数量最少,只有14家,仅占比5.58%。
就上述数据看来,目前股权型*平台发展势头迅猛。但奇怪的是,股权型*项目融资金额反倒较少。2018年上半年,物权型项目成功项目27976个,成功项目融资额达69.13亿元;权益型成功项目7169个,成功项目融资额达53.14亿元;股权型项目875个,成功项目253个,成功项目融资额约12.99亿元;公益型项目7879个,成功项目4876个,成功项目融资额约1.86亿元。
除去公益型*平台,其他*平台的盈利空间一般都与融资金额挂钩。股权型*平台利润减少,平台利润分布不均,或许会面临新一轮洗牌。
第三,优质项目少,筛选难度大。*平台上,大部分的融资来自专业的机构和投资人,这部分资金持有者具备专业的投资知识。如果项目没有可靠的市场前景、值得信任的创业团队、足够优秀的业务模式······将很难获取投资者的青睐。
为了提高平台的吸引力和竞争力,一般来说,项目管理团队将大量搜集项目,然后经过严格审核,上线优质项目。然而优质项目有限,加上其他平台分流,所以平台项目筛选难度大。平台没有优质项目,引流困难,盈利空间小,当然也就不可避免地走向转型或者破产。
当前的行业生态限制了*行业的发展进程,但我们可以预测,这一情况不会存在太久。市场的力量,加之政府部门的宏观调控,终将促使*行业向更规范更专业的方向发展。
行业细分化趋势不会停止,集中化进程加快
这两年,在诸多因素的影响下,*行业面临洗牌。虽然*行业具备向上的潜力,但未来行业发展会有什么新的变革,依然是牵动人心的问题。根据*行业发展的历程,我们或许可以找到行业未来的发展道路。
*,行业细分化趋势越来越明显。互联网已进入到下半场的竞争中,目标群体不再是个体,而是各行各业。2015年,以京东、淘宝为主的互联网巨头逐渐向*行业伸手,促使行业向专业化、规范化、高端化迈进。目前*行业细分化趋势明显,如*+医疗、*+房地产、*+文化创意等平台纷纷出现。未来一段时间里,细分化趋势不会发生改变。
虽然综合类*平台的优势是显而易见的,比如强大的用户规模、强大的品牌效应、强大的资本优势和资源优势。但这些恰好也是这些平台的软肋。因为,这些平台的垂直领域不够细分,会让投资者担忧平台的专业度不够,怀疑项目信息的准确性,不易评估项目风险。不过也有好处,平台垂直细分化之后,投资者在选择平台的时候不至于太过盲目,选择平台也将更有目的性。
另外,对于平台来说,涉及到专业领域,经营起来也会更加得心应手,*化节省资源,降低业务成本,这样对一个平台的发展也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像专注于大病*的“水滴筹”“轻松筹”等,目前的使用率就非常可观。
第二,行业走向集中化。在*行业生态圈中,上游是*平台,其次是项目发起人和专业的投资机构,下游则是个体投资者。随着个体投资者对于市场的了解度提高,他们对于上游的品质要求也会逐步提高。能为投资者提供更加完整和准确信息,提供优质项目的平台,才会获得更深更大的发展空间。
对于项目发起人而言,当然也更倾向于与实力强劲的平台合作,以此提高自身项目溢价,以及隐形地提升项目品质和价值,获得利益*化。
目前多个互联网巨头已触手*行业,这些公司拥有的平台、流量等资源优势,将进一步压缩了小平台的生存空间。并且随着行业细分化不断推进,战场缩小,集中化的速度将加快。
外部环境的变化促使*行业进入洗牌期,唯有时刻革新的企业才能在新一轮风口中存活。跳出原有的思维模式看*行业,相信我们能在当下的形势之下窥探到更广阔的发展方向。